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之間,趙言看到自己出現在了一處漫無邊際的空曠所在。腳下軟綿綿的虛不受力,像是踩在棉花上一般。低頭一看,一層稀薄的霧氣漫過腳麵,仿佛身處雲層之上。
目光所及,除了眼前一座低矮的佛堂,四周白茫茫一片,空蕩蕩的一無所有。
這是一處秘境?
“大道蒼茫,苦海難渡。特別是身處如此末法之世,修行資源枯竭,得以超脫者幾稀……”那紮上師的聲音從身邊傳來。
“雖說佛門修行重心,對資源的依賴遠不如其它宗派來的急切。日常修行也隻需自我磨礪,時時認清本心……但話雖如此,一些必要的修行資源也是不可少的,特別是在修行的初期……”
“然天地廣大,人力有時而窮。為利益末法時期之廣大信眾,蓮花生大士受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之身、口、意三密之應受生以來,深感修行之艱難。自公元八世紀入藏以來,就著手架構這一秘境,以方便後來者之間互通有無。忽忽已有1200餘年的歲月……”
那紮上師站在佛堂門口沉聲為趙言解釋。
進入佛堂,除了正中間一尊阿彌陀佛的座像,一應陪侍的羅漢、尊者一概皆無。隻有兩邊的牆壁之上有點點金光流轉,照耀的整座佛堂一派金碧輝煌。
征得那紮上師同意後,趙言近前一著。卻是有密密麻麻的金色字跡在上麵不斷變幻閃爍、時時刷新。隻是幾息的時間就已經變幻了三幅畫麵。滿滿的都是科技感,完全看不出這是1200餘年前的造物。
左麵牆壁從上往下依次排布著一行行字跡:
《地藏菩薩本願經》(完整),1000金。
《佛說四十二章經》(完整),600金。
《大方廣佛華嚴經》(殘缺),200金。
《摩訶波羅般若蜜多心經》(完整),800金。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殘缺),200金。
《黃帝陰符經》(殘缺),150金。
……
右麵牆壁則是“上品天山雪蓮”(300年份),100金。
“百年壽白犛牛腦髓一份”,100金。
“綠度母骨質造像一座”(含願力),200金。
……
“兩麵牆壁一麵為‘法'',一麵為‘物''。”見趙言不解,那紮上師開口解釋道:“這是所有列入交易範圍的信息,屬於有錢就能買到……一金折算黃金500克……”
趙言有些不可理解,將各類典籍如此赤裸裸的明碼標價,趙言一直以為是傳說中才有。
他記得在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最後用紫金缽盂換取有字真經時,佛祖曾有過這樣一段話,“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否則就讓後代兒孫沒了錢使用……”
並舉了為趙長者家念經一遍,“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的例子”。
如果這個典故並不是虛傳,那麽如此折算法倒也算是有個出處。趙言心中同時暗喜,自己手中的那一噸黃金或許是有了個去處。
“‘法''這一麵大多屬於佛經‘經''、‘律''、‘論''三藏,包含阿含類部、般若類部、法華類部在內,總計十三大類部,絕大多數完整。至於其它道教典籍和零星雜部,則是曆代前人陸續收集,主要還是以這近百年間為主,而且大多殘缺……”
緊接著上師話風一轉,“但依我依稀所覺,從你的情形來看,這些經文、典藏絕大概率於你無用,你所缺的並不是法。反而是‘物''這一麵,倒是有許多物品可以在當下為你帶來不少直接的助益。
不論是對你身體的補益還是解決其中的一些隱患……花費不多的代價,所帶來的效果反而可能是立竿見影的……如何選擇,你可要細細思量……”
趙言心中一懍。
不錯,無論是他隱隱的體悟還是從那紮上師的口氣,都說明自身不適合修行的概率是絕大可能存在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就如那紮上師所言,的確需要仔細規劃一下手中資源如何利益最大化的問題了。
同時心中一喜,那紮上師既然如此說,是否意味著他有辦法解決自己迫在眉睫的麻煩。
左肺中的那道金氣已經不能再拖下去了。
“還請上師明示!”
趙言知道機會難得,這等進出秘境不會是毫無代價的。這不論是從上師的口氣,還是他對那半截線香不舍的態度上都可以看出一二。
也就是那紮上師迫切的想要了結了與自己的這段因果,否則以自己一個外來人的身份想要踏足此間,怕是想也不用想的。
“依我累世修行所得的些許神通,結合從你血脈中覺醒的那些片斷,依稀窺見了一絲你的來曆與根腳。但從那些模糊的片斷來看,其中所涉及的層次太高,縱然有秘境的阻隔,其中的因果,也不是我一個底層的小小僧侶所能夠妄言的……
但我有一個大致的判斷,依我看來,與大道本源規則相關的修行之法,或許大概率的注定與你無緣……”
大道本源規則,這個範圍太寬泛了。
趙言心念電轉,如果那紮上師的這個判斷正確,那麽其實就等於是宣告了世傳的所有修行之法幾乎都與他絕緣。
不論是符籙、術法還是秘傳,世傳的所有神通,哪一樣不是在借用或是撬動天地自然的力量。當前之所以感覺不到,甚至還能借用一點力量,無非是因他隻是碰觸了其中的一點皮毛,繼續深入下去,或許很快就將觸碰到那層透明的天花板。
與自己累世記憶中的一幕幕幾乎沒有多大的區別。
下意識的,趙言自己心中其實已經隱隱認可了這個判斷。
“若是行神、魔之道呢?”趙言還是有些不死心,他可沒忘了自己手頭還有一部不知是偏向神道還是魔門的秘典。
起於人心,築基於信眾,這應該不算是天地本源之道吧!
那紮上師微微一怔,思慮了片刻後,才緩緩開口:“古往今來,不管是哪一家的修行之法,偏向何種道途,歸根到底,它所借鑒、想要融入的,無非是一道或幾道規則而已……
這方天地誕生已不知多少紀元,我累世逐漸覺醒的那一絲記憶隱約告訴我,每一條路的頂點位置,絕大多數應該都已有主,即便暫時沒有,可能也有先行者正走在通向頂點的路上……
而規則唯一,一旦有人登頂,也就意味著這條路的後來者就此絕了超脫的可能……雖然不知道那一絲記憶是否可信,老僧也沒有深入接觸過之道,但同為香火之法,參照佛門的現狀,在我想來,信仰之道應該同樣如此……”
那紮上師沉吟了片刻。
“或許所謂的神道三千,魔門八百隻是一個虛指,但周天世界、古往今來,以信仰、欲念之法勾動人心,想要借此汲取其中那一點真意以求超脫的,以我想來也絕不在少數。
無它,此法所需的修行資源是最少的。它隻需要有一顆能不被外物沾染的心靈……
人心唯危,誰都知道操弄人心如怒海操舟,一個不慎就是舟覆人亡的下場,但有誌於踏上這條路的,就沒有一個不認為自己是被天地所鍾,是上天的寵兒……
同樣參照佛門,在我看來,行此之道,最大的可能是成為某個魔王的眷屬,或者某個神明的使者。雖然看似可得長生,但最終肯定已是沒了自我……”那紮上師最後總結道。
見趙言一臉的失望,那紮上師微微搖了搖頭。他帶趙言來此,不是來打擊他的,而是想要盡快了結與他之間的這段因果。
“我這兒倒是還有一個選擇,同樣是無上之道,同樣起於先天,算起來也是天地本源的一種……但有一點你要有心理準備,此法有傷天和,一旦修行有成,便易為天地所棄,但毫無疑問,它與你的現狀非常契合。”
那紮上師在“法”那一欄的光幕上輕輕一劃,光幕流轉中,一行大字頓時凸顯了出來。
《血魔經》(殘缺),5000金。
“這道大法的根腳來曆與你一般,都是不可說……明明心裏清楚,就在嘴邊,但偏偏就是說不出來……我所能透露的,也隻是一些皮毛……”
上師沉默了片刻,“說起來我也不知它是何時出現在兌換名冊之中,想來應該不足一年時間……我逐一詢問過所有能接觸這處秘境的高僧大德,在他們的感知中,這裏並不存在這麽一件東西……也就是說,在去年的某個時段,它突兀的出現在了我的意識之中……”
“大衍五十,其用四九,這天地雖是無情,卻總是會容萬物一線生機……經也好,人也罷,你們同樣為天地所棄,被大道不容,但億萬時空天地,千萬年的累世波折,卻始終保有最初的那一點真意,想來應該自有其道理……”那紮上師微微歎息了一聲。
“最重要的是,這條路的頂點,它暫時是空缺的……”
在看到《血魔經》後麵那明晃晃的5000金時,趙言是愣怔了一下的。一部完整的《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才1000金,而一本殘缺的典籍居然要五倍於它的價值。
但那紮上師所言的種種神異,以及他最後的那句話,令趙言若有所思。這是一部可以直達頂點的典籍,雖然不知道那紮上師是如何得出的這一結論,但以他的身份想來不會妄語,隻是這個價格……
“那5000金並不是《血魔經》殘本的價值。”見趙言麵有異色,那紮上師猜到他可能在想些什麽,開口解釋道:“此經為殺戮之道,傳授此法,必有因果牽連……那5000金是用來為死者超度祈福,承受反噬的……
你不必有任何懷疑,不同於其它的規則,血道的唯一性極其罕見。隻要‘血海之主''一日未曾誕生,世間便會有《血魔經》的殘章流傳。它需要每一個《血魔經》的修習者不斷收集流散在外的殘章,通過吞並同類以期重新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從而問鼎血道至高的寶座……”
“那若是收集不全所有的殘章,豈不是永遠也無法踏出那一步?”趙言有些意動,但看了看《血魔經》後麵那明晃晃的5000金,還是明智的放棄了這個想法。
2.5噸的黃金是個什麽概念。位於烏茲別克斯坦的穆龍套金礦號稱世界第一,但它的年產量也不過隻有21噸而已。自己因為機緣巧合而得了一噸黃金,但要讓他再哪怕多拿出10斤,他也拿不出來了。
除非……
趙言心中一動,李長生的那個瑞士信托銀行的保險庫裏,到底放了些什麽東西呢?
“這世間,任何事物的出現都不會是孤例,既然出現了一,那麽二跟三肯定也會接踵而來。而血道的特殊性也體現在這裏,它具有一種類似相同物質聚合性的原理,修習同一種功法的血魔們對同類而言有著一種異乎尋常的吸引力,哪怕相隔天涯海角,彼此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聚攏到一起,隻要你足夠強大,現階段倒是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那紮上師笑了笑,雖然根腳深厚,但畢竟還是年青了些,有些好高騖遠了。
聽完那紮上師的解釋,趙言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定論。接下來,他又將兩麵牆壁上所有的內容都粗粗的瀏覽了一遍,但並沒有發現能讓他眼睛一亮的東西。
作為一名半途出家的散修,隻憑一些文字的描述,牆壁上的許多東西趙言根本無從分辨,相當於入寶山而空迴。
“時間到了。”那紮上師抓住趙言手臂,輕輕一提,一個恍惚間,兩人又出現在了那間有些空曠的後殿之中。趙言麵前的酥油茶依舊溫熱香甜,先前所經曆的一切,仿佛隻是做了一場夢。
迎著那紮上師炯炯的目光,趙言微微低下頭來,“請大師出手,為我拔除肺部的這道金氣,不知需要多少金?”
“30金。”
趙言微微一愣,這個價錢完全低於他的預期。
“明晚子時,我帶你去尋一場機緣,能否把握,就要看你自己了……”
月上中天,清冷的月華與億萬年前一般無二的灑下。而趙言已經孤身一人在這亙古荒涼的雪山之巔足足吹了近一個小時的寒風了。
除了寒風挾裹著雪沙打著旋的在麵前吹過,根本就不見那紮上師口中的所謂機緣。
難道是算錯了?
抬頭望了一眼頭頂處的那輪清冷圓月,趙言心中驀的一動。一股不明所以的衝動忽然湧上心頭。
在這離天最近的地方,這輪看上去比平地上要大上一圈的月亮似乎引動了他的某種本能。
下意識的,趙言鬆鬆垮垮往那兒一站,仰首向天,長長的吸了口氣。
隨著這一口氣綿綿泊泊的吸入,趙言身周肉眼可見的猛然一亮,方圓十裏之內所有的月光瞬間扭結,漫天月華似乎一下子聚攏到了他的身周。
當然吸氣隻是一個表相,他又不是饕餮,能吞下如此巨量的空氣。隻是通過這門奇妙的納氣法,將如水月華中的一些星星點點的物質過濾出來,再透過他頂心的泥丸處,如流水般汩汩的向著四肢百骸滲透了開來。
趙言身體微微一震。沒有絲毫阻礙,下一刻,隻差那臨門一腳的手大腸陽明經豁然貫通,然後如水到渠成般,依次是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
沉靜在一種難以描述境界中的趙言沒看到,隨著他這一口氣的吞下,天象頓變,百裏之內的月華如漏鬥般向他所在的方向垂落了下來……
“咕咚”隨著舌底一口津液的吞下,趙言的腹中發出一聲如巨石投井般的聲響。仿佛是一個信號,從這一刻起,他身周的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裏經脈的聯接逐經相傳,在體內構成了一個周而複始、如環無端的傳注係統。
在道家的修行體係中,對達至這個境界的修士有一個專門的稱唿:“陸地神仙”!
到了這一境界,身體的一些潛能就會逐步顯現出來,再借助秘術和一些道具,就能在人前展現出種種匪夷所思的神妙之處。水淹、火燒、油炸、刀兵……
不要說在科學還不昌明的年代,就算放在現在,那也是傳說中神仙的力量。
趙言感覺全身暖洋洋的,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舒服。
十二正經的貫通,使氣血不必再經由身周血管,隻要心念一動,即可內至髒腑,外達肌表,營運全身,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駕馭體內的能量。
同樣的,道家對這一境界修士體內產生的這股能量也有一個專門的稱謂,謂之曰“炁”。
接下來趙言隻要再接再厲,哪怕隻是憑著水磨工夫,這股炁也會愈發的壯大。隨著修行日久,道行加深,在他的臍下三寸處有一神秘所在會被自行開辟出來,用以容納這股能量,也就是俗稱的丹田氣海。
隻有到了那一步,趙言才能真正自稱是一名“煉氣士”了。
也隻有到了那一步,他才算走完整個“煉精化氣”的階段,需要為接下來的“煉氣化神”做準備了。
等有朝一日,他能到達氣與神合,成功轉換體內能量的質性,修出一股真正的“法力”來。那時,配以種種秘法,他就能如傳說中真正的神仙一般,以區區人身的力量撬動法則,駕馭天地之間的遊離能量,從而施展唿風喚雨,擔山拿月的種種手段來。
當然,前提是他已經成功的解決了自身血脈的問題。
“咦!”耳邊忽然傳來一聲略帶訝異的輕唿。
沉浸在妙不可言境界中的趙言當即心頭一驚,頓時出了一身冷汗。什麽時候居然被人侵入到如此距離而不自知。
目光所及,除了眼前一座低矮的佛堂,四周白茫茫一片,空蕩蕩的一無所有。
這是一處秘境?
“大道蒼茫,苦海難渡。特別是身處如此末法之世,修行資源枯竭,得以超脫者幾稀……”那紮上師的聲音從身邊傳來。
“雖說佛門修行重心,對資源的依賴遠不如其它宗派來的急切。日常修行也隻需自我磨礪,時時認清本心……但話雖如此,一些必要的修行資源也是不可少的,特別是在修行的初期……”
“然天地廣大,人力有時而窮。為利益末法時期之廣大信眾,蓮花生大士受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之身、口、意三密之應受生以來,深感修行之艱難。自公元八世紀入藏以來,就著手架構這一秘境,以方便後來者之間互通有無。忽忽已有1200餘年的歲月……”
那紮上師站在佛堂門口沉聲為趙言解釋。
進入佛堂,除了正中間一尊阿彌陀佛的座像,一應陪侍的羅漢、尊者一概皆無。隻有兩邊的牆壁之上有點點金光流轉,照耀的整座佛堂一派金碧輝煌。
征得那紮上師同意後,趙言近前一著。卻是有密密麻麻的金色字跡在上麵不斷變幻閃爍、時時刷新。隻是幾息的時間就已經變幻了三幅畫麵。滿滿的都是科技感,完全看不出這是1200餘年前的造物。
左麵牆壁從上往下依次排布著一行行字跡:
《地藏菩薩本願經》(完整),1000金。
《佛說四十二章經》(完整),600金。
《大方廣佛華嚴經》(殘缺),200金。
《摩訶波羅般若蜜多心經》(完整),800金。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殘缺),200金。
《黃帝陰符經》(殘缺),150金。
……
右麵牆壁則是“上品天山雪蓮”(300年份),100金。
“百年壽白犛牛腦髓一份”,100金。
“綠度母骨質造像一座”(含願力),200金。
……
“兩麵牆壁一麵為‘法'',一麵為‘物''。”見趙言不解,那紮上師開口解釋道:“這是所有列入交易範圍的信息,屬於有錢就能買到……一金折算黃金500克……”
趙言有些不可理解,將各類典籍如此赤裸裸的明碼標價,趙言一直以為是傳說中才有。
他記得在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師徒最後用紫金缽盂換取有字真經時,佛祖曾有過這樣一段話,“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否則就讓後代兒孫沒了錢使用……”
並舉了為趙長者家念經一遍,“隻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的例子”。
如果這個典故並不是虛傳,那麽如此折算法倒也算是有個出處。趙言心中同時暗喜,自己手中的那一噸黃金或許是有了個去處。
“‘法''這一麵大多屬於佛經‘經''、‘律''、‘論''三藏,包含阿含類部、般若類部、法華類部在內,總計十三大類部,絕大多數完整。至於其它道教典籍和零星雜部,則是曆代前人陸續收集,主要還是以這近百年間為主,而且大多殘缺……”
緊接著上師話風一轉,“但依我依稀所覺,從你的情形來看,這些經文、典藏絕大概率於你無用,你所缺的並不是法。反而是‘物''這一麵,倒是有許多物品可以在當下為你帶來不少直接的助益。
不論是對你身體的補益還是解決其中的一些隱患……花費不多的代價,所帶來的效果反而可能是立竿見影的……如何選擇,你可要細細思量……”
趙言心中一懍。
不錯,無論是他隱隱的體悟還是從那紮上師的口氣,都說明自身不適合修行的概率是絕大可能存在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麽就如那紮上師所言,的確需要仔細規劃一下手中資源如何利益最大化的問題了。
同時心中一喜,那紮上師既然如此說,是否意味著他有辦法解決自己迫在眉睫的麻煩。
左肺中的那道金氣已經不能再拖下去了。
“還請上師明示!”
趙言知道機會難得,這等進出秘境不會是毫無代價的。這不論是從上師的口氣,還是他對那半截線香不舍的態度上都可以看出一二。
也就是那紮上師迫切的想要了結了與自己的這段因果,否則以自己一個外來人的身份想要踏足此間,怕是想也不用想的。
“依我累世修行所得的些許神通,結合從你血脈中覺醒的那些片斷,依稀窺見了一絲你的來曆與根腳。但從那些模糊的片斷來看,其中所涉及的層次太高,縱然有秘境的阻隔,其中的因果,也不是我一個底層的小小僧侶所能夠妄言的……
但我有一個大致的判斷,依我看來,與大道本源規則相關的修行之法,或許大概率的注定與你無緣……”
大道本源規則,這個範圍太寬泛了。
趙言心念電轉,如果那紮上師的這個判斷正確,那麽其實就等於是宣告了世傳的所有修行之法幾乎都與他絕緣。
不論是符籙、術法還是秘傳,世傳的所有神通,哪一樣不是在借用或是撬動天地自然的力量。當前之所以感覺不到,甚至還能借用一點力量,無非是因他隻是碰觸了其中的一點皮毛,繼續深入下去,或許很快就將觸碰到那層透明的天花板。
與自己累世記憶中的一幕幕幾乎沒有多大的區別。
下意識的,趙言自己心中其實已經隱隱認可了這個判斷。
“若是行神、魔之道呢?”趙言還是有些不死心,他可沒忘了自己手頭還有一部不知是偏向神道還是魔門的秘典。
起於人心,築基於信眾,這應該不算是天地本源之道吧!
那紮上師微微一怔,思慮了片刻後,才緩緩開口:“古往今來,不管是哪一家的修行之法,偏向何種道途,歸根到底,它所借鑒、想要融入的,無非是一道或幾道規則而已……
這方天地誕生已不知多少紀元,我累世逐漸覺醒的那一絲記憶隱約告訴我,每一條路的頂點位置,絕大多數應該都已有主,即便暫時沒有,可能也有先行者正走在通向頂點的路上……
而規則唯一,一旦有人登頂,也就意味著這條路的後來者就此絕了超脫的可能……雖然不知道那一絲記憶是否可信,老僧也沒有深入接觸過之道,但同為香火之法,參照佛門的現狀,在我想來,信仰之道應該同樣如此……”
那紮上師沉吟了片刻。
“或許所謂的神道三千,魔門八百隻是一個虛指,但周天世界、古往今來,以信仰、欲念之法勾動人心,想要借此汲取其中那一點真意以求超脫的,以我想來也絕不在少數。
無它,此法所需的修行資源是最少的。它隻需要有一顆能不被外物沾染的心靈……
人心唯危,誰都知道操弄人心如怒海操舟,一個不慎就是舟覆人亡的下場,但有誌於踏上這條路的,就沒有一個不認為自己是被天地所鍾,是上天的寵兒……
同樣參照佛門,在我看來,行此之道,最大的可能是成為某個魔王的眷屬,或者某個神明的使者。雖然看似可得長生,但最終肯定已是沒了自我……”那紮上師最後總結道。
見趙言一臉的失望,那紮上師微微搖了搖頭。他帶趙言來此,不是來打擊他的,而是想要盡快了結與他之間的這段因果。
“我這兒倒是還有一個選擇,同樣是無上之道,同樣起於先天,算起來也是天地本源的一種……但有一點你要有心理準備,此法有傷天和,一旦修行有成,便易為天地所棄,但毫無疑問,它與你的現狀非常契合。”
那紮上師在“法”那一欄的光幕上輕輕一劃,光幕流轉中,一行大字頓時凸顯了出來。
《血魔經》(殘缺),5000金。
“這道大法的根腳來曆與你一般,都是不可說……明明心裏清楚,就在嘴邊,但偏偏就是說不出來……我所能透露的,也隻是一些皮毛……”
上師沉默了片刻,“說起來我也不知它是何時出現在兌換名冊之中,想來應該不足一年時間……我逐一詢問過所有能接觸這處秘境的高僧大德,在他們的感知中,這裏並不存在這麽一件東西……也就是說,在去年的某個時段,它突兀的出現在了我的意識之中……”
“大衍五十,其用四九,這天地雖是無情,卻總是會容萬物一線生機……經也好,人也罷,你們同樣為天地所棄,被大道不容,但億萬時空天地,千萬年的累世波折,卻始終保有最初的那一點真意,想來應該自有其道理……”那紮上師微微歎息了一聲。
“最重要的是,這條路的頂點,它暫時是空缺的……”
在看到《血魔經》後麵那明晃晃的5000金時,趙言是愣怔了一下的。一部完整的《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才1000金,而一本殘缺的典籍居然要五倍於它的價值。
但那紮上師所言的種種神異,以及他最後的那句話,令趙言若有所思。這是一部可以直達頂點的典籍,雖然不知道那紮上師是如何得出的這一結論,但以他的身份想來不會妄語,隻是這個價格……
“那5000金並不是《血魔經》殘本的價值。”見趙言麵有異色,那紮上師猜到他可能在想些什麽,開口解釋道:“此經為殺戮之道,傳授此法,必有因果牽連……那5000金是用來為死者超度祈福,承受反噬的……
你不必有任何懷疑,不同於其它的規則,血道的唯一性極其罕見。隻要‘血海之主''一日未曾誕生,世間便會有《血魔經》的殘章流傳。它需要每一個《血魔經》的修習者不斷收集流散在外的殘章,通過吞並同類以期重新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從而問鼎血道至高的寶座……”
“那若是收集不全所有的殘章,豈不是永遠也無法踏出那一步?”趙言有些意動,但看了看《血魔經》後麵那明晃晃的5000金,還是明智的放棄了這個想法。
2.5噸的黃金是個什麽概念。位於烏茲別克斯坦的穆龍套金礦號稱世界第一,但它的年產量也不過隻有21噸而已。自己因為機緣巧合而得了一噸黃金,但要讓他再哪怕多拿出10斤,他也拿不出來了。
除非……
趙言心中一動,李長生的那個瑞士信托銀行的保險庫裏,到底放了些什麽東西呢?
“這世間,任何事物的出現都不會是孤例,既然出現了一,那麽二跟三肯定也會接踵而來。而血道的特殊性也體現在這裏,它具有一種類似相同物質聚合性的原理,修習同一種功法的血魔們對同類而言有著一種異乎尋常的吸引力,哪怕相隔天涯海角,彼此總會自覺或不自覺的聚攏到一起,隻要你足夠強大,現階段倒是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那紮上師笑了笑,雖然根腳深厚,但畢竟還是年青了些,有些好高騖遠了。
聽完那紮上師的解釋,趙言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定論。接下來,他又將兩麵牆壁上所有的內容都粗粗的瀏覽了一遍,但並沒有發現能讓他眼睛一亮的東西。
作為一名半途出家的散修,隻憑一些文字的描述,牆壁上的許多東西趙言根本無從分辨,相當於入寶山而空迴。
“時間到了。”那紮上師抓住趙言手臂,輕輕一提,一個恍惚間,兩人又出現在了那間有些空曠的後殿之中。趙言麵前的酥油茶依舊溫熱香甜,先前所經曆的一切,仿佛隻是做了一場夢。
迎著那紮上師炯炯的目光,趙言微微低下頭來,“請大師出手,為我拔除肺部的這道金氣,不知需要多少金?”
“30金。”
趙言微微一愣,這個價錢完全低於他的預期。
“明晚子時,我帶你去尋一場機緣,能否把握,就要看你自己了……”
月上中天,清冷的月華與億萬年前一般無二的灑下。而趙言已經孤身一人在這亙古荒涼的雪山之巔足足吹了近一個小時的寒風了。
除了寒風挾裹著雪沙打著旋的在麵前吹過,根本就不見那紮上師口中的所謂機緣。
難道是算錯了?
抬頭望了一眼頭頂處的那輪清冷圓月,趙言心中驀的一動。一股不明所以的衝動忽然湧上心頭。
在這離天最近的地方,這輪看上去比平地上要大上一圈的月亮似乎引動了他的某種本能。
下意識的,趙言鬆鬆垮垮往那兒一站,仰首向天,長長的吸了口氣。
隨著這一口氣綿綿泊泊的吸入,趙言身周肉眼可見的猛然一亮,方圓十裏之內所有的月光瞬間扭結,漫天月華似乎一下子聚攏到了他的身周。
當然吸氣隻是一個表相,他又不是饕餮,能吞下如此巨量的空氣。隻是通過這門奇妙的納氣法,將如水月華中的一些星星點點的物質過濾出來,再透過他頂心的泥丸處,如流水般汩汩的向著四肢百骸滲透了開來。
趙言身體微微一震。沒有絲毫阻礙,下一刻,隻差那臨門一腳的手大腸陽明經豁然貫通,然後如水到渠成般,依次是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
沉靜在一種難以描述境界中的趙言沒看到,隨著他這一口氣的吞下,天象頓變,百裏之內的月華如漏鬥般向他所在的方向垂落了下來……
“咕咚”隨著舌底一口津液的吞下,趙言的腹中發出一聲如巨石投井般的聲響。仿佛是一個信號,從這一刻起,他身周的十二經脈通過手足陰陽表裏經脈的聯接逐經相傳,在體內構成了一個周而複始、如環無端的傳注係統。
在道家的修行體係中,對達至這個境界的修士有一個專門的稱唿:“陸地神仙”!
到了這一境界,身體的一些潛能就會逐步顯現出來,再借助秘術和一些道具,就能在人前展現出種種匪夷所思的神妙之處。水淹、火燒、油炸、刀兵……
不要說在科學還不昌明的年代,就算放在現在,那也是傳說中神仙的力量。
趙言感覺全身暖洋洋的,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舒服。
十二正經的貫通,使氣血不必再經由身周血管,隻要心念一動,即可內至髒腑,外達肌表,營運全身,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駕馭體內的能量。
同樣的,道家對這一境界修士體內產生的這股能量也有一個專門的稱謂,謂之曰“炁”。
接下來趙言隻要再接再厲,哪怕隻是憑著水磨工夫,這股炁也會愈發的壯大。隨著修行日久,道行加深,在他的臍下三寸處有一神秘所在會被自行開辟出來,用以容納這股能量,也就是俗稱的丹田氣海。
隻有到了那一步,趙言才能真正自稱是一名“煉氣士”了。
也隻有到了那一步,他才算走完整個“煉精化氣”的階段,需要為接下來的“煉氣化神”做準備了。
等有朝一日,他能到達氣與神合,成功轉換體內能量的質性,修出一股真正的“法力”來。那時,配以種種秘法,他就能如傳說中真正的神仙一般,以區區人身的力量撬動法則,駕馭天地之間的遊離能量,從而施展唿風喚雨,擔山拿月的種種手段來。
當然,前提是他已經成功的解決了自身血脈的問題。
“咦!”耳邊忽然傳來一聲略帶訝異的輕唿。
沉浸在妙不可言境界中的趙言當即心頭一驚,頓時出了一身冷汗。什麽時候居然被人侵入到如此距離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