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順勢而為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建安五年的冬天,一如既往的冷。
大部分百姓都已經躲在家裏,安靜地等候著這個冬天的過去,好明年繼續耕種,有個大豐收。
樹葉也基本飄落,草木也已經逐步枯萎,等待著度過冬天,來年春日迎來新芽。
而此刻的汝南郡和潁川郡兩郡之地正打得熱火朝天。
前一刻,趙塵安排好計劃,兵分三路,擊敗張繡和賈詡的大軍,拿下了郾城,成功將張繡大軍逼往了西平。
後一秒,趙塵大軍就在汝南郡與黃祖和諸葛亮的大軍交手。
一邊是前往濯陽和上蔡兩地的趙雲一萬大軍,另一邊是前往安城和北宜春兩地的太史慈一萬大軍,如同大鉗子,一南一北對陽安的黃祖和諸葛亮大軍形成包圍之勢。
諸葛亮收到賈詡的書信,心中對當前的形勢已經有了判斷。
很明顯,趙塵的目的就是要牽製住黃祖,全力拿下張繡,以便擊破二人的組合。
他立刻謀定計劃,讓黃祖兵分三路,副將鄧龍和副將陳就分別領兩路人馬,去引誘趙雲和太史慈,目標就是要將二人的大軍留在當地。
最後一路由黃祖親自領軍,分兵假裝是太史慈的敗軍,前往平輿城,企圖敲開城門。
黃祖聽了計劃,連連叫好。
當日夜,鄧飛已經在上蔡城北麵二十裏地處與趙雲大軍交上手。
他依照諸葛亮的吩咐,見麵就跑,跑兩步又轉身打,讓趙雲大軍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兩三個來迴下來,趙雲也已經明白了眼前這個跳梁小醜的目的。
黃祖的副將鄧飛,豈是趙雲的對手。
隻見趙雲放下數千人馬,自己領著五百白馬義從,悄悄繞道鄧飛的下路,等候這下一個迴合的撤離。
果不其然,鄧飛見兩軍交手,便下令後撤。
結果等在前麵的卻是趙雲和他五百親信。
鄧飛見趙雲人少,加上剛來幾迴合對趙雲的戲耍,早就將諸葛亮的叮囑拋之腦後。
“什麽沈亭戰神,我看也不過如此!”
他當即就策馬上前,要與趙雲交手。
趙雲立刻喊道:“汝乃何人,吾不殺無名之輩!”
鄧飛大聲迴道:“江夏太守黃祖帳下,兵馬都督鄧飛!趙雲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趙雲禮貌性地微微一笑,手中的長槍卻已經出籠。
鄧飛見狀,立刻迎了上去。
隻一迴合,趙雲便輕鬆將鄧飛刺落馬下。
鄧飛至死也沒有想明白,趙雲那槍是如何突然閃現到他眼前的。
他身後的兩千大軍見主將被殺,紛紛跪地投降。
趙雲這一路,僅僅兩個時辰便結束的戰鬥,順利收編黃祖兩千大軍。
但趙雲沒有著急迴平輿城,而是依照趙塵的安排,朝著濯陽城而去。
他還有下一步目標。
另一邊,陳就的一千人馬在安城北部十裏地處與太史慈大軍相遇。
陳就比之鄧飛,從武力上來說,不如鄧飛高強,但重在小心謹慎,說白了是膽子更小。
所以諸葛亮跟他說引誘即可,他絕對不會與太史慈大軍交手。
隻要看到太史慈大軍的足跡,就立刻領著一千人撤往下一步點,還故意在地上留下腳印,方便太史慈大軍追擊。
這倒是讓陳就成功保住了性命。
兩路大軍安排好之後,黃祖便跟換好衣服,領著兩千餘人,假裝成太史慈的敗軍,悄悄靠近平輿城。
平輿城上燈火通明,將士多有巡邏,整齊劃一。
諸葛亮見了,心中不由佩服趙塵的治軍能力。
黃祖假扮的敗軍一出現,就引起了平輿城上守軍的注意。
守軍值守將士當即問道:“爾等乃何人,速速離開此地,否則就要放箭了!”
說完,便指揮著身後的將士,準備射箭。
黃祖急忙說道:“兄弟,我等本是太史慈將軍的部下。將軍領命前往安城,在北宜春中了黃祖的埋伏。我等被黃祖大軍擊散,找不到將軍,便想著先迴平輿城再做打算。”
城上值守將士聽了,認真審視了城下的那些人。
隻見城下眾人衣衫襤皆為破碎,且身上皆有紅色血跡,似乎是剛剛從戰場上走下來。
又自報是太史慈將軍的部下,自然不敢怠慢,當即迴去稟報趙塵。
聽到消息的趙塵哈哈大笑。
陸遜忙問:“先生何故發笑?”
趙塵反問:“伯言以為此事如何?”
陸遜思索了片刻,迴道:“先生,此事恐有蹊蹺。”
趙塵抖了抖眉毛,滿意地問:“有何蹊蹺?”
陸遜道來:“以子義將軍的能力,黃祖大軍中還沒有人能與之對抗,何況先生給子義將軍的指令是見機行事,並非全力出擊。就算有些危險,子義將軍也應當能全身而退,絕不會是如今這般情況。再者,子義將軍昨日出發,此刻應該剛剛到安城,此人卻說是在北宜春中的埋伏。從北宜春至平輿城,至少也有一天時間,就算有敗軍,最快也得明日才能到達。故而學生認為,此事有蹊蹺。”
趙塵十分滿意,自豪地說道:“伯言大有長進也!此事定然是諸葛亮的安排。”
“那先生如不將其擊退?”
趙塵聽之,搖了搖頭,說道:“本想著還缺個智者來指揮此戰,想不到諸葛亮自己送上門來了。好不容送來,豈能推開?”
他悄悄在陸遜耳邊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陸遜急忙反對:“先生不可冒險。”
趙塵卻嚴肅地迴道:“這怎麽迴是冒險,我們人都比他們多!這是軍令!”
陸遜不得不同意。
過了片刻功夫,值守的將士迴到城牆上,對著黃祖大軍說道:“各位兄弟久侯,我家軍師已經同意各位進城了,我這就開城門。”
黃祖微微一驚。
“這麽容易就開城門了?孔明還說需要將趙塵大軍引出城,再伺機拿下平輿。”
隻見平輿城大門緩緩打開,城中出來一名儒雅之人,身後隻跟了幾個親信。
那人遙喊:“眾兄弟辛苦,還請速速進城。”
黃祖定睛一看,他認得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趙塵也。
僅僅這一照麵,就讓黃祖大吃一驚,瞬間就想起了當初在揚州九江郡的各類戰事。
大部分百姓都已經躲在家裏,安靜地等候著這個冬天的過去,好明年繼續耕種,有個大豐收。
樹葉也基本飄落,草木也已經逐步枯萎,等待著度過冬天,來年春日迎來新芽。
而此刻的汝南郡和潁川郡兩郡之地正打得熱火朝天。
前一刻,趙塵安排好計劃,兵分三路,擊敗張繡和賈詡的大軍,拿下了郾城,成功將張繡大軍逼往了西平。
後一秒,趙塵大軍就在汝南郡與黃祖和諸葛亮的大軍交手。
一邊是前往濯陽和上蔡兩地的趙雲一萬大軍,另一邊是前往安城和北宜春兩地的太史慈一萬大軍,如同大鉗子,一南一北對陽安的黃祖和諸葛亮大軍形成包圍之勢。
諸葛亮收到賈詡的書信,心中對當前的形勢已經有了判斷。
很明顯,趙塵的目的就是要牽製住黃祖,全力拿下張繡,以便擊破二人的組合。
他立刻謀定計劃,讓黃祖兵分三路,副將鄧龍和副將陳就分別領兩路人馬,去引誘趙雲和太史慈,目標就是要將二人的大軍留在當地。
最後一路由黃祖親自領軍,分兵假裝是太史慈的敗軍,前往平輿城,企圖敲開城門。
黃祖聽了計劃,連連叫好。
當日夜,鄧飛已經在上蔡城北麵二十裏地處與趙雲大軍交上手。
他依照諸葛亮的吩咐,見麵就跑,跑兩步又轉身打,讓趙雲大軍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
兩三個來迴下來,趙雲也已經明白了眼前這個跳梁小醜的目的。
黃祖的副將鄧飛,豈是趙雲的對手。
隻見趙雲放下數千人馬,自己領著五百白馬義從,悄悄繞道鄧飛的下路,等候這下一個迴合的撤離。
果不其然,鄧飛見兩軍交手,便下令後撤。
結果等在前麵的卻是趙雲和他五百親信。
鄧飛見趙雲人少,加上剛來幾迴合對趙雲的戲耍,早就將諸葛亮的叮囑拋之腦後。
“什麽沈亭戰神,我看也不過如此!”
他當即就策馬上前,要與趙雲交手。
趙雲立刻喊道:“汝乃何人,吾不殺無名之輩!”
鄧飛大聲迴道:“江夏太守黃祖帳下,兵馬都督鄧飛!趙雲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趙雲禮貌性地微微一笑,手中的長槍卻已經出籠。
鄧飛見狀,立刻迎了上去。
隻一迴合,趙雲便輕鬆將鄧飛刺落馬下。
鄧飛至死也沒有想明白,趙雲那槍是如何突然閃現到他眼前的。
他身後的兩千大軍見主將被殺,紛紛跪地投降。
趙雲這一路,僅僅兩個時辰便結束的戰鬥,順利收編黃祖兩千大軍。
但趙雲沒有著急迴平輿城,而是依照趙塵的安排,朝著濯陽城而去。
他還有下一步目標。
另一邊,陳就的一千人馬在安城北部十裏地處與太史慈大軍相遇。
陳就比之鄧飛,從武力上來說,不如鄧飛高強,但重在小心謹慎,說白了是膽子更小。
所以諸葛亮跟他說引誘即可,他絕對不會與太史慈大軍交手。
隻要看到太史慈大軍的足跡,就立刻領著一千人撤往下一步點,還故意在地上留下腳印,方便太史慈大軍追擊。
這倒是讓陳就成功保住了性命。
兩路大軍安排好之後,黃祖便跟換好衣服,領著兩千餘人,假裝成太史慈的敗軍,悄悄靠近平輿城。
平輿城上燈火通明,將士多有巡邏,整齊劃一。
諸葛亮見了,心中不由佩服趙塵的治軍能力。
黃祖假扮的敗軍一出現,就引起了平輿城上守軍的注意。
守軍值守將士當即問道:“爾等乃何人,速速離開此地,否則就要放箭了!”
說完,便指揮著身後的將士,準備射箭。
黃祖急忙說道:“兄弟,我等本是太史慈將軍的部下。將軍領命前往安城,在北宜春中了黃祖的埋伏。我等被黃祖大軍擊散,找不到將軍,便想著先迴平輿城再做打算。”
城上值守將士聽了,認真審視了城下的那些人。
隻見城下眾人衣衫襤皆為破碎,且身上皆有紅色血跡,似乎是剛剛從戰場上走下來。
又自報是太史慈將軍的部下,自然不敢怠慢,當即迴去稟報趙塵。
聽到消息的趙塵哈哈大笑。
陸遜忙問:“先生何故發笑?”
趙塵反問:“伯言以為此事如何?”
陸遜思索了片刻,迴道:“先生,此事恐有蹊蹺。”
趙塵抖了抖眉毛,滿意地問:“有何蹊蹺?”
陸遜道來:“以子義將軍的能力,黃祖大軍中還沒有人能與之對抗,何況先生給子義將軍的指令是見機行事,並非全力出擊。就算有些危險,子義將軍也應當能全身而退,絕不會是如今這般情況。再者,子義將軍昨日出發,此刻應該剛剛到安城,此人卻說是在北宜春中的埋伏。從北宜春至平輿城,至少也有一天時間,就算有敗軍,最快也得明日才能到達。故而學生認為,此事有蹊蹺。”
趙塵十分滿意,自豪地說道:“伯言大有長進也!此事定然是諸葛亮的安排。”
“那先生如不將其擊退?”
趙塵聽之,搖了搖頭,說道:“本想著還缺個智者來指揮此戰,想不到諸葛亮自己送上門來了。好不容送來,豈能推開?”
他悄悄在陸遜耳邊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陸遜急忙反對:“先生不可冒險。”
趙塵卻嚴肅地迴道:“這怎麽迴是冒險,我們人都比他們多!這是軍令!”
陸遜不得不同意。
過了片刻功夫,值守的將士迴到城牆上,對著黃祖大軍說道:“各位兄弟久侯,我家軍師已經同意各位進城了,我這就開城門。”
黃祖微微一驚。
“這麽容易就開城門了?孔明還說需要將趙塵大軍引出城,再伺機拿下平輿。”
隻見平輿城大門緩緩打開,城中出來一名儒雅之人,身後隻跟了幾個親信。
那人遙喊:“眾兄弟辛苦,還請速速進城。”
黃祖定睛一看,他認得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趙塵也。
僅僅這一照麵,就讓黃祖大吃一驚,瞬間就想起了當初在揚州九江郡的各類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