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你要幫太子
入宮五年守夠了,打死我也不留了 作者:桂花酒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著嫻妃說出這番話,容顯神情微變,“母妃,您剛才說,小丫頭是太子的心儀之人?
這怎麽可能?太子若心儀於她,為何要將她打入天牢?受盡淩辱?”
見到自己兒子仍然沒有看出來,嫻妃歎了口氣,“太子剛出南宮之時,連自保都不易,他如何保住孟婉?
太子並非無情之人,南宮五年,他們朝夕相伴,這情誼無人能及。
將孟婉打入天牢,明是罰,但實則保,一個已經被打入天牢的人,自然不會惹得旁人注意。
而那個時候,太子與顧相之女,不過隻是障眼法,若非如此,孟婉隻怕早就死了。”
嫻妃點破實情,容顯臉色怔住,今日他還在東宮大罵了太子薄情寡義,沒想到竟是這樣。
看著兒子臉色變換,嫻妃再次開口,“若這孟婉不是太子的人,就算她是宮婢,母妃也會成全於你。
可是因為她是太子的心尖之人,所以母妃就算是讓你恨我,我也不會讓你去和太子搶心上人啊。”
嫻妃的這番話,讓容顯麵色微微泛白,他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想要等著孟婉有一日能接受他的好。
可是原來,從始至終,小丫頭和太子,都是互相為對方考量,難怪小丫頭說這一生不會再喜歡上旁人。
心雖然悶疼的厲害,可是容顯到底是愛屋及烏,沉默了好一會才終於開口。
“若太子負了小丫頭,兒臣不會置之不理,若小丫頭此生得償所願,那我亦不會強人所難。”
聽到兒子說這句話,嫻妃懸了多日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他兒子心性純善,自然不會做勉強他人之事。
隻是這段時日,楚家之事,兒子從中做了許多事情,她擔心容顯是為了孟婉而故意針對太子外祖家,故而才點破於他。
但聽到他這些話,似乎楚家之事,顯兒並不是蓄意針對,於是想了想,才輕輕開口。
“顯兒,楚家之事,可是你蓄意為之?”
聽到嫻妃的話,容顯想到今日容胤說起安王的那番話,斟酌了下,這才開口。
“母妃,今日太子讓我去了東宮,同我說起楚家之事。”
“什麽?太子怎麽說?”
嫻妃神情頓時一驚,容顯便將容胤所言,悉數說給她聽,待他說完之後,便見著母妃若有所思。
“母妃,太子說此事是三弟故意安排的,當真如此嗎?”
嫻妃沒有馬上迴答,而是開口道,“顯兒,我問你,你可還記得,當初太子幽靜南宮之時,幾位皇子,誰最被陛下看好?”
容顯眉頭微擰,他們這兄弟這幾個,年歲都相差不多,當初自己跋扈的名聲在外,父皇經常責罵自己莽撞無謀。
而四弟,年紀最小,父皇雖疼愛他,但因他母妃娘家勢弱,並沒有太多提攜。
倒是安王,淑妃娘娘母家戰功赫赫,為大祈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鎮守南境的將士,有許多皆出自他母舅麾下。
四妃當中,麗妃未入宮前,淑妃勢頭最強,故而安王被立為太子的唿聲也最大。
但麗妃入宮之後,楚家得勢,而這時,淑妃大哥,當年的大將軍戰死沙場,淑妃悲傷過度,從此之後,一心向佛,不理後宮之事。
而安王之後,也漸漸不學無術,四處遊曆,朝中漸漸廢除太子的唿聲漸弱,久而久之,便無人再提及立安王為太子之事了。
想到這裏,他馬上開口,“母妃的意思是,安王對付楚家,是為了奪儲?”
因著是在嫻妃宮中,容顯說完,便見著嫻妃搖搖頭,“此話,你隻能放在心裏,此番楚家之事,安王應該是有意為之。
他想拉你下水,一同對付太子母族,就算你日後不幫他,也會因此事,而讓太子忌憚,不會信任於你。
安王做事滴水不漏,看來這幾年,他母子二人暗中籌謀此事,已經有許久了。
如今楚家失勢,麗妃在宮中必受鉗製,而安王才立下戰功,進入兵部,手握兵權。
而顧中元因楚家之事,被陛下斥責,這段時日,絕不敢光明正大相助麗妃。
如今中書令一位空缺,安王必定會想方設法將自己的人放上去,如此,便可牢牢鉗製顧中元。
太子失去母家庇護,又與麗妃結怨,此事恐怕不好辦,顯兒,母妃想要同你說一句話,你一定要聽。”
“母妃請講。”
容顯開口,嫻妃看向他,語重長心,“無論如何,你都要相助太子,唯有倚靠太子,你和世寧才能平平安安,母妃才能放心。”
“什麽?母妃要我相助太子?”
容顯大吃一驚,聲線一下子揚起,嫻妃見他這樣,慢慢開口。
“顯兒,先皇後曾對母妃有恩,當初若不是先後相助,你與世寧無法安然無恙。
先後故去,其實與楚家有關,故而太子不會怪你,你且放心,隻是此事,你莫要道於外人聽。
安王蒙在鼓裏,以為已經離間你與太子,你隻需表麵看上去與太子不睦,待時機成熟,自有分曉。”
嫻妃一番話,讓容顯頃刻間不知所措,仿佛一夕之間,知曉了太多的事情,千頭萬緒,理不清楚。
但母妃所言,容顯從來都是聽的,因為母妃隻想他們兄妹好好的,於宮中之事,並不甚在意。
想到這裏,他站起身,“兒臣明白,定然聽母妃的話,絕不會與太子作對。”
“好好,有你這番話,母妃便放心了,今日留在宮中陪母妃用膳,看你這些時日都瘦了。”
“是,母妃,今日兒臣定當多吃些。”
容顯留在嫻妃宮中用膳,而此時繡作處,孟婉已經將先後的朝服繡好,看著上麵縫補的天衣無縫,她輕輕疊放好,端著朝司繡房中走去。
當她到了那裏,便聽到司繡在與萃蘭說話,於是站在門外,靜靜等著。
萃蘭出來的時候,見到她站在門口,不禁開口,“婉兒,你怎麽來了也不進去?”
“方才聽到姑姑與司繡正在說話,奴婢不便打擾,便在外麵等了會。”
“你這丫頭,我和司繡說的都是繡坊的事情,你怎麽不能聽了,對了,這是先後的朝服嗎?已經繡好了?”
這怎麽可能?太子若心儀於她,為何要將她打入天牢?受盡淩辱?”
見到自己兒子仍然沒有看出來,嫻妃歎了口氣,“太子剛出南宮之時,連自保都不易,他如何保住孟婉?
太子並非無情之人,南宮五年,他們朝夕相伴,這情誼無人能及。
將孟婉打入天牢,明是罰,但實則保,一個已經被打入天牢的人,自然不會惹得旁人注意。
而那個時候,太子與顧相之女,不過隻是障眼法,若非如此,孟婉隻怕早就死了。”
嫻妃點破實情,容顯臉色怔住,今日他還在東宮大罵了太子薄情寡義,沒想到竟是這樣。
看著兒子臉色變換,嫻妃再次開口,“若這孟婉不是太子的人,就算她是宮婢,母妃也會成全於你。
可是因為她是太子的心尖之人,所以母妃就算是讓你恨我,我也不會讓你去和太子搶心上人啊。”
嫻妃的這番話,讓容顯麵色微微泛白,他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想要等著孟婉有一日能接受他的好。
可是原來,從始至終,小丫頭和太子,都是互相為對方考量,難怪小丫頭說這一生不會再喜歡上旁人。
心雖然悶疼的厲害,可是容顯到底是愛屋及烏,沉默了好一會才終於開口。
“若太子負了小丫頭,兒臣不會置之不理,若小丫頭此生得償所願,那我亦不會強人所難。”
聽到兒子說這句話,嫻妃懸了多日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他兒子心性純善,自然不會做勉強他人之事。
隻是這段時日,楚家之事,兒子從中做了許多事情,她擔心容顯是為了孟婉而故意針對太子外祖家,故而才點破於他。
但聽到他這些話,似乎楚家之事,顯兒並不是蓄意針對,於是想了想,才輕輕開口。
“顯兒,楚家之事,可是你蓄意為之?”
聽到嫻妃的話,容顯想到今日容胤說起安王的那番話,斟酌了下,這才開口。
“母妃,今日太子讓我去了東宮,同我說起楚家之事。”
“什麽?太子怎麽說?”
嫻妃神情頓時一驚,容顯便將容胤所言,悉數說給她聽,待他說完之後,便見著母妃若有所思。
“母妃,太子說此事是三弟故意安排的,當真如此嗎?”
嫻妃沒有馬上迴答,而是開口道,“顯兒,我問你,你可還記得,當初太子幽靜南宮之時,幾位皇子,誰最被陛下看好?”
容顯眉頭微擰,他們這兄弟這幾個,年歲都相差不多,當初自己跋扈的名聲在外,父皇經常責罵自己莽撞無謀。
而四弟,年紀最小,父皇雖疼愛他,但因他母妃娘家勢弱,並沒有太多提攜。
倒是安王,淑妃娘娘母家戰功赫赫,為大祈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如今鎮守南境的將士,有許多皆出自他母舅麾下。
四妃當中,麗妃未入宮前,淑妃勢頭最強,故而安王被立為太子的唿聲也最大。
但麗妃入宮之後,楚家得勢,而這時,淑妃大哥,當年的大將軍戰死沙場,淑妃悲傷過度,從此之後,一心向佛,不理後宮之事。
而安王之後,也漸漸不學無術,四處遊曆,朝中漸漸廢除太子的唿聲漸弱,久而久之,便無人再提及立安王為太子之事了。
想到這裏,他馬上開口,“母妃的意思是,安王對付楚家,是為了奪儲?”
因著是在嫻妃宮中,容顯說完,便見著嫻妃搖搖頭,“此話,你隻能放在心裏,此番楚家之事,安王應該是有意為之。
他想拉你下水,一同對付太子母族,就算你日後不幫他,也會因此事,而讓太子忌憚,不會信任於你。
安王做事滴水不漏,看來這幾年,他母子二人暗中籌謀此事,已經有許久了。
如今楚家失勢,麗妃在宮中必受鉗製,而安王才立下戰功,進入兵部,手握兵權。
而顧中元因楚家之事,被陛下斥責,這段時日,絕不敢光明正大相助麗妃。
如今中書令一位空缺,安王必定會想方設法將自己的人放上去,如此,便可牢牢鉗製顧中元。
太子失去母家庇護,又與麗妃結怨,此事恐怕不好辦,顯兒,母妃想要同你說一句話,你一定要聽。”
“母妃請講。”
容顯開口,嫻妃看向他,語重長心,“無論如何,你都要相助太子,唯有倚靠太子,你和世寧才能平平安安,母妃才能放心。”
“什麽?母妃要我相助太子?”
容顯大吃一驚,聲線一下子揚起,嫻妃見他這樣,慢慢開口。
“顯兒,先皇後曾對母妃有恩,當初若不是先後相助,你與世寧無法安然無恙。
先後故去,其實與楚家有關,故而太子不會怪你,你且放心,隻是此事,你莫要道於外人聽。
安王蒙在鼓裏,以為已經離間你與太子,你隻需表麵看上去與太子不睦,待時機成熟,自有分曉。”
嫻妃一番話,讓容顯頃刻間不知所措,仿佛一夕之間,知曉了太多的事情,千頭萬緒,理不清楚。
但母妃所言,容顯從來都是聽的,因為母妃隻想他們兄妹好好的,於宮中之事,並不甚在意。
想到這裏,他站起身,“兒臣明白,定然聽母妃的話,絕不會與太子作對。”
“好好,有你這番話,母妃便放心了,今日留在宮中陪母妃用膳,看你這些時日都瘦了。”
“是,母妃,今日兒臣定當多吃些。”
容顯留在嫻妃宮中用膳,而此時繡作處,孟婉已經將先後的朝服繡好,看著上麵縫補的天衣無縫,她輕輕疊放好,端著朝司繡房中走去。
當她到了那裏,便聽到司繡在與萃蘭說話,於是站在門外,靜靜等著。
萃蘭出來的時候,見到她站在門口,不禁開口,“婉兒,你怎麽來了也不進去?”
“方才聽到姑姑與司繡正在說話,奴婢不便打擾,便在外麵等了會。”
“你這丫頭,我和司繡說的都是繡坊的事情,你怎麽不能聽了,對了,這是先後的朝服嗎?已經繡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