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在工廠裏傳開了,被選中的幾個人既興奮又緊張。


    張建軍第一個走進李向陽的辦公室,手裏拿著工作帽,有些拘謹地站在門口。


    \"建軍,坐吧。\"李向陽放下手中的文件,指了指對麵的椅子。


    \"廠長,我...\"張建軍欲言又止,顯然有話想說。


    \"有什麽想法就直接說。\"李向陽給他倒了杯水,\"咱們廠裏沒那麽多規矩。\"


    張建軍深吸一口氣:\"廠長,我想問問,為什麽選中我?我文化不高,也沒管過人。\"


    李向陽笑了:\"文化可以慢慢學,管理經驗也可以積累。但有些東西是學不來的,比如責任心。\"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看你平時幹活,總是最後一個離開車間,設備有小毛病你也會主動上前看看。這種責任心,比什麽都重要。\"


    張建軍聽了這話,眼眶有些濕潤。在這個年代,一個工人能得到這樣的認可,確實不容易。


    \"廠長,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張建軍站起身,聲音有些哽咽。


    \"別急著表態,先幹好輪崗學習。\"李向陽擺了擺手,\"三個月後,看你的表現再說。\"


    接下來幾天,李向陽分別找每個被選中的人談話。


    王秀娟是個三十出頭的女工,平時話不多,但做事極其認真。當她聽說要培養為質檢主管時,眼中閃過一絲不敢置信。


    \"廠長,我真的可以嗎?\"王秀娟小聲問道,\"我隻是個普通工人。\"


    \"在我眼裏,沒有普通不普通的工人,隻有認真不認真的工人。\"李向陽語氣溫和,\"你在質檢方麵的細心,我和劉老師都看在眼裏。\"


    王秀娟聽了這話,原本緊張的表情漸漸放鬆下來:\"那我要學些什麽?\"


    \"先把所有工序都熟悉一遍,然後學習質量標準的製定和檢驗方法。\"李向陽已經有了詳細的培養計劃,\"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帶團隊,以後質檢組可能會擴大。\"


    輪崗學習開始後,工廠裏出現了一些有趣的變化。


    這些被選中的工人比平時更加認真,生怕在學習期間出什麽差錯。而其他工人看到有同事有機會升職,工作積極性也明顯提高了。


    \"看來這個內部培養的想法不錯。\"劉萬山在巡視車間時對李向陽說道,\"整個工廠的氛圍都變好了。\"


    李向陽點了點頭,但心中也有擔憂:\"關鍵是要把握好度,不能讓競爭變成內耗。\"


    一個月後的一天下午,生產車間突然傳來爭吵聲。


    李向陽聽到動靜,立即趕到現場。原來是張建軍在學習生產管理時,發現了一個老工人的操作不規範,提出了糾正意見,結果引起了對方的不滿。


    \"小張,你才學了幾天就來教我?\"老工人師傅臉色漲紅,\"我做這個工序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裏呢!\"


    張建軍也有些激動:\"李師傅,我不是要教您,隻是覺得這樣操作可能會影響質量。\"


    李向陽沒有立即表態,而是仔細觀察了一下爭議的操作環節。


    確實,李師傅的操作雖然熟練,但與標準作業程序有些偏差。這種偏差在經驗豐富的老工人手裏可能不會出問題,但如果新工人模仿,就很容易產生質量隱患。


    \"李師傅,張建軍說得有道理。\"李向陽開口了,但語氣很平和,\"不過建軍,你提意見的方式可以再婉轉一些。\"


    他轉向圍觀的工人們:\"大家都是為了把產品做好,沒必要因為這點事情傷和氣。李師傅,您的經驗很寶貴,但標準化操作也很重要。建軍,你要向李師傅學習經驗,同時也要堅持按標準執行。\"


    這樣的處理方式讓雙方都下了台階,爭執很快平息了。


    但李向陽知道,這隻是個開始。隨著管理製度的完善和人員結構的變化,類似的摩擦還會繼續出現。


    晚上,李向陽把張建軍叫到辦公室。


    \"今天的事情,你覺得自己哪裏做得不夠好?\"李向陽沒有批評,而是啟發式地問道。


    張建軍想了想:\"我覺得我說話太直了,沒有考慮到李師傅的感受。\"


    \"對,管理不隻是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如何解決問題。\"李向陽點了點頭,\"特別是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麵,要學會換位思考。\"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李師傅是老員工,有豐富的經驗,你要尊重他。但同時,標準化操作確實很重要,這關係到產品質量。\"


    張建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那我明天應該怎麽辦?\"


    \"去找李師傅聊聊,承認自己說話方式不當,但也要耐心解釋標準化操作的重要性。\"李向陽給出建議,\"記住,管理的目的是讓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證明誰對誰錯。\"


    第二天上午,張建軍主動找到李師傅,按照李向陽的建議進行了溝通。


    \"李師傅,昨天是我不對,說話太衝了。\"張建軍誠懇地道歉。


    李師傅的臉色緩和了一些:\"小張,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應該在車間裏發脾氣。\"


    \"其實我覺得您的經驗很寶貴,有些技巧書本上學不到。\"張建軍趁機說道,\"但標準化操作確實很重要,特別是對新工人來說。要不我們想想,怎麽把您的經驗和標準化操作結合起來?\"


    這樣的對話讓李師傅感受到了尊重,態度發生了明顯變化。兩人開始認真討論如何改進操作流程,既保持效率又確保質量。


    劉萬山看到這一幕,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張建軍確實有管理的潛質。\"


    類似的磨合在其他幾個學習對象身上也在發生。


    李小明在學習財務管理時,發現了一些單據填寫不規範的問題,但他學會了先私下溝通,再提出改進建議。


    王秀娟在質檢崗位上更是如魚得水,她的細心和耐心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兩個月後,李向陽決定給這些學習對象更多的實踐機會。


    \"從下周開始,你們幾個要開始獨立負責一些具體工作。\"李向陽在培訓會上宣布,\"張建軍負責生產調度,王秀娟負責質量監督,李小明協助財務管理。\"


    \"廠長,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王秀娟有些擔心。


    \"沒有人一開始就準備好了。\"李向陽鼓勵道,\"但你們已經學習了兩個月,該是實踐的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72,打獵養全家,我把妹妹寵上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柯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柯兒並收藏重生72,打獵養全家,我把妹妹寵上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