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中記載:海金沙其色黃如細沙也,謂之海者,神異之也。俗名竹園荽,象葉形也。”


    麥冬,雖不過是一介小小藥童,然其於醫理之道,亦頗有涉獵。


    隨師父研習醫術,每日勤勤懇懇,不敢有絲毫懈怠,深知醫者,乃救死扶傷之神聖職業,責任重大,故而對每味藥材都了如指掌,對每種病症都仔細鑽研。


    頓了頓,繼續說道:“因為它的孢子是金黃色的,且細如海沙,故而得名海金沙,往往數百斤的海金沙藤,卻打不下數金海金沙,不知怎麽的,近月這孢子所涉藥材用量也頗大,往常數月才用些許,如今一月之內,用量竟數倍於往昔。”


    辛允眼神一凜,追問,“可知是哪些方子中會用?是哪位醫官所開?”


    麥冬撓了撓頭,“這我就不太清楚了,隻是按吩咐取藥配藥,具體是哪位醫官所開,還得去查一查配藥冊。”


    “那……海金沙可是易燃之物?”辛允眼中透著幾分思索。


    這海金沙被夾藏於冊頁之內,定有其緣由,要麽是身含劇毒,要麽便是有那助燃之性。


    麥冬微微點頭道:“正是,幹燥的孢子極易燃燒,一旦燃起,便會發出爆鳴聲,同時伴有耀眼的閃光,待其燃盡,不會留下絲毫灰渣,宛如從未存在過一般,故而,此物需妥善存放於幹燥陰涼處。”


    麥冬笑著,又言,“辛美人有此思問,若不做醫官,當真是世間一大憾事。”


    辛允聽聞,嘴角輕揚,可不過須臾,便搖了搖頭。


    “我若能當醫官,豬都會上樹了。”言罷,自己也忍俊不禁。


    麥冬先是一愣,“哈哈哈。”


    如此,所有線索如絲線交織,一切都清晰明了。


    辛允在禦藥房時,兇手紋絲未動,待辛允一走,兇手便將海金沙灑於冊頁內,其意圖昭然若揭,想在夜間燃起大火,燒毀禦藥房,而那時,陳致、馮嶺、彭遠陽、蔣榮光、董慎、秦問和方無誤這七位醫官都在禦藥房中。


    “對了,麥冬。”


    辛允望向麥冬,眼中透著好奇,“那陳致、馮嶺、彭遠陽、蔣榮光、董慎、秦問、還有方無誤,這七位醫官,你最是喜歡哪位?”


    看似隨意問著,可眼中卻閃過不易察覺的銳利,此番詢問,實則是想從麥冬口中套出些線索。


    麥冬旋即嘴角上揚,眼中滿是崇敬與愛戴:“那必是我師父馮禦醫啊,師父他老人家醫術精湛自不必說,對我和兩位師兄,那真是關懷備至,如同親生父親一般,在這宮裏,師父就是我們的依靠,有他在,我們便安心。”


    “師兄?”辛允疑惑。


    “是哪兩位師兄?”


    “便是秦問師兄和方無誤師兄。”


    麥冬耐心解釋道,“師兄們對我極好,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許多。”


    辛允心中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繼續追問:“那他們兩個人怎麽樣?”


    “他們都極為厲害,無論是疑難雜症,還是常見病症,經他們診治,總能妙手迴春,師父常說,他們二人是未來太醫署的門麵,就連那向來眼光極高的陳禦醫,都對師兄們青睞有加,多次想把他們搶到自己門下當徒弟呢。”


    麥冬說得眉飛色舞,眼中滿是對師兄們的驕傲。


    “陳禦醫沒有徒弟嗎?”辛允雙眸微眯。


    “有,董太醫就是他的徒弟。”麥冬點頭,繼續說道,“董太醫同樣是天賦異稟之人,醫術了得,不過,陳禦醫他老人家甚是嚴厲,那脾氣也大得很,我們這些藥童、肄業生每次見到他,都如同老鼠見了貓一般,害怕得緊。”說著,身子微微瑟縮了一下。


    辛允嘴角依然帶著淺笑,心中卻在思索著,“既然你師兄他們都如此厲害,為什麽還隻是個太醫職位?”


    麥冬皺眉,“這其中緣由複雜,師兄們雖醫術精湛,但太醫署晉升並非隻看醫術,每年都要進行一次考核,那是太醫署極為重要之事,每三年還有一次大考,規模更是嚴格非常,我的兩個師兄,當真厲害非凡,每次考核都是並列第一,董太醫位居其後。”


    稍作思忖後。


    “師兄多年前出宮義診,本是一樁善舉,卻不知怎地出了岔子,他們施針時,不知為何竟醫死了人,那事兒可鬧得不小,若不是師父和陳禦醫全力保下,他們哪還能保住官職,就因為這事兒,近年來,禦醫職位的晉升都因他們三個受到影響而延期,若今年不再延期,按常理,晉升職位的名額,便理應給董太醫了。”


    ‘難道此次禦藥房之事,與這晉升糾葛有關?’


    辛允看向麥冬,又問道:“那你可知,當年義診之事,可有什麽奇怪之處?”滿心都在這蹊蹺事上。


    “我也不清楚,自從那件事後,師兄們便一直守口如瓶,不願提及,我曾好奇詢問,可師兄們要麽顧左右而言他,要麽沉默不語。”麥冬神色有些為難。


    如此,嫌疑最大的,便是那三個相對年輕的太醫。


    辛允知曉,若總是這般直白詢問,難免會顯得刻意,引起麥冬的懷疑,她俯身,皓腕輕抬,端起竹篾,也上手幫忙曬藥材。


    於是,把醫書塞到了懷裏,一邊擺弄著藥材,一邊與麥冬閑聊:“這藥材晾曬應該也有諸多講究,就如同宮中諸事,稍有差池便會出亂子,昨晚起火,想必也是出了岔子,麥冬,你還記得昨天晚上,誰是最後一個離開的禦藥房嗎?”


    那話語巧妙,引向關鍵處,如同在平靜湖麵下,暗暗攪動著暗流。


    麥冬停下手中活計,略作沉思,而後迴道:“是董太醫,當時我正準備離開,就瞧見董太醫神色匆忙地往迴走,說是屋裏蠟燭忘吹滅了,半路折了迴去,我便繼續走了,並未在意。”


    “他既是最後一個離開,這嫌疑便如那墨落宣紙,難以洗脫。”


    辛允篤定。


    皇宮中,事事皆有因果,禦藥房起火這般大事,定不是偶然,董太醫折迴之舉本就可疑。


    此中關節,不可不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陛下莫怕,將軍來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炫飯就睡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炫飯就睡覺並收藏陛下莫怕,將軍來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