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
你們父子別太離譜(科舉) 作者:請吃一碗草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私塾上了小半天的課,在午飯之前,私塾就正式放假了。
這時候也該是要吃飯的時候了,私塾今天不提供飯菜,顧常林往日裏經常在一起的那些少爺自然是要去找自己的樂子了,顧常林今天沒有跟上去,每迴若非必要,每次到了放月假的時候,他都會直接迴家去。
對於家裏,他並沒有避開的意思。
他知道在爹娘的心中,他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可他讀書還需要家裏的支持,而且科考為官的話,孝道也很重要,有時候就迴去討好父母對他來說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但是今天,顧常林不知道,在他迴去之前,顧老爺子並著楊氏等幾個人已經來到了城裏,隻不過這些人暫時先避開了私塾放學的熱潮,打算等人都散了之後,再過來問夫子情況。
顧常林也沒發現有什麽異狀。
他肚子有些餓了,也並沒有委屈自己,去了一家自己常去的攤子上吃了一大碗餛飩,這才背著書箱迴家去了。
而就在他走後,顧老爺子幾個人也到了私塾門口。
楊氏在家裏的時候看似煽風點火,但實際上,家裏真正做主的人還是顧老爺子,今天就是顧老爺子親自到私塾來探問情況。
不過顧老大也是跟著一起的。
楊氏還有朱巧娘他們都等在村裏。
顧常林還沒進門,就看到了家裏幾個小孩子正在院子玩,他目光幾乎是下意識間就落到了其中一個身形比較瘦小的小孩身上,那是他的兒子,“小羊,翠翠,爹迴來了。”
顧熠抬起頭看向來人,不得不說,顧常林有一副拿得出手的長相,難怪日後失去記憶還能讓一個商戶家小姐看上他,為他生兒育女。
想想自己記憶裏這對父子的相處,顧熠衝顧常林露出了一雙彎彎的笑眼,還向著對方靠近了幾步:“爹。”
顧翠也跟著叫爹,其他幾個小孩則各自叫著稱唿。
顧常林答應下來,順勢彎腰將顧熠抱了起來。
顧熠身體僵了僵,片刻又放軟了下來,這就是父親的懷抱嗎?
和他前世想象中一樣溫暖啊。
他伸出雙手抱著顧常林的脖子,就像他曾經看到過的那些父子相處的姿勢一樣。
顧常林也沒忘記自己的女兒,顧翠已經七歲了,身形要大得多,已經不適合再抱起來了,於是他溫柔的伸手摸了摸女兒的頭發,“你們娘呢?”
顧翠道:“娘在灶房裏做飯呢。”
今天中午該輪到朱巧娘在家做飯了,顧家的其餘人,除了去城裏的,都還在地裏幹活,一般來說,等飯好了之後,那些大人才會被叫迴來。
當然,他們小孩子不用遵守這些,累了大人就放他們自己玩了。
畢竟一大家子人,土地有限,勞動力多,除了農忙的時候,不至於幹不過來,他們小孩子就會比較輕鬆。
“好。”顧常林點點頭,“爹先去把箱子放下,你們自己玩。”
顧常林的書箱裏背著他的書,這年頭書的價格可不是一般的貴,尤其是這些關於科考的書籍,價格就從來沒有下去過,平日裏對於這些書籍,大多讀書人都是要細心嗬護著,生怕有半點損傷。
在顧家,是有一間專門用來讓顧常林讀書的書房的,說著話,顧常林就抱著顧熠往書房裏走。
顧熠第一次被自己的父親抱,感覺有些奇異,也沒提醒他放下來。
而顧常林這樣,也是想刻意和顧熠拉近距離。
進了書房,顧常林才把顧熠放下來,然後他取下書箱,將裏麵的書一本一本小心的取出來,顧熠在一旁看著,這些書光是看外表的話,應該保存的也挺好,看得出,顧常林雖然讀了這麽多年也沒讀出個什麽名堂,甚至在私塾好像也沒認真學,但對這些書本他還是很珍惜的。
這樣的反差無疑讓人覺得有趣。
不過顧熠也能理解,在他的前世,盡管都末世了,但是國家在掌控了秩序之後,還是挺看重教育的,隻不過比起末世前,學校的紀律可就要混亂不少。顧熠自己雖然被人抓住了訓練,但他也有一段學生生涯,那對於顧熠來說,也是極為難得的時光。
所以他對讀書也是抱有一種慎重而崇敬的態度。
看著麵前的皮相溫和的男人,想到剛才那個擁抱,他難得好心的開口先提醒了一句:“爺爺和大伯去了城裏的私塾。”
他還挺想看顧常林接下來要怎麽做,在這幾天裏,顧熠捋了一下自己的記憶,自然知道自己的這個父親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至於顧常林若是保住了讀書的資格,家裏就供不起他讀書了,這一點顧熠並沒有太在意,想要讀書可以有其他的辦法。
更何況,就算是他不說,顧常林之後也是會知道家裏的情況,要是等顧常林反應過來兒子有事卻不先告訴他,難免會影響家庭的和諧,在非必要的情況下,顧熠並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說了也就說了吧。
顧常林還在琢磨著該要說什麽話來套一下話,看看兒子如今是個什麽狀況,就被這平靜又信息量巨大的話給驚了一跳。
“什麽?”他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實際上腦子裏已經在飛速的運轉,在這些上麵,顧常林的腦子有種超乎常人的靈活。
顧熠沒有再開口的意思,他也看得出顧常林不需要他再詳細解說。
顧常林讀書的私塾挺不錯,裏麵授課的是一位舉人,這其實也不奇怪,他們所在的這個城市乃是渝州的主城旁邊的一座大城,雖然比不上主城,但也是一個極其繁華的城池。
而南邊這裏,出了名的文風鼎盛,他們所處的這一塊也不例外。
像是秀才、舉人之類,他們城裏還真不少,所以連帶著,舉人的束脩還真沒想象的那麽高。
但就算如此,舉人的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就算是私塾裏那些少爺的親爹,在去私塾跟夫子說話,那也都得客客氣氣的才行,除了必要的時候,幾乎沒有家長會經常往私塾裏跑,人家那種家世的人尚且如此,更別說他們這些土裏刨食的家庭了。
所以他爹去私塾是要做什麽?
老宅那邊有一個比他輩分還小的讀書人的事,顧常林不是不知道,他也去參加這一次的府試了,看過榜單,也就清楚,那邊的堂侄已經考上了,這也是他這幾天一直憂心的一件事情。
親戚之間總會有比較,他沒考上,處境會很尷尬。
但他沒想到他爹竟然會直接到私塾裏麵去,要去做什麽,就顯而易見了。
想到自己在私塾裏的那些惡劣事跡,他就心髒狂跳,忍不住的慌亂情緒盈上心頭,他知道,自己完了,要是讓他爹知道他在私塾裏的情況,家裏保準不會讓他再讀下去。
一瞬間,顧常林也顧不上再打探兒子的情況了,他要是斷了讀書的路,兒子再厲害,他心頭也無法真正的暢快。
顧常林是不甘心當一個在家裏幹農活的農夫的。
在他一直以來的計劃裏,他都是要讀書,考科舉,當上體麵的官員,過上好日子。
重點在於體麵。
在當下的時代,皇帝對官員格外的厚待,哪怕是貪汙,都基本不會有殺身之禍,朝廷對文官很是看重,重文輕武,就算是打仗都是派文官去打,這對於顧常林來說,簡直就是天堂。
當官是顧常林十幾年來的目標。
哪怕隻是一個縣令,也比一個富商對他來說更有吸引力。
而事實上,顧常林也沒敢想太多,當上縣令是他所想要得到的最好也最難的一件事了。
隻可惜想是一迴事,行動上卻是另一迴事了。
這一刻,意識到自己似乎沒有時間了之後,顧常林陷入到了驚慌之中,他在房間裏來迴踱步,快速思考著該用什麽話術才能消除他爹的憤怒,該怎麽說才能讓他繼續讀書。
“小羊,你知道爺爺為什麽會要去私塾嗎?”
顧常林本能的感覺有些不對勁,縱使是老宅的堂侄考上了童生,但他可一直沒少給家裏人灌輸科舉難考的想法,甚至不用他灌輸,在文風盛行的渝州,誰不知道這邊的科考比起北邊還要難上加難。
多得是三四十歲才有點成績的,白發蒼蒼的童生更是不算少。
每年的科考榜單公布,多少人在現場痛哭流涕啊。
他今年二十六,固然這年紀也不小了,但往常家裏也沒什麽反應,這猛不丁的也不該因為他沒考上就直接跑到私塾裏去,讀書科舉的地方對於家裏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就算是想打探他的情況,也該是找個節日,給夫子送禮的時候,順道打聽一下情況。
節日給夫子送禮對於讀書人來說是一件相當自然的事情,不送甚至會失了禮節。
像是這種不年不節的日子過去,還背著他,更像是聽信了什麽……
顧熠對親爹的敏銳並不意外,這並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是大伯娘說的,她應該是想讓毛蛋讀書。”毛蛋就是大房生的兒子。
大房這麽多年來,先是生了一個女孩,而後過了幾年才依次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毛蛋,二兒子叫皮蛋。
顧常林心中狠狠罵街,毛蛋都十歲了,連認字都沒有開始,讀個**的書啊!
至於皮蛋的年齡也才四歲,比顧熠小一歲。
雖然年齡離譜,但楊氏的想法說不準還真能實現,因為在這個家裏,毛蛋作為長房長孫是很受顧老太太喜歡的,在一眾孫子孫女當中,最受寵愛的就是毛蛋了,其次是毛蛋的姐姐,也就是長房長孫女,顧家第一個孫輩,顧香。
而且老宅那邊是長房長孫讀書,他們這邊也來個配套的,也不是不行。
就在顧常林焦頭爛額的時候,外麵傳來朱巧娘和女兒說話的聲音,緊跟著很快,書房的門就被敲響了,朱巧娘溫柔的嗓音傳來,“我有事能進來說一下嗎?”
這時候也該是要吃飯的時候了,私塾今天不提供飯菜,顧常林往日裏經常在一起的那些少爺自然是要去找自己的樂子了,顧常林今天沒有跟上去,每迴若非必要,每次到了放月假的時候,他都會直接迴家去。
對於家裏,他並沒有避開的意思。
他知道在爹娘的心中,他一直都不是最重要的,可他讀書還需要家裏的支持,而且科考為官的話,孝道也很重要,有時候就迴去討好父母對他來說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但是今天,顧常林不知道,在他迴去之前,顧老爺子並著楊氏等幾個人已經來到了城裏,隻不過這些人暫時先避開了私塾放學的熱潮,打算等人都散了之後,再過來問夫子情況。
顧常林也沒發現有什麽異狀。
他肚子有些餓了,也並沒有委屈自己,去了一家自己常去的攤子上吃了一大碗餛飩,這才背著書箱迴家去了。
而就在他走後,顧老爺子幾個人也到了私塾門口。
楊氏在家裏的時候看似煽風點火,但實際上,家裏真正做主的人還是顧老爺子,今天就是顧老爺子親自到私塾來探問情況。
不過顧老大也是跟著一起的。
楊氏還有朱巧娘他們都等在村裏。
顧常林還沒進門,就看到了家裏幾個小孩子正在院子玩,他目光幾乎是下意識間就落到了其中一個身形比較瘦小的小孩身上,那是他的兒子,“小羊,翠翠,爹迴來了。”
顧熠抬起頭看向來人,不得不說,顧常林有一副拿得出手的長相,難怪日後失去記憶還能讓一個商戶家小姐看上他,為他生兒育女。
想想自己記憶裏這對父子的相處,顧熠衝顧常林露出了一雙彎彎的笑眼,還向著對方靠近了幾步:“爹。”
顧翠也跟著叫爹,其他幾個小孩則各自叫著稱唿。
顧常林答應下來,順勢彎腰將顧熠抱了起來。
顧熠身體僵了僵,片刻又放軟了下來,這就是父親的懷抱嗎?
和他前世想象中一樣溫暖啊。
他伸出雙手抱著顧常林的脖子,就像他曾經看到過的那些父子相處的姿勢一樣。
顧常林也沒忘記自己的女兒,顧翠已經七歲了,身形要大得多,已經不適合再抱起來了,於是他溫柔的伸手摸了摸女兒的頭發,“你們娘呢?”
顧翠道:“娘在灶房裏做飯呢。”
今天中午該輪到朱巧娘在家做飯了,顧家的其餘人,除了去城裏的,都還在地裏幹活,一般來說,等飯好了之後,那些大人才會被叫迴來。
當然,他們小孩子不用遵守這些,累了大人就放他們自己玩了。
畢竟一大家子人,土地有限,勞動力多,除了農忙的時候,不至於幹不過來,他們小孩子就會比較輕鬆。
“好。”顧常林點點頭,“爹先去把箱子放下,你們自己玩。”
顧常林的書箱裏背著他的書,這年頭書的價格可不是一般的貴,尤其是這些關於科考的書籍,價格就從來沒有下去過,平日裏對於這些書籍,大多讀書人都是要細心嗬護著,生怕有半點損傷。
在顧家,是有一間專門用來讓顧常林讀書的書房的,說著話,顧常林就抱著顧熠往書房裏走。
顧熠第一次被自己的父親抱,感覺有些奇異,也沒提醒他放下來。
而顧常林這樣,也是想刻意和顧熠拉近距離。
進了書房,顧常林才把顧熠放下來,然後他取下書箱,將裏麵的書一本一本小心的取出來,顧熠在一旁看著,這些書光是看外表的話,應該保存的也挺好,看得出,顧常林雖然讀了這麽多年也沒讀出個什麽名堂,甚至在私塾好像也沒認真學,但對這些書本他還是很珍惜的。
這樣的反差無疑讓人覺得有趣。
不過顧熠也能理解,在他的前世,盡管都末世了,但是國家在掌控了秩序之後,還是挺看重教育的,隻不過比起末世前,學校的紀律可就要混亂不少。顧熠自己雖然被人抓住了訓練,但他也有一段學生生涯,那對於顧熠來說,也是極為難得的時光。
所以他對讀書也是抱有一種慎重而崇敬的態度。
看著麵前的皮相溫和的男人,想到剛才那個擁抱,他難得好心的開口先提醒了一句:“爺爺和大伯去了城裏的私塾。”
他還挺想看顧常林接下來要怎麽做,在這幾天裏,顧熠捋了一下自己的記憶,自然知道自己的這個父親不是什麽省油的燈。
至於顧常林若是保住了讀書的資格,家裏就供不起他讀書了,這一點顧熠並沒有太在意,想要讀書可以有其他的辦法。
更何況,就算是他不說,顧常林之後也是會知道家裏的情況,要是等顧常林反應過來兒子有事卻不先告訴他,難免會影響家庭的和諧,在非必要的情況下,顧熠並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說了也就說了吧。
顧常林還在琢磨著該要說什麽話來套一下話,看看兒子如今是個什麽狀況,就被這平靜又信息量巨大的話給驚了一跳。
“什麽?”他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實際上腦子裏已經在飛速的運轉,在這些上麵,顧常林的腦子有種超乎常人的靈活。
顧熠沒有再開口的意思,他也看得出顧常林不需要他再詳細解說。
顧常林讀書的私塾挺不錯,裏麵授課的是一位舉人,這其實也不奇怪,他們所在的這個城市乃是渝州的主城旁邊的一座大城,雖然比不上主城,但也是一個極其繁華的城池。
而南邊這裏,出了名的文風鼎盛,他們所處的這一塊也不例外。
像是秀才、舉人之類,他們城裏還真不少,所以連帶著,舉人的束脩還真沒想象的那麽高。
但就算如此,舉人的社會地位還是很高的,就算是私塾裏那些少爺的親爹,在去私塾跟夫子說話,那也都得客客氣氣的才行,除了必要的時候,幾乎沒有家長會經常往私塾裏跑,人家那種家世的人尚且如此,更別說他們這些土裏刨食的家庭了。
所以他爹去私塾是要做什麽?
老宅那邊有一個比他輩分還小的讀書人的事,顧常林不是不知道,他也去參加這一次的府試了,看過榜單,也就清楚,那邊的堂侄已經考上了,這也是他這幾天一直憂心的一件事情。
親戚之間總會有比較,他沒考上,處境會很尷尬。
但他沒想到他爹竟然會直接到私塾裏麵去,要去做什麽,就顯而易見了。
想到自己在私塾裏的那些惡劣事跡,他就心髒狂跳,忍不住的慌亂情緒盈上心頭,他知道,自己完了,要是讓他爹知道他在私塾裏的情況,家裏保準不會讓他再讀下去。
一瞬間,顧常林也顧不上再打探兒子的情況了,他要是斷了讀書的路,兒子再厲害,他心頭也無法真正的暢快。
顧常林是不甘心當一個在家裏幹農活的農夫的。
在他一直以來的計劃裏,他都是要讀書,考科舉,當上體麵的官員,過上好日子。
重點在於體麵。
在當下的時代,皇帝對官員格外的厚待,哪怕是貪汙,都基本不會有殺身之禍,朝廷對文官很是看重,重文輕武,就算是打仗都是派文官去打,這對於顧常林來說,簡直就是天堂。
當官是顧常林十幾年來的目標。
哪怕隻是一個縣令,也比一個富商對他來說更有吸引力。
而事實上,顧常林也沒敢想太多,當上縣令是他所想要得到的最好也最難的一件事了。
隻可惜想是一迴事,行動上卻是另一迴事了。
這一刻,意識到自己似乎沒有時間了之後,顧常林陷入到了驚慌之中,他在房間裏來迴踱步,快速思考著該用什麽話術才能消除他爹的憤怒,該怎麽說才能讓他繼續讀書。
“小羊,你知道爺爺為什麽會要去私塾嗎?”
顧常林本能的感覺有些不對勁,縱使是老宅的堂侄考上了童生,但他可一直沒少給家裏人灌輸科舉難考的想法,甚至不用他灌輸,在文風盛行的渝州,誰不知道這邊的科考比起北邊還要難上加難。
多得是三四十歲才有點成績的,白發蒼蒼的童生更是不算少。
每年的科考榜單公布,多少人在現場痛哭流涕啊。
他今年二十六,固然這年紀也不小了,但往常家裏也沒什麽反應,這猛不丁的也不該因為他沒考上就直接跑到私塾裏去,讀書科舉的地方對於家裏是一個很神聖的地方。就算是想打探他的情況,也該是找個節日,給夫子送禮的時候,順道打聽一下情況。
節日給夫子送禮對於讀書人來說是一件相當自然的事情,不送甚至會失了禮節。
像是這種不年不節的日子過去,還背著他,更像是聽信了什麽……
顧熠對親爹的敏銳並不意外,這並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是大伯娘說的,她應該是想讓毛蛋讀書。”毛蛋就是大房生的兒子。
大房這麽多年來,先是生了一個女孩,而後過了幾年才依次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毛蛋,二兒子叫皮蛋。
顧常林心中狠狠罵街,毛蛋都十歲了,連認字都沒有開始,讀個**的書啊!
至於皮蛋的年齡也才四歲,比顧熠小一歲。
雖然年齡離譜,但楊氏的想法說不準還真能實現,因為在這個家裏,毛蛋作為長房長孫是很受顧老太太喜歡的,在一眾孫子孫女當中,最受寵愛的就是毛蛋了,其次是毛蛋的姐姐,也就是長房長孫女,顧家第一個孫輩,顧香。
而且老宅那邊是長房長孫讀書,他們這邊也來個配套的,也不是不行。
就在顧常林焦頭爛額的時候,外麵傳來朱巧娘和女兒說話的聲音,緊跟著很快,書房的門就被敲響了,朱巧娘溫柔的嗓音傳來,“我有事能進來說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