第62章 金陵血途,鬆江新途
大明外傳之攜現代智統亂世天 作者:宇秀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陵城上空,鉛雲如墨般厚重,沉甸甸地壓著,仿佛不堪重負隨時都會塌落下來,將整座城市碾碎。空氣中彌漫著令人顫栗的肅殺之氣,每一絲風裏都裹挾著緊張與恐懼,讓人唿吸都不自覺地變得急促起來。韓靖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如鬆,腰杆挺得筆直,好似一座巍峨的山峰,在這壓抑的氛圍中堅定地矗立著。他一手緊握著解放式步槍,槍身泛著冰冷的金屬光澤,那是他扞衛正義的有力武器;一手攥著寒光閃閃的馬刀,刀刃鋒利,似乎能輕易劃破這沉悶的空氣。他的眼神如炬,目光緊緊鎖定眼前那座巍峨聳立、堅如磐石的金陵城牆,城牆在灰暗的天色下顯得愈發冷峻,仿佛是一頭蟄伏的巨獸,隨時準備給來犯者致命一擊。
韓靖的心髒在胸腔裏劇烈跳動,如急促的戰鼓,既被即將到來的殘酷戰鬥嚇得有些發怵,那是對未知危險本能的恐懼;又懷揣著對勝利的強烈渴望,這份渴望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在心底越燒越旺。身旁的士兵們同樣緊繃著神經,全身的肌肉都因緊張而緊繃,他們死死握住長槍,手心裏全是汗,汗水順著槍杆滑落,滴在幹燥的土地上,瞬間消失不見。胯下的戰馬似乎也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不安地刨著蹄子,發出一兩聲嘶鳴,那聲音在這凝重的戰場上顯得格外淒厲,整個陣地被這股凝重的氣息緊緊籠罩著,仿佛被一層無形的網束縛。
“弟兄們!我們受苦受難的百姓還在等著我們解救,這片被踐踏的土地需要我們扞衛,衝啊!”韓靖聲嘶力竭地吼道,聲音如同洪鍾般在戰場上迴蕩,震得人耳鼓生疼。同時,他朝天鳴了一槍,槍聲清脆響亮,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寂靜。這一聲唿喊,仿佛一道驚雷,瞬間點燃了士兵們的熱血,他們齊聲怒吼,那聲音匯聚在一起,如同一股無法阻擋的洶湧浪潮,向著金陵城洶湧撲去,勢不可擋。
同一時刻,炮兵335團團長李鋼,站在炮兵陣地,雙眼瞪得如同銅鈴,死死地盯著金陵城,臉上的肌肉因為緊張和興奮而微微抽搐著。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仿佛要將這座頑固的城池看穿。他猛地揮動手中的紅旗,那紅旗在風中烈烈作響,仿佛是戰鬥的號角。他扯著沙啞的嗓子大喊:“開炮!”刹那間,一門門大炮齊聲轟鳴,炮口噴出的火焰照亮了灰暗的天空,如同一輪輪烈日在瞬間綻放光芒。炮彈帶著尖銳的唿嘯聲,如雨點般朝著金陵城瘋狂砸去,每一枚炮彈都承載著士兵們的憤怒與決心。李鋼緊緊攥著拳頭,指關節都泛白了,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炮彈在城牆上炸開,磚石飛濺,濃煙滾滾,他在心裏默默念叨:“一定要為弟兄們打開一條血路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擔憂,期待著炮火能摧毀敵人的防線,擔憂著戰友們的安危。
金陵北倚長江天險,南靠連綿群山,四周水係縱橫交錯,水陸交通極為便利,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東南地區的版圖上,是東南地區的交通要衝與物資集散中心。誰占據金陵,便掌控了江南地區的戰略主動權,軍事上可攻可守,進可揮師南下,退可據險而守;政治與經濟層麵更是意義非凡,它是江南地區的政治中心,掌控著這片土地的政治走向,也是經濟的樞紐,匯聚著四方的財富與資源,因此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城牆上,清軍依托著堅固的防禦工事,紅著眼,發瘋似的用火炮和弓箭朝著下方的民義軍射擊。一時間,喊殺聲、炮聲、弓箭的唿嘯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仿佛要將這天地都震碎。整個戰場仿佛變成了人間煉獄,硝煙彌漫,火光衝天,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民義軍的步兵們在第一軍、第二軍將領的帶領下,貓著腰,腳步急促而又小心翼翼地快速前進,他們的身影在硝煙中若隱若現,靈活地躲避著城牆上如雨點般落下的攻擊。他們手中緊握著解放式步槍,這槍可是他們的寶貝,是他們在這場殘酷戰爭中的得力夥伴。在衝鋒時,士兵們隻要發現清軍的火力點,迅速臥倒,穩穩地瞄準,輕輕扣動扳機,“砰”的一聲脆響,子彈就會精準地射向敵人,不少敵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倒在血泊之中。而且這槍裝填速度快,士兵們能在短時間內連續射擊,一輪又一輪的子彈像潑水一樣射向敵人,給清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打得敵人節節敗退。
韓靖騎著戰馬,在槍林彈雨中往來馳騁,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他時而舉起步槍,利用其精準的射擊能力,瞄準遠處清軍指揮官,眼神如鷹隼般銳利,輕輕扣動扳機,“砰”的一聲,敵軍指揮官應聲倒地,瞬間打亂了敵軍的指揮係統,敵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時而揮舞馬刀,寒光閃過,刀光劍影中逼退近身的敵人。近身搏鬥時,他雙腿夾緊馬腹,戰馬嘶鳴著高高揚起前蹄,借勢他手中馬刀狠狠劈下,刀光閃爍,嚇得敵人膽戰心驚,不敢靠近分毫。遭遇遠距離的清軍火力壓製,他迅速調整姿勢,依靠步槍的射程優勢,幾槍就打掉了敵人的火力點,為衝鋒的戰友們掃除障礙,讓他們能順利前進。
江麵上,敢死隊的隊員們正在與沉船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隊長王勇站在搖搖晃晃的小船上,聲嘶力竭地大喊:“大家再加把勁!快點把這些沉船弄開,為艦隊開辟通道!”他的聲音在江麵上迴蕩,帶著無盡的焦急與堅定。隊員們個個漲紅了臉,不顧個人安危,有的雙手緊緊握住繩索,手臂上青筋暴起,仿佛一條條蜿蜒的小蛇,使出全身力氣拉拽;有的手持長杆,咬牙切齒地奮力推動,汗水不停地從額頭滾落,濕透了他們的衣衫,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但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盡快打通通道,讓第一艦隊加入戰鬥,為勝利增添關鍵力量。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決絕與堅毅,仿佛在向這艱難的任務宣戰。
鄭森站在旗艦的甲板上,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眼睛死死地盯著江麵上的情況,心急如焚。他的目光隨著敢死隊隊員們的身影移動,每一次隊員們用力拉拽繩索,他的心都跟著緊繃起來;每一次小船在波濤中搖晃,他都擔心隊員們會掉進冰冷的江水中。當他終於看到通道在敢死隊的努力下漸漸被清理出來時,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那驚喜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照亮了他焦慮的內心,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趕忙下令:“第一艦隊,隨我衝!”瞬間,約1200名水兵如猛虎下山般,跟隨鄭森迅速登上江岸,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激烈的戰鬥。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矯健,仿佛一群無畏的勇士,向著勝利奮勇前行。
然而,就在民義軍即將攻破城門的關鍵時刻,代善卻使出了最為喪心病狂的一招。他紅著眼,像一頭發瘋的野獸,瘋狂地命令士兵將城內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抓來,強行塞給他們武器,然後像驅趕牲口一樣,把他們趕到城門前,妄圖用百姓的血肉之軀抵擋民義軍的進攻。百姓們嚇得臉色蒼白,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在清軍的威逼下,隻能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前挪動。他們的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自己的心上。而在他們身後,清軍的弓箭手張弓搭箭,惡狠狠地盯著,隻要有人稍有退縮,就會被無情地射殺,一時間,城門前哭喊聲、求饒聲不斷,慘不忍睹。這一幕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刺痛了每一個民義軍戰士的心。
韓靖見狀,怒不可遏,忍不住破口大罵:“這代善簡直不是人!竟然拿無辜百姓當擋箭牌,他就不怕遭報應嗎!”同時憤怒地朝天連開數槍,槍聲中滿是他的憤怒與無奈。鄭森也迅速趕到了朝陽門一側,望著那些驚恐的百姓,眉頭緊緊地皺成了一個“川”字,內心陷入了極度的糾結與掙紮。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痛苦與憤怒,痛苦的是百姓被卷入這場殘酷的戰爭,成為代善的棋子;憤怒的是代善的殘忍與無恥。他在心中呐喊:“我不能讓百姓受到傷害,可又不能讓代善的陰謀得逞,我該怎麽辦?”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參謀李誌明快步走了出來。李誌明平時負責情報收集工作,對城中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每一條小巷、每一個路口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裏。此刻,他神色焦急,語氣堅定地說道:“鄭司令,韓副總指揮,我們絕對不能傷害百姓,但也絕不能就此退縮!我知道城中有一條隱蔽的小路,彎彎曲曲的,可以繞到敵軍後方。我們可以派一小隊精銳士兵,從那裏迂迴過去,出其不意地突襲敵軍弓箭手,解救百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堅定,仿佛在告訴大家,這是唯一的希望。
鄭森和韓靖對視一眼,彼此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讚同與信任,同時點了點頭。鄭森神色凝重地說道:“好,就這麽辦!李誌明,你對路況最熟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了。一定要萬分小心,確保百姓的安全,這是我們的底線!”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與擔憂,期待著李誌明能順利完成任務,擔憂著他們的安危。李誌明領命後,迅速挑選了一隊身手敏捷、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兵,像一群敏捷的獵豹,悄然朝著城中那條隱蔽的小路進發。他們小心翼翼地前行,屏氣斂息,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慎,巧妙地避開了一波又一波清軍的巡邏。他們的身影在陰影中若隱若現,仿佛幽靈一般,向著敵人的後方逼近。
留在朝陽門的民義軍則開始與代善展開談判,試圖拖延時間。韓靖對著城牆上聲嘶力竭地喊道:“代善,你這種喪盡天良的行為,天理難容!有本事就和我們堂堂正正地打一場,躲在百姓後麵,算什麽英雄好漢!”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與鄙夷,仿佛要將代善的惡行公之於眾。代善卻不為所動,臉上掛著一絲陰冷的冷笑,嘲諷道:“少廢話,有本事就衝過來!今天你們別想踏進金陵城半步!”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傲慢與囂張,仿佛在向民義軍挑釁。
李誌明帶領的小分隊在城中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每走一步都格外謹慎。他們的腳步輕得如同貓步,生怕發出一點聲響驚動敵人。他們成功來到了敵軍弓箭手的後方,李誌明眼神一凜,猛地一聲令下:“殺!”士兵們如猛虎出山般,瞬間撲了上去。清軍弓箭手萬萬沒想到後方會遭到突襲,頓時亂成一團,慌了手腳。他們四處逃竄,有的甚至嚇得癱倒在地,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百姓們見狀,仿佛黑暗中看到了曙光,紛紛四散奔逃,尋找安全的地方躲避。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希望的笑容,向著自由的方向奔去。
韓靖和鄭森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時機,同時下令進攻:“衝啊!為百姓報仇!為了這片土地的自由與安寧,殺!”刹那間,民義軍如洶湧的潮水般,怒吼著湧進城門,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耳欲聾,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成了生死較量的戰場。狹窄的街道上,士兵們短兵相接,鮮血染紅了地麵,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韓靖手持步槍和馬刀,往來拚殺,帶領士兵們一路衝鋒。他的身影在戰場上格外醒目,如同一麵旗幟,引領著士兵們前進。他時而用步槍射擊,精準地擊斃敵人;時而用馬刀劈砍,將敵人斬於馬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憤怒,仿佛要將所有的敵人都消滅幹淨。
代善眼見大勢已去,心中滿是絕望與不甘,在破城前還妄圖拚死一搏,下令將城內糧草物資燒毀殆盡。熊熊大火衝天而起,映紅了半邊天,滾滾濃煙彌漫在金陵城的每一個角落。倉庫中堆積如山的糧食被大火吞噬,百姓們賴以生存的物資化為灰燼,這一殘忍行徑讓城中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盡管代善在親衛的誓死保護下負隅頑抗,他一邊揮舞著手中的長刀,一邊聲嘶力竭地唿喊著,妄圖做最後的掙紮。親衛們將他緊緊護在中間,組成一道人肉盾牌,用自己的生命為他爭取逃脫的機會。但在激烈的混戰中,代善還是瞅準一個間隙,在親衛的拚死掩護下,殺出一條血路,一路往北逃竄。他心中充滿了懊悔與憤怒,暗暗發誓,一定要卷土重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甘與仇恨,仿佛在向民義軍宣告,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
隨著代善的逃離,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終於落下帷幕。戰後,民義軍迅速展開傷亡統計與後續工作。令人痛心的是,民義軍有大約10名英勇的戰士永遠地倒在了這片土地上,他們用生命換來了勝利的曙光;另有50名士兵身負重傷,被緊急送往臨時醫療點進行救治,軍醫們爭分奪秒地搶救著每一個生命,他們的臉上滿是疲憊與專注,仿佛在與死神賽跑。而清軍方麵,陣亡人數多達3000人,負傷的更是超過萬人,戰場上清軍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著,受傷的士兵痛苦地呻吟著。此外,還有2萬餘名清軍士兵放下了武器,成為了俘虜,被民義軍集中看管。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迷茫,仿佛失去了方向的羔羊。
與此同時,另一支民義軍部隊也傳來捷報,他們成功攻占了鬆江。鬆江,作為東部最大的出海口,其戰略意義重大。它是連接內陸與海外的重要樞紐,掌控了鬆江,就等於掌控了海上貿易的咽喉。從這裏出發,商船可以駛向世界各地,將江南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精美物產運往海外,同時也能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物資和文化,促進經濟的繁榮與發展。鄭森站在鬆江的港口,海風輕輕拂過他的臉龐,帶著大海的氣息和一絲鹹鹹的味道。他望著眼前繁忙的港口,心中滿是感慨。他深知,攻占鬆江後,不僅能極大地加強民義軍的防禦力量,還能為將來的海上貿易奠定堅實的基礎,為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帶來繁榮與希望的曙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期待,仿佛看到了未來的美好前景。
“東部戰役”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勝利,但鄭森和民義軍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他們將繼續秉持著守護百姓、扞衛山河的信念,砥礪前行,為這片土地和百姓的安寧而戰,直至徹底將侵略者趕出華夏大地。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堅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們不會退縮,他們將為了這片土地的自由與安寧,戰鬥到底。
韓靖的心髒在胸腔裏劇烈跳動,如急促的戰鼓,既被即將到來的殘酷戰鬥嚇得有些發怵,那是對未知危險本能的恐懼;又懷揣著對勝利的強烈渴望,這份渴望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在心底越燒越旺。身旁的士兵們同樣緊繃著神經,全身的肌肉都因緊張而緊繃,他們死死握住長槍,手心裏全是汗,汗水順著槍杆滑落,滴在幹燥的土地上,瞬間消失不見。胯下的戰馬似乎也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不安地刨著蹄子,發出一兩聲嘶鳴,那聲音在這凝重的戰場上顯得格外淒厲,整個陣地被這股凝重的氣息緊緊籠罩著,仿佛被一層無形的網束縛。
“弟兄們!我們受苦受難的百姓還在等著我們解救,這片被踐踏的土地需要我們扞衛,衝啊!”韓靖聲嘶力竭地吼道,聲音如同洪鍾般在戰場上迴蕩,震得人耳鼓生疼。同時,他朝天鳴了一槍,槍聲清脆響亮,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寂靜。這一聲唿喊,仿佛一道驚雷,瞬間點燃了士兵們的熱血,他們齊聲怒吼,那聲音匯聚在一起,如同一股無法阻擋的洶湧浪潮,向著金陵城洶湧撲去,勢不可擋。
同一時刻,炮兵335團團長李鋼,站在炮兵陣地,雙眼瞪得如同銅鈴,死死地盯著金陵城,臉上的肌肉因為緊張和興奮而微微抽搐著。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堅定與決絕,仿佛要將這座頑固的城池看穿。他猛地揮動手中的紅旗,那紅旗在風中烈烈作響,仿佛是戰鬥的號角。他扯著沙啞的嗓子大喊:“開炮!”刹那間,一門門大炮齊聲轟鳴,炮口噴出的火焰照亮了灰暗的天空,如同一輪輪烈日在瞬間綻放光芒。炮彈帶著尖銳的唿嘯聲,如雨點般朝著金陵城瘋狂砸去,每一枚炮彈都承載著士兵們的憤怒與決心。李鋼緊緊攥著拳頭,指關節都泛白了,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炮彈在城牆上炸開,磚石飛濺,濃煙滾滾,他在心裏默默念叨:“一定要為弟兄們打開一條血路啊!”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擔憂,期待著炮火能摧毀敵人的防線,擔憂著戰友們的安危。
金陵北倚長江天險,南靠連綿群山,四周水係縱橫交錯,水陸交通極為便利,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東南地區的版圖上,是東南地區的交通要衝與物資集散中心。誰占據金陵,便掌控了江南地區的戰略主動權,軍事上可攻可守,進可揮師南下,退可據險而守;政治與經濟層麵更是意義非凡,它是江南地區的政治中心,掌控著這片土地的政治走向,也是經濟的樞紐,匯聚著四方的財富與資源,因此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城牆上,清軍依托著堅固的防禦工事,紅著眼,發瘋似的用火炮和弓箭朝著下方的民義軍射擊。一時間,喊殺聲、炮聲、弓箭的唿嘯聲交織在一起,震耳欲聾,仿佛要將這天地都震碎。整個戰場仿佛變成了人間煉獄,硝煙彌漫,火光衝天,死亡的陰影籠罩著每一個人。民義軍的步兵們在第一軍、第二軍將領的帶領下,貓著腰,腳步急促而又小心翼翼地快速前進,他們的身影在硝煙中若隱若現,靈活地躲避著城牆上如雨點般落下的攻擊。他們手中緊握著解放式步槍,這槍可是他們的寶貝,是他們在這場殘酷戰爭中的得力夥伴。在衝鋒時,士兵們隻要發現清軍的火力點,迅速臥倒,穩穩地瞄準,輕輕扣動扳機,“砰”的一聲脆響,子彈就會精準地射向敵人,不少敵人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倒在血泊之中。而且這槍裝填速度快,士兵們能在短時間內連續射擊,一輪又一輪的子彈像潑水一樣射向敵人,給清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打得敵人節節敗退。
韓靖騎著戰馬,在槍林彈雨中往來馳騁,如同一道黑色的閃電。他時而舉起步槍,利用其精準的射擊能力,瞄準遠處清軍指揮官,眼神如鷹隼般銳利,輕輕扣動扳機,“砰”的一聲,敵軍指揮官應聲倒地,瞬間打亂了敵軍的指揮係統,敵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時而揮舞馬刀,寒光閃過,刀光劍影中逼退近身的敵人。近身搏鬥時,他雙腿夾緊馬腹,戰馬嘶鳴著高高揚起前蹄,借勢他手中馬刀狠狠劈下,刀光閃爍,嚇得敵人膽戰心驚,不敢靠近分毫。遭遇遠距離的清軍火力壓製,他迅速調整姿勢,依靠步槍的射程優勢,幾槍就打掉了敵人的火力點,為衝鋒的戰友們掃除障礙,讓他們能順利前進。
江麵上,敢死隊的隊員們正在與沉船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隊長王勇站在搖搖晃晃的小船上,聲嘶力竭地大喊:“大家再加把勁!快點把這些沉船弄開,為艦隊開辟通道!”他的聲音在江麵上迴蕩,帶著無盡的焦急與堅定。隊員們個個漲紅了臉,不顧個人安危,有的雙手緊緊握住繩索,手臂上青筋暴起,仿佛一條條蜿蜒的小蛇,使出全身力氣拉拽;有的手持長杆,咬牙切齒地奮力推動,汗水不停地從額頭滾落,濕透了他們的衣衫,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但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盡快打通通道,讓第一艦隊加入戰鬥,為勝利增添關鍵力量。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決絕與堅毅,仿佛在向這艱難的任務宣戰。
鄭森站在旗艦的甲板上,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眼睛死死地盯著江麵上的情況,心急如焚。他的目光隨著敢死隊隊員們的身影移動,每一次隊員們用力拉拽繩索,他的心都跟著緊繃起來;每一次小船在波濤中搖晃,他都擔心隊員們會掉進冰冷的江水中。當他終於看到通道在敢死隊的努力下漸漸被清理出來時,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那驚喜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照亮了他焦慮的內心,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趕忙下令:“第一艦隊,隨我衝!”瞬間,約1200名水兵如猛虎下山般,跟隨鄭森迅速登上江岸,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激烈的戰鬥。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矯健,仿佛一群無畏的勇士,向著勝利奮勇前行。
然而,就在民義軍即將攻破城門的關鍵時刻,代善卻使出了最為喪心病狂的一招。他紅著眼,像一頭發瘋的野獸,瘋狂地命令士兵將城內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抓來,強行塞給他們武器,然後像驅趕牲口一樣,把他們趕到城門前,妄圖用百姓的血肉之軀抵擋民義軍的進攻。百姓們嚇得臉色蒼白,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在清軍的威逼下,隻能一步一步艱難地向前挪動。他們的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自己的心上。而在他們身後,清軍的弓箭手張弓搭箭,惡狠狠地盯著,隻要有人稍有退縮,就會被無情地射殺,一時間,城門前哭喊聲、求饒聲不斷,慘不忍睹。這一幕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刺痛了每一個民義軍戰士的心。
韓靖見狀,怒不可遏,忍不住破口大罵:“這代善簡直不是人!竟然拿無辜百姓當擋箭牌,他就不怕遭報應嗎!”同時憤怒地朝天連開數槍,槍聲中滿是他的憤怒與無奈。鄭森也迅速趕到了朝陽門一側,望著那些驚恐的百姓,眉頭緊緊地皺成了一個“川”字,內心陷入了極度的糾結與掙紮。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痛苦與憤怒,痛苦的是百姓被卷入這場殘酷的戰爭,成為代善的棋子;憤怒的是代善的殘忍與無恥。他在心中呐喊:“我不能讓百姓受到傷害,可又不能讓代善的陰謀得逞,我該怎麽辦?”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參謀李誌明快步走了出來。李誌明平時負責情報收集工作,對城中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每一條小巷、每一個路口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裏。此刻,他神色焦急,語氣堅定地說道:“鄭司令,韓副總指揮,我們絕對不能傷害百姓,但也絕不能就此退縮!我知道城中有一條隱蔽的小路,彎彎曲曲的,可以繞到敵軍後方。我們可以派一小隊精銳士兵,從那裏迂迴過去,出其不意地突襲敵軍弓箭手,解救百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與堅定,仿佛在告訴大家,這是唯一的希望。
鄭森和韓靖對視一眼,彼此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讚同與信任,同時點了點頭。鄭森神色凝重地說道:“好,就這麽辦!李誌明,你對路況最熟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了。一定要萬分小心,確保百姓的安全,這是我們的底線!”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與擔憂,期待著李誌明能順利完成任務,擔憂著他們的安危。李誌明領命後,迅速挑選了一隊身手敏捷、作戰經驗豐富的士兵,像一群敏捷的獵豹,悄然朝著城中那條隱蔽的小路進發。他們小心翼翼地前行,屏氣斂息,每一步都走得極為謹慎,巧妙地避開了一波又一波清軍的巡邏。他們的身影在陰影中若隱若現,仿佛幽靈一般,向著敵人的後方逼近。
留在朝陽門的民義軍則開始與代善展開談判,試圖拖延時間。韓靖對著城牆上聲嘶力竭地喊道:“代善,你這種喪盡天良的行為,天理難容!有本事就和我們堂堂正正地打一場,躲在百姓後麵,算什麽英雄好漢!”他的聲音充滿了憤怒與鄙夷,仿佛要將代善的惡行公之於眾。代善卻不為所動,臉上掛著一絲陰冷的冷笑,嘲諷道:“少廢話,有本事就衝過來!今天你們別想踏進金陵城半步!”他的聲音中充滿了傲慢與囂張,仿佛在向民義軍挑釁。
李誌明帶領的小分隊在城中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每走一步都格外謹慎。他們的腳步輕得如同貓步,生怕發出一點聲響驚動敵人。他們成功來到了敵軍弓箭手的後方,李誌明眼神一凜,猛地一聲令下:“殺!”士兵們如猛虎出山般,瞬間撲了上去。清軍弓箭手萬萬沒想到後方會遭到突襲,頓時亂成一團,慌了手腳。他們四處逃竄,有的甚至嚇得癱倒在地,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百姓們見狀,仿佛黑暗中看到了曙光,紛紛四散奔逃,尋找安全的地方躲避。他們的臉上露出了希望的笑容,向著自由的方向奔去。
韓靖和鄭森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時機,同時下令進攻:“衝啊!為百姓報仇!為了這片土地的自由與安寧,殺!”刹那間,民義軍如洶湧的潮水般,怒吼著湧進城門,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一時間,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耳欲聾,每一條街道、每一座房屋都成了生死較量的戰場。狹窄的街道上,士兵們短兵相接,鮮血染紅了地麵,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韓靖手持步槍和馬刀,往來拚殺,帶領士兵們一路衝鋒。他的身影在戰場上格外醒目,如同一麵旗幟,引領著士兵們前進。他時而用步槍射擊,精準地擊斃敵人;時而用馬刀劈砍,將敵人斬於馬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憤怒,仿佛要將所有的敵人都消滅幹淨。
代善眼見大勢已去,心中滿是絕望與不甘,在破城前還妄圖拚死一搏,下令將城內糧草物資燒毀殆盡。熊熊大火衝天而起,映紅了半邊天,滾滾濃煙彌漫在金陵城的每一個角落。倉庫中堆積如山的糧食被大火吞噬,百姓們賴以生存的物資化為灰燼,這一殘忍行徑讓城中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盡管代善在親衛的誓死保護下負隅頑抗,他一邊揮舞著手中的長刀,一邊聲嘶力竭地唿喊著,妄圖做最後的掙紮。親衛們將他緊緊護在中間,組成一道人肉盾牌,用自己的生命為他爭取逃脫的機會。但在激烈的混戰中,代善還是瞅準一個間隙,在親衛的拚死掩護下,殺出一條血路,一路往北逃竄。他心中充滿了懊悔與憤怒,暗暗發誓,一定要卷土重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甘與仇恨,仿佛在向民義軍宣告,這場戰爭還沒有結束。
隨著代善的逃離,這場艱苦卓絕的戰鬥終於落下帷幕。戰後,民義軍迅速展開傷亡統計與後續工作。令人痛心的是,民義軍有大約10名英勇的戰士永遠地倒在了這片土地上,他們用生命換來了勝利的曙光;另有50名士兵身負重傷,被緊急送往臨時醫療點進行救治,軍醫們爭分奪秒地搶救著每一個生命,他們的臉上滿是疲憊與專注,仿佛在與死神賽跑。而清軍方麵,陣亡人數多達3000人,負傷的更是超過萬人,戰場上清軍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著,受傷的士兵痛苦地呻吟著。此外,還有2萬餘名清軍士兵放下了武器,成為了俘虜,被民義軍集中看管。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迷茫,仿佛失去了方向的羔羊。
與此同時,另一支民義軍部隊也傳來捷報,他們成功攻占了鬆江。鬆江,作為東部最大的出海口,其戰略意義重大。它是連接內陸與海外的重要樞紐,掌控了鬆江,就等於掌控了海上貿易的咽喉。從這裏出發,商船可以駛向世界各地,將江南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精美物產運往海外,同時也能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物資和文化,促進經濟的繁榮與發展。鄭森站在鬆江的港口,海風輕輕拂過他的臉龐,帶著大海的氣息和一絲鹹鹹的味道。他望著眼前繁忙的港口,心中滿是感慨。他深知,攻占鬆江後,不僅能極大地加強民義軍的防禦力量,還能為將來的海上貿易奠定堅實的基礎,為這片飽經戰火的土地帶來繁榮與希望的曙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期待,仿佛看到了未來的美好前景。
“東部戰役”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勝利,但鄭森和民義軍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充滿了未知與挑戰。他們將繼續秉持著守護百姓、扞衛山河的信念,砥礪前行,為這片土地和百姓的安寧而戰,直至徹底將侵略者趕出華夏大地。他們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堅定,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們不會退縮,他們將為了這片土地的自由與安寧,戰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