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下午看到他們公司發的醫療險的海報,裏麵提到了新的抗癌療法car-t和釔90的療法,他們公司的醫療險都可以報銷。她有些悵然,如果當時白苗治療的時候,國內有這個釔90療法就好了。她那時候在網上查過,這種療法隻有香港和國外有。但是費用不低。
現在國內也有了,一針35萬左右。她當即發給了白梅,告訴她現在肝癌有了新療法了。白梅估計內心也會有些悵然。她還問了白珍,這種一針就能好還是要分療程的?
白珍說不太清楚,估計也要看治療的情況才定的吧。白梅說,太貴了,這些癌症特效藥得掏空多少家庭呀?
白珍說,所以更應該配上百萬醫療險呀。這些現在很多特效藥、進口藥,百萬醫療險都是可以報銷的。
其實姐妹倆的心裏可能都在想,如果當初白苗生病的時候,就有這個療法在國內,有可能還能多活幾年吧。
白梅除了在白珍這裏投保過重疾險和意外險,醫療險一直就沒有投保。之前白珍為了過考核,曾經讓她出了個醫療險,但是保費還是白珍出的。
白梅對於保險並不是很相信,即使讓她買個幾百保費可以報銷一年400萬的住院醫療險,她都會說她沒錢。白珍也是很無語。
兩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保險這個工具在投資理財中的作用。白珍告訴她保險其實是個好東西,在國外已經有幾百年的曆史,隻是國內的起步比較晚。但是在金融功能方麵它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隻是很多人還停留在重疾險,意外險的基本保障。
白梅就馬上說她沒有錢存這些。普通人存不起。白珍說,有錢人有有錢人的做法,他們主要是為了資產配置、繼承、家族信托之類的。普通人就積少成多,比如給孩子存教育金,自己的養老金,都是一點點存起來的。
白梅就一直在說沒錢,估計她還在想著保險就是消費。其實她還真的沒有領會到理財型保險的好處。接著白梅就在那裏很悲觀地說,他們每年也就存幾萬塊錢,現在老人一年年年紀大了。意思是未來可能醫療要花錢。他們公司年後可能還要裁員。
白珍倒不擔心,因為她給藍月投保有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如果真的發生這方麵的風險,這些是可以應對的。至少不像當時白苗突然檢查出來癌症這麽被動。
其實白珍在前幾年每年都是有給家裏四個老人投保百萬住院醫療險的,隻是在疫情後,他們夫妻倆經濟緊張,信用卡、網貸、房貸等壓力,使得她不得不削減一些保單的保費。
最初她是想著至少白苗單位還有社保,一直以來看上去白苗就比藍月要健康。平時他感冒或者不舒服,都是能扛就扛,或者就自己買點藥應付一下。
他從來沒有主動和家人說過他哪裏不舒服,或者要去醫院看醫生之類。他實在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去睡覺。蒙頭大睡,之後似乎又滿血複活。
隻是在感覺到身體很不舒服的時候,他可能也發現蒙頭大睡一天並不能緩解,之後實在受不了了才去看醫生的。白珍在白苗發病前一年,剛好沒有續保他的百萬住院醫療險和重疾險,兩份保單加一起,保費4000多元。
白珍沒想到,因此就隻能自己承擔費用了。她連後悔的時間都沒有。自從發現了白苗的病情後,她趕緊把藍月的保單都續上了。藍月的社保是那種農合,一旦有什麽,自費的金額更高。讓重疾險和醫療險有效,一旦有風險才能大大減輕家裏的負擔。
白珍說,裁員也是正常的,現在很多公司為了優化,更新人力結構,會選擇裁員。有時候裁員也不一定是個壞事。多找些副業就不會那麽被動。
白珍還舉了同事的老公的例子。他是81年的,一直在鋰電池行業,新能源車用的那種電池。他原來公司是上市公司,他屬於中層管理,還持股200-300萬。是技術人才,有很多研發的專利,但是他也被裁員了。因為他們公司承受不了這麽多的人力成本,把年齡40歲以上的裁員了。當時按深圳的上年平均收入給的補償,賠了200多萬。他的股份除掉了資本利得稅後,全部變現也有300萬左右。
這個同事他們家本來有兩套房按揭,現在老公的收入不穩定了。他們提前還了房貸一百多萬。其餘的錢就存下來了。這個同事說,她老公現在很有危機感,就不想負債,信用卡都取消了。
白珍的這個同事一直很注重理財,家裏現金也充足,保險也買了很多。進保險公司前,這個同事在內地是中學數學老師,她來深圳追隨丈夫,在內地的學校是辦了停薪留職,她的社保還留在原來的學校。那個學校每年還有給她交社保和發工資。聽說她每年也會迴去幾次。
白珍剛進公司那會,有次在下班迴家,走在石洲中路的時候,這個同事叫了她名字。然後白珍 轉頭一看原來是這個同事。她們就閑聊了兩句,她才知道這個同事是來這邊給學生上課。
原來她除了做保險業務,還經常會接家教。她的家教費不便宜,一小時150-300元。白珍大學時候也利用閑暇時間做過兼職,她知道這個行業做得好還是很賺錢的。何況這個同事還是正規的老師。
現在這個同事不在保險公司做了。她就可以大力在做家教了。她自己曾經說過,她雖然是數學老師,但是她女兒的數學很差,偏科嚴重,文科成績比較好。她給女兒補習過數學,但是女兒聽不進去。
她自己隻好給女兒請了老師來補習數學。她隻要求女兒的數學達到班級平均成績就好,不要求拔尖。
這個舊同事的老公被裁員後 ,過了一兩個月後,她老公又找到了另一家公司上班了,雖然工資三萬多,比之前少了一萬左右。但是這個公司是很有潛力的,已經在申請上市了。他過去後,運氣很好,部門經理剛好升職了。他剛轉正就成為了部門經理了。
不過他們這個公司也說訂單比以前要少,很多合作商 拿了貨,貨款還沒有付完,欠著。他們公司還要去追債。但是幸運的是,他入司半年後,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了。他又持有了新公司的股份。
白珍以這個例子告訴白梅,其實裁員也不一定是壞事。不用害怕,真的發生的話,車到山前必有路。
白珍現在雖然暫時這幾年沒有什麽債務負擔了,可是一想到白苗的骨灰還存在殯儀館的存骨灰區域,她心裏就會一緊。這也意味著要趕緊努力賺錢,到時候找個合適的墓地給他安放。
雖然白苗的骨灰就安放在深圳的殯儀館,但是骨灰存儲證在藍月手裏。黃憶曾經說過,是不是白梅擔心白珍他們如果有這個證,會不會拿白苗的骨灰海葬。因為在最初的時候,白珍主張過海葬。
現在海葬、樹葬都是比較時新的環保葬法,而且很多唿聲說未來可能會放棄火葬、土葬的方式。白珍當時剛提出來海葬的時候,藍月並沒有反對,也不支持。
在白苗還清醒的時候,藍月也和白苗溝通過身後事的問題。白苗第一心願是想要迴到老家安葬。但是他當時可能也意識到很難迴到故土安葬。因為當時他的弟弟的兩個兒子就要辦婚禮了。他的妹妹反對有相衝的事情影響親事。尤其她其中一個侄子還是離婚後二婚,再度結婚,婚禮極為重要。
藍月也是從白苗妹妹的電話裏聽出來,她反對當時重病的白苗在那個清明節迴去祭祖。她知道肝硬化、肝癌的病人會特別消瘦,如果讓家裏的親戚們看出來他生病了,大家都會比較害怕。藍月也是這麽想的。
在最後的那段時間,白苗曾經有想過趁著還能走動,迴去看看。白珍也是很擔心他會不會在路上有不舒服,或者在老家病情加重,就很麻煩。因為那邊去市中心,至少開車兩個小時。
大家都不想他那個時間去。白珍和白梅都隻能哄著他說,先吃藥治療,過兩周檢查看指標如果穩定,再打算。
白苗當時也同意了。或許他也在大家的阻撓裏感受到大家的擔憂吧。一個人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的什麽病,也不知道自己的親人們都在阻止自己迴到出生時候的家,這種無奈,白苗內心可能才能體會。即使是他去世一年多後,白珍迴想起來,心裏其實還是有種莫名的憂傷。
人老了,很多事情就真的心有餘力不足 。不論他曾經年輕時候多麽輝煌,或者多麽強壯,不論他曾經叱吒風雲多麽風光,或者曾經大殺四方多麽嚇人,到老了,就是個老人。
白苗當時也一樣。盡管他給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家庭做出了多少貢獻和犧牲,最後等待他的也隻有無奈的死亡和無盡的歎息。
生命是脆弱的,尤其生了病的老人更是脆弱的。在藥石不靈的情況下,內心的痛苦更是別人無法體會的。
白珍陪著白苗度過他最後的一個月,她看到更多的年老後的白苗內心的極度孤獨和對這個世界的眷戀。隻是他身邊的親人們,他曾經愛過和幫助過的親人們,並不能拯救他。
有人說,如果去世的家人出現在夢中,可能是過去心中的某種遺憾呈現出來。白珍在白苗去世後一年多裏,曾經夢到過幾次白苗。她還能不斷地在耳邊迴響他的聲音,叫自己小名的那種語氣。
白珍也問過黃憶,有沒有夢見過白苗?黃憶說他也有過幾次夢裏夢見過嶽父,不過夢裏的故事忘記了。
白珍估計藍月和白梅或許也夢見過,隻是她們沒有說。有時候感覺藍月和白梅神神秘秘,有的事情藍月隻會和白梅說,有的事情她隻會和白珍說。
白珍總是感覺長大後,自己和藍月還是有一些隔閡的,她自己也不太願意把很多真實的內心想法和藍月溝通。偶爾說出來一點,她們萬一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有可能還會有爭執。
她常常羨慕黃憶家的那種民主的氛圍,他可以平等地和父母溝通對一些人一些事的看法。他們把他當成大人,而不是孩子。但藍月則反過來,就一直把白珍白梅當作孩子來看待。認為長幼有序,有的話不能說。
黃憶的表弟有次和白珍夫妻倆一起逛街,就聊起來說黃憶家的家庭氛圍很好,一直比較快樂。他從小就很羨慕,他們家氣氛很和諧,父母對於黃憶的選擇不會強加幹涉。如果換成他的父母,獨生子女去異地發展,他們是強烈反對的。
但是黃憶的父母就不一樣的想法,他們覺得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他們自己過好自己的,孩子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他們也不會幹涉。畢竟未來都是孩子自己要去麵對的。
從小到大,黃憶的父母沒有強製要求他做什麽或者改變什麽,都是大家商量著怎麽做,平等民主。
雖然長輩和年輕人的看法還是有出入的,畢竟對很多問題的認知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相對來說,黃憶的父親會保守一些,有時候也固執一些。他的母親就好一些,能接受新的東西。他們曾經來深圳短住過兩個月。
白天,白珍他們上班的時候,公公婆婆就會在周圍散步,偶爾也會幫忙收拾下家裏。婆婆會經常拿白珍在書架裏的書來看。她還是很愛學習的。
她不排斥接受新的東西,雖然對於他們來說,改變有時候也是困難的,尤其一些既往的老習慣。但是他們願意嚐試。
白珍發現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隻是或多或少而已。有的東西會藏在潛意識裏,隻是你沒有意識到而已。
現在國內也有了,一針35萬左右。她當即發給了白梅,告訴她現在肝癌有了新療法了。白梅估計內心也會有些悵然。她還問了白珍,這種一針就能好還是要分療程的?
白珍說不太清楚,估計也要看治療的情況才定的吧。白梅說,太貴了,這些癌症特效藥得掏空多少家庭呀?
白珍說,所以更應該配上百萬醫療險呀。這些現在很多特效藥、進口藥,百萬醫療險都是可以報銷的。
其實姐妹倆的心裏可能都在想,如果當初白苗生病的時候,就有這個療法在國內,有可能還能多活幾年吧。
白梅除了在白珍這裏投保過重疾險和意外險,醫療險一直就沒有投保。之前白珍為了過考核,曾經讓她出了個醫療險,但是保費還是白珍出的。
白梅對於保險並不是很相信,即使讓她買個幾百保費可以報銷一年400萬的住院醫療險,她都會說她沒錢。白珍也是很無語。
兩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保險這個工具在投資理財中的作用。白珍告訴她保險其實是個好東西,在國外已經有幾百年的曆史,隻是國內的起步比較晚。但是在金融功能方麵它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隻是很多人還停留在重疾險,意外險的基本保障。
白梅就馬上說她沒有錢存這些。普通人存不起。白珍說,有錢人有有錢人的做法,他們主要是為了資產配置、繼承、家族信托之類的。普通人就積少成多,比如給孩子存教育金,自己的養老金,都是一點點存起來的。
白梅就一直在說沒錢,估計她還在想著保險就是消費。其實她還真的沒有領會到理財型保險的好處。接著白梅就在那裏很悲觀地說,他們每年也就存幾萬塊錢,現在老人一年年年紀大了。意思是未來可能醫療要花錢。他們公司年後可能還要裁員。
白珍倒不擔心,因為她給藍月投保有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如果真的發生這方麵的風險,這些是可以應對的。至少不像當時白苗突然檢查出來癌症這麽被動。
其實白珍在前幾年每年都是有給家裏四個老人投保百萬住院醫療險的,隻是在疫情後,他們夫妻倆經濟緊張,信用卡、網貸、房貸等壓力,使得她不得不削減一些保單的保費。
最初她是想著至少白苗單位還有社保,一直以來看上去白苗就比藍月要健康。平時他感冒或者不舒服,都是能扛就扛,或者就自己買點藥應付一下。
他從來沒有主動和家人說過他哪裏不舒服,或者要去醫院看醫生之類。他實在不舒服的時候就會去睡覺。蒙頭大睡,之後似乎又滿血複活。
隻是在感覺到身體很不舒服的時候,他可能也發現蒙頭大睡一天並不能緩解,之後實在受不了了才去看醫生的。白珍在白苗發病前一年,剛好沒有續保他的百萬住院醫療險和重疾險,兩份保單加一起,保費4000多元。
白珍沒想到,因此就隻能自己承擔費用了。她連後悔的時間都沒有。自從發現了白苗的病情後,她趕緊把藍月的保單都續上了。藍月的社保是那種農合,一旦有什麽,自費的金額更高。讓重疾險和醫療險有效,一旦有風險才能大大減輕家裏的負擔。
白珍說,裁員也是正常的,現在很多公司為了優化,更新人力結構,會選擇裁員。有時候裁員也不一定是個壞事。多找些副業就不會那麽被動。
白珍還舉了同事的老公的例子。他是81年的,一直在鋰電池行業,新能源車用的那種電池。他原來公司是上市公司,他屬於中層管理,還持股200-300萬。是技術人才,有很多研發的專利,但是他也被裁員了。因為他們公司承受不了這麽多的人力成本,把年齡40歲以上的裁員了。當時按深圳的上年平均收入給的補償,賠了200多萬。他的股份除掉了資本利得稅後,全部變現也有300萬左右。
這個同事他們家本來有兩套房按揭,現在老公的收入不穩定了。他們提前還了房貸一百多萬。其餘的錢就存下來了。這個同事說,她老公現在很有危機感,就不想負債,信用卡都取消了。
白珍的這個同事一直很注重理財,家裏現金也充足,保險也買了很多。進保險公司前,這個同事在內地是中學數學老師,她來深圳追隨丈夫,在內地的學校是辦了停薪留職,她的社保還留在原來的學校。那個學校每年還有給她交社保和發工資。聽說她每年也會迴去幾次。
白珍剛進公司那會,有次在下班迴家,走在石洲中路的時候,這個同事叫了她名字。然後白珍 轉頭一看原來是這個同事。她們就閑聊了兩句,她才知道這個同事是來這邊給學生上課。
原來她除了做保險業務,還經常會接家教。她的家教費不便宜,一小時150-300元。白珍大學時候也利用閑暇時間做過兼職,她知道這個行業做得好還是很賺錢的。何況這個同事還是正規的老師。
現在這個同事不在保險公司做了。她就可以大力在做家教了。她自己曾經說過,她雖然是數學老師,但是她女兒的數學很差,偏科嚴重,文科成績比較好。她給女兒補習過數學,但是女兒聽不進去。
她自己隻好給女兒請了老師來補習數學。她隻要求女兒的數學達到班級平均成績就好,不要求拔尖。
這個舊同事的老公被裁員後 ,過了一兩個月後,她老公又找到了另一家公司上班了,雖然工資三萬多,比之前少了一萬左右。但是這個公司是很有潛力的,已經在申請上市了。他過去後,運氣很好,部門經理剛好升職了。他剛轉正就成為了部門經理了。
不過他們這個公司也說訂單比以前要少,很多合作商 拿了貨,貨款還沒有付完,欠著。他們公司還要去追債。但是幸運的是,他入司半年後,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了。他又持有了新公司的股份。
白珍以這個例子告訴白梅,其實裁員也不一定是壞事。不用害怕,真的發生的話,車到山前必有路。
白珍現在雖然暫時這幾年沒有什麽債務負擔了,可是一想到白苗的骨灰還存在殯儀館的存骨灰區域,她心裏就會一緊。這也意味著要趕緊努力賺錢,到時候找個合適的墓地給他安放。
雖然白苗的骨灰就安放在深圳的殯儀館,但是骨灰存儲證在藍月手裏。黃憶曾經說過,是不是白梅擔心白珍他們如果有這個證,會不會拿白苗的骨灰海葬。因為在最初的時候,白珍主張過海葬。
現在海葬、樹葬都是比較時新的環保葬法,而且很多唿聲說未來可能會放棄火葬、土葬的方式。白珍當時剛提出來海葬的時候,藍月並沒有反對,也不支持。
在白苗還清醒的時候,藍月也和白苗溝通過身後事的問題。白苗第一心願是想要迴到老家安葬。但是他當時可能也意識到很難迴到故土安葬。因為當時他的弟弟的兩個兒子就要辦婚禮了。他的妹妹反對有相衝的事情影響親事。尤其她其中一個侄子還是離婚後二婚,再度結婚,婚禮極為重要。
藍月也是從白苗妹妹的電話裏聽出來,她反對當時重病的白苗在那個清明節迴去祭祖。她知道肝硬化、肝癌的病人會特別消瘦,如果讓家裏的親戚們看出來他生病了,大家都會比較害怕。藍月也是這麽想的。
在最後的那段時間,白苗曾經有想過趁著還能走動,迴去看看。白珍也是很擔心他會不會在路上有不舒服,或者在老家病情加重,就很麻煩。因為那邊去市中心,至少開車兩個小時。
大家都不想他那個時間去。白珍和白梅都隻能哄著他說,先吃藥治療,過兩周檢查看指標如果穩定,再打算。
白苗當時也同意了。或許他也在大家的阻撓裏感受到大家的擔憂吧。一個人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得的什麽病,也不知道自己的親人們都在阻止自己迴到出生時候的家,這種無奈,白苗內心可能才能體會。即使是他去世一年多後,白珍迴想起來,心裏其實還是有種莫名的憂傷。
人老了,很多事情就真的心有餘力不足 。不論他曾經年輕時候多麽輝煌,或者多麽強壯,不論他曾經叱吒風雲多麽風光,或者曾經大殺四方多麽嚇人,到老了,就是個老人。
白苗當時也一樣。盡管他給原生家庭和自己的家庭做出了多少貢獻和犧牲,最後等待他的也隻有無奈的死亡和無盡的歎息。
生命是脆弱的,尤其生了病的老人更是脆弱的。在藥石不靈的情況下,內心的痛苦更是別人無法體會的。
白珍陪著白苗度過他最後的一個月,她看到更多的年老後的白苗內心的極度孤獨和對這個世界的眷戀。隻是他身邊的親人們,他曾經愛過和幫助過的親人們,並不能拯救他。
有人說,如果去世的家人出現在夢中,可能是過去心中的某種遺憾呈現出來。白珍在白苗去世後一年多裏,曾經夢到過幾次白苗。她還能不斷地在耳邊迴響他的聲音,叫自己小名的那種語氣。
白珍也問過黃憶,有沒有夢見過白苗?黃憶說他也有過幾次夢裏夢見過嶽父,不過夢裏的故事忘記了。
白珍估計藍月和白梅或許也夢見過,隻是她們沒有說。有時候感覺藍月和白梅神神秘秘,有的事情藍月隻會和白梅說,有的事情她隻會和白珍說。
白珍總是感覺長大後,自己和藍月還是有一些隔閡的,她自己也不太願意把很多真實的內心想法和藍月溝通。偶爾說出來一點,她們萬一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有可能還會有爭執。
她常常羨慕黃憶家的那種民主的氛圍,他可以平等地和父母溝通對一些人一些事的看法。他們把他當成大人,而不是孩子。但藍月則反過來,就一直把白珍白梅當作孩子來看待。認為長幼有序,有的話不能說。
黃憶的表弟有次和白珍夫妻倆一起逛街,就聊起來說黃憶家的家庭氛圍很好,一直比較快樂。他從小就很羨慕,他們家氣氛很和諧,父母對於黃憶的選擇不會強加幹涉。如果換成他的父母,獨生子女去異地發展,他們是強烈反對的。
但是黃憶的父母就不一樣的想法,他們覺得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他們自己過好自己的,孩子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他們也不會幹涉。畢竟未來都是孩子自己要去麵對的。
從小到大,黃憶的父母沒有強製要求他做什麽或者改變什麽,都是大家商量著怎麽做,平等民主。
雖然長輩和年輕人的看法還是有出入的,畢竟對很多問題的認知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相對來說,黃憶的父親會保守一些,有時候也固執一些。他的母親就好一些,能接受新的東西。他們曾經來深圳短住過兩個月。
白天,白珍他們上班的時候,公公婆婆就會在周圍散步,偶爾也會幫忙收拾下家裏。婆婆會經常拿白珍在書架裏的書來看。她還是很愛學習的。
她不排斥接受新的東西,雖然對於他們來說,改變有時候也是困難的,尤其一些既往的老習慣。但是他們願意嚐試。
白珍發現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隻是或多或少而已。有的東西會藏在潛意識裏,隻是你沒有意識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