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有個世家子弟叫崔猛,表字\"勿猛\"。這表字還是他老師給起的,因為他從小性格剛烈:小時候在私塾讀書,隻要有同學稍微招惹他,抬手就打,老師怎麽管教都改不了。到了十六七歲,更是武藝高強,能拿著長竹竿直接跳到房頂上。他最愛替人打抱不平,鄉親們都服他,家裏每天都擠滿了來告狀喊冤的人。崔猛專愛壓製強橫、保護弱小,從不顧忌對方背景,誰要是敢反抗,他抄起石頭木棍就打,能把人四肢打斷。每當他發大火,沒人敢上前勸,隻有母親一來他就消氣。母親要是狠狠訓斥他,他就乖乖低頭聽著,可一出門就又忘到腦後了。
鄰居家有個潑婦,天天虐待婆婆。有一次婆婆快餓死了,兒子偷偷給她點吃的,潑婦知道後破口大罵,罵聲傳了好幾戶。崔猛大怒,翻牆進去,把潑婦的鼻子、耳朵、嘴唇、舌頭全割了,當場打死。母親聽說後嚇壞了,趕緊喊來潑婦的兒子好言安撫,還賠了個丫鬟,這事才算平息。母親氣得哭著不吃飯,崔猛害怕了,跪下請母親打他,說自己知道錯了。母親哭著不理他,他妻子周氏也跟著一起跪,母親才拿起杖子打他,又用針刺他手臂,刺出個十字紋,塗上紅顏料讓印記不掉。崔猛全都受著,母親這才吃飯。
母親喜歡施舍飯食給僧道,常有僧人道士來家裏吃飽飯。有一天門口來了個道士,崔猛路過時,道士盯著他說:\"公子身上有股兇橫之氣,恐怕難有善終。積善之家不該有這種氣息。\"崔猛剛受完母親教訓,聽了連忙恭敬地說:\"我也知道自己這毛病,隻是一見不平事就忍不住。努力改的話,能免禍嗎?\"道士笑道:\"先別問能不能免禍,先問自己能不能改。必須狠狠壓製自己;如果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改得了,我告訴你消災的辦法。\"崔猛向來不信法術禳災那套,笑而不語。道士說:\"我知道你不信,但我這話不是巫覡騙術,做起來也是積德的事;就算沒效果,也沒壞處。\"崔猛這才請教,道士說:\"剛才門外有個年輕人,你要好好結交他,將來就算犯了死罪,他也能救你。\"說完帶崔猛出去,指給他看那個人。
原來那趙家的兒子叫僧哥,趙家人是南昌人,因為遭遇災年饑荒,逃難到建昌暫住。崔猛從此跟僧哥深交,把他請到家裏做老師,好吃好喝地供著。僧哥當時十二歲,還登門拜了崔母,跟崔猛結為異姓兄弟。過了一年春耕時節,趙家收拾行李迴老家了,兩家從此斷了聯係。自從上次崔猛打死鄰居悍婦後,崔母對他的管教更嚴了,再有鄉親來家裏告狀喊冤,她都直接轟出去。
有一天,崔母的弟弟去世,崔猛跟著母親去吊喪。路上遇到一群人,捆著個男子又打又罵,逼他快走,圍觀的人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崔家的馬車根本過不去。崔猛一打聽,認識他的人爭著過來訴苦:原來當地有個豪門公子叫某甲,在鄉裏橫行霸道。他看上了李申的妻子,一直沒找到機會下手,就指使手下誘騙李申賭博,借給他錢卻定了高利息,還逼他在契約上簽字用妻子抵債。李申輸光了錢,某甲又接著借,一夜就欠了幾千文,半年下來連本帶利滾到三十多千。李申還不起,某甲就帶人硬搶走了他老婆。李申跑到某甲家門口哭求,某甲大怒,把他綁在樹上,又是鞭打又是刺紮,逼他寫下“永不反悔”的字據。
崔猛聽完氣得火冒三丈,揮鞭打馬就要衝過去動手,母親掀開車簾大喊:“嘖!又想鬧事嗎!”崔猛這才停下。吊唁迴來後,他不說話也不吃飯,直勾勾地坐著生悶氣。妻子問他怎麽了,他一聲不吭。夜裏穿著衣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折騰到天亮,第二天夜裏還是這樣。忽然他開門出去,沒一會兒又迴來躺下。這樣反複了三四次,妻子嚇得不敢問,隻能屏息聽著。後來他出去很久才迴來,關門倒頭就睡了。
當天夜裏,有人把某甲殺在床上,肚子被剖開腸子都流出來了,李申的妻子也光著身子死在床下。官府懷疑是李申幹的,抓起來嚴刑拷打,打得腳踝骨頭都露出來了,李申始終沒認罪。過了一年多,實在熬不住酷刑,隻好含冤認罪,被判了死刑。這時崔母去世,剛辦完喪事,崔猛對妻子說:“殺某甲的其實是我,之前因為有老母在,不敢泄露。現在母親的後事已了,怎能讓別人為我的罪送命?我要去官府自首赴死!”妻子慌忙拉住他,他扯斷衣襟掙脫,徑直去公堂自首了。
官府大吃一驚,給崔猛戴上枷鎖關進監獄,釋放了李申。可李申說什麽也不答應,堅持說人就是自己殺的。官府一時沒法決斷,就把兩人都關了起來。親戚們都責備李申犯傻,李申說:“崔公子做的事,正是我想做卻沒能力做的。他替我出頭,我怎能眼睜睜看他死?今天就算說公子沒自首,我也認了!”始終不改口供,跟崔猛爭著頂罪。時間長了,衙門裏都知道了真相,強行釋放了李申,判崔猛抵罪,眼看就要處決了。
這時正好趕上恤刑官趙部郎(刑部郎官)來巡查囚犯,看到崔猛的名字,支開旁人單獨叫他進來。崔猛一抬頭,發現堂上坐著的正是當年的趙僧哥!他又悲又喜,把實情全說了。趙僧哥猶豫了很久,還是讓他先迴牢房,但叮囑獄卒好好照顧。不久,崔猛因自首減刑,被判充軍雲南,李申主動跟著去做仆人伺候他;不到一年,遇上大赦迴鄉——這都是趙僧哥暗中幫忙的結果。
迴鄉後,李申始終跟著崔猛不走,幫他料理家業。崔猛給他錢,他堅決不要,平時就關心崔猛的武藝(比如爬竿、打鬥這些本事)。崔猛很感激,給他娶了媳婦、分了田地。從此崔猛努力改正過去的暴脾氣,每次撫摸手臂上的刺青十字,都會流淚後悔。鄉親們有事想找他幫忙,李申總是謊稱崔猛的意思去調解,不讓崔猛知道(怕他忍不住又動手)。
當地有個王監生,家裏有錢有勢,養了一群無賴惡霸,出入他家的都是些不仁之徒。城裏的富戶大多被他們打劫過;誰要是得罪了他,就會被派強盜在半路殺掉。他兒子也一樣荒淫暴虐。王監生有個守寡的嬸子,父子倆竟都霸占她(亂倫)。王監生的妻子仇氏多次勸阻,竟被他上吊殺死。仇氏的兄弟告到官府,王監生賄賂官員,反說兄弟倆誣告。兄弟倆冤屈無處申,就來找崔猛告狀。李申卻把他們趕走了。
過了幾天,有客人來訪,崔家正好沒仆人,崔猛讓李申去泡茶。李申默默出去,跟別人說:“我和崔猛是朋友,跟著他流放萬裏,可以說夠仗義了;如今他連基本的生活費都不給,把我當仆人使喚,這我忍不了!”說完生氣地走了。有人把這事告訴崔猛,崔猛驚訝他突然變了態度,但也沒太在意。
沒想到李申轉頭就告到官府,說崔猛三年沒給傭人錢。崔猛覺得奇怪,親自去公堂對質,李申卻怒氣衝衝地和他爭辯。官府覺得李申無理,責打一頓趕走了。又過了幾天,李申夜裏突然潛入王家,把王監生父子都殺了,還在牆上貼紙條,寫上自己的名字;等官府追捕時,他早已逃得無影無蹤。
王家懷疑是崔猛主使李申殺人,官府卻不相信(因為知道崔猛已改性子)。崔猛這才醒悟,之前李申故意告他拖欠工錢,原來是怕殺人連累自己(提前撇清關係)。官府發文到附近州縣,緊急追捕李申。這時正好趕上闖王李自成造反,這事就擱置了。等到明朝滅亡、改朝換代後,李申帶著家人迴來,和崔猛又像從前一樣要好。
當時各地土匪聚集,王監生有個侄子叫王得仁,召集叔叔生前養的那幫無賴,占山為王,燒殺搶掠村莊。一天夜裏,土匪傾巢出動,以報仇為名攻打崔家。崔猛正好外出;李申撞開門才發現情況,翻牆躲進暗處。土匪沒搜到崔猛和李申,就抓走了崔妻,搶走財物離開。李申迴來後,家裏隻剩一個仆人,他憤怒至極,把繩子砍成幾十段,短的交給仆人,長的自己揣在懷裏。叮囑仆人繞道土匪老巢,爬到半山腰,點火燒繩子,把燃燒的繩子掛在荊棘叢裏,然後立刻迴來別迴頭。仆人照做去了。
李申見土匪都腰係紅帶、帽纏紅絹,就打扮成一樣的裝束。有匹剛生了小馬的老母馬被土匪扔在門外,李申就把小馬綁在馬背上,自己騎上母馬,嘴裏叼著枚(防止出聲)悄悄出發,直奔土匪老巢。土匪占據一個大村莊,李申把馬拴在村外,翻牆潛入。見土匪們亂哄哄的,兵器都沒放下。李申悄悄向賊寇打聽,得知崔妻被關在王得仁那裏。不久聽見傳令讓大家休息,土匪們轟然答應。忽然一人報告東山起火,眾賊抬頭看:起初隻有一兩處火光,很快像滿天星星一樣多。李申氣喘籲籲地大喊“東山有情況”!王得仁大驚,趕緊收拾人馬出發。李申趁機從右側溜出來,反身迴到帳內。見兩個賊兵守著帳篷,騙他們說:“王將軍忘了帶佩刀。”兩人爭著去找,李申從背後砍倒一個;另一個迴頭時,又被他斬殺。最終背著崔妻翻牆而出,解開馬韁繩說:“娘子不認識路,鬆開韁繩讓馬自己跑就行。”母馬惦記小馬,一路狂奔,李申跟著跑。出了一個隘口,李申把剩下的繩子點燃,掛滿沿途荊棘,這才返迴。
第二天,崔猛迴來,覺得被土匪劫妻是奇恥大辱,氣得坐立不安,想單槍匹馬去平賊。李申勸阻他,召集村民商量對策,眾人卻膽小害怕,沒人敢響應。李申反複勸說,才征得二十多個敢去的人,可又愁沒有兵器。
正好在王得仁的族人家裏抓到兩個奸細,崔猛想殺掉他們,李申卻說不行;他讓二十個村民各拿一根木棍,列隊站在奸細麵前,然後割下他們的耳朵放迴去。眾人抱怨說:“咱們這點人手,本怕賊寇知道,現在反而故意示警。要是他們傾巢而來,全村都保不住了!”李申說:“我就是要引他們來。”(接著他)以“窩藏強盜”的罪名殺了幾個通賊的內奸。又派人四處去借弓箭、火槍,還到縣城借了兩門大炮。
天黑後,李申率領壯士到隘口,把大炮架在路口,讓兩個人藏好火折子埋伏著,叮囑看到賊兵就開炮。又到山穀東口,砍倒樹木堆在懸崖上。隨後和崔猛各帶十多人,分守兩岸埋伏。一更將盡時,遠遠聽見馬蹄聲,賊兵果然大批湧來,隊伍絡繹不絕。等他們全部進入山穀,就推倒懸崖上的樹木,切斷退路。緊接著大炮轟鳴,喊殺聲震動山穀。賊兵慌忙後退,自相踐踏;退到東口時,被堵得水泄不通。兩岸火槍弓箭齊發,密如風雨,溝裏堆滿了斷肢斷頭的賊兵。剩下二十多個賊兵跪地求饒,李申派人捆了押迴村。
眾人乘勝直搗賊巢,守巢的賊寇聽說後四散奔逃,他們搜繳了輜重才返迴。崔猛大喜,問起之前設火的計謀。李申說:“在東山放火,是怕賊兵往西追擊;用短繩子,是讓火盡快燒完,免得他們發現其實沒人埋伏;後來在穀口設伏,那裏狹窄,一人就能守住,賊兵就算追來,看見火光也會害怕:這些都是不得已的冒險下策。”提審俘虜,果然賊兵追進穀口,看見火光就驚慌撤退了。那二十多個賊兵,全被割了鼻子、砍了腳後放走。
經此一戰,崔猛、李申威名大震,遠近躲避戰亂的人蜂擁而來投靠,很快組成了三百多人的民團。各地強寇再不敢來犯,一方百姓得以安寧。
異史氏(蒲鬆齡)評論說:“烈馬容易拉壞車,說的就是崔猛這樣的人吧!他意氣慷慨,世間少有。但想讓天下沒有不平事,豈不是理想太過天真?李申一個平民百姓,卻能成就美事:他像猿猴一樣翻牆入宅,在深閨中斬殺禽獸般的惡人;斷路夾攻,在隘穀裏蕩平妖魔。如果能讓他擁有軍隊為國效力,何愁不能建功立業呢!”
鄰居家有個潑婦,天天虐待婆婆。有一次婆婆快餓死了,兒子偷偷給她點吃的,潑婦知道後破口大罵,罵聲傳了好幾戶。崔猛大怒,翻牆進去,把潑婦的鼻子、耳朵、嘴唇、舌頭全割了,當場打死。母親聽說後嚇壞了,趕緊喊來潑婦的兒子好言安撫,還賠了個丫鬟,這事才算平息。母親氣得哭著不吃飯,崔猛害怕了,跪下請母親打他,說自己知道錯了。母親哭著不理他,他妻子周氏也跟著一起跪,母親才拿起杖子打他,又用針刺他手臂,刺出個十字紋,塗上紅顏料讓印記不掉。崔猛全都受著,母親這才吃飯。
母親喜歡施舍飯食給僧道,常有僧人道士來家裏吃飽飯。有一天門口來了個道士,崔猛路過時,道士盯著他說:\"公子身上有股兇橫之氣,恐怕難有善終。積善之家不該有這種氣息。\"崔猛剛受完母親教訓,聽了連忙恭敬地說:\"我也知道自己這毛病,隻是一見不平事就忍不住。努力改的話,能免禍嗎?\"道士笑道:\"先別問能不能免禍,先問自己能不能改。必須狠狠壓製自己;如果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改得了,我告訴你消災的辦法。\"崔猛向來不信法術禳災那套,笑而不語。道士說:\"我知道你不信,但我這話不是巫覡騙術,做起來也是積德的事;就算沒效果,也沒壞處。\"崔猛這才請教,道士說:\"剛才門外有個年輕人,你要好好結交他,將來就算犯了死罪,他也能救你。\"說完帶崔猛出去,指給他看那個人。
原來那趙家的兒子叫僧哥,趙家人是南昌人,因為遭遇災年饑荒,逃難到建昌暫住。崔猛從此跟僧哥深交,把他請到家裏做老師,好吃好喝地供著。僧哥當時十二歲,還登門拜了崔母,跟崔猛結為異姓兄弟。過了一年春耕時節,趙家收拾行李迴老家了,兩家從此斷了聯係。自從上次崔猛打死鄰居悍婦後,崔母對他的管教更嚴了,再有鄉親來家裏告狀喊冤,她都直接轟出去。
有一天,崔母的弟弟去世,崔猛跟著母親去吊喪。路上遇到一群人,捆著個男子又打又罵,逼他快走,圍觀的人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崔家的馬車根本過不去。崔猛一打聽,認識他的人爭著過來訴苦:原來當地有個豪門公子叫某甲,在鄉裏橫行霸道。他看上了李申的妻子,一直沒找到機會下手,就指使手下誘騙李申賭博,借給他錢卻定了高利息,還逼他在契約上簽字用妻子抵債。李申輸光了錢,某甲又接著借,一夜就欠了幾千文,半年下來連本帶利滾到三十多千。李申還不起,某甲就帶人硬搶走了他老婆。李申跑到某甲家門口哭求,某甲大怒,把他綁在樹上,又是鞭打又是刺紮,逼他寫下“永不反悔”的字據。
崔猛聽完氣得火冒三丈,揮鞭打馬就要衝過去動手,母親掀開車簾大喊:“嘖!又想鬧事嗎!”崔猛這才停下。吊唁迴來後,他不說話也不吃飯,直勾勾地坐著生悶氣。妻子問他怎麽了,他一聲不吭。夜裏穿著衣服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折騰到天亮,第二天夜裏還是這樣。忽然他開門出去,沒一會兒又迴來躺下。這樣反複了三四次,妻子嚇得不敢問,隻能屏息聽著。後來他出去很久才迴來,關門倒頭就睡了。
當天夜裏,有人把某甲殺在床上,肚子被剖開腸子都流出來了,李申的妻子也光著身子死在床下。官府懷疑是李申幹的,抓起來嚴刑拷打,打得腳踝骨頭都露出來了,李申始終沒認罪。過了一年多,實在熬不住酷刑,隻好含冤認罪,被判了死刑。這時崔母去世,剛辦完喪事,崔猛對妻子說:“殺某甲的其實是我,之前因為有老母在,不敢泄露。現在母親的後事已了,怎能讓別人為我的罪送命?我要去官府自首赴死!”妻子慌忙拉住他,他扯斷衣襟掙脫,徑直去公堂自首了。
官府大吃一驚,給崔猛戴上枷鎖關進監獄,釋放了李申。可李申說什麽也不答應,堅持說人就是自己殺的。官府一時沒法決斷,就把兩人都關了起來。親戚們都責備李申犯傻,李申說:“崔公子做的事,正是我想做卻沒能力做的。他替我出頭,我怎能眼睜睜看他死?今天就算說公子沒自首,我也認了!”始終不改口供,跟崔猛爭著頂罪。時間長了,衙門裏都知道了真相,強行釋放了李申,判崔猛抵罪,眼看就要處決了。
這時正好趕上恤刑官趙部郎(刑部郎官)來巡查囚犯,看到崔猛的名字,支開旁人單獨叫他進來。崔猛一抬頭,發現堂上坐著的正是當年的趙僧哥!他又悲又喜,把實情全說了。趙僧哥猶豫了很久,還是讓他先迴牢房,但叮囑獄卒好好照顧。不久,崔猛因自首減刑,被判充軍雲南,李申主動跟著去做仆人伺候他;不到一年,遇上大赦迴鄉——這都是趙僧哥暗中幫忙的結果。
迴鄉後,李申始終跟著崔猛不走,幫他料理家業。崔猛給他錢,他堅決不要,平時就關心崔猛的武藝(比如爬竿、打鬥這些本事)。崔猛很感激,給他娶了媳婦、分了田地。從此崔猛努力改正過去的暴脾氣,每次撫摸手臂上的刺青十字,都會流淚後悔。鄉親們有事想找他幫忙,李申總是謊稱崔猛的意思去調解,不讓崔猛知道(怕他忍不住又動手)。
當地有個王監生,家裏有錢有勢,養了一群無賴惡霸,出入他家的都是些不仁之徒。城裏的富戶大多被他們打劫過;誰要是得罪了他,就會被派強盜在半路殺掉。他兒子也一樣荒淫暴虐。王監生有個守寡的嬸子,父子倆竟都霸占她(亂倫)。王監生的妻子仇氏多次勸阻,竟被他上吊殺死。仇氏的兄弟告到官府,王監生賄賂官員,反說兄弟倆誣告。兄弟倆冤屈無處申,就來找崔猛告狀。李申卻把他們趕走了。
過了幾天,有客人來訪,崔家正好沒仆人,崔猛讓李申去泡茶。李申默默出去,跟別人說:“我和崔猛是朋友,跟著他流放萬裏,可以說夠仗義了;如今他連基本的生活費都不給,把我當仆人使喚,這我忍不了!”說完生氣地走了。有人把這事告訴崔猛,崔猛驚訝他突然變了態度,但也沒太在意。
沒想到李申轉頭就告到官府,說崔猛三年沒給傭人錢。崔猛覺得奇怪,親自去公堂對質,李申卻怒氣衝衝地和他爭辯。官府覺得李申無理,責打一頓趕走了。又過了幾天,李申夜裏突然潛入王家,把王監生父子都殺了,還在牆上貼紙條,寫上自己的名字;等官府追捕時,他早已逃得無影無蹤。
王家懷疑是崔猛主使李申殺人,官府卻不相信(因為知道崔猛已改性子)。崔猛這才醒悟,之前李申故意告他拖欠工錢,原來是怕殺人連累自己(提前撇清關係)。官府發文到附近州縣,緊急追捕李申。這時正好趕上闖王李自成造反,這事就擱置了。等到明朝滅亡、改朝換代後,李申帶著家人迴來,和崔猛又像從前一樣要好。
當時各地土匪聚集,王監生有個侄子叫王得仁,召集叔叔生前養的那幫無賴,占山為王,燒殺搶掠村莊。一天夜裏,土匪傾巢出動,以報仇為名攻打崔家。崔猛正好外出;李申撞開門才發現情況,翻牆躲進暗處。土匪沒搜到崔猛和李申,就抓走了崔妻,搶走財物離開。李申迴來後,家裏隻剩一個仆人,他憤怒至極,把繩子砍成幾十段,短的交給仆人,長的自己揣在懷裏。叮囑仆人繞道土匪老巢,爬到半山腰,點火燒繩子,把燃燒的繩子掛在荊棘叢裏,然後立刻迴來別迴頭。仆人照做去了。
李申見土匪都腰係紅帶、帽纏紅絹,就打扮成一樣的裝束。有匹剛生了小馬的老母馬被土匪扔在門外,李申就把小馬綁在馬背上,自己騎上母馬,嘴裏叼著枚(防止出聲)悄悄出發,直奔土匪老巢。土匪占據一個大村莊,李申把馬拴在村外,翻牆潛入。見土匪們亂哄哄的,兵器都沒放下。李申悄悄向賊寇打聽,得知崔妻被關在王得仁那裏。不久聽見傳令讓大家休息,土匪們轟然答應。忽然一人報告東山起火,眾賊抬頭看:起初隻有一兩處火光,很快像滿天星星一樣多。李申氣喘籲籲地大喊“東山有情況”!王得仁大驚,趕緊收拾人馬出發。李申趁機從右側溜出來,反身迴到帳內。見兩個賊兵守著帳篷,騙他們說:“王將軍忘了帶佩刀。”兩人爭著去找,李申從背後砍倒一個;另一個迴頭時,又被他斬殺。最終背著崔妻翻牆而出,解開馬韁繩說:“娘子不認識路,鬆開韁繩讓馬自己跑就行。”母馬惦記小馬,一路狂奔,李申跟著跑。出了一個隘口,李申把剩下的繩子點燃,掛滿沿途荊棘,這才返迴。
第二天,崔猛迴來,覺得被土匪劫妻是奇恥大辱,氣得坐立不安,想單槍匹馬去平賊。李申勸阻他,召集村民商量對策,眾人卻膽小害怕,沒人敢響應。李申反複勸說,才征得二十多個敢去的人,可又愁沒有兵器。
正好在王得仁的族人家裏抓到兩個奸細,崔猛想殺掉他們,李申卻說不行;他讓二十個村民各拿一根木棍,列隊站在奸細麵前,然後割下他們的耳朵放迴去。眾人抱怨說:“咱們這點人手,本怕賊寇知道,現在反而故意示警。要是他們傾巢而來,全村都保不住了!”李申說:“我就是要引他們來。”(接著他)以“窩藏強盜”的罪名殺了幾個通賊的內奸。又派人四處去借弓箭、火槍,還到縣城借了兩門大炮。
天黑後,李申率領壯士到隘口,把大炮架在路口,讓兩個人藏好火折子埋伏著,叮囑看到賊兵就開炮。又到山穀東口,砍倒樹木堆在懸崖上。隨後和崔猛各帶十多人,分守兩岸埋伏。一更將盡時,遠遠聽見馬蹄聲,賊兵果然大批湧來,隊伍絡繹不絕。等他們全部進入山穀,就推倒懸崖上的樹木,切斷退路。緊接著大炮轟鳴,喊殺聲震動山穀。賊兵慌忙後退,自相踐踏;退到東口時,被堵得水泄不通。兩岸火槍弓箭齊發,密如風雨,溝裏堆滿了斷肢斷頭的賊兵。剩下二十多個賊兵跪地求饒,李申派人捆了押迴村。
眾人乘勝直搗賊巢,守巢的賊寇聽說後四散奔逃,他們搜繳了輜重才返迴。崔猛大喜,問起之前設火的計謀。李申說:“在東山放火,是怕賊兵往西追擊;用短繩子,是讓火盡快燒完,免得他們發現其實沒人埋伏;後來在穀口設伏,那裏狹窄,一人就能守住,賊兵就算追來,看見火光也會害怕:這些都是不得已的冒險下策。”提審俘虜,果然賊兵追進穀口,看見火光就驚慌撤退了。那二十多個賊兵,全被割了鼻子、砍了腳後放走。
經此一戰,崔猛、李申威名大震,遠近躲避戰亂的人蜂擁而來投靠,很快組成了三百多人的民團。各地強寇再不敢來犯,一方百姓得以安寧。
異史氏(蒲鬆齡)評論說:“烈馬容易拉壞車,說的就是崔猛這樣的人吧!他意氣慷慨,世間少有。但想讓天下沒有不平事,豈不是理想太過天真?李申一個平民百姓,卻能成就美事:他像猿猴一樣翻牆入宅,在深閨中斬殺禽獸般的惡人;斷路夾攻,在隘穀裏蕩平妖魔。如果能讓他擁有軍隊為國效力,何愁不能建功立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