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這一幕就發生在自己的眼前,趙言會以為自己出現了某種幻聽。
天地初開、大道規則,這都什麽跟什麽啊!這是神話故事好不好。
但其實趙言也清楚,這一切可能都是真實不虛的。縱然可能會有些誇張的描述,但應該也離不了大譜。畢竟事實擺在眼前,還有比一團線段能跟人神念交流更怪異的事情嗎?
隻要接受了這一點,其它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畢竟曆史上多的是草木精怪成精化人的故事。而一團字符在曆經了悠久的歲月後開啟了靈智,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那麽,我該如何稱唿前輩?又能為前輩做些什麽呢?”
趙言小心翼翼開口。對方不會無緣無故的找上自己,更兼如此的低聲下氣,肯定有需要借助自己的地方。
“道友無需如此客氣,我先前就說過,我本身並無力量,隻是一道規則的載體。因而要離開這方天地,必須要有你的幫助才是……至於稱唿,先前卻是沒有的,道友願意的話,唿我一聲智叟就是。”自號為智叟的字符說的極為誠懇。
“智叟嗎!倒是滴水不漏,一點根腳也不漏啊!”趙言暗自思忖。
“那麽,智叟前輩需要我怎麽做呢?”
“你手中的那塊碎玉,也就是我的載體,也是‘太上玄元靈應玉章’的一部分。
它的本體是一先天土行之寶,天生就有聚攏、生發之功效。通過它,我能感應到本體在另一時空對它的唿喚。
隻要給它提供充足的能量,它就能自行突破時空的壁障,迴歸本休。也就能順帶著我迴到那方天地。”
“那麽它需要什麽樣的能量呢?”
趙言可不會愚蠢的認為普通的能源就能給這麽個一聽就高大上的先天之物充能。
“最簡單的就是將它置於一靈氣充沛之地,由我通過某種仙道手段為其儲能……在我剛到這方時空時,這裏倒還有一些稀薄的靈氣,要是在那時能遇上與你這般能溝通的人,倒還有一絲迴去的希望,但這許多歲月過去,現在想來已經不現實了。
現在不要說靈氣,能唿吸到無雜質的空氣我看都成了一種奢望。即使還有所留存,也早被掩蓋在了各類濁氣之下……除非有逆天的功法,否則隻是過濾篩選這一關就足以拖得人欲仙欲死!”智叟毫不客氣的說道。
“仙道這條路既然走不通了,那麽剩下來的就唯有神道之路了。”
“願聽前輩詳述。”趙言精神一振,畢恭畢敬的請教。這是根本無從與聞的信息,特別對他這種三無人員來說。
在仙佛隱跡,神道消亡的今天。任何一點有助於自身突破,從而得以駐世長存,乃至長生久視的線索,都彌足珍貴。特別對有誌於能走的更遠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哪怕條件早已不許,但能聽到一位活化石的隻言片語,哪怕僅僅隻是拿來作為一種參考也是好的。
更不要說在這個靈氣全無的年代。
佛道兩家曾視若拱璧的鎮教典籍早已成了雞肋一般的事物。網絡上一抄就是一大堆。教中先賢們的種種事跡也早已成了傳聞,幾乎等同於神話傳說了。
因此智叟口中的神道之路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仙修之道,在於外物,沒有足量的資源供應,還想有所成就,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財侶法地’,哪一樣不是外物,離了這些,縱然一部直指大道的法門放在你的麵前,你也隻能幹瞪眼。
與仙道的一分付出,一分收獲,偉力歸於自身相比。神道則不然,它是一條分享的道路。雖然途徑萬千,但總也離不開大量的信眾。
龐大的信眾所帶來的滾滾香火願力就是祂們最好的資糧。賜予信眾力量,借此彰顯祂們的偉力,反過來又借此聚攏更多的信眾……巨量的信仰就是祂們的根基,也是祂們得以點燃神火、高舉王座的保證。
但同時,這也是祂們致命的弱點。一旦信仰被奪、信眾消散,祂們便會跌落塵埃,不是直接殞落就是陷入永恆的睡眠……”
“那麽就沒有相應的應對方式嗎?”趙言忍不住插話道。
能走上那條道路的無一不是天資卓絕之輩,他不相信如此顯而易見的缺點眾人會視而不見。
“應對方式當然不是沒有,但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隻需要找個代理人,成立一個教派,然後時不時的顯示一下神跡,短時間內就能聚攏大量的信徒。
再對信徒從普通到狂信按不同層級迴饋一定比例的神力,不定期的對代理人及狂信者的祈禱加以迴應,然後就可以撒手不管了。他們會按照接收神力的不同,自發的形成階級,自己管理自己。於是,一個宗教形成了。
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定期來收割信仰。
你說,有如此簡單易操作的方式放在眼前,還用得著絞盡腦汁去另想他法嗎?”
接著,智叟話風一轉,“當然,曆代以來也不乏有遠見卓識之輩認識到了其中的弊端,而別出心裁的另開成神之路。
比如寄神以名山大嶽、江河湖泊,以成地理之神;又比如以某種規則、道理成神;再比如根基以人性,以人內心的喜、怒、哀、樂、貪婪、憎恨等情緒為資糧,也可成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駐世長存的目的。
但這些成神之法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前者一旦山川地理的形態發生改變,就有可能失去存世的基石。不要說滄海桑田、改天換地這種巨變,有時就是一場小小的地震,說不定也能使王座崩潰。
第二種,以規則成神。且不說大道規則不是那麽容易領悟的,就算你領悟了其中的一種,也得有信眾才是。你要是領悟的是大眾化的規則還好,要是領悟的是如雷電這樣的自然規則,強則強矣,但誰會去信奉這個。即便是有,信眾也是少之又少,以如此少的信眾,哪裏支撐得起一尊神明。
最後則是情緒成神之法,這條道路理論上最為安全,隻要這方天地還存有人類,喜怒哀樂這種種情緒就永遠不會消失,也就沒有殞落的風險。
但操弄人心是極為可怕的行為,如怒海行舟。它根基以人性,是以情緒而不是信仰為資糧,紮根於滾滾紅塵濁欲之中,一著不慎,就會有傾覆的風險。
但其最大的危機還不在於此,而是來自於人道的打擊,一旦被統治者定性為邪教、邪神,那就人心向背,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法理基礎。
不要小看這一點,須知人道大勢,浩浩蕩蕩。即便在民智大開的現代,一個合法政府的一道命令,就能決定一個宗教或神靈的興衰存亡……”
聽了半天,趙言有些不耐煩了,這些道理他哪裏會不懂,隻會比智叟了解的還徹底。他現在需要的是修行神道的秘法,需要的是具體的實施步驟、入門之法。隻有入了這道門,才有可能去考慮後續種種。
“前輩所言極是,卻不知迴歸所需能量為何?還有修行秘法可否賜下。”
趙言打斷了智叟的長篇大論,直截了當的提出了要求。既然有求於已,那麽就得有所付出,大家等價交換而已。
“沒有靈氣,也可用香火願力代替,隻是所需有些龐大。”
沉默了半晌,略帶尷尬的話音再次響起,“至於你要求的修行秘法,老夫卻是沒有的。”
開什麽玩笑,趙言心中一陣罵娘。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世上哪有這種好事。
“以前輩高貴的出身,曆經兩片時空的閱曆,區區神道之術還不是手拿把攥。再說了,若無修神之法,無法展露神跡,前輩所需的巨量信仰從何而來……又如何談得上助前輩脫困……”
“不是老夫不肯,而是實在沒有……自流落這方天地以來,從沒有接觸過高端的力量,且為了本身的靈智不被消磨,更是輕易不敢離開寄身之所,如何會懂得這方世界的修煉之道。
至於老夫出身所在的那方時空,倒是有類似的修神之法,但因道門過於強大,修神之法乃是小術,非是正道。
過程也很是簡單,,隻須由道門賜下符籙,就能以此為核心成就神位。但其一舉一動都處於道門的監管之下,是道門力量的延伸和補充。
其神職的任命和虢奪道門一言可決。
簡單的說,就所有神明是由道門賜封的,而不是自行修煉出來的。在這方世界,你叫我如何給你找道門的符籙去!”
雖然智叟言辭懇切,趙言對此卻不置可否。這老家夥肯定對他有所保留,否則何以解釋其先前對這方世界的神道修行鞭辟入裏的見解?沒有深入、係統的對修神之法的掌握,是不可能說出那番道理來的。
“那麽以規則成神之法呢?這好像不需要信眾的參與,我記得前輩的本體就是一道先天規則,如前輩能助我掌握,則一樣王座有望。”趙言還是有些不死心。
“規則唯一,不論哪方世界都是如此。在這方天地,既然我已經占據了這道規則,那麽就不可能再有人領悟。
倒是我走之後,可以把軀殼留下,能否從中得到什麽,就全看你的悟性了。”
趙言默然,這就是給自己畫了個大餅了。看樣子第三種以情緒成神之法也不用問了,肯定也是沒有。
操弄人心,這已是魔道手段,他本身也有些不喜。但就這樣一無所得,又有些不甘心。上乘法門既已不可得,那麽退而求其次的話,又該提什麽要求呢?
見趙言沉默不語,智叟再次開口。
“至於香火願力,卻是不用擔心的,這方世界多的是無主的信仰。雖然駁雜了些,但卻勝在量大,隻要花些功夫加以收集,還是能夠將就著用的,隻是時日長久些罷了。”
“無主的信仰”!
趙言奇怪了,“不是說信仰是成神之基嗎?如何會有神明放著海量的信仰不來收割,放任它流失呢?”
“這也正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以這個世界三大宗教的信徒之眾,就是堆,也能堆出三個強大的神明來。但如此多年來,不要說神明顯聖了,就連一次神降也沒有聽說過。就這般放任這些信仰白白流失。”
說到這裏,智叟都有些痛心疾首了。
“若非迫於誓言,我都想在這方世界成神了。雖然地方差了點,但勝在自由自在不是嗎!”
“迫於誓言”,趙言敏銳的把握到了這個字眼。“前輩,這其中有什麽說道嗎?”
“你也不用多做試探,不錯,老夫自從被收攏於《太上玄元靈應玉章》始,以保留自身靈智為代價,立下道門誓言。其一就是所掌握的秘法,不能私下傳授。”
“那麽,幫了前輩這個忙,我又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呢?”
既然已經說開,趙言也就不再遮遮掩掩。
沉吟了半晌,智叟終於開口。
“我觀你精神外放,不知收斂,這樣下去盡早會有禍端,想來是缺乏後續修行之法的緣故……雖然迫於誓言無法傳授你相應的法門,但我可替你略作鎮壓,以減少精神消耗。”
趙言苦笑了一下,他不是沒有後續修行之法,而是壓根兒沒有修行之法。完全出於自身孕育。
聽完趙言的敘述,智叟顯然也吃了一驚。精神力這東西雖然是自身足具,但不憑任何法門,完全由自身孕育而出,卻也極其罕見。
見趙言確實什麽也不懂,智叟決定對趙言進行一下常識普及。
“精神力這種東西雖然人體本身悉足自具,但想要將其喚醒,卻也絕不是簡單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麽我逗留此界無數年,卻始終沒有碰到一例的緣由。
而如你這般什麽修煉之法也不懂,卻硬生生的憑借自身的資質由肉身孕育而出精神力,即便是以我在那方時空的經曆,所見所聞者也是少之又少。
概因有宗門傳承的不屑於取。他們有的是修行秘法和資源,想要達到這一步,不過是時間問題,對這種靠一步步積累的笨辦法,是絕然看不上眼的。
而上述兩者全無的,也不敢奢望這種境界。單單身體粹煉這一關,就堵死了絕大多數人的前進之路,作為過來人,你應該非常清楚這一點……”
趙言默然點頭,的確,如他這般有目的、有步驟、又有傳承的鍛體方式,又有大量的財物保證充足營養供應的,的確是少之又少。
“你要知道,無論是通過人為施加影響的外力催生,還是依靠修行秘法的喚醒,其得來的精神力,天生就帶有外力的屬性,與本身並不是百分百的契合。
而隻有如你這般用笨辦法孕育出來的精神力,才與自身完全契合,才有可能進一步發掘出人體與生俱來的奧秘。”
智叟輕輕地歎息了一聲,“人類作為天地之寵兒,萬物之靈長,不是沒有道理的。據聞是上古聖人以自身為藍本創造而出,一切神通悉足自具,根本不需假以外求。要做的,隻是向內發掘而已。
如此簡單的道理卻不懂,坐擁如此寶藏卻不知珍惜,反而選擇了借用外物成道之法,不知令多少異類修行者扼腕歎息。
也不知是感慨還是痛惜,智叟的聲音漸漸低沉至無。
“這也怪天地之間資源太過於充沛,幾乎唾手可得。
相比花十幾年,甚至於幾十年的時間苦苦磨練自身,還不一定能見到成效。而隻要有一部水準以上的修行法訣,再加上大量資源的堆砌,花同樣的時間,後者足以將前者遠遠的拋開。
這也是秘術修行之所以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大部分修行者也不是不知道築基的重要性,但他們大多會認為,以普通人類匆匆百十年的壽命,如果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耗費在初期的築基階段,成與不成還在兩可之間不說,但勢必耽誤修行的進度。
而如果換一種方式,先將自身推高到一定的高度,再掉轉頭來對基礎加以夯實。如此以高就下,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這些人卻不知,根基一旦築下,除非推倒重來,否則,哪裏是說改就能改的。”
智叟言辭之間頗有些憤憤不平,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樣子。
趙言搖頭苦笑,這位怕是在孤寂的環境中呆的時間長了,逮著個人就沒完沒了的說個不停。可是又盡說些如天書般不著邊際的內容,你倒是說些目前對自己有用的啊!
仿佛感覺到了趙言不滿的情緒,智叟連忙致以歉意:“老夫失態了,隻是一時有感而發。這些內容於你來說還太過於遙遠,聽過就算,不要放在心上,以免日後造成識見上的障礙。”
趙言連稱不敢,接著話風一轉,“適才聽前輩所言,願為晚輩精神力略作鎮壓,以為遮掩,晚輩不勝感激。但不知為何,對‘鎮壓’二字,心中忽有所感,不知前輩能否解惑?”
“嘿嘿!你的靈覺倒是敏銳,真不虧是天生天養的精神力。”智叟嘖嘖讚歎,“既然話已說開,也沒什麽好隱瞞的,老夫實話實說就是。
老夫的本體,也就是規則之文,乃是一個‘鎮’字。天生的規則就是壓服不臣,鎮製不軌。隻要法力足夠,即便這片天地不容於你,也可將之鎮壓。
用於壓製你區區的精神力,說是大材小用都是謙虛之詞。不過你的靈覺並沒有出錯,這種鎮壓絕非長久之計。受規則所限,它在遮掩了你精神力的同時,也限製了它的成長……
總之,隻能作為權宜之計,不可長久。終歸還是需要尋一修煉之法……”
智叟坦然說道,“雖然受限於誓言,不能傳你修行法門,但有老夫替你鎮守識海,任何外道都休想入侵。我想,這應該足以抵消你的付出了……”
天地初開、大道規則,這都什麽跟什麽啊!這是神話故事好不好。
但其實趙言也清楚,這一切可能都是真實不虛的。縱然可能會有些誇張的描述,但應該也離不了大譜。畢竟事實擺在眼前,還有比一團線段能跟人神念交流更怪異的事情嗎?
隻要接受了這一點,其它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畢竟曆史上多的是草木精怪成精化人的故事。而一團字符在曆經了悠久的歲月後開啟了靈智,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那麽,我該如何稱唿前輩?又能為前輩做些什麽呢?”
趙言小心翼翼開口。對方不會無緣無故的找上自己,更兼如此的低聲下氣,肯定有需要借助自己的地方。
“道友無需如此客氣,我先前就說過,我本身並無力量,隻是一道規則的載體。因而要離開這方天地,必須要有你的幫助才是……至於稱唿,先前卻是沒有的,道友願意的話,唿我一聲智叟就是。”自號為智叟的字符說的極為誠懇。
“智叟嗎!倒是滴水不漏,一點根腳也不漏啊!”趙言暗自思忖。
“那麽,智叟前輩需要我怎麽做呢?”
“你手中的那塊碎玉,也就是我的載體,也是‘太上玄元靈應玉章’的一部分。
它的本體是一先天土行之寶,天生就有聚攏、生發之功效。通過它,我能感應到本體在另一時空對它的唿喚。
隻要給它提供充足的能量,它就能自行突破時空的壁障,迴歸本休。也就能順帶著我迴到那方天地。”
“那麽它需要什麽樣的能量呢?”
趙言可不會愚蠢的認為普通的能源就能給這麽個一聽就高大上的先天之物充能。
“最簡單的就是將它置於一靈氣充沛之地,由我通過某種仙道手段為其儲能……在我剛到這方時空時,這裏倒還有一些稀薄的靈氣,要是在那時能遇上與你這般能溝通的人,倒還有一絲迴去的希望,但這許多歲月過去,現在想來已經不現實了。
現在不要說靈氣,能唿吸到無雜質的空氣我看都成了一種奢望。即使還有所留存,也早被掩蓋在了各類濁氣之下……除非有逆天的功法,否則隻是過濾篩選這一關就足以拖得人欲仙欲死!”智叟毫不客氣的說道。
“仙道這條路既然走不通了,那麽剩下來的就唯有神道之路了。”
“願聽前輩詳述。”趙言精神一振,畢恭畢敬的請教。這是根本無從與聞的信息,特別對他這種三無人員來說。
在仙佛隱跡,神道消亡的今天。任何一點有助於自身突破,從而得以駐世長存,乃至長生久視的線索,都彌足珍貴。特別對有誌於能走的更遠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哪怕條件早已不許,但能聽到一位活化石的隻言片語,哪怕僅僅隻是拿來作為一種參考也是好的。
更不要說在這個靈氣全無的年代。
佛道兩家曾視若拱璧的鎮教典籍早已成了雞肋一般的事物。網絡上一抄就是一大堆。教中先賢們的種種事跡也早已成了傳聞,幾乎等同於神話傳說了。
因此智叟口中的神道之路就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仙修之道,在於外物,沒有足量的資源供應,還想有所成就,這是絕無可能的事情……‘財侶法地’,哪一樣不是外物,離了這些,縱然一部直指大道的法門放在你的麵前,你也隻能幹瞪眼。
與仙道的一分付出,一分收獲,偉力歸於自身相比。神道則不然,它是一條分享的道路。雖然途徑萬千,但總也離不開大量的信眾。
龐大的信眾所帶來的滾滾香火願力就是祂們最好的資糧。賜予信眾力量,借此彰顯祂們的偉力,反過來又借此聚攏更多的信眾……巨量的信仰就是祂們的根基,也是祂們得以點燃神火、高舉王座的保證。
但同時,這也是祂們致命的弱點。一旦信仰被奪、信眾消散,祂們便會跌落塵埃,不是直接殞落就是陷入永恆的睡眠……”
“那麽就沒有相應的應對方式嗎?”趙言忍不住插話道。
能走上那條道路的無一不是天資卓絕之輩,他不相信如此顯而易見的缺點眾人會視而不見。
“應對方式當然不是沒有,但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隻需要找個代理人,成立一個教派,然後時不時的顯示一下神跡,短時間內就能聚攏大量的信徒。
再對信徒從普通到狂信按不同層級迴饋一定比例的神力,不定期的對代理人及狂信者的祈禱加以迴應,然後就可以撒手不管了。他們會按照接收神力的不同,自發的形成階級,自己管理自己。於是,一個宗教形成了。
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定期來收割信仰。
你說,有如此簡單易操作的方式放在眼前,還用得著絞盡腦汁去另想他法嗎?”
接著,智叟話風一轉,“當然,曆代以來也不乏有遠見卓識之輩認識到了其中的弊端,而別出心裁的另開成神之路。
比如寄神以名山大嶽、江河湖泊,以成地理之神;又比如以某種規則、道理成神;再比如根基以人性,以人內心的喜、怒、哀、樂、貪婪、憎恨等情緒為資糧,也可成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駐世長存的目的。
但這些成神之法的局限性也顯而易見。前者一旦山川地理的形態發生改變,就有可能失去存世的基石。不要說滄海桑田、改天換地這種巨變,有時就是一場小小的地震,說不定也能使王座崩潰。
第二種,以規則成神。且不說大道規則不是那麽容易領悟的,就算你領悟了其中的一種,也得有信眾才是。你要是領悟的是大眾化的規則還好,要是領悟的是如雷電這樣的自然規則,強則強矣,但誰會去信奉這個。即便是有,信眾也是少之又少,以如此少的信眾,哪裏支撐得起一尊神明。
最後則是情緒成神之法,這條道路理論上最為安全,隻要這方天地還存有人類,喜怒哀樂這種種情緒就永遠不會消失,也就沒有殞落的風險。
但操弄人心是極為可怕的行為,如怒海行舟。它根基以人性,是以情緒而不是信仰為資糧,紮根於滾滾紅塵濁欲之中,一著不慎,就會有傾覆的風險。
但其最大的危機還不在於此,而是來自於人道的打擊,一旦被統治者定性為邪教、邪神,那就人心向背,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法理基礎。
不要小看這一點,須知人道大勢,浩浩蕩蕩。即便在民智大開的現代,一個合法政府的一道命令,就能決定一個宗教或神靈的興衰存亡……”
聽了半天,趙言有些不耐煩了,這些道理他哪裏會不懂,隻會比智叟了解的還徹底。他現在需要的是修行神道的秘法,需要的是具體的實施步驟、入門之法。隻有入了這道門,才有可能去考慮後續種種。
“前輩所言極是,卻不知迴歸所需能量為何?還有修行秘法可否賜下。”
趙言打斷了智叟的長篇大論,直截了當的提出了要求。既然有求於已,那麽就得有所付出,大家等價交換而已。
“沒有靈氣,也可用香火願力代替,隻是所需有些龐大。”
沉默了半晌,略帶尷尬的話音再次響起,“至於你要求的修行秘法,老夫卻是沒有的。”
開什麽玩笑,趙言心中一陣罵娘。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世上哪有這種好事。
“以前輩高貴的出身,曆經兩片時空的閱曆,區區神道之術還不是手拿把攥。再說了,若無修神之法,無法展露神跡,前輩所需的巨量信仰從何而來……又如何談得上助前輩脫困……”
“不是老夫不肯,而是實在沒有……自流落這方天地以來,從沒有接觸過高端的力量,且為了本身的靈智不被消磨,更是輕易不敢離開寄身之所,如何會懂得這方世界的修煉之道。
至於老夫出身所在的那方時空,倒是有類似的修神之法,但因道門過於強大,修神之法乃是小術,非是正道。
過程也很是簡單,,隻須由道門賜下符籙,就能以此為核心成就神位。但其一舉一動都處於道門的監管之下,是道門力量的延伸和補充。
其神職的任命和虢奪道門一言可決。
簡單的說,就所有神明是由道門賜封的,而不是自行修煉出來的。在這方世界,你叫我如何給你找道門的符籙去!”
雖然智叟言辭懇切,趙言對此卻不置可否。這老家夥肯定對他有所保留,否則何以解釋其先前對這方世界的神道修行鞭辟入裏的見解?沒有深入、係統的對修神之法的掌握,是不可能說出那番道理來的。
“那麽以規則成神之法呢?這好像不需要信眾的參與,我記得前輩的本體就是一道先天規則,如前輩能助我掌握,則一樣王座有望。”趙言還是有些不死心。
“規則唯一,不論哪方世界都是如此。在這方天地,既然我已經占據了這道規則,那麽就不可能再有人領悟。
倒是我走之後,可以把軀殼留下,能否從中得到什麽,就全看你的悟性了。”
趙言默然,這就是給自己畫了個大餅了。看樣子第三種以情緒成神之法也不用問了,肯定也是沒有。
操弄人心,這已是魔道手段,他本身也有些不喜。但就這樣一無所得,又有些不甘心。上乘法門既已不可得,那麽退而求其次的話,又該提什麽要求呢?
見趙言沉默不語,智叟再次開口。
“至於香火願力,卻是不用擔心的,這方世界多的是無主的信仰。雖然駁雜了些,但卻勝在量大,隻要花些功夫加以收集,還是能夠將就著用的,隻是時日長久些罷了。”
“無主的信仰”!
趙言奇怪了,“不是說信仰是成神之基嗎?如何會有神明放著海量的信仰不來收割,放任它流失呢?”
“這也正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以這個世界三大宗教的信徒之眾,就是堆,也能堆出三個強大的神明來。但如此多年來,不要說神明顯聖了,就連一次神降也沒有聽說過。就這般放任這些信仰白白流失。”
說到這裏,智叟都有些痛心疾首了。
“若非迫於誓言,我都想在這方世界成神了。雖然地方差了點,但勝在自由自在不是嗎!”
“迫於誓言”,趙言敏銳的把握到了這個字眼。“前輩,這其中有什麽說道嗎?”
“你也不用多做試探,不錯,老夫自從被收攏於《太上玄元靈應玉章》始,以保留自身靈智為代價,立下道門誓言。其一就是所掌握的秘法,不能私下傳授。”
“那麽,幫了前輩這個忙,我又能從中得到什麽好處呢?”
既然已經說開,趙言也就不再遮遮掩掩。
沉吟了半晌,智叟終於開口。
“我觀你精神外放,不知收斂,這樣下去盡早會有禍端,想來是缺乏後續修行之法的緣故……雖然迫於誓言無法傳授你相應的法門,但我可替你略作鎮壓,以減少精神消耗。”
趙言苦笑了一下,他不是沒有後續修行之法,而是壓根兒沒有修行之法。完全出於自身孕育。
聽完趙言的敘述,智叟顯然也吃了一驚。精神力這東西雖然是自身足具,但不憑任何法門,完全由自身孕育而出,卻也極其罕見。
見趙言確實什麽也不懂,智叟決定對趙言進行一下常識普及。
“精神力這種東西雖然人體本身悉足自具,但想要將其喚醒,卻也絕不是簡單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麽我逗留此界無數年,卻始終沒有碰到一例的緣由。
而如你這般什麽修煉之法也不懂,卻硬生生的憑借自身的資質由肉身孕育而出精神力,即便是以我在那方時空的經曆,所見所聞者也是少之又少。
概因有宗門傳承的不屑於取。他們有的是修行秘法和資源,想要達到這一步,不過是時間問題,對這種靠一步步積累的笨辦法,是絕然看不上眼的。
而上述兩者全無的,也不敢奢望這種境界。單單身體粹煉這一關,就堵死了絕大多數人的前進之路,作為過來人,你應該非常清楚這一點……”
趙言默然點頭,的確,如他這般有目的、有步驟、又有傳承的鍛體方式,又有大量的財物保證充足營養供應的,的確是少之又少。
“你要知道,無論是通過人為施加影響的外力催生,還是依靠修行秘法的喚醒,其得來的精神力,天生就帶有外力的屬性,與本身並不是百分百的契合。
而隻有如你這般用笨辦法孕育出來的精神力,才與自身完全契合,才有可能進一步發掘出人體與生俱來的奧秘。”
智叟輕輕地歎息了一聲,“人類作為天地之寵兒,萬物之靈長,不是沒有道理的。據聞是上古聖人以自身為藍本創造而出,一切神通悉足自具,根本不需假以外求。要做的,隻是向內發掘而已。
如此簡單的道理卻不懂,坐擁如此寶藏卻不知珍惜,反而選擇了借用外物成道之法,不知令多少異類修行者扼腕歎息。
也不知是感慨還是痛惜,智叟的聲音漸漸低沉至無。
“這也怪天地之間資源太過於充沛,幾乎唾手可得。
相比花十幾年,甚至於幾十年的時間苦苦磨練自身,還不一定能見到成效。而隻要有一部水準以上的修行法訣,再加上大量資源的堆砌,花同樣的時間,後者足以將前者遠遠的拋開。
這也是秘術修行之所以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大部分修行者也不是不知道築基的重要性,但他們大多會認為,以普通人類匆匆百十年的壽命,如果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耗費在初期的築基階段,成與不成還在兩可之間不說,但勢必耽誤修行的進度。
而如果換一種方式,先將自身推高到一定的高度,再掉轉頭來對基礎加以夯實。如此以高就下,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這些人卻不知,根基一旦築下,除非推倒重來,否則,哪裏是說改就能改的。”
智叟言辭之間頗有些憤憤不平,一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樣子。
趙言搖頭苦笑,這位怕是在孤寂的環境中呆的時間長了,逮著個人就沒完沒了的說個不停。可是又盡說些如天書般不著邊際的內容,你倒是說些目前對自己有用的啊!
仿佛感覺到了趙言不滿的情緒,智叟連忙致以歉意:“老夫失態了,隻是一時有感而發。這些內容於你來說還太過於遙遠,聽過就算,不要放在心上,以免日後造成識見上的障礙。”
趙言連稱不敢,接著話風一轉,“適才聽前輩所言,願為晚輩精神力略作鎮壓,以為遮掩,晚輩不勝感激。但不知為何,對‘鎮壓’二字,心中忽有所感,不知前輩能否解惑?”
“嘿嘿!你的靈覺倒是敏銳,真不虧是天生天養的精神力。”智叟嘖嘖讚歎,“既然話已說開,也沒什麽好隱瞞的,老夫實話實說就是。
老夫的本體,也就是規則之文,乃是一個‘鎮’字。天生的規則就是壓服不臣,鎮製不軌。隻要法力足夠,即便這片天地不容於你,也可將之鎮壓。
用於壓製你區區的精神力,說是大材小用都是謙虛之詞。不過你的靈覺並沒有出錯,這種鎮壓絕非長久之計。受規則所限,它在遮掩了你精神力的同時,也限製了它的成長……
總之,隻能作為權宜之計,不可長久。終歸還是需要尋一修煉之法……”
智叟坦然說道,“雖然受限於誓言,不能傳你修行法門,但有老夫替你鎮守識海,任何外道都休想入侵。我想,這應該足以抵消你的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