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兩個理由
村裏發夫君?我一文錢買了個攝政王 作者:易小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先生和宋夫人還在灶房內。
聽見二人商量以後如何過日子的話,顧喜喜朝老錢擺擺手,示意不必跟進去打擾他們。
至於老錢對桃花李子花的疑惑。
顧喜喜笑了笑,低聲解釋,“他並不是要看真的桃花李花。桃李……也可以說的是花,卻又非花。”
老錢越發迷惑,“是花又非花?這究竟……”
顧喜喜道,“您看這院中蘭花是我所種,而桃李則是宋先生要親手栽培的花,也就是咱們村塾裏的那些孩子。”
“所謂桃李滿天下,就是說教書先生培養的學生很多,優秀者遍布天下。”
老錢恍然,“我倒是聽過這句,隻是不知是如此解讀。”
他繼而歡喜道,“既然宋先生說要培養咱們村的孩子,看樣子是真的決定留下了。”
等了一會兒,宋家夫婦從灶房出來。
宋夫人客氣地打了聲招唿,說要迴房整理,就先進去了。
老錢、顧喜喜見狀,也就向宋先生告辭。
宋先生卻道,“難得有此美蘭,就怕我日後養護不好辜負了。”
“顧老板可否稍留片刻,跟我說說照料蘭花有何要領?”
老錢何等精明人,見此便知宋先生要留顧喜喜一人說話。
他笑道,“果園還有一堆農活,我就先走了。”
“喜喜,你最會種東西,給宋先生、宋夫人教教。”
顧喜喜笑著應了,“錢叔慢走。”
老錢離開後,顧喜喜拿出一張單子遞給宋先生,“您院子裏栽植的幾種蘭花都是比較好養的,肥料我配好了,就放在灶房西邊角落。”
“平時澆水、施肥的時機,我也都寫在上麵了。”
“再有別的不妥,村塾有個學生張明磊,您隻需叫他帶話,我便上門來為這些蘭花看診。”
宋先生接過紙張看了眼,說,“早就準備好了,為何剛才不拿出來。”
顧喜喜笑道,“猜測先生有話跟我說,所以……”
宋先生意味不明地輕哼一聲,說,“我既然從縣學告老,就是想過幾年清閑日子。”
“我來你們村起初並非自願,以你這般聰明,該知道前因。”
顧喜喜頷首,“人情難卻。”
宋先生依舊垂眸看著地上的蘭花,讓顧喜喜看不透他此刻的情緒。
“劉屹曾是我的學生。”
顧喜喜雖然對這名字很陌生,但還是反應過來,“劉夫子?”
她原以為劉夫子連姓氏都是假的,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宋先生不置可否,繼續說,“他年幼時也是跟著我開蒙,那時我尚未娶妻還算年輕,三次進士不中,便自認了沒有那扶搖直上的命。”
“我決定以舉人之身,教書育人,先在自己家辦了私塾,劉屹就是那時來的。”
“他又那般優秀,去京城考進士科,卻再也沒了音訊。”
“前兩年,我還曾去信向其他外地做官的學生打聽,卻無人知曉劉屹此人。”
“可年節前,他突然到我家找我。”
宋先生笑了笑,“當然,太久未曾相見,我已經認不出他了。好在他說這些年過得還好,總算要赴京做官去了。”
“他跟我提起顧老板,說有顧老板在,我到花池渡村一定會受到最高禮遇。”
“今日所見,倒是印證了他所言。”
顧喜喜道,“所以,您拒絕不了他的請求,同意來村塾任教?”
宋先生總算抬眼看了顧喜喜,“這隻是其中一個理由。”
“還有這個。”他從袖中抽出一封信給顧喜喜。
顧喜喜疑惑地看了宋先生一眼,展開看信。
這是一封邀請信,邀請宋先生到青田縣花池渡村擔任教書先生。
用語謙遜,言辭懇切,有三顧茅廬之意,禮賢下士之風。
字跡顧喜喜認識,是慕南釗寫的。
隻是信中的慕南釗讓她感覺到很陌生。
他竟然會為了幫村裏請先生如此的放低身段?
宋先生道,“這便是我第二個不能拒絕的理由。”
“短短一封邀請,寫的如此行雲流水,辭藻精妙。筆書更是一絕,可做字帖。不愧是能連中三元之奇才。”
“就衝這封信,老夫也會毫不猶豫答應他。”
顧喜喜微微垂首道,“先生惜才。”
她心下暗暗打鼓,宋先生收到慕南釗的信,會不會也知道了慕南釗就是村塾的陳先生?
若如此,她與慕南釗的關係……
宋先生側目道,“這封信還附了五百兩銀票,”
“劉屹說是寫信人給我的酬勞。”
顧喜喜眉心一皺,脫口道,“不行。”
“這份酬勞要出也該我來出。”
隻是她半年來花了不少錢,下一步還要投入茶園和製茶,提起銀錢時還是缺了點底氣。
宋先生忽然笑了,一掃之前的肅色,“放心吧,銀票沒收。”
“我做教書先生,隻管全心教我的學生,收學生父母給的束修過活。不應收的錢財,我絕不領受。”
“況且五百兩太多了,我若收下,隻怕骨頭都得被壓彎了。”
顧喜喜心生敬意,拱手道,“先生風骨,顧喜喜佩服,再次替孩子們謝過先生!”
宋先生擺擺手道,“教孩子們讀書,我心甘情願,無需言謝。”
“倒是我留顧老板,的確有件要緊事,須得提前分說清楚。”
顧喜喜情緒鬆弛了些,笑說,“若是束修的事您可安心,如今村裏多數人家都能出的起。”
“另外,請您來村裏有我的責任。我家裏那孩子也要上學,他的束修就按您之前在縣學俸祿算,您知我知即可。”
宋先生道,“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
顧喜喜心下莞爾,這位宋先生還是個爽快人,果然如他所說,隻收應得的錢財。
緊接著宋先生話鋒一轉,“不過我要說的是另一件事。”
顧喜喜一怔。
就聽宋先生道,“寫信那人與顧老板是故交,且淵源頗深。”
“他是誰,我跟顧老板心裏都清楚,就不把他的名字說出來了。”
顧喜喜頭頂恍如驚雷炸開。
她硬著頭皮看向宋先生,“您都知道了。”
宋先生頷首,正色道,“我對顧老板有個請求。”
“當然,不管你是否答應,我都會進村塾教書,所以這不是條件,隻是請求。”
顧喜喜跟著認真起來,“您請說。”
聽見二人商量以後如何過日子的話,顧喜喜朝老錢擺擺手,示意不必跟進去打擾他們。
至於老錢對桃花李子花的疑惑。
顧喜喜笑了笑,低聲解釋,“他並不是要看真的桃花李花。桃李……也可以說的是花,卻又非花。”
老錢越發迷惑,“是花又非花?這究竟……”
顧喜喜道,“您看這院中蘭花是我所種,而桃李則是宋先生要親手栽培的花,也就是咱們村塾裏的那些孩子。”
“所謂桃李滿天下,就是說教書先生培養的學生很多,優秀者遍布天下。”
老錢恍然,“我倒是聽過這句,隻是不知是如此解讀。”
他繼而歡喜道,“既然宋先生說要培養咱們村的孩子,看樣子是真的決定留下了。”
等了一會兒,宋家夫婦從灶房出來。
宋夫人客氣地打了聲招唿,說要迴房整理,就先進去了。
老錢、顧喜喜見狀,也就向宋先生告辭。
宋先生卻道,“難得有此美蘭,就怕我日後養護不好辜負了。”
“顧老板可否稍留片刻,跟我說說照料蘭花有何要領?”
老錢何等精明人,見此便知宋先生要留顧喜喜一人說話。
他笑道,“果園還有一堆農活,我就先走了。”
“喜喜,你最會種東西,給宋先生、宋夫人教教。”
顧喜喜笑著應了,“錢叔慢走。”
老錢離開後,顧喜喜拿出一張單子遞給宋先生,“您院子裏栽植的幾種蘭花都是比較好養的,肥料我配好了,就放在灶房西邊角落。”
“平時澆水、施肥的時機,我也都寫在上麵了。”
“再有別的不妥,村塾有個學生張明磊,您隻需叫他帶話,我便上門來為這些蘭花看診。”
宋先生接過紙張看了眼,說,“早就準備好了,為何剛才不拿出來。”
顧喜喜笑道,“猜測先生有話跟我說,所以……”
宋先生意味不明地輕哼一聲,說,“我既然從縣學告老,就是想過幾年清閑日子。”
“我來你們村起初並非自願,以你這般聰明,該知道前因。”
顧喜喜頷首,“人情難卻。”
宋先生依舊垂眸看著地上的蘭花,讓顧喜喜看不透他此刻的情緒。
“劉屹曾是我的學生。”
顧喜喜雖然對這名字很陌生,但還是反應過來,“劉夫子?”
她原以為劉夫子連姓氏都是假的,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宋先生不置可否,繼續說,“他年幼時也是跟著我開蒙,那時我尚未娶妻還算年輕,三次進士不中,便自認了沒有那扶搖直上的命。”
“我決定以舉人之身,教書育人,先在自己家辦了私塾,劉屹就是那時來的。”
“他又那般優秀,去京城考進士科,卻再也沒了音訊。”
“前兩年,我還曾去信向其他外地做官的學生打聽,卻無人知曉劉屹此人。”
“可年節前,他突然到我家找我。”
宋先生笑了笑,“當然,太久未曾相見,我已經認不出他了。好在他說這些年過得還好,總算要赴京做官去了。”
“他跟我提起顧老板,說有顧老板在,我到花池渡村一定會受到最高禮遇。”
“今日所見,倒是印證了他所言。”
顧喜喜道,“所以,您拒絕不了他的請求,同意來村塾任教?”
宋先生總算抬眼看了顧喜喜,“這隻是其中一個理由。”
“還有這個。”他從袖中抽出一封信給顧喜喜。
顧喜喜疑惑地看了宋先生一眼,展開看信。
這是一封邀請信,邀請宋先生到青田縣花池渡村擔任教書先生。
用語謙遜,言辭懇切,有三顧茅廬之意,禮賢下士之風。
字跡顧喜喜認識,是慕南釗寫的。
隻是信中的慕南釗讓她感覺到很陌生。
他竟然會為了幫村裏請先生如此的放低身段?
宋先生道,“這便是我第二個不能拒絕的理由。”
“短短一封邀請,寫的如此行雲流水,辭藻精妙。筆書更是一絕,可做字帖。不愧是能連中三元之奇才。”
“就衝這封信,老夫也會毫不猶豫答應他。”
顧喜喜微微垂首道,“先生惜才。”
她心下暗暗打鼓,宋先生收到慕南釗的信,會不會也知道了慕南釗就是村塾的陳先生?
若如此,她與慕南釗的關係……
宋先生側目道,“這封信還附了五百兩銀票,”
“劉屹說是寫信人給我的酬勞。”
顧喜喜眉心一皺,脫口道,“不行。”
“這份酬勞要出也該我來出。”
隻是她半年來花了不少錢,下一步還要投入茶園和製茶,提起銀錢時還是缺了點底氣。
宋先生忽然笑了,一掃之前的肅色,“放心吧,銀票沒收。”
“我做教書先生,隻管全心教我的學生,收學生父母給的束修過活。不應收的錢財,我絕不領受。”
“況且五百兩太多了,我若收下,隻怕骨頭都得被壓彎了。”
顧喜喜心生敬意,拱手道,“先生風骨,顧喜喜佩服,再次替孩子們謝過先生!”
宋先生擺擺手道,“教孩子們讀書,我心甘情願,無需言謝。”
“倒是我留顧老板,的確有件要緊事,須得提前分說清楚。”
顧喜喜情緒鬆弛了些,笑說,“若是束修的事您可安心,如今村裏多數人家都能出的起。”
“另外,請您來村裏有我的責任。我家裏那孩子也要上學,他的束修就按您之前在縣學俸祿算,您知我知即可。”
宋先生道,“那我就不跟你客氣了。”
顧喜喜心下莞爾,這位宋先生還是個爽快人,果然如他所說,隻收應得的錢財。
緊接著宋先生話鋒一轉,“不過我要說的是另一件事。”
顧喜喜一怔。
就聽宋先生道,“寫信那人與顧老板是故交,且淵源頗深。”
“他是誰,我跟顧老板心裏都清楚,就不把他的名字說出來了。”
顧喜喜頭頂恍如驚雷炸開。
她硬著頭皮看向宋先生,“您都知道了。”
宋先生頷首,正色道,“我對顧老板有個請求。”
“當然,不管你是否答應,我都會進村塾教書,所以這不是條件,隻是請求。”
顧喜喜跟著認真起來,“您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