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秦臻頓了一下,繼續緩緩而談:


    “他們看著身邊因軍功而封爵受賞的同袍,急不可耐的渴望自己也能夠斬獲更多的功勳,從而得以晉升自己的爵位。


    可是,如果這種自信一旦超越了某個限度,那就不再是單純的自信,而是徹底演變成了自負。當人們深深沉醉於勝利所帶來的喜悅之中時,便很容易失去應有的清醒和理智,無法客觀評估自身可能犯下的錯誤。


    長此以往,這種盲目自信將會使人變得愈發自大起來,終日沉溺於過往的成就裏難以自拔。”言罷,秦臻無奈的輕輕搖了搖頭,臉上流露出一絲憂慮之色,仿佛已經預見了危機。


    事實上,不僅僅是王翦一人,蒙驁等那些一眾老將們,對於所潛藏的種種隱患也是心知肚明的。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構建起耕戰體係,這一體係雖為秦國崛起奠定根基,卻也使得秦軍在對外征伐中陷入一種難以掙脫的慣性。


    眾老將們為了自身在軍中的地位與威望,更為了能給自己麾下那些追隨多年、浴血奮戰的部將們謀取更多的軍功,不得不咬緊牙關,頂著壓力往前衝。


    “先生,大秦這些年之所以能夠在對外戰事中屢屢奏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運用伐謀破交之策略。將列國之間原本微妙的平衡瞬間打破,使之陷入混亂無序的泥沼。如此一來,大秦方能在戰場上勢如破竹,贏得這般輕鬆。”馮去疾緩緩站起身來,拱手說道。


    坐在一旁的郭騏聽聞此言,也緊跟著站起身來,臉上帶著認同的神色,附和道:“騏也深以為然,與去疾兄長所見略同。去年,燕國一心忙著探尋煤山,心思全然被此占據,根本無暇他顧,對周邊列國間的紛爭置若罔聞。


    而韓、魏、齊、楚四國,率先亂成一團,彼此間矛盾激化,為了些許利益,相互爭鬥不休。


    值此之際,我大秦隻需單獨應對趙國便可,兵力與精力得以集中,自然是遊刃有餘。


    更何況,即便那趙國想要向外求援,可其餘四國自身正深陷紛爭的漩渦,自顧不暇,又哪裏還有餘力前來相助。”


    “正是此理!大秦擁山川之險、銳卒之強、糧草之富,更兼變法革新之利,理應善用自身稟賦,洞察敵陣破綻,乘隙而入。如此行事,必然能夠做到每戰必勝,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秦臻提高嗓音,大聲說道。


    緊接著,隻見秦臻抬起手來,指向了大梁所在的方位,一字一頓的說道:“另外在告訴你們一則重要情報。我於大梁安插的眼線,加急傳來密報,魏無忌已悄然重返大梁城。並且被委以重任,出任上將軍一職。”


    言罷,秦臻的手指迅速移動,分別指向了晉陽、函穀以及武關這三個關鍵地點。


    接著又沉聲道:“諸位且看,倘若魏無忌成功說服其他各國,再次聯合起來組成合縱之勢,彼時,燕趙於晉陽,欲從北路直搗秦國側翼;


    韓魏於函穀,此地乃秦國東出之鎖鑰,亦是東方諸國西進的必經之路;


    而楚國,向來覬覦秦國南部疆土,定會於武關屯兵,尋機而動。


    三國若於這三個方向同時向秦國發動猛攻,秦國防線必將承受巨大壓力。


    亦或是集中所有兵力,孤注一擲,直擊函穀,函穀關雖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一旦被破,秦國腹地將無險可守。麵對這樣的局勢,秦國該如何抵擋?”


    隨即,秦臻踱步至地圖前方,開始給下麵的人詳細分析著這一戰的己方優勢,敵方優勢等。


    他推演著秦國應當采取何種策略,如可利用地形優勢,於險要之處設伏,亦可采取分化瓦解之策,離間各國關係;


    同時,推測出對手可能會采用怎樣的進攻手段。


    “先生,迴溯往昔,齊國曾深陷絕境,偌大邦國僅餘即墨與莒兩座孤城,盡顯淒涼與衰敗之態。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窮途末路的齊國,最終竟然能夠絕地反擊,一舉扭轉乾坤,大破燕軍,成功實現複國。


    此乃舉世矚目的以少勝多、以弱克強之經典戰例。


    如今我大秦雖麵臨列國合縱之危局,兵力相較諸國總和或有不及,但這又何足為懼?


    古往今來,諸多戰役中強弱之勢瞬息萬變,勝負難測。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我堅信大秦亦能如那些先賢一般,縱使敵眾我寡,亦可戰而勝之,將諸國合縱之勢徹底粉碎。”蔡傲這個時候挺了挺腰板,慷慨激昂道。


    他認為,即便大秦兵力在數量上弱於列國總和,卻擁有深厚底蘊與頑強鬥誌,定能以弱勝強。


    “那還不是因為燕昭王薨逝後,時任太子樂資繼承了王位。早在樂資還是太子之時,就曾與樂毅產生過嫌隙,並且一直對樂毅心懷怨恨。


    而就在此時,田單便察覺到了這個機會,並加以利用。


    於是,田單暗中派人前往燕國四處散播謠言,宣稱樂毅在齊國大肆收買民心,根本沒有急切想要消滅齊國之意,其真實目的竟是妄圖自立為齊王。


    這番言論很快便傳入了燕王樂資的耳中,原本就對樂毅心存芥蒂的他,這下更是深信不疑。


    他心中既對樂毅的 “不忠” 感到憤怒,又擔心樂毅一旦在齊國自立,燕國將失去這位名將,還會憑空多出一個強敵。


    隨後,燕王樂資當即決定派出自己的心腹騎劫趕赴前線,替換迴樂毅,並責令騎劫盡快發動對齊國即墨城的進攻。


    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田單策劃了一係列妙計,成功激發起了即墨城中百姓們同仇敵愾、眾誌成城的決心和勇氣,利用火牛陣大破燕軍。


    在此之後,燕軍士氣一落千丈,陷入了極度低落的狀態。


    而田單率領的軍隊則士氣大振,一路高歌猛進。


    所到之處,原先的齊國人紛紛響應,那些被燕軍壓迫已久的民眾,紛紛拿起武器,加入到反抗燕軍的行列中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哀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癲叁捯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癲叁捯肆並收藏大秦哀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