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走進我的診所時,整個人顯得格外拘謹。她穿著一件寬鬆的灰色毛衣,頭發隨意地紮成一個低馬尾,臉上幾乎沒有化妝,與她在熒幕上那種光彩照人的形象截然不同。她的眼神飄忽不定,似乎在躲避任何可能的對視。我示意她坐下,她輕輕點了點頭,坐在沙發邊緣,雙手緊緊攥在一起,仿佛在努力控製自己的情緒。


    “蘇菲,歡迎來到我的診所。”我微笑著開口,試圖讓她放鬆一些。“你可以先告訴我,最近是什麽讓你感到困擾嗎?”


    她沉默了幾秒,嘴唇微微顫抖,似乎在組織語言。終於,她低聲說道:“林醫生,我覺得……我好像沒辦法再演戲了。”


    她的聲音很輕,幾乎像是自言自語。我點了點頭,示意她繼續。


    “每次站在鏡頭前,或者麵對觀眾,我都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我總是擔心他們會批評我,覺得我演得不好。甚至有時候,我會因為這種恐懼而忘詞,或者表現得非常僵硬。”她的聲音逐漸變得急促,手指不自覺地絞在一起。“我知道這樣不行,但我就是控製不住自己。我覺得自己……很失敗。”


    我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她。她的情緒顯然已經壓抑了很久,此刻終於找到了一個宣泄的出口。等她說完,我輕聲問道:“蘇菲,你能告訴我,這種‘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感覺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嗎?”


    她愣了一下,眼神有些迷茫。“其實……從小就有。我小時候就喜歡表演,但每次上台前都會特別緊張。後來進了演藝圈,這種感覺越來越嚴重。尤其是最近幾年,觀眾和媒體的評價越來越多,我總覺得他們在盯著我的每一個錯誤。”


    我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麽,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時候,你會怎麽想?能不能具體描述一下?”


    她皺了皺眉,似乎在努力迴憶。“我會想,‘我演得這麽差,觀眾一定會嘲笑我’,或者‘我根本不適合當演員,遲早會被淘汰’。有時候,我甚至會想,‘我根本不配站在這個舞台上’。”


    “這些想法會讓你感到什麽?”我繼續引導她。


    “害怕,焦慮,甚至……絕望。”她的聲音有些顫抖,“我覺得自己永遠達不到他們的期望。”


    ---


    第一次治療:識別負麵思維


    在第一次治療中,我決定先幫助蘇菲識別她的負麵思維模式。我們花了大量時間討論她在表演時的具體想法和感受。通過她的描述,我發現她的思維模式中充滿了“自我否定”和“災難化”的傾向。


    “蘇菲,你剛才提到,你會覺得自己‘根本不配站在舞台上’。這種想法在你表演時經常出現嗎?”我問。


    她點了點頭,“是的,尤其是當我看到觀眾的表情時,我會覺得他們一定在批評我。”


    “那麽,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想法可能並不完全真實?”我試探性地問道。


    她愣了一下,似乎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可是……我覺得他們就是在批評我。”


    “你有沒有證據證明他們一定在批評你?”我繼續追問。


    她沉默了一會兒,搖了搖頭。“沒有……我隻是覺得。”


    “這就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地方。”我解釋道,“你的大腦會自動產生一些負麵的想法,但這些想法並不一定符合事實。我們可以通過認知行為療法,幫助你識別這些不合理的思維,並逐步改變它們。”


    她點了點頭,似乎有些明白了。


    ---


    第二次治療:挑戰負麵思維


    在第二次治療中,我們開始挑戰蘇菲的負麵思維。我讓她迴憶一次具體的表演經曆,並詳細描述當時的想法和感受。


    “那次是在一個話劇演出中,我演女主角。有一場戲我忘詞了,雖然觀眾沒有發現,但我當時覺得特別丟臉。”她低聲說道。


    “你當時是怎麽想的?”我問。


    “我覺得自己太失敗了,根本不配演這個角色。”她迴答。


    “那麽,你有沒有想過,忘詞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演員也會忘詞。”我引導她。


    她愣了一下,似乎從未從這個角度思考過。“可是……我覺得自己不應該犯這種錯誤。”


    “為什麽不應該?”我繼續追問。


    “因為……我是職業演員,我應該做到完美。”她的聲音有些猶豫。


    “那麽,你認為‘完美’是可能的嗎?”我問。


    她沉默了一會兒,搖了搖頭。“不,沒有人能做到完美。”


    “所以,你的標準是不是有些不切實際?”我溫和地問道。


    她點了點頭,似乎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思維模式存在問題。


    ---


    第三次治療:建立新的思維模式


    在第三次治療中,我們開始嚐試建立新的思維模式。我讓蘇菲列出她在表演時常見的負麵想法,並逐一挑戰這些想法。


    “比如,你之前提到,‘觀眾一定會嘲笑我’。你有沒有想過,觀眾可能並沒有那麽苛刻?”我問。


    她點了點頭,“有時候,觀眾的反應其實還不錯,但我總是忽略這些正麵的反饋。”


    “那麽,我們可以嚐試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正麵的反饋上。”我建議道,“每次表演結束後,你可以寫下觀眾對你的正麵評價,或者你自己覺得表現不錯的地方。”


    她點了點頭,似乎對這個方法有些興趣。


    ---


    第四次治療:逐步暴露


    在第四次治療中,我們開始嚐試“逐步暴露”的方法,幫助蘇菲逐步麵對她的恐懼。我讓她從一些小的表演場合開始,比如在朋友麵前表演一段獨白,然後逐步增加難度。


    “蘇菲,你可以先從一個小型的、安全的場合開始,慢慢適應觀眾的反饋。”我解釋道。


    她點了點頭,雖然有些緊張,但還是答應嚐試。


    ---


    第五次治療:接納自我


    在第五次治療中,蘇菲的狀態明顯有了改善。她告訴我,她最近在一個小型劇場演出中表現得不錯,雖然還是有些緊張,但她已經能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林醫生,我發現自己不再那麽害怕觀眾的批評了。”她笑著說,“我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反饋並不總是負麵的。”


    我點了點頭,感到欣慰。“蘇菲,你已經邁出了很大的一步。接下來,我們可以繼續鞏固這些新的思維模式,幫助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


    幾個月後,蘇菲再次來到我的診所。這一次,她的狀態完全不同。她的眼神變得堅定,臉上帶著自信的微笑。


    “林醫生,我最近接了一部新戲,演女主角。”她興奮地說道,“雖然還是會有緊張的時候,但我已經學會了如何應對這些情緒。”


    我微笑著點頭,“蘇菲,你的進步讓我非常欣慰。你已經學會了接納自己,並且找到了應對焦慮的方法。”


    她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感激的光芒。“謝謝你,林醫生。如果沒有你的幫助,我可能早就放棄了。”


    “這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我溫和地說道,“你通過自己的勇氣和堅持,找到了內心的力量。”


    蘇菲離開診所時,步伐輕快而堅定。我知道,她已經不再是那個自卑的演員,而是一個充滿自信和力量的女性。她的故事讓我再次意識到,認知行為療法的力量不僅在於改變思維,更在於幫助人們找到內心的光明。


    而我,也在她的治愈過程中,看到了自己內心的成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理醫生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曉彤57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曉彤5788並收藏心理醫生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