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大王之意已明,安置賢才,又不能寒了勳舊的心,此事極為棘手,大家暢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呂不韋環視眾人,然後開口說道。
話音未落,一位門客便站起身來,拱手說道:“相邦,依我之見,可給勳舊們增設一些榮譽官職,無實權卻有尊榮。再給他們的子嗣謀取一些職位,這樣一來,既能安撫他們,又不影響大王之意。”
“這怕不妥,勳舊們看重的是實打實的權力,這般虛職,他們怎會買賬?
依我看,不如劃出部分新職,讓勳舊和賢才共同擔任,讓他們利益共享,相互製衡。”另一位門客立刻反駁道。
呂不韋聽了兩人的發言,微微點頭,目光中流露出思索之色。
他沉思良久,才緩緩開口:“這兩個提議皆有可取之處,繼續探討,務必拿出一個周全之策。”
..........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鹹陽城的街頭巷尾,六國賢才們的身影愈發頻繁地穿梭其中。
他們或漫步於集市,與百姓們親切交談,詢問著秦國的風俗習慣和民生百態;或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高談闊論著秦國的政治局勢以及自身未來的發展道路。
然而,就在這表麵上看似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嬴政的計劃卻在暗中悄然推進著。
深夜,章台宮內,燭火搖曳。
嬴政獨自坐在殿內,屏退左右,秘密召見了幾位平日裏看似與其他勳舊往來密切、在朝堂上低調處世的老臣。
他們步入殿內,躬身行禮,齊聲問道:“大王深夜召見,所為何事?”
嬴政緩緩起身,步履從容地走到他們身前,目光深邃而堅定:“諸卿平身,寡人今日找諸位,是有一件關乎大秦未來的要事相商。”
眾人聞言,微微低頭,臉上都露出一絲疑惑之色。心中暗自揣測著究竟是何等要事,竟需深夜密召。
“大王但說無妨,吾等定當為大王赴湯蹈火。”隗壯這時候向前一步,拱手開口道。
嬴政背過身,雙手負於身後,語氣凝重道:“諸卿,大秦欲成不世霸業,廣納天下賢才乃當務之急。然現今朝堂之上,部分勳舊之臣卻一味因循守舊,其頑固之態,已然阻礙了這一進程,長此以往,大秦的宏圖大業恐將受阻。”
隗壯心中一驚,連忙恭敬迴應道:“大王聖明,老臣亦深知廣納賢才對我大秦之重要,關乎大秦興衰。
隻是這些勳舊勢力在朝堂經營多年,早已根深蒂固。不知大王心中,是否已有應對之良策?”
這時候,嬴政轉過身,目光緊緊盯著他們:“寡人已有一計,隻是此計施行,還需諸卿全力以赴,緊密配合。
你們需聯合起來,往後在朝堂之上佯裝強烈反對納賢之事,平日裏也要處處擺出抗拒的姿態。同時,暗中指使各自府中仆從製造事端,尋機去騷擾前來秦國的六國賢才。
但切記,此事必須要做得天衣無縫,絕不能露出絲毫寡人授意的痕跡。”
嬴政微微眯起雙眼,目光中透著冷峻,補充道:“記住,此事也要做得逼真,以達到迷惑眾人的效果,卻又絕不能有絲毫閃失,傷了賢才性命。
待事情敗露,寡人便會在朝堂之上,依律嚴懲你們,將你們貶為庶人,發配至上郡。”
嬴政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陷入一片死寂。
眾人麵麵相覷,彼此眼神交匯間,滿是困惑與不解。
他們眉頭緊鎖,對嬴政這突如其來的指令感到茫然無措,完全摸不著頭腦。
唯有隗壯,聽聞此言,心中已然有了幾分猜測。他微微皺眉,眼神閃爍,內心正經曆著激烈的掙紮,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沉吟良久,隗壯深吸一口氣,拱手行禮,鼓起勇氣說道:“大王,若依此計,吾等名聲恐將受損,且要前往那苦寒之地......”
他頓了頓,抬頭望向嬴政,聲音略微有些顫抖,顯示出內心的不安。
嬴政看著隗壯,目光漸漸柔和下來,輕聲安撫道:“放心,寡人心中自有盤算,諸卿不必過於擔憂。此事過後,寡人會暗中補償你們。
你們的子嗣,寡人也會妥善安排,讓他們到地方擔任要職,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至於諸卿,待諸事步入正軌,寡人便會將你們重新召迴鹹陽,繼續為大秦效力。”
嬴政頓了頓,接著說道:“寡人之所以這般行事,實乃為了徹底打壓那些冥頑不靈的勳舊氣焰,為大秦廣納賢才之路,掃除一切阻礙。
那些頑固的勳舊勢力,一直以來都對大秦推行的新政陽奉陰違。表麵上,他們恭順領命,可背地裏,卻小動作不斷,甚至還在暗中極力阻撓納賢之事。
長此以往,大秦欲圖霸業,何其艱難?寡人若不采取果斷措施,恐怕大秦的未來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吾等願為大王分憂,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眾人聽聞嬴政之言,心中原本的疑惑頓時釋然。紛紛俯身叩拜,表露出願意全力配合嬴政計劃的決心,誓要為嬴政排憂解難。
嬴政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此事機密,幹係重大,切不可走漏風聲。一旦消息泄露,全盤計劃皆會落空。”
“喏!”
眾人再次叩拜,而後悄然退下。
按照嬴政的指示,這些人在離開大殿後,便開始行動起來。
他們細細商討著如何指使仆人在街巷騷擾六國賢才的計劃,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策劃,力求萬無一失,能順利達成嬴政的目的。
..........
一天傍晚,忙碌一日的六國賢才,結束了在鹹陽城內各處的交流與考察,正沿著熟悉的路徑,緩緩朝館舍踱步而去。
當他們拐入一條幽靜的小巷時,突然,一群身著各異服飾之人從暗處衝了出來,將他們團團圍住。
為首之人雙手抱胸,嘴角掛著一抹不懷好意的笑,腳下隨意地踢著石子,意圖尋釁滋事。
話音未落,一位門客便站起身來,拱手說道:“相邦,依我之見,可給勳舊們增設一些榮譽官職,無實權卻有尊榮。再給他們的子嗣謀取一些職位,這樣一來,既能安撫他們,又不影響大王之意。”
“這怕不妥,勳舊們看重的是實打實的權力,這般虛職,他們怎會買賬?
依我看,不如劃出部分新職,讓勳舊和賢才共同擔任,讓他們利益共享,相互製衡。”另一位門客立刻反駁道。
呂不韋聽了兩人的發言,微微點頭,目光中流露出思索之色。
他沉思良久,才緩緩開口:“這兩個提議皆有可取之處,繼續探討,務必拿出一個周全之策。”
..........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鹹陽城的街頭巷尾,六國賢才們的身影愈發頻繁地穿梭其中。
他們或漫步於集市,與百姓們親切交談,詢問著秦國的風俗習慣和民生百態;或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高談闊論著秦國的政治局勢以及自身未來的發展道路。
然而,就在這表麵上看似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嬴政的計劃卻在暗中悄然推進著。
深夜,章台宮內,燭火搖曳。
嬴政獨自坐在殿內,屏退左右,秘密召見了幾位平日裏看似與其他勳舊往來密切、在朝堂上低調處世的老臣。
他們步入殿內,躬身行禮,齊聲問道:“大王深夜召見,所為何事?”
嬴政緩緩起身,步履從容地走到他們身前,目光深邃而堅定:“諸卿平身,寡人今日找諸位,是有一件關乎大秦未來的要事相商。”
眾人聞言,微微低頭,臉上都露出一絲疑惑之色。心中暗自揣測著究竟是何等要事,竟需深夜密召。
“大王但說無妨,吾等定當為大王赴湯蹈火。”隗壯這時候向前一步,拱手開口道。
嬴政背過身,雙手負於身後,語氣凝重道:“諸卿,大秦欲成不世霸業,廣納天下賢才乃當務之急。然現今朝堂之上,部分勳舊之臣卻一味因循守舊,其頑固之態,已然阻礙了這一進程,長此以往,大秦的宏圖大業恐將受阻。”
隗壯心中一驚,連忙恭敬迴應道:“大王聖明,老臣亦深知廣納賢才對我大秦之重要,關乎大秦興衰。
隻是這些勳舊勢力在朝堂經營多年,早已根深蒂固。不知大王心中,是否已有應對之良策?”
這時候,嬴政轉過身,目光緊緊盯著他們:“寡人已有一計,隻是此計施行,還需諸卿全力以赴,緊密配合。
你們需聯合起來,往後在朝堂之上佯裝強烈反對納賢之事,平日裏也要處處擺出抗拒的姿態。同時,暗中指使各自府中仆從製造事端,尋機去騷擾前來秦國的六國賢才。
但切記,此事必須要做得天衣無縫,絕不能露出絲毫寡人授意的痕跡。”
嬴政微微眯起雙眼,目光中透著冷峻,補充道:“記住,此事也要做得逼真,以達到迷惑眾人的效果,卻又絕不能有絲毫閃失,傷了賢才性命。
待事情敗露,寡人便會在朝堂之上,依律嚴懲你們,將你們貶為庶人,發配至上郡。”
嬴政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陷入一片死寂。
眾人麵麵相覷,彼此眼神交匯間,滿是困惑與不解。
他們眉頭緊鎖,對嬴政這突如其來的指令感到茫然無措,完全摸不著頭腦。
唯有隗壯,聽聞此言,心中已然有了幾分猜測。他微微皺眉,眼神閃爍,內心正經曆著激烈的掙紮,顯得有些猶豫不決。
沉吟良久,隗壯深吸一口氣,拱手行禮,鼓起勇氣說道:“大王,若依此計,吾等名聲恐將受損,且要前往那苦寒之地......”
他頓了頓,抬頭望向嬴政,聲音略微有些顫抖,顯示出內心的不安。
嬴政看著隗壯,目光漸漸柔和下來,輕聲安撫道:“放心,寡人心中自有盤算,諸卿不必過於擔憂。此事過後,寡人會暗中補償你們。
你們的子嗣,寡人也會妥善安排,讓他們到地方擔任要職,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至於諸卿,待諸事步入正軌,寡人便會將你們重新召迴鹹陽,繼續為大秦效力。”
嬴政頓了頓,接著說道:“寡人之所以這般行事,實乃為了徹底打壓那些冥頑不靈的勳舊氣焰,為大秦廣納賢才之路,掃除一切阻礙。
那些頑固的勳舊勢力,一直以來都對大秦推行的新政陽奉陰違。表麵上,他們恭順領命,可背地裏,卻小動作不斷,甚至還在暗中極力阻撓納賢之事。
長此以往,大秦欲圖霸業,何其艱難?寡人若不采取果斷措施,恐怕大秦的未來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吾等願為大王分憂,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眾人聽聞嬴政之言,心中原本的疑惑頓時釋然。紛紛俯身叩拜,表露出願意全力配合嬴政計劃的決心,誓要為嬴政排憂解難。
嬴政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此事機密,幹係重大,切不可走漏風聲。一旦消息泄露,全盤計劃皆會落空。”
“喏!”
眾人再次叩拜,而後悄然退下。
按照嬴政的指示,這些人在離開大殿後,便開始行動起來。
他們細細商討著如何指使仆人在街巷騷擾六國賢才的計劃,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策劃,力求萬無一失,能順利達成嬴政的目的。
..........
一天傍晚,忙碌一日的六國賢才,結束了在鹹陽城內各處的交流與考察,正沿著熟悉的路徑,緩緩朝館舍踱步而去。
當他們拐入一條幽靜的小巷時,突然,一群身著各異服飾之人從暗處衝了出來,將他們團團圍住。
為首之人雙手抱胸,嘴角掛著一抹不懷好意的笑,腳下隨意地踢著石子,意圖尋釁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