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被惦記上了!
隻想好好開個店,幹嘛追著我拆遷 作者:9867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時,徐錦心也覺得,每次跟廖永明在一塊兒,她就會有很強的安全感,而且會感覺很開心、很有收獲。
隻可惜她很快就要迴京市上大學了,恐怕她這一走,也許這輩子他們倆都不會再見麵。
想起這個,徐錦心的眼神忽然暗了暗,她總覺得,如果她錯失了廖永明這個朋友,這輩子一定會感到遺憾。
對!朋友!
她可以與廖永明交個朋友啊!
這樣一來,即使她迴到了京市,他們也可以書信往來。
第一次正式把廖永明當成了,可以一輩子交往的朋友,徐錦心再看向廖永明的眼神,便顯得更明亮了些。
可這種明亮,卻遠遠比不上旁邊王曉玲看向廖明時,那種灼熱的眼神。
沒錯,就是灼熱!
就像是那種豺狼,忽然盯上了肥美的獵物的眼神。
之前,王曉玲還十分瞧不上廖永明,覺得他是個沒出息的農村人。
可誰能想到,就是眼前的這個農村人,昨天竟然一下子就拿走了一萬塊錢的拆遷補償款。
昨晚王曉玲還能想盡一切理由勸說自己,不過就是一萬塊錢而已,可廖永明畢竟是個農村人,他的前程無論如何都無法跟那些城裏的公子哥相比。
可今天,當她親耳聽到廖永明那有理有據的分析,王曉玲忽然否定了自己昨天的想法。
廖永明剛剛不是說了嗎,如果能拿五千塊錢出來開三間鋪子,一個月就能賺六百塊,一年就是七千兩百塊。
但廖永明有一萬塊錢啊!
這豈不是說,很快廖永明就能一個月賺一千兩百塊,一年就能掙一萬四千四百塊。
我的乖乖!
這豈不是說,都用不了十年,廖永明就能掙十萬塊!
十萬塊錢啊!
這要是能給她,豈不是一輩子都花不完?!
她要是有十萬塊錢,什麽漂亮的衣服、料子買不到?
百貨大樓裏的小皮鞋,她再也不用取舍了,她可以一次性通通都買下!
還有自行車、縫紉機、電視、手表,甚至是京市和南方時興的冰箱、小轎車......
我的媽耶!
王曉玲真是越想越興奮,越想越激動,她的臉更像是發了燒一樣的通紅。
抓住!
廖永明這個男人,她必須得抓住!
隻要廖永明能給她掙來十萬塊錢,廖永明身上所有的缺點,她都可以忽略不計,甚至是裝作視而不見。
廖永明可不知道,王曉玲心裏這麽多戲。
他的注意力,主要停留在林興海身上。
廖永明把自己上輩子聽過的見過的各種拆遷案例,總結成了好幾條,把能說的都給說了。
他也真心希望,林興海的拆遷溝通工作能夠順利,希望國家能夠盡快發展起來,希望祖國在他這一輩子的發展,能夠比上一輩子更加繁榮富強。
“我能想到的就這麽多了,希望能對你有用。”
豈止是有用,實在是太有用了!
林興海對廖永明的感激無以言表,此時他也顧不上說其他了,他正不停地奮筆疾書,爭取把廖永明剛剛說到的每一個細節都記錄下來。
撇開林興海,廖永明看向徐錦心。
“徐錦心同誌,能不能請你幫我個忙。
你看這鋪子就要拆遷了,可鋪子裏的這些畫卻根本無法搬走。
我想麻煩你拿照相機,給我的鋪子和這些畫拍幾張照,我也好留個紀念。
不知道你方不方便,你放心,這個費用我現在就可以給你...”
不等廖永明把話說完,徐錦心已就已經欣然答應。
對她來說這不過就是一件小事兒,更何況她是真心拿廖永明當朋友的。
“沒問題,一會兒我就給你拍,爭取三天內就把照片給你洗出來。
不過嘛,作為交換,你也得認真迴答我一個問題才行。”
“你問,我保證知無不言。”
“我就是好奇,明明你這鋪子都要拆了,而且按理說你應該還沒有找到新鋪子。
可你為什麽還非要,在省報上給你的鋪子打廣告呢?”
就是這一點,昨晚徐錦心想了很久也沒想明白,廖永明這樣做有什麽意義。
再者說了,那可是省報啊,全省不知有多少人都在看這份報紙。
可廖永明的店又不能開遍全省,他做這樣的廣告又有什麽意義?
再者說了,廣告這東西可沒有幾個人喜歡看。
廖永明總不可能指望著,人們看了省報上的廣告之後,還會不遠千裏的主動上門購買吧。
徐錦心有這樣的好奇,廖永明並不意外。
畢竟除了廖永明自己之外,還沒有人知道他遠大的,想要把廖鮮雞炸雞店開遍全國的理想。
不過對於自己的宏偉理想,廖永明覺得還沒有必要跟不相幹的人說。
但他倒是可以講一講做廣告的意義。
“你別看我現在沒有固定的店,可我卻能為自己的廖鮮雞這個品牌,打好廣告、做好群眾基礎。
我是希望終有一日,廖鮮雞這個品牌可以做大做強。
但品牌想要做大做強,可不僅僅隻需要店鋪經營的好,品牌的經營更為重要。”
徐錦心沒有想到,廖永明原來有著這麽遠大的誌向,他明明開著這麽小的一個鋪子,竟然已經開始想著如何打造品牌了。
可這品牌的打造,難道不是因為有實力,產品的品質過硬,在群眾中有很好的口碑,才能逐步建立起來的嗎?
總不可能在報紙上寫幾個字,把自家的招牌展示出來,就算是打造品牌了?
“當然不是。
你說的那種屬於硬廣告,屬於強行把品牌的信息告知群眾。
如果用這樣的廣告形式打造品牌,效果隻能說是微乎其微。
而我想要在省報上登的,卻是另一種形式的廣告,也就是軟廣告。”
這下徐錦心就更好奇了,她從未聽說過廣告有這麽多學問,更是第一次聽到硬、軟廣告這樣的詞匯。
“我這麽給你舉個例子吧。
比如我說我這雞蛋灌餅便宜又好吃,不僅管飽還有營養,這樣的廣告能否激發你購買的欲望?
如果這時候有一個大嬸過來,他說他家大孫子平時不愛吃飯,身體也不怎麽好。
結果就因為她給他家大孫子,買過幾次我家的雞蛋灌餅。
結果你猜怎麽著,他家大孫子不僅按時吃飯了,身體也越來越好。
這個時候,你會不會比剛才更有購買雞蛋灌餅的欲望?
這,就是軟廣告!”
隻可惜她很快就要迴京市上大學了,恐怕她這一走,也許這輩子他們倆都不會再見麵。
想起這個,徐錦心的眼神忽然暗了暗,她總覺得,如果她錯失了廖永明這個朋友,這輩子一定會感到遺憾。
對!朋友!
她可以與廖永明交個朋友啊!
這樣一來,即使她迴到了京市,他們也可以書信往來。
第一次正式把廖永明當成了,可以一輩子交往的朋友,徐錦心再看向廖永明的眼神,便顯得更明亮了些。
可這種明亮,卻遠遠比不上旁邊王曉玲看向廖明時,那種灼熱的眼神。
沒錯,就是灼熱!
就像是那種豺狼,忽然盯上了肥美的獵物的眼神。
之前,王曉玲還十分瞧不上廖永明,覺得他是個沒出息的農村人。
可誰能想到,就是眼前的這個農村人,昨天竟然一下子就拿走了一萬塊錢的拆遷補償款。
昨晚王曉玲還能想盡一切理由勸說自己,不過就是一萬塊錢而已,可廖永明畢竟是個農村人,他的前程無論如何都無法跟那些城裏的公子哥相比。
可今天,當她親耳聽到廖永明那有理有據的分析,王曉玲忽然否定了自己昨天的想法。
廖永明剛剛不是說了嗎,如果能拿五千塊錢出來開三間鋪子,一個月就能賺六百塊,一年就是七千兩百塊。
但廖永明有一萬塊錢啊!
這豈不是說,很快廖永明就能一個月賺一千兩百塊,一年就能掙一萬四千四百塊。
我的乖乖!
這豈不是說,都用不了十年,廖永明就能掙十萬塊!
十萬塊錢啊!
這要是能給她,豈不是一輩子都花不完?!
她要是有十萬塊錢,什麽漂亮的衣服、料子買不到?
百貨大樓裏的小皮鞋,她再也不用取舍了,她可以一次性通通都買下!
還有自行車、縫紉機、電視、手表,甚至是京市和南方時興的冰箱、小轎車......
我的媽耶!
王曉玲真是越想越興奮,越想越激動,她的臉更像是發了燒一樣的通紅。
抓住!
廖永明這個男人,她必須得抓住!
隻要廖永明能給她掙來十萬塊錢,廖永明身上所有的缺點,她都可以忽略不計,甚至是裝作視而不見。
廖永明可不知道,王曉玲心裏這麽多戲。
他的注意力,主要停留在林興海身上。
廖永明把自己上輩子聽過的見過的各種拆遷案例,總結成了好幾條,把能說的都給說了。
他也真心希望,林興海的拆遷溝通工作能夠順利,希望國家能夠盡快發展起來,希望祖國在他這一輩子的發展,能夠比上一輩子更加繁榮富強。
“我能想到的就這麽多了,希望能對你有用。”
豈止是有用,實在是太有用了!
林興海對廖永明的感激無以言表,此時他也顧不上說其他了,他正不停地奮筆疾書,爭取把廖永明剛剛說到的每一個細節都記錄下來。
撇開林興海,廖永明看向徐錦心。
“徐錦心同誌,能不能請你幫我個忙。
你看這鋪子就要拆遷了,可鋪子裏的這些畫卻根本無法搬走。
我想麻煩你拿照相機,給我的鋪子和這些畫拍幾張照,我也好留個紀念。
不知道你方不方便,你放心,這個費用我現在就可以給你...”
不等廖永明把話說完,徐錦心已就已經欣然答應。
對她來說這不過就是一件小事兒,更何況她是真心拿廖永明當朋友的。
“沒問題,一會兒我就給你拍,爭取三天內就把照片給你洗出來。
不過嘛,作為交換,你也得認真迴答我一個問題才行。”
“你問,我保證知無不言。”
“我就是好奇,明明你這鋪子都要拆了,而且按理說你應該還沒有找到新鋪子。
可你為什麽還非要,在省報上給你的鋪子打廣告呢?”
就是這一點,昨晚徐錦心想了很久也沒想明白,廖永明這樣做有什麽意義。
再者說了,那可是省報啊,全省不知有多少人都在看這份報紙。
可廖永明的店又不能開遍全省,他做這樣的廣告又有什麽意義?
再者說了,廣告這東西可沒有幾個人喜歡看。
廖永明總不可能指望著,人們看了省報上的廣告之後,還會不遠千裏的主動上門購買吧。
徐錦心有這樣的好奇,廖永明並不意外。
畢竟除了廖永明自己之外,還沒有人知道他遠大的,想要把廖鮮雞炸雞店開遍全國的理想。
不過對於自己的宏偉理想,廖永明覺得還沒有必要跟不相幹的人說。
但他倒是可以講一講做廣告的意義。
“你別看我現在沒有固定的店,可我卻能為自己的廖鮮雞這個品牌,打好廣告、做好群眾基礎。
我是希望終有一日,廖鮮雞這個品牌可以做大做強。
但品牌想要做大做強,可不僅僅隻需要店鋪經營的好,品牌的經營更為重要。”
徐錦心沒有想到,廖永明原來有著這麽遠大的誌向,他明明開著這麽小的一個鋪子,竟然已經開始想著如何打造品牌了。
可這品牌的打造,難道不是因為有實力,產品的品質過硬,在群眾中有很好的口碑,才能逐步建立起來的嗎?
總不可能在報紙上寫幾個字,把自家的招牌展示出來,就算是打造品牌了?
“當然不是。
你說的那種屬於硬廣告,屬於強行把品牌的信息告知群眾。
如果用這樣的廣告形式打造品牌,效果隻能說是微乎其微。
而我想要在省報上登的,卻是另一種形式的廣告,也就是軟廣告。”
這下徐錦心就更好奇了,她從未聽說過廣告有這麽多學問,更是第一次聽到硬、軟廣告這樣的詞匯。
“我這麽給你舉個例子吧。
比如我說我這雞蛋灌餅便宜又好吃,不僅管飽還有營養,這樣的廣告能否激發你購買的欲望?
如果這時候有一個大嬸過來,他說他家大孫子平時不愛吃飯,身體也不怎麽好。
結果就因為她給他家大孫子,買過幾次我家的雞蛋灌餅。
結果你猜怎麽著,他家大孫子不僅按時吃飯了,身體也越來越好。
這個時候,你會不會比剛才更有購買雞蛋灌餅的欲望?
這,就是軟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