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好的糧種是可以救命的
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種田養崽崽 作者:落筆成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家裏雖然已經搞起來了,但是李婉寧第二天的事情還是很多。
為了保險起見,一大早,在孩子們上課前,找了楊夫子簽協議,拿到一百一十兩的預付款。
然後到糧店去付款,讓他們安排送貨。
路過書肆的時候,被老板看到了,招唿她進去。
一看這個樣子,就知道是有話要說,書店裏有別人在,於是李婉寧跟著來到了會客廳。
一到沒人的地方,書肆老板就不淡定了:“李夫人呀,你上次的《曾許諾》是不是還有第二部?”
李婉寧點點頭:“是的,不過第二部是講她們的下一代,和前麵是有一些人物關係。但是第一部自身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那第二部什麽時候出呀?”老板問的有些急切,不同於以往催稿的樣子。
“最近不行,馬上就要開始收小麥了,再加上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可能下筆都要一個月往後了,真正寫好又得一個很長的過程,畢竟,要保證質量的嘛。”李婉寧算了算時間。
“哎呀,這就麻煩了。”老板有些為難:“您看,能不能盡快?一個月以後才開始寫也太久了。”
書肆老板雙手抱拳,朝上拱了拱:“這本書被貴人看中了,說是要看第二部,您看能不能克服一下困難,早點寫出來?”
被貴人看中?其實李婉寧一點都不奇怪,身份尊貴的人也不能整天宅鬥宮鬥呀,還得給自己找點樂子,不然生活裏全是算計,活得多累呀。
“那我盡量吧,爭取把這個事情提前,但寫出一個故事總是會有一個過程,必要的時間還是要的,不然寫的不好看了也會被怪罪的。”李婉寧想了想,不管是什麽樣的貴人,也不是現在的她能得罪得起的。
這個倒是事實,底層的人命不值錢,萬一碰上不講理的,碾死他們就像碾死一隻小螞蟻,多冤枉呢。
突然感覺自己最近有太多的事,從書肆出來的時候,李婉寧有了一種要打多份工的感覺,分身乏術呀。
看來,家裏的人手要重新調配了。
等到李婉寧到家的時候,糧鋪的車馬已經到了,正在工廠卸貨,隊尾還沒進大門。
五千斤糧食,真不是個小數目,李婉寧想想家裏的人,即使有送糧的夥計願意幫忙,人也不太夠。
趕緊跳下車,將牛拴在大門外,然後走進去看情況。
沒想到院子裏來來往往有很多人,大家都在幫忙搬東西。
除了王誌遠三個自家雇來的,還有好多不認識的,想來也不會有這麽多人來送糧。
連翹看到李婉寧,走上前來解釋:“夫人,糧食太多了,我就將王大哥他們叫過來幫忙,嫂子們覺得三個人可能有點慢,也叫了家裏人過來。路上有人聽說我們這裏需要人手,有人也跟過來了。”
這麽一說,李婉寧就了解了,原來很多都是村裏的人。
人多力量大不是說說的,五千斤糧食在大家的幫助下,很快卸貨並被整整齊齊送進倉庫。
糧店的人走了,院子裏還剩下十幾個人,李婉寧向大家行禮:“多謝各位的幫忙,不然今天這事我們可要費些勁了。”
有人擺擺手:“李夫人見外了,您幫我們開荒,過年送我們春聯,我們和舉手之勞不算什麽。”
“是呀,以後如果有什麽事盡管說話,要銀子沒有,要幹活還是可以的。”
。。。。。。
這麽一搞,李婉寧覺得自己好像還有點感動。
當你的一點點善意能被感受到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杜若正在工廠裏麵和大家一起忙活得熱鬧,李婉寧將她叫了出來,然後把連翹也帶迴去。
今天不是女孩子們上課的日子,所以大家都在家裏,紅袖正在指點她們給自己縫新衣服。
針線活兒也算是現在女子的必備技能,多少得學點,尤其是衣服縫製,可以做不好,但一定要會。
“來來來,大家過來一下。”李婉寧將大家叫到一起。
“現在我們有幾件事情要做,一是每五天兩次的鹵菜奶茶,二是方便麵廠的十萬斤訂單,三是馬上要進行的小麥收割,還有一個就是話本子《長相思》,今天被書肆老板催稿了,挺著急的。”
一聽有這麽多事情,李婉寧在大家臉上裏看到了一種叫做“興奮”的神情。
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對於後續的故事,大家也很期待呢。
但是不是重點有點不對呀。
沒想到現在有點錢了,連翹這管家大丫頭的派頭馬上就出來了:“沒事的,夫人,我們這麽多人差不多能忙得過來的。”
“哦?”李婉寧抬頭看看這個書裏曾經掌管過原主一切事宜的得力助手。
連翹一一分派:“第一件事,賣鹵菜的話,我們再雇一個人,要不看看丁嫂子有沒有時間,可以和夫人一起去,麻煩丁嫂子送一下貨。”
現在送貨有了小推車,倒是方便了很多,而且,丁嫂子每次都滿街道賣茶水,對鎮上也挺熟悉的,送貨沒有問題。
“第二件事,方便麵的製作,在不上學堂的日子裏,就交給婷兒小姐吧,她上學的時候就由紅袖照看一下,反正都是熟手,中間過去看幾次就行,不需要時時盯著。”
這個倒是,這個時代的十四歲,已經算是大姑娘了,很多事情可以教給她鍛煉鍛煉。
看看大家並沒有反對的意思,連翹繼續:“第三件事,小麥的收割,奴婢覺得這件事情交給王大哥就好,他對咱家最了解,而且今年會有村裏的人來幫忙,並不需要我們時刻盯著。我們不管飯,等收了糧食每家送兩斤新麥子也算是感謝。”
聽到送新麥子,李婉寧笑道:“我買糧食的時候,人家在其中放了五百斤高產糧種,反正咱家也用不了,估計現在有些人家也斷糧了,不如我們將這個糧種借給他們,等他們下次收了再還給我們就好。”
連翹一聽:“夫這個提議好,這個禮比送兩斤新麥子要更重。”
這年頭,好的糧種是可以救命的。
為了保險起見,一大早,在孩子們上課前,找了楊夫子簽協議,拿到一百一十兩的預付款。
然後到糧店去付款,讓他們安排送貨。
路過書肆的時候,被老板看到了,招唿她進去。
一看這個樣子,就知道是有話要說,書店裏有別人在,於是李婉寧跟著來到了會客廳。
一到沒人的地方,書肆老板就不淡定了:“李夫人呀,你上次的《曾許諾》是不是還有第二部?”
李婉寧點點頭:“是的,不過第二部是講她們的下一代,和前麵是有一些人物關係。但是第一部自身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那第二部什麽時候出呀?”老板問的有些急切,不同於以往催稿的樣子。
“最近不行,馬上就要開始收小麥了,再加上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可能下筆都要一個月往後了,真正寫好又得一個很長的過程,畢竟,要保證質量的嘛。”李婉寧算了算時間。
“哎呀,這就麻煩了。”老板有些為難:“您看,能不能盡快?一個月以後才開始寫也太久了。”
書肆老板雙手抱拳,朝上拱了拱:“這本書被貴人看中了,說是要看第二部,您看能不能克服一下困難,早點寫出來?”
被貴人看中?其實李婉寧一點都不奇怪,身份尊貴的人也不能整天宅鬥宮鬥呀,還得給自己找點樂子,不然生活裏全是算計,活得多累呀。
“那我盡量吧,爭取把這個事情提前,但寫出一個故事總是會有一個過程,必要的時間還是要的,不然寫的不好看了也會被怪罪的。”李婉寧想了想,不管是什麽樣的貴人,也不是現在的她能得罪得起的。
這個倒是事實,底層的人命不值錢,萬一碰上不講理的,碾死他們就像碾死一隻小螞蟻,多冤枉呢。
突然感覺自己最近有太多的事,從書肆出來的時候,李婉寧有了一種要打多份工的感覺,分身乏術呀。
看來,家裏的人手要重新調配了。
等到李婉寧到家的時候,糧鋪的車馬已經到了,正在工廠卸貨,隊尾還沒進大門。
五千斤糧食,真不是個小數目,李婉寧想想家裏的人,即使有送糧的夥計願意幫忙,人也不太夠。
趕緊跳下車,將牛拴在大門外,然後走進去看情況。
沒想到院子裏來來往往有很多人,大家都在幫忙搬東西。
除了王誌遠三個自家雇來的,還有好多不認識的,想來也不會有這麽多人來送糧。
連翹看到李婉寧,走上前來解釋:“夫人,糧食太多了,我就將王大哥他們叫過來幫忙,嫂子們覺得三個人可能有點慢,也叫了家裏人過來。路上有人聽說我們這裏需要人手,有人也跟過來了。”
這麽一說,李婉寧就了解了,原來很多都是村裏的人。
人多力量大不是說說的,五千斤糧食在大家的幫助下,很快卸貨並被整整齊齊送進倉庫。
糧店的人走了,院子裏還剩下十幾個人,李婉寧向大家行禮:“多謝各位的幫忙,不然今天這事我們可要費些勁了。”
有人擺擺手:“李夫人見外了,您幫我們開荒,過年送我們春聯,我們和舉手之勞不算什麽。”
“是呀,以後如果有什麽事盡管說話,要銀子沒有,要幹活還是可以的。”
。。。。。。
這麽一搞,李婉寧覺得自己好像還有點感動。
當你的一點點善意能被感受到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杜若正在工廠裏麵和大家一起忙活得熱鬧,李婉寧將她叫了出來,然後把連翹也帶迴去。
今天不是女孩子們上課的日子,所以大家都在家裏,紅袖正在指點她們給自己縫新衣服。
針線活兒也算是現在女子的必備技能,多少得學點,尤其是衣服縫製,可以做不好,但一定要會。
“來來來,大家過來一下。”李婉寧將大家叫到一起。
“現在我們有幾件事情要做,一是每五天兩次的鹵菜奶茶,二是方便麵廠的十萬斤訂單,三是馬上要進行的小麥收割,還有一個就是話本子《長相思》,今天被書肆老板催稿了,挺著急的。”
一聽有這麽多事情,李婉寧在大家臉上裏看到了一種叫做“興奮”的神情。
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了,對於後續的故事,大家也很期待呢。
但是不是重點有點不對呀。
沒想到現在有點錢了,連翹這管家大丫頭的派頭馬上就出來了:“沒事的,夫人,我們這麽多人差不多能忙得過來的。”
“哦?”李婉寧抬頭看看這個書裏曾經掌管過原主一切事宜的得力助手。
連翹一一分派:“第一件事,賣鹵菜的話,我們再雇一個人,要不看看丁嫂子有沒有時間,可以和夫人一起去,麻煩丁嫂子送一下貨。”
現在送貨有了小推車,倒是方便了很多,而且,丁嫂子每次都滿街道賣茶水,對鎮上也挺熟悉的,送貨沒有問題。
“第二件事,方便麵的製作,在不上學堂的日子裏,就交給婷兒小姐吧,她上學的時候就由紅袖照看一下,反正都是熟手,中間過去看幾次就行,不需要時時盯著。”
這個倒是,這個時代的十四歲,已經算是大姑娘了,很多事情可以教給她鍛煉鍛煉。
看看大家並沒有反對的意思,連翹繼續:“第三件事,小麥的收割,奴婢覺得這件事情交給王大哥就好,他對咱家最了解,而且今年會有村裏的人來幫忙,並不需要我們時刻盯著。我們不管飯,等收了糧食每家送兩斤新麥子也算是感謝。”
聽到送新麥子,李婉寧笑道:“我買糧食的時候,人家在其中放了五百斤高產糧種,反正咱家也用不了,估計現在有些人家也斷糧了,不如我們將這個糧種借給他們,等他們下次收了再還給我們就好。”
連翹一聽:“夫這個提議好,這個禮比送兩斤新麥子要更重。”
這年頭,好的糧種是可以救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