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麥冬去書架上為辛允尋了一本醫書,轉身走到大堂角落一張雕花桌旁,上擺放著青花瓷瓶,插著幾支淡雅素馨花,清幽花香縈繞在周圍,將藥書放下,翻開書頁。
辛允坐在那椅子上,看似全神貫注閱覽藥書,修長手指搭在書頁邊緣,可心思卻全然不在其上,她微微垂眸。
昨夜大火後的餘燼,仍在她心頭縈繞,太醫署這場變故定有蹊蹺,餘光打量著周圍,留意著醫官們的神情、話語,試圖從中找到蛛絲馬跡,哪怕隻是一絲一毫的異樣。
‘不行,必須得想個對策。’
猛地站起身來,一把抄起醫書,佯裝沉浸其中,實則悄然打量著每位醫官的神情。
彼時,那些醫官皆正忙於桌前,奮筆補寫昨夜那場大火中遺失的醫案記錄,無暇他顧。
辛允大堂內緩步踱著。
若那黑衣人真是兇手,僅從身形上,便可將年長者剔除嫌疑,且那黑衣人身手矯健,哪有半分老者的遲緩之態,必是年輕力壯之人所為。
如此一來,陳致、彭遠陽、蔣榮光與馮嶺,皆可排除嫌疑,然當日情景,陳致竟出言阻攔,此中蹊蹺,令辛允心中疑竇叢生,懷疑是多人合謀作案。
“其藥與麻黃相伍,療風寒之感冒,可增發散風寒、止咳平喘之效,仿若軍中良將得強援,力克病邪;與桂枝相配,於風寒濕痹之症恰如其分,能強祛風散寒、溫經止痛之功,似暖陽照冰雪,融寒濕之痹……”
步移過道間,手持書卷半掩麵容,悄然看向兩旁醫官所寫內容,那醫官們或伏案疾書,或蹙眉深思,而辛允腳步不停,隻盼不被他人察覺了心思。
“細辛,若與川芎合用,治頭痛之疾,尤對風寒所致者,止痛之效更甚,如利斧破竹,驅痛無憂;與羌活共施,醫風寒濕痹,可令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能大增,宛如勁風掃殘雲,痹痛消散;與蒼耳子相佐,治鼻淵、鼻鼽等鼻部疾患,通鼻竅之力更強,似清風開幽徑,氣息暢然……”
口中故意吐出‘細辛’二字,看似漫不經心掃視著周圍眾人臉龐,心中卻在暗暗留意,若那兇手在此,這兩個字或許會成為一把利刃,挑破其偽裝的平靜。
說不定,那兇手會因這突如其來的觸動,下意識地抬頭,與自己目光相接,從而暴露出。
“與白芷配伍,於風寒感冒、頭痛之症,可增強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如金鍾罩體,病邪難侵;其與生薑配伍,療風寒感冒,發散風寒之功更上一層樓,似千帆競渡,風助船行;若與半夏並用,治寒痰咳嗽,溫化寒痰、止咳之效顯著,仿若春雨潤土,化痰止咳。”
堂中眾人,竟無一人將目光投向她,可她豈會輕易作罷?心中那團火焰,驅使著挺直了脊梁,深吸一口氣,再次啟唇,聲音提高了幾分,繼續誦讀。
“彼等與細辛類同之效,白芷,可祛風散寒、通竅止痛,常為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之良藥。其效仿若細辛,能解病者之苦;蒼耳子,善通鼻竅,於鼻淵、鼻鼽等鼻部疾患療效甚佳,與細辛在通竅之功上頗為相……”
“辛美人。”
陳致開口,放筆起身,臉色有些難看。
“恕下官直言,您是後宮之人,常來此處,怕是多有不妥,宮闈內,人多眼雜,流言蜚語若起,於您於宮規,皆為不利。”躬身,他顯而易見是先禮後兵。
辛允搖頭,“陳禦醫此言差矣,我雖身為後宮之人,但心係的是陛下與後宮眾人的安康,太醫署司職宮廷醫藥,關乎性命,豈是尋常之地?我常來便是盡分內之責。”
“再說了,我行事一向坦蕩,若因此被人非議,亦無所畏懼,倒是陳禦醫,不思如何更好為陛下效力,卻在此拿宮規說項,莫不是有失職之處?”
辛允神色淡然,揚起下巴,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話音落下。
堂內氣氛瞬間如緊繃之弦,眾人目光在二人身上來迴遊移。
‘這辛美人看似柔弱,卻有如此淩厲之勢,不可小覷。”陳禦醫麵色一沉,正欲反駁,卻見辛允神色淡然如初。
滿堂目光注視下,辛允一副‘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的模樣。
“辛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之能,鼻塞、流清涕之症可用之,其通鼻之效不遜細辛;羌活,具祛風除濕、止痛之功,風寒濕痹、頭痛之患皆可治,此中亦有與細辛相似之效,恰似病痛之勁敵;川芎,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頭痛、風濕痹痛之症可用其緩解,亦有近似細辛之妙處。”
見陳致被噎得說不出話來,雙唇張合卻吐不出一個字,辛允輕抬眼眸,掃視一圈周圍眾人,隨後便神色如常,繼續誦讀。
陳致氣得麵色漲紅,狠狠一甩袖袍,猛地坐下,“哼!”
如今局麵,堂內是無法再待了,留在此處,於調查之事毫無益處,必須另尋他處。
巳時一刻。
辛允手持醫書,在太醫署中信步閑逛,走著走著,便來到了生藥庫附近,隻見麥冬正在不遠處晾曬藥材,各種藥材在竹篾中鋪展開來。
小院裏,一塊塊平整石板上擺滿了竹篾,麥冬正忙著曬藥材,蒸熟的鮮茯苓,趁熱切薄片,仔細將其擺放整齊,確保沒有一塊重疊,以便濕氣能順利散去。
旁邊還有黃芪,細長根須鋪在竹篾上,金銀花,被晾曬成幹花後,花瓣微微蜷縮,另外,還有車前草,葉片寬大而厚實,被洗淨後鋪展開來……
辛允微微俯身,看著落在竹篾上的藥材,讚歎道,“麥冬,你這晾曬藥材的手藝真是精巧,我瞧著這些藥材,個個都被打理得不錯。”
“辛美人謬讚了,我不過是在這太醫署做事久了,熟能生巧罷了。”麥冬聞聲放下手中藥材,拍了拍手上的灰塵。
既然麥冬在太醫署做藥童已久,每日與藥材打交道,必定識得不少藥材,於是,抬起手臂,探入衣袖中。
少頃。
從袖中取出一方手帕,材質上乘,似是天蠶絲所製,正是應以安的手帕,那手帕被疊成了四方塊,邊角整齊。
展開手帕,裏麵夾藏著的,是昨夜在醫案冊中發現的棕黃色粉末。
辛允將手帕往麥冬麵前遞了遞,輕聲道:“你可識得這個?”
麥冬見狀,趕忙伸手,捏起一些粉末,放在指尖搓撚,眉頭微皺,似在努力迴憶。
半晌後。
眼中閃過恍然:“好像是……孢子。”
“孢子?”辛允麵露疑惑,不自覺地靠近了麥冬,“什麽孢子?可否與我細說?”
麥冬去書架上為辛允尋了一本醫書,轉身走到大堂角落一張雕花桌旁,上擺放著青花瓷瓶,插著幾支淡雅素馨花,清幽花香縈繞在周圍,將藥書放下,翻開書頁。
辛允坐在那椅子上,看似全神貫注閱覽藥書,修長手指搭在書頁邊緣,可心思卻全然不在其上,她微微垂眸。
昨夜大火後的餘燼,仍在她心頭縈繞,太醫署這場變故定有蹊蹺,餘光打量著周圍,留意著醫官們的神情、話語,試圖從中找到蛛絲馬跡,哪怕隻是一絲一毫的異樣。
‘不行,必須得想個對策。’
猛地站起身來,一把抄起醫書,佯裝沉浸其中,實則悄然打量著每位醫官的神情。
彼時,那些醫官皆正忙於桌前,奮筆補寫昨夜那場大火中遺失的醫案記錄,無暇他顧。
辛允大堂內緩步踱著。
若那黑衣人真是兇手,僅從身形上,便可將年長者剔除嫌疑,且那黑衣人身手矯健,哪有半分老者的遲緩之態,必是年輕力壯之人所為。
如此一來,陳致、彭遠陽、蔣榮光與馮嶺,皆可排除嫌疑,然當日情景,陳致竟出言阻攔,此中蹊蹺,令辛允心中疑竇叢生,懷疑是多人合謀作案。
“其藥與麻黃相伍,療風寒之感冒,可增發散風寒、止咳平喘之效,仿若軍中良將得強援,力克病邪;與桂枝相配,於風寒濕痹之症恰如其分,能強祛風散寒、溫經止痛之功,似暖陽照冰雪,融寒濕之痹……”
步移過道間,手持書卷半掩麵容,悄然看向兩旁醫官所寫內容,那醫官們或伏案疾書,或蹙眉深思,而辛允腳步不停,隻盼不被他人察覺了心思。
“細辛,若與川芎合用,治頭痛之疾,尤對風寒所致者,止痛之效更甚,如利斧破竹,驅痛無憂;與羌活共施,醫風寒濕痹,可令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能大增,宛如勁風掃殘雲,痹痛消散;與蒼耳子相佐,治鼻淵、鼻鼽等鼻部疾患,通鼻竅之力更強,似清風開幽徑,氣息暢然……”
口中故意吐出‘細辛’二字,看似漫不經心掃視著周圍眾人臉龐,心中卻在暗暗留意,若那兇手在此,這兩個字或許會成為一把利刃,挑破其偽裝的平靜。
說不定,那兇手會因這突如其來的觸動,下意識地抬頭,與自己目光相接,從而暴露出。
“與白芷配伍,於風寒感冒、頭痛之症,可增強祛風散寒、通竅止痛之效,如金鍾罩體,病邪難侵;其與生薑配伍,療風寒感冒,發散風寒之功更上一層樓,似千帆競渡,風助船行;若與半夏並用,治寒痰咳嗽,溫化寒痰、止咳之效顯著,仿若春雨潤土,化痰止咳。”
堂中眾人,竟無一人將目光投向她,可她豈會輕易作罷?心中那團火焰,驅使著挺直了脊梁,深吸一口氣,再次啟唇,聲音提高了幾分,繼續誦讀。
“彼等與細辛類同之效,白芷,可祛風散寒、通竅止痛,常為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之良藥。其效仿若細辛,能解病者之苦;蒼耳子,善通鼻竅,於鼻淵、鼻鼽等鼻部疾患療效甚佳,與細辛在通竅之功上頗為相……”
“辛美人。”
陳致開口,放筆起身,臉色有些難看。
“恕下官直言,您是後宮之人,常來此處,怕是多有不妥,宮闈內,人多眼雜,流言蜚語若起,於您於宮規,皆為不利。”躬身,他顯而易見是先禮後兵。
辛允搖頭,“陳禦醫此言差矣,我雖身為後宮之人,但心係的是陛下與後宮眾人的安康,太醫署司職宮廷醫藥,關乎性命,豈是尋常之地?我常來便是盡分內之責。”
“再說了,我行事一向坦蕩,若因此被人非議,亦無所畏懼,倒是陳禦醫,不思如何更好為陛下效力,卻在此拿宮規說項,莫不是有失職之處?”
辛允神色淡然,揚起下巴,沒有絲毫退縮之意。
話音落下。
堂內氣氛瞬間如緊繃之弦,眾人目光在二人身上來迴遊移。
‘這辛美人看似柔弱,卻有如此淩厲之勢,不可小覷。”陳禦醫麵色一沉,正欲反駁,卻見辛允神色淡然如初。
滿堂目光注視下,辛允一副‘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的模樣。
“辛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之能,鼻塞、流清涕之症可用之,其通鼻之效不遜細辛;羌活,具祛風除濕、止痛之功,風寒濕痹、頭痛之患皆可治,此中亦有與細辛相似之效,恰似病痛之勁敵;川芎,能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頭痛、風濕痹痛之症可用其緩解,亦有近似細辛之妙處。”
見陳致被噎得說不出話來,雙唇張合卻吐不出一個字,辛允輕抬眼眸,掃視一圈周圍眾人,隨後便神色如常,繼續誦讀。
陳致氣得麵色漲紅,狠狠一甩袖袍,猛地坐下,“哼!”
如今局麵,堂內是無法再待了,留在此處,於調查之事毫無益處,必須另尋他處。
巳時一刻。
辛允手持醫書,在太醫署中信步閑逛,走著走著,便來到了生藥庫附近,隻見麥冬正在不遠處晾曬藥材,各種藥材在竹篾中鋪展開來。
小院裏,一塊塊平整石板上擺滿了竹篾,麥冬正忙著曬藥材,蒸熟的鮮茯苓,趁熱切薄片,仔細將其擺放整齊,確保沒有一塊重疊,以便濕氣能順利散去。
旁邊還有黃芪,細長根須鋪在竹篾上,金銀花,被晾曬成幹花後,花瓣微微蜷縮,另外,還有車前草,葉片寬大而厚實,被洗淨後鋪展開來……
辛允微微俯身,看著落在竹篾上的藥材,讚歎道,“麥冬,你這晾曬藥材的手藝真是精巧,我瞧著這些藥材,個個都被打理得不錯。”
“辛美人謬讚了,我不過是在這太醫署做事久了,熟能生巧罷了。”麥冬聞聲放下手中藥材,拍了拍手上的灰塵。
既然麥冬在太醫署做藥童已久,每日與藥材打交道,必定識得不少藥材,於是,抬起手臂,探入衣袖中。
少頃。
從袖中取出一方手帕,材質上乘,似是天蠶絲所製,正是應以安的手帕,那手帕被疊成了四方塊,邊角整齊。
展開手帕,裏麵夾藏著的,是昨夜在醫案冊中發現的棕黃色粉末。
辛允將手帕往麥冬麵前遞了遞,輕聲道:“你可識得這個?”
麥冬見狀,趕忙伸手,捏起一些粉末,放在指尖搓撚,眉頭微皺,似在努力迴憶。
半晌後。
眼中閃過恍然:“好像是……孢子。”
“孢子?”辛允麵露疑惑,不自覺地靠近了麥冬,“什麽孢子?可否與我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