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在浮誇的訓練中成長
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種田養崽崽 作者:落筆成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親眼目睹了楊夫子的忽悠大法,周千夫長好像打開了任督二脈,找到了對付劉伯輝他們的正確方式。
他們班的學生平時看起來是比較聽話的,但累的時候也來難免偷懶,或者團結起來做什麽悄咪咪的壞事。
但是自從他改變了方式,可謂事半功倍,雖然累,但大家的勁頭越來越足,進步也非常的快,很快就成為了整個營內最亮眼的仔。
所有的教官都到周千夫長這裏來請教,想要得到他的些許指點。
他們都是大老粗,有一些策略,但不多,不懂什麽彎彎繞,平時隻能指著那些新兵的鼻子大罵:“你們一群廢物,連那些孩子都比不上,就這慫樣,怎麽去保家衛國?怎麽去保護你們的父母妻兒?”
翻來覆去都是這些詞兒,沒有什麽花樣,新兵們都聽膩了,本來這次征兵就是額外的呀,確實有一些是想要得到特赦,但更多的是因為交不起銀子呀。
現在又嫌他們不賣力,馬上命都要賣出去了,力氣還不能容他們留一留嗎?
二皇子也對這個班的訓練結果很滿意,暗地裏和楊夫子聊天:“子瑜,雖然知道你的本事,但還是被你們班的這幾個孩子驚豔到,甩出那些新兵不知凡幾,若人人都像他們這樣,何愁不能一統天下?”
楊夫子雖出身武將世家,但在邊關也見慣了民間疾苦,看向以後終究會繼承大統的二皇子,衡量再三,還是說了句實話:“於權貴來說,開疆拓土始功績,是利益,是平戰火,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可能隻想活著,至於以後怎麽樣,也不該由他們考慮那麽遠。”
二皇子聽完楊夫子的話後,沉默良久才道:“可是若想一勞永逸,百姓安寧,總是要有人去以命相搏,難道,我們這樣做不對嗎?”
他自幼接受帝王教育,一心想著建功立業,卻未曾如此深入思考過百姓的想法。
思慮一番後:“子瑜,你說得有理。本皇子此前的確思慮不周。”二皇子誠懇說道。
楊夫子微微躬身,“殿下心懷天下便已是難得。隻是這底層士兵多是窮苦人家子弟,若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非一味責罵,想必效果更佳。”
二皇子點頭稱是:“或許換個方法,他們真的能成為我手中最銳利的劍。”
隨後下令各教官改進訓練方法。而周千夫長所在班級則成了示範典型。
每天早上都是練耐力,這一天,所有新兵都負重越野,現在大家對此地地形已經完全熟悉了,直接進行穿山脈的越野,所有的副手都派去前麵新兵營監督照看,主教官全部留在訓練場,觀摩周千夫長訓練學員。
劉伯輝他們以前訓練的時候被人圍觀也不止一次,書院裏的同學們經常會好奇他們的訓練方式,所以每次他們也上騎射的時候就會花很長時間圍著他們看。
但那些都是業餘人士,對他們來說,被他們看還會隱有一絲得意和傲嬌在裏麵,時不時的想要賣弄一下的感覺。
但這次不一樣,這次圍觀的都是教官,這些身經百戰的教官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他們的每一個動作細節。劉伯輝等人頓時緊張起來,動作都有些僵硬,腳步都變得有些沉重。
周千夫長察覺到他們的情緒,低聲鼓勵道:“莫慌,就當是尋常訓練,拿出大家的實力來。”
他們今天做的是障礙訓練,與普通的障礙訓練不同,除了那些固定的障礙,中間還留了人守關,不管你用什麽辦法通過都行。
劉伯輝深吸一口氣,第一個衝向障礙。他身形敏捷,輕鬆越過了幾個簡單的障礙,接著便遇到了守關之人。
對方是個孔武有力的老兵,眼神犀利。劉伯輝心中一緊,但想起周千夫長的鼓勵,立刻鎮定下來,這樣的人要想正麵勝過,以劉伯輝現在的能力是萬萬不能的。
周千夫長在旁邊指點:“不可力敵,隻可智取,四兩撥千斤,你一定可以的。”
兩人迅速交手,劉伯輝年齡小,力量遠遠不足,所以他憑借的全是靈活的身手和巧妙的招式,不敢正麵撞擊。
打了幾招,看劉伯輝力有不殆,周千夫長又道:“堅持一下,等到援兵你就勝利了。”
學員們是一個接一個過去的,當第一個人開始和守關人打的時候,第二個就可以出發了,所以劉伯輝一個人撐了一會,他的同窗就過來了一個,開始二打一。
兩個人相互對了個眼神,後來的一個攻擊,引得守關人抵擋,劉伯輝從旁邊溜過去,進入後麵的關卡。
進入以後也並沒有好好的走,而是在關卡旁大喊了一聲:“左邊,暗器。”
引得守關人一迴頭,他的同學也一側身從右側繞過去踏上了後麵的關卡。
周千夫長大聲道:“漂亮,以弱勝強,你們的成長令人刮目相看。”
後麵的同學受到鼓舞,紛紛效仿。有的雖遇到困難,但在團隊成員的鼓舞中也咬牙克服。
其中,以周千夫長的聲音最為頻繁,分貝最大。
二皇子在一旁觀看,不禁點頭稱讚。他看到的不僅體能有提升,更可貴的是他們擁有的頑強的鬥誌和相互間的默契配合。
也是因為守關人沒有下死手,而且他們又是善於配合,但所謂的兵不厭詐,本來在戰場上,各種計謀都是可以使用的。
隨著訓練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同學順利通過各項障礙。
等最後大家全部到達終點後,盡管疲憊不堪,但劉伯輝等人依然挺胸抬頭。教官們紛紛鼓掌表示認可。
而那個守關的人,轉迴身,對著各種使詐通過他阻攔的學子們,不知道該做何表情。
周千夫長欣慰地看著自己的學員,張口就是一頓誇,其他教官則目瞪口呆的看著周千夫長,均是一言難盡的樣子。
這這這,原來周千夫長在訓練中是這麽聒噪的嗎?難道這麽一群優秀的孩子,就是在這樣浮誇的訓練中成長的嗎?
他們班的學生平時看起來是比較聽話的,但累的時候也來難免偷懶,或者團結起來做什麽悄咪咪的壞事。
但是自從他改變了方式,可謂事半功倍,雖然累,但大家的勁頭越來越足,進步也非常的快,很快就成為了整個營內最亮眼的仔。
所有的教官都到周千夫長這裏來請教,想要得到他的些許指點。
他們都是大老粗,有一些策略,但不多,不懂什麽彎彎繞,平時隻能指著那些新兵的鼻子大罵:“你們一群廢物,連那些孩子都比不上,就這慫樣,怎麽去保家衛國?怎麽去保護你們的父母妻兒?”
翻來覆去都是這些詞兒,沒有什麽花樣,新兵們都聽膩了,本來這次征兵就是額外的呀,確實有一些是想要得到特赦,但更多的是因為交不起銀子呀。
現在又嫌他們不賣力,馬上命都要賣出去了,力氣還不能容他們留一留嗎?
二皇子也對這個班的訓練結果很滿意,暗地裏和楊夫子聊天:“子瑜,雖然知道你的本事,但還是被你們班的這幾個孩子驚豔到,甩出那些新兵不知凡幾,若人人都像他們這樣,何愁不能一統天下?”
楊夫子雖出身武將世家,但在邊關也見慣了民間疾苦,看向以後終究會繼承大統的二皇子,衡量再三,還是說了句實話:“於權貴來說,開疆拓土始功績,是利益,是平戰火,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可能隻想活著,至於以後怎麽樣,也不該由他們考慮那麽遠。”
二皇子聽完楊夫子的話後,沉默良久才道:“可是若想一勞永逸,百姓安寧,總是要有人去以命相搏,難道,我們這樣做不對嗎?”
他自幼接受帝王教育,一心想著建功立業,卻未曾如此深入思考過百姓的想法。
思慮一番後:“子瑜,你說得有理。本皇子此前的確思慮不周。”二皇子誠懇說道。
楊夫子微微躬身,“殿下心懷天下便已是難得。隻是這底層士兵多是窮苦人家子弟,若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非一味責罵,想必效果更佳。”
二皇子點頭稱是:“或許換個方法,他們真的能成為我手中最銳利的劍。”
隨後下令各教官改進訓練方法。而周千夫長所在班級則成了示範典型。
每天早上都是練耐力,這一天,所有新兵都負重越野,現在大家對此地地形已經完全熟悉了,直接進行穿山脈的越野,所有的副手都派去前麵新兵營監督照看,主教官全部留在訓練場,觀摩周千夫長訓練學員。
劉伯輝他們以前訓練的時候被人圍觀也不止一次,書院裏的同學們經常會好奇他們的訓練方式,所以每次他們也上騎射的時候就會花很長時間圍著他們看。
但那些都是業餘人士,對他們來說,被他們看還會隱有一絲得意和傲嬌在裏麵,時不時的想要賣弄一下的感覺。
但這次不一樣,這次圍觀的都是教官,這些身經百戰的教官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他們的每一個動作細節。劉伯輝等人頓時緊張起來,動作都有些僵硬,腳步都變得有些沉重。
周千夫長察覺到他們的情緒,低聲鼓勵道:“莫慌,就當是尋常訓練,拿出大家的實力來。”
他們今天做的是障礙訓練,與普通的障礙訓練不同,除了那些固定的障礙,中間還留了人守關,不管你用什麽辦法通過都行。
劉伯輝深吸一口氣,第一個衝向障礙。他身形敏捷,輕鬆越過了幾個簡單的障礙,接著便遇到了守關之人。
對方是個孔武有力的老兵,眼神犀利。劉伯輝心中一緊,但想起周千夫長的鼓勵,立刻鎮定下來,這樣的人要想正麵勝過,以劉伯輝現在的能力是萬萬不能的。
周千夫長在旁邊指點:“不可力敵,隻可智取,四兩撥千斤,你一定可以的。”
兩人迅速交手,劉伯輝年齡小,力量遠遠不足,所以他憑借的全是靈活的身手和巧妙的招式,不敢正麵撞擊。
打了幾招,看劉伯輝力有不殆,周千夫長又道:“堅持一下,等到援兵你就勝利了。”
學員們是一個接一個過去的,當第一個人開始和守關人打的時候,第二個就可以出發了,所以劉伯輝一個人撐了一會,他的同窗就過來了一個,開始二打一。
兩個人相互對了個眼神,後來的一個攻擊,引得守關人抵擋,劉伯輝從旁邊溜過去,進入後麵的關卡。
進入以後也並沒有好好的走,而是在關卡旁大喊了一聲:“左邊,暗器。”
引得守關人一迴頭,他的同學也一側身從右側繞過去踏上了後麵的關卡。
周千夫長大聲道:“漂亮,以弱勝強,你們的成長令人刮目相看。”
後麵的同學受到鼓舞,紛紛效仿。有的雖遇到困難,但在團隊成員的鼓舞中也咬牙克服。
其中,以周千夫長的聲音最為頻繁,分貝最大。
二皇子在一旁觀看,不禁點頭稱讚。他看到的不僅體能有提升,更可貴的是他們擁有的頑強的鬥誌和相互間的默契配合。
也是因為守關人沒有下死手,而且他們又是善於配合,但所謂的兵不厭詐,本來在戰場上,各種計謀都是可以使用的。
隨著訓練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同學順利通過各項障礙。
等最後大家全部到達終點後,盡管疲憊不堪,但劉伯輝等人依然挺胸抬頭。教官們紛紛鼓掌表示認可。
而那個守關的人,轉迴身,對著各種使詐通過他阻攔的學子們,不知道該做何表情。
周千夫長欣慰地看著自己的學員,張口就是一頓誇,其他教官則目瞪口呆的看著周千夫長,均是一言難盡的樣子。
這這這,原來周千夫長在訓練中是這麽聒噪的嗎?難道這麽一群優秀的孩子,就是在這樣浮誇的訓練中成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