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紅袖的小徒弟
和丈夫的小妾一起流放種田養崽崽 作者:落筆成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每天幫人開荒後,迴來都會說一下各家的大致情況,所以李婉寧現在對村裏的人家也有了些了解,而從她了解到的內容,覺得雖然都淪落到了最底層,雖然能力有限,但還沒有徹底被打倒,心裏一直沒有放棄,所以都很努力。
對於這樣的人家,李婉寧覺得拉一把是有意義的。
所以更加打定了去李婆婆家看看的心思。
從地裏拔了幾根菜,摘了兩個南瓜,李婉寧挽著籃子就走了,因為知道她們家有個女孩子,所以還特意帶了劉雅柔和劉雅琴一起。
一半,從房屋的破敗程度就能看出一個家的貧富,果然,對於這樣一老一小來說,看那屋頂都感覺會漏雨一樣。
說是李婆婆六十來歲,但看著就像七八十了一樣,蒼老瘦弱,臉上能夾死蚊子那種,正將針線舉得老遠在縫補一件舊衣服。
小女孩說是十歲,看起來像個七八歲的,也是幹幹瘦瘦的,正在菜園子裏澆水。
李婉寧在柵欄門外叫了聲:“李婆婆?”
聽到聲音,李婆婆抬頭:“你是?”
“李婆婆,我是村尾的,叫李婉寧,想必村長和您說過了,如果你們願意在春耕的時候來我家幫忙的話,我可以幫你們開荒的。”李婉寧站在院門口做了個自我介紹。
“快請進來。”李婆婆起身將李婉寧迎進來。
李婉寧放下手中的籃子:“我們家院子裏的菜,拿來給您嚐嚐。”
“這怎麽好?”李婆婆有些不好意思。
其實農村人經常會互送一些菜什麽的,大家都不以為意,但是她們這村裏的人都是流放來的,反倒不太習慣,不過李婉寧比較喜歡這種大家相互走動的感覺,很親切,好像迴到了小時候的老家。
“您收下吧,不值什麽的。”李婉寧笑著坐下。
李婆婆給李婉寧倒了一碗水:“李夫人,我知道你心善,但是你看看我們家,能幫你什麽忙?這不是明擺著去占便宜嗎?我沒那個臉。”
“李婆婆,您要覺得過意不去,我們家還有你們可以做的呢,等每年玉米收迴來幫我們摳玉米粒,您可不知道,每次摳那個摳得人手疼,多一個人我們也稍微輕鬆點。”李婉寧想想被玉米粒支配的季節,覺得自己好像手又開始疼了。
李婆婆還是覺得有些過意不去,這人家明擺著是照顧她們。
李婉寧看著乖巧坐在李婆婆腿邊的小姑娘:“你叫什麽名字呀?”
小姑娘軟軟道:“我叫小丫,大小的小,樹丫的丫。”
李婆婆摸摸她的頭:“原來叫曉雅,知曉的曉,文雅的雅,後來生了一場病,為了好養活,就幹脆叫小丫了。”
“李婆婆,如果您還覺得占了我們便宜,不如讓小丫去給我幹一個月的活兒,當然,我也不會讓她幹重活,就是幫我們這兩姑娘喂雞喂狗啥的,我給您開一畝的地,怎麽樣?”
一聽喂雞,劉雅柔就來興致了:“是呀,小丫,你和我一起去喂雞吧,我養了很多雞。”
“好呀。阿奶,就讓我去吧。”
看著李婉寧也不是個壞心的,而且能讓村長專門來說的,想必人品是有保障的。
李婆婆點點頭:“好的,那小丫幫你們幹一個月的活兒,每季我們祖孫倆再幫你們剝玉米。”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說好讓小丫第二天就去。
迴去的路上,劉雅柔問李婉寧:“母親,您為啥要讓小丫來咱家?”
李婉寧笑一笑:“我看小丫和你們差不多大,你們會打絡子,那她應該也學的會,我們教會她打絡子的話,她們家也能有點收入。”
兩個孩子這才明白李婉寧的用意,劉雅琴不由道:“母親,您是我見過最好的人。”
劉雅柔也很驕傲:“那是,也不看她是誰的母親。母親放心,等小丫來了,我們和她一起打。”
小丫雖然看起來小,但心智成熟度挺高的,一大早來了看到劉雅柔在給雞剁菜,馬上過去要接過刀:“柔兒小姐,我來吧。”
劉雅柔沒給她:“小丫,你叫我柔兒就好,母親說要教你打絡子呢,你先過去,等我剁完這點菜然後給你一起做。”
小丫有些局促的來到李婉寧前麵:“李夫人,剛才柔兒小姐說您要教我打絡子,我,我可能有些笨,不一定能學會。”
這娃怎麽這麽自卑呀,李婉寧皺皺眉:“你就她叫柔兒吧,還有,別說自己笨,你們都很聰明,一看就是心靈手巧的孩子,讓紅袖姨教你,她會的多。”
於是,紅袖又多了個小徒弟。
從簡單的開始學,兩遍,隻跟著紅袖做了兩遍,她就可以自己做了,除了個別步驟有點模糊,其他一點不差。
就這還叫笨?那很多人都該笨到無藥可救了。
就這樣,第一天,小丫就打了四條絡子,雖然是最簡單的那種,但看著成品,小丫還是覺得非常開心。
第二天開始,小丫每次來了就開始幹活兒,速度越來越快,從剛開始的一天四個,到五個,六個、七個。
小丫現在幹得很起勁,但是李婉寧家裏的人不願意了:“夫人,明日開始暫時別讓小丫來了吧,不然我們的話本都沒法寫了。”
“也行,她現在已經很熟練了,那就讓她把材料帶迴去做吧。”李婉寧也覺得自己之前說的時間有點長了,一個月,按帶得耽誤多少時間呀。
於是,在晚上小丫要走的時候,李婉寧收拾了二十個絡子的材料:“小丫呀,你這兩天不用來了,把這些做完了再來吧,當然,如果你有什麽急事也可以來。”
“好的,李夫人,我會快點做完的。”小丫乖巧迴答。
知道這姑娘實誠,李婉寧趕緊道:“你做這個的時候做完一個要休息一下,光線不好的時候也別做,我們不急著要。”
“好的,李夫人。”
看著她轉身離去,李婉寧感歎:“這姑娘真不錯,身處逆境卻不驕不躁。”
劉雅柔拉拉李婉寧的袖子:“母親,我們也身處逆境不驕不躁呀,我們也真不錯。”
李婉寧笑道:“對對對,你們不止不錯,還很好呢。”
對於這樣的人家,李婉寧覺得拉一把是有意義的。
所以更加打定了去李婆婆家看看的心思。
從地裏拔了幾根菜,摘了兩個南瓜,李婉寧挽著籃子就走了,因為知道她們家有個女孩子,所以還特意帶了劉雅柔和劉雅琴一起。
一半,從房屋的破敗程度就能看出一個家的貧富,果然,對於這樣一老一小來說,看那屋頂都感覺會漏雨一樣。
說是李婆婆六十來歲,但看著就像七八十了一樣,蒼老瘦弱,臉上能夾死蚊子那種,正將針線舉得老遠在縫補一件舊衣服。
小女孩說是十歲,看起來像個七八歲的,也是幹幹瘦瘦的,正在菜園子裏澆水。
李婉寧在柵欄門外叫了聲:“李婆婆?”
聽到聲音,李婆婆抬頭:“你是?”
“李婆婆,我是村尾的,叫李婉寧,想必村長和您說過了,如果你們願意在春耕的時候來我家幫忙的話,我可以幫你們開荒的。”李婉寧站在院門口做了個自我介紹。
“快請進來。”李婆婆起身將李婉寧迎進來。
李婉寧放下手中的籃子:“我們家院子裏的菜,拿來給您嚐嚐。”
“這怎麽好?”李婆婆有些不好意思。
其實農村人經常會互送一些菜什麽的,大家都不以為意,但是她們這村裏的人都是流放來的,反倒不太習慣,不過李婉寧比較喜歡這種大家相互走動的感覺,很親切,好像迴到了小時候的老家。
“您收下吧,不值什麽的。”李婉寧笑著坐下。
李婆婆給李婉寧倒了一碗水:“李夫人,我知道你心善,但是你看看我們家,能幫你什麽忙?這不是明擺著去占便宜嗎?我沒那個臉。”
“李婆婆,您要覺得過意不去,我們家還有你們可以做的呢,等每年玉米收迴來幫我們摳玉米粒,您可不知道,每次摳那個摳得人手疼,多一個人我們也稍微輕鬆點。”李婉寧想想被玉米粒支配的季節,覺得自己好像手又開始疼了。
李婆婆還是覺得有些過意不去,這人家明擺著是照顧她們。
李婉寧看著乖巧坐在李婆婆腿邊的小姑娘:“你叫什麽名字呀?”
小姑娘軟軟道:“我叫小丫,大小的小,樹丫的丫。”
李婆婆摸摸她的頭:“原來叫曉雅,知曉的曉,文雅的雅,後來生了一場病,為了好養活,就幹脆叫小丫了。”
“李婆婆,如果您還覺得占了我們便宜,不如讓小丫去給我幹一個月的活兒,當然,我也不會讓她幹重活,就是幫我們這兩姑娘喂雞喂狗啥的,我給您開一畝的地,怎麽樣?”
一聽喂雞,劉雅柔就來興致了:“是呀,小丫,你和我一起去喂雞吧,我養了很多雞。”
“好呀。阿奶,就讓我去吧。”
看著李婉寧也不是個壞心的,而且能讓村長專門來說的,想必人品是有保障的。
李婆婆點點頭:“好的,那小丫幫你們幹一個月的活兒,每季我們祖孫倆再幫你們剝玉米。”
事情就這樣定下來,說好讓小丫第二天就去。
迴去的路上,劉雅柔問李婉寧:“母親,您為啥要讓小丫來咱家?”
李婉寧笑一笑:“我看小丫和你們差不多大,你們會打絡子,那她應該也學的會,我們教會她打絡子的話,她們家也能有點收入。”
兩個孩子這才明白李婉寧的用意,劉雅琴不由道:“母親,您是我見過最好的人。”
劉雅柔也很驕傲:“那是,也不看她是誰的母親。母親放心,等小丫來了,我們和她一起打。”
小丫雖然看起來小,但心智成熟度挺高的,一大早來了看到劉雅柔在給雞剁菜,馬上過去要接過刀:“柔兒小姐,我來吧。”
劉雅柔沒給她:“小丫,你叫我柔兒就好,母親說要教你打絡子呢,你先過去,等我剁完這點菜然後給你一起做。”
小丫有些局促的來到李婉寧前麵:“李夫人,剛才柔兒小姐說您要教我打絡子,我,我可能有些笨,不一定能學會。”
這娃怎麽這麽自卑呀,李婉寧皺皺眉:“你就她叫柔兒吧,還有,別說自己笨,你們都很聰明,一看就是心靈手巧的孩子,讓紅袖姨教你,她會的多。”
於是,紅袖又多了個小徒弟。
從簡單的開始學,兩遍,隻跟著紅袖做了兩遍,她就可以自己做了,除了個別步驟有點模糊,其他一點不差。
就這還叫笨?那很多人都該笨到無藥可救了。
就這樣,第一天,小丫就打了四條絡子,雖然是最簡單的那種,但看著成品,小丫還是覺得非常開心。
第二天開始,小丫每次來了就開始幹活兒,速度越來越快,從剛開始的一天四個,到五個,六個、七個。
小丫現在幹得很起勁,但是李婉寧家裏的人不願意了:“夫人,明日開始暫時別讓小丫來了吧,不然我們的話本都沒法寫了。”
“也行,她現在已經很熟練了,那就讓她把材料帶迴去做吧。”李婉寧也覺得自己之前說的時間有點長了,一個月,按帶得耽誤多少時間呀。
於是,在晚上小丫要走的時候,李婉寧收拾了二十個絡子的材料:“小丫呀,你這兩天不用來了,把這些做完了再來吧,當然,如果你有什麽急事也可以來。”
“好的,李夫人,我會快點做完的。”小丫乖巧迴答。
知道這姑娘實誠,李婉寧趕緊道:“你做這個的時候做完一個要休息一下,光線不好的時候也別做,我們不急著要。”
“好的,李夫人。”
看著她轉身離去,李婉寧感歎:“這姑娘真不錯,身處逆境卻不驕不躁。”
劉雅柔拉拉李婉寧的袖子:“母親,我們也身處逆境不驕不躁呀,我們也真不錯。”
李婉寧笑道:“對對對,你們不止不錯,還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