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望著診室窗欞上凝結的水珠,梅雨季節的杭州像被浸泡在青瓷茶碗裏。手指無意識摩挲著白大褂口袋裏的老照片——那是去年廣場舞隊參加西溪濕地匯演時的合照,大紅綢扇映著每個人的笑臉。隔壁天主教堂的尖頂刺破雨簾,彩繪玻璃窗上的聖母像在霧氣中模糊成斑駁的色塊。


    銅鈴輕響的刹那,我聞到了潮濕的皮革味。轉身時正撞見男人低頭撣去西裝褲腳的泥漬,公文包把手上的金屬反光像道狹長的傷口。他遞來的預約單上寫著\"張明遠\",四十歲工程師,主訴職業倦怠。


    \"上周煮泡麵時走神了。\"他注意到我瞥見他腕部的燙傷,聲音像生鏽的齒輪。我示意他坐下,當歸枸杞茶的熱氣在診室氤氳成紗。當他伸手接茶盞時,我捕捉到他右手虎口處的老繭突然痙攣——那是二十年伏案繪圖留下的勳章,此刻卻在神經質地抽搐。


    教堂晚禱鍾聲穿透雨幕的瞬間,茶盞翻倒在米色地毯上。男人瞳孔劇烈收縮,喉結在蒼白的皮膚下滾動:\"三年前車間警報...實習生被絞斷手指時...\"他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我至今記得他白大褂袖管裏滲出的血,像紅酒漬。\"


    我從橡木櫃取出沙盤。細沙流淌的簌簌聲裏,他構築的懸崖逐漸成型:折斷的鉛筆插在峭壁邊緣,散落的螺絲釘鋪成通往深淵的小徑。我望著他機械般重複堆砌沙堡又推倒的動作,突然想起今晨在教堂後院看見的蝸牛——它們背著半透明的殼,在潮濕的磚牆上劃出銀亮的淚痕。


    第二次診療時我特意關了空調。當裹挾著薔薇香的風掀起紗簾,張明遠站在玄關處發怔。蒸籠騰起的熱氣中,我端出酒釀饅頭:\"小時候聞到這味道,就知母親要講《白蛇傳》了。\"


    男人的喉結動了動:\"我母親...總把艾草搗得特別碎。\"他第一次主動提及皖南老家,說清明時節的煙雨會把茶山染成翡翠色。當說到第七年沒吃到母親手作青團時,他忽然抓起尚在冒熱氣的饅頭,像溺水者抓住浮木般按在鼻尖。我假裝沒看見他泛紅的眼眶,轉身續茶時聽見沙啞的低語:\"是艾草香。\"


    第四次治療定在日暮時分。我換上墨綠綢緞舞裙,在男人驚詫的目光中推開教堂後院的鐵藝門。暮色裏的哥特式拱券像垂首禱告的修女,而我們踩著《茉莉花》的節拍驚起滿園白鴿。


    \"抬頭!展臂!\"我的折扇掠過他僵硬的肩線。這個將電路圖刻進肌肉記憶的男人,此刻正同手同腳地模仿我的舞步。當他終於完成整套雲手轉身時,鳶尾花瓣落在他肩頭,而我終於看見他唇角漾開三年來的第一個笑紋——像春日冰封的西湖裂開第一道柔波。


    第六次診療他帶來了烙鐵和電路板。我捧著龍井茶看他焊接銀線,細小的火花在暮色裏綻放。\"這是智能灌溉係統,\"他眼中有久違的星火躍動,\"老家的茶樹...\"烙鐵燙傷指尖時他渾然未覺,我卻注意到圖紙角落畫著個小機器人,機械臂上刻著\"康複輔助\"的字樣。


    梅雨停歇那日,診桌上多了盒碧玉般的青團。艾葉清香中,我望見教堂廣場上穿polo衫的男人正教老人們調試智能手環。夕陽把他影子拉得很長,卻不再似繃緊的琴弦。當晚廣場舞曲響起時,我數著拍子轉身,恰好接住他遞來的紅綢扇——那生澀卻堅定的力道,讓我想起二十年前接生第一個嬰兒時,她攥住我手指的觸感。


    鍾樓傳來七聲鳴響,彩窗將我們的影子染成暖橘色。張明遠同王阿姨爭論著舞步時,我悄悄把沾著艾草汁的指尖按在老照片背麵。相紙吸飽水汽,將2003年那個跳《好日子》的年輕醫生,漸漸暈染成此刻暮色中的輪廓。


    ---


    那天傍晚,我獨自坐在教堂的長椅上,望著彩繪玻璃窗上斑駁的光影。神父悄然走近,輕聲問道:“陳醫生,最近可好?”


    我抬頭,看見他溫和的目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還好,隻是有些疲憊。”我低聲迴答。


    神父在我身旁坐下,雙手交叉放在膝上。“救贖,不僅僅是信仰的範疇,也是心靈的療愈。”他緩緩說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要背負,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麵對它。”


    我點點頭,思緒飄向張明遠,那個在沙盤前反複堆砌又推倒的男人。“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也在尋找救贖。”我輕聲說。


    神父微微一笑,“救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和耐心。就像你對待你的病人一樣,給予他們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慢慢找到自己的路。”


    我感激地看著他,心中仿佛有一塊石頭落地。“謝謝您,神父。有時候,我也需要這樣的提醒。”


    ---


    廣場上,音樂聲漸漸響起,老人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隨著節奏搖擺。張明遠站在人群中,顯得有些局促,但眼中卻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我走上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來,跟著我一起。”我微笑著說。


    他點點頭,笨拙地模仿著我的動作。起初,他的步伐有些僵硬,但隨著音樂的節奏,他漸漸放鬆下來。周圍的老人也紛紛鼓勵他,王阿姨更是熱情地拉著他的手,教他如何轉身。


    “對,就是這樣!”王阿姨笑著說,“放鬆點,別太緊張。”


    張明遠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的動作雖然不夠熟練,但卻充滿了活力。我看著他在人群中舞動,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廣場舞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群體的療愈力量。在這裏,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找到心靈的慰藉。


    ---


    夜深人靜時,我獨自坐在診室裏,望著窗外的月光。手中的病曆本翻到最後一頁,我忽然感到一陣疲憊。二十年的從醫生涯,我見證了無數生命的誕生與逝去,也經曆了無數次的喜悅與悲傷。


    “我是否也像張明遠一樣,陷入了職業倦怠?”我自問。


    迴想起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我意識到,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背負了太多的壓力。每一次的診療,每一次的搶救,都讓我感到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我開始反思,是否也需要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去放鬆,去療愈。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鍾樓。月光灑在教堂的尖頂上,仿佛為它披上了一層銀紗。我深吸一口氣,心中暗暗下定決心:從明天開始,我要學會放下,學會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


    ---


    杭州的梅雨季節總是讓人感到壓抑,潮濕的空氣仿佛能滲透進每一個角落。我走在西湖邊,看著湖麵上泛起的漣漪,心中卻如同這天氣一般,沉悶而潮濕。


    遠處的雷峰塔在雨霧中若隱若現,仿佛一座孤獨的守望者。我停下腳步,望著塔尖,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杭州這座城市,承載了太多的曆史與記憶,也見證了我職業生涯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我忽然明白,這座城市與我之間,早已形成了一種微妙的聯係。它的每一次變化,都映照著我內心的起伏。而我的每一次成長,也在這座城市的見證下,變得更加深刻。


    我繼續前行,腳步漸漸輕快起來。雨後的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仿佛在告訴我,無論多麽沉重的負擔,終將在時間的衝刷下,變得輕盈。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理醫生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曉彤57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曉彤5788並收藏心理醫生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