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黃祖誘敵
三國:劉備的桃花軍師 作者:明州布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趙塵命高覽直取舞陽城,又讓徐盛領軍作為後應,引誘張繡和賈詡來半路截殺。
鑒於舞陽城位置的特殊性,賈詡不得不做出決定,建議張繡領軍埋伏。
又讓副將作為後援,前後夾擊高覽大軍,確保能一舉拿下。
建安五年十一月初,張繡領軍埋伏在紫雲山外的樹林裏等候著高覽大軍。
果不其然,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高覽領軍而來。
張繡領軍殺出,副將從背後突襲,將高覽大軍夾擊在中間。
徐盛得知情況,領軍來支援,四路人馬混在一起,相互廝殺。
賈詡忽然意識到了問題,一方麵是趙塵安排在潁川郡最重要的大將張遼並未出現,另一方麵是他覺得以趙塵的智謀不會犯這麽低級的錯誤,更像是故意暴露的。
他轉念一想,腦海中出現了一個麻煩的念頭,那便是郾城。
如今的郾城空無一人,任何一路小將領軍前往就能將郾城拿下。
郾城中此刻還有些許糧草,若是郾城有失,不僅會影響張繡大軍在整個潁川郡和伏西郡的形勢,而且也會將大軍逼入無法抉擇的地步,與諸葛亮的聯手也會就此中斷。
賈詡猶豫之際,現場的戰況也急轉直下。
隨著徐盛的加入,高覽騰出手來,領著千人鐵騎大軍四處衝殺,將張繡大軍分割成了數個小的方陣,被徐盛的數千人大軍逐一攻破。
張繡一時間沒有好的辦法應對,正想要征求賈詡的意見。
賈詡卻說道:“將軍,速速撤軍迴郾城。”
張繡大吃一驚,卻絲毫不敢耽擱,便傳令由副將斷後,自己領著先鋒和中軍,與賈詡一道朝著郾城而去。
可此刻的高覽和徐盛豈能放過他們,趙塵跟他們下過命令,必須盡全力打擊張繡,打到張繡大軍害怕再也不敢來潁川郡為止,否則占據了兗州和豫州的劉備就會變成第二個曹操,每次出征都要擔心宛城張繡的存在,甚至連荊州劉表都會來插一腳。
高覽見狀,輕裝領著騎兵追擊。
徐盛會意,領著大軍對上張繡的副將。
副將豈是徐盛的對手,僅僅兩迴合就被徐盛斬落馬下。
三千大軍瞬間陷入混亂,被徐盛大軍不斷收割。
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被擊破的三千大軍逃的逃、散的散、降的降,僅剩幾個人員都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免得被針對。
徐盛也管不了許多,領著大軍直奔張繡大軍而去。
另一邊,高覽的千人騎兵一路追擊,頻繁騷擾張繡尾軍,使得張繡的行軍速度比往常慢了一倍。
賈詡眼看形勢不妙,當即建議張繡不再顧及後軍,全速迴郾城。
張繡也無奈,隻能放棄身後的一半大軍,匆忙而行。
畢竟高覽隻有千人,被張繡後軍拖住了腿,一時間竟然脫不開身,隻能等徐盛大軍趕來再行打算。
這一招棄車保帥,成功讓張繡和賈詡迴到了郾城城下。
時至深夜,郾城上一片漆黑。
張繡的將士上前叫門:“將軍迴城,速速開門!”
一連喊了三聲都沒有人來迴應。
賈詡隱隱感覺不妙,正要建議張繡小心。
忽然,城上亮起火把,紛紛冒出人頭。
張繡的將士連忙質問:“將軍迴城,爾等何故不開城門?!”
城上的將士笑道:“張繡小兒,也敢犯我豫州,留下小命。”
話音剛落,一支箭從城樓上射來。
箭,借著黑夜直衝衝朝著張繡而去。
眾人大吃一驚。
張繡來不及反應,本能的身體往後一躺,拉著馬韁繩往後一拽。
隻聽戰馬一聲長鳴,箭從馬的脖子邊上擦過,留下一條血的痕跡,最後直直地插在地上,尾巴的羽毛還在不停抖動。
而張繡本人,隨著箭聲跌落馬背。
眾人匆忙扶起。
好在張繡反應迅速,沒有受傷。
他定睛往城牆上看去,隻見城上的旗幟已經換成了劉備大軍的旗幟,旗幟上寫著“張”字。
“汝乃何人?”
張繡氣憤地質問。
城上戰將笑道:“我乃張遼也,領軍師之命來取迴郾城。爾等已無退路,不如速速投降。”
說完,大手一揮,城上的將士紛紛拿出弓箭,二話不說就朝著張繡大軍射去。
張繡大軍很快就陷入了混亂之中。
他忙問賈詡:“文和,如今該如何?”
賈詡也無奈,隻好說道:“若是孔明此刻有所動作,我軍尚有機會,否則隻能返迴宛城。為今之計,前有張遼後有高覽,隻能暫缺舍棄郾城,前往西平駐紮。”
張繡無奈一跺腳,便從了賈詡的建議。
賈詡所料不錯,此刻的上蔡和濯陽方向,諸葛亮建議黃祖派一員戰將,領軍兩千去引誘趙雲大軍。
話音剛過,便有斥候來報平輿城出現一路大軍,領軍者乃太史慈也,朝著安城和北宜春方向而去。
諸葛亮微微一驚,而後用手在輿圖上畫了兩道圈,心中便有了計劃。
他對黃祖說道:“黃太守,趙塵一共隻有四萬大軍,此刻兩萬一句領軍出擊,關鍵趙雲和太史慈兩員大將都已經出城,此刻的平輿城定然守備不足,正好適合我軍動手。”
黃祖卻反對道:“平輿城有兩萬人,更何況太史慈和趙雲兩軍大軍可以隨時殺迴來。到時候我軍一時半刻攻不下平輿城,還得麵對背後的突襲,豈能不敗?”
諸葛亮卻笑道:“黃太守不必憂慮,趙塵安排太史慈前往安城和北宜春,無非就是想讓我軍分兵抗之,此乃分而擊之的策略。我軍便順了他的意思,命陳就將軍領軍一千人,順著北宜春、安城、慎陽三地繞圈,不斷引誘太史慈,將太史慈的一萬大軍困在此地。另一路,鄧龍將軍的兩千人牽製住趙雲的一萬人,如此一來就沒有大將能迴援平輿城。黃太守留一千人守住陽安城,親自領六千人前往平輿城。”
黃祖一聽,思索了片刻,想著有戲,便問道:“那六千人如何能攻破兩萬人的平輿城呢?”
諸葛亮迴道:“將軍別忘了,太史慈和趙雲兩路人馬一時半刻無法迴去,但是這事趙塵不知道,將軍可讓兩千人假扮成太史慈的敗軍,前往平輿城求救,引誘出趙塵,而後半路擊之,平輿城豈有不破之理?”
黃祖哈哈大笑。
鑒於舞陽城位置的特殊性,賈詡不得不做出決定,建議張繡領軍埋伏。
又讓副將作為後援,前後夾擊高覽大軍,確保能一舉拿下。
建安五年十一月初,張繡領軍埋伏在紫雲山外的樹林裏等候著高覽大軍。
果不其然,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高覽領軍而來。
張繡領軍殺出,副將從背後突襲,將高覽大軍夾擊在中間。
徐盛得知情況,領軍來支援,四路人馬混在一起,相互廝殺。
賈詡忽然意識到了問題,一方麵是趙塵安排在潁川郡最重要的大將張遼並未出現,另一方麵是他覺得以趙塵的智謀不會犯這麽低級的錯誤,更像是故意暴露的。
他轉念一想,腦海中出現了一個麻煩的念頭,那便是郾城。
如今的郾城空無一人,任何一路小將領軍前往就能將郾城拿下。
郾城中此刻還有些許糧草,若是郾城有失,不僅會影響張繡大軍在整個潁川郡和伏西郡的形勢,而且也會將大軍逼入無法抉擇的地步,與諸葛亮的聯手也會就此中斷。
賈詡猶豫之際,現場的戰況也急轉直下。
隨著徐盛的加入,高覽騰出手來,領著千人鐵騎大軍四處衝殺,將張繡大軍分割成了數個小的方陣,被徐盛的數千人大軍逐一攻破。
張繡一時間沒有好的辦法應對,正想要征求賈詡的意見。
賈詡卻說道:“將軍,速速撤軍迴郾城。”
張繡大吃一驚,卻絲毫不敢耽擱,便傳令由副將斷後,自己領著先鋒和中軍,與賈詡一道朝著郾城而去。
可此刻的高覽和徐盛豈能放過他們,趙塵跟他們下過命令,必須盡全力打擊張繡,打到張繡大軍害怕再也不敢來潁川郡為止,否則占據了兗州和豫州的劉備就會變成第二個曹操,每次出征都要擔心宛城張繡的存在,甚至連荊州劉表都會來插一腳。
高覽見狀,輕裝領著騎兵追擊。
徐盛會意,領著大軍對上張繡的副將。
副將豈是徐盛的對手,僅僅兩迴合就被徐盛斬落馬下。
三千大軍瞬間陷入混亂,被徐盛大軍不斷收割。
約莫過了一個多時辰,被擊破的三千大軍逃的逃、散的散、降的降,僅剩幾個人員都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免得被針對。
徐盛也管不了許多,領著大軍直奔張繡大軍而去。
另一邊,高覽的千人騎兵一路追擊,頻繁騷擾張繡尾軍,使得張繡的行軍速度比往常慢了一倍。
賈詡眼看形勢不妙,當即建議張繡不再顧及後軍,全速迴郾城。
張繡也無奈,隻能放棄身後的一半大軍,匆忙而行。
畢竟高覽隻有千人,被張繡後軍拖住了腿,一時間竟然脫不開身,隻能等徐盛大軍趕來再行打算。
這一招棄車保帥,成功讓張繡和賈詡迴到了郾城城下。
時至深夜,郾城上一片漆黑。
張繡的將士上前叫門:“將軍迴城,速速開門!”
一連喊了三聲都沒有人來迴應。
賈詡隱隱感覺不妙,正要建議張繡小心。
忽然,城上亮起火把,紛紛冒出人頭。
張繡的將士連忙質問:“將軍迴城,爾等何故不開城門?!”
城上的將士笑道:“張繡小兒,也敢犯我豫州,留下小命。”
話音剛落,一支箭從城樓上射來。
箭,借著黑夜直衝衝朝著張繡而去。
眾人大吃一驚。
張繡來不及反應,本能的身體往後一躺,拉著馬韁繩往後一拽。
隻聽戰馬一聲長鳴,箭從馬的脖子邊上擦過,留下一條血的痕跡,最後直直地插在地上,尾巴的羽毛還在不停抖動。
而張繡本人,隨著箭聲跌落馬背。
眾人匆忙扶起。
好在張繡反應迅速,沒有受傷。
他定睛往城牆上看去,隻見城上的旗幟已經換成了劉備大軍的旗幟,旗幟上寫著“張”字。
“汝乃何人?”
張繡氣憤地質問。
城上戰將笑道:“我乃張遼也,領軍師之命來取迴郾城。爾等已無退路,不如速速投降。”
說完,大手一揮,城上的將士紛紛拿出弓箭,二話不說就朝著張繡大軍射去。
張繡大軍很快就陷入了混亂之中。
他忙問賈詡:“文和,如今該如何?”
賈詡也無奈,隻好說道:“若是孔明此刻有所動作,我軍尚有機會,否則隻能返迴宛城。為今之計,前有張遼後有高覽,隻能暫缺舍棄郾城,前往西平駐紮。”
張繡無奈一跺腳,便從了賈詡的建議。
賈詡所料不錯,此刻的上蔡和濯陽方向,諸葛亮建議黃祖派一員戰將,領軍兩千去引誘趙雲大軍。
話音剛過,便有斥候來報平輿城出現一路大軍,領軍者乃太史慈也,朝著安城和北宜春方向而去。
諸葛亮微微一驚,而後用手在輿圖上畫了兩道圈,心中便有了計劃。
他對黃祖說道:“黃太守,趙塵一共隻有四萬大軍,此刻兩萬一句領軍出擊,關鍵趙雲和太史慈兩員大將都已經出城,此刻的平輿城定然守備不足,正好適合我軍動手。”
黃祖卻反對道:“平輿城有兩萬人,更何況太史慈和趙雲兩軍大軍可以隨時殺迴來。到時候我軍一時半刻攻不下平輿城,還得麵對背後的突襲,豈能不敗?”
諸葛亮卻笑道:“黃太守不必憂慮,趙塵安排太史慈前往安城和北宜春,無非就是想讓我軍分兵抗之,此乃分而擊之的策略。我軍便順了他的意思,命陳就將軍領軍一千人,順著北宜春、安城、慎陽三地繞圈,不斷引誘太史慈,將太史慈的一萬大軍困在此地。另一路,鄧龍將軍的兩千人牽製住趙雲的一萬人,如此一來就沒有大將能迴援平輿城。黃太守留一千人守住陽安城,親自領六千人前往平輿城。”
黃祖一聽,思索了片刻,想著有戲,便問道:“那六千人如何能攻破兩萬人的平輿城呢?”
諸葛亮迴道:“將軍別忘了,太史慈和趙雲兩路人馬一時半刻無法迴去,但是這事趙塵不知道,將軍可讓兩千人假扮成太史慈的敗軍,前往平輿城求救,引誘出趙塵,而後半路擊之,平輿城豈有不破之理?”
黃祖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