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慶幸的是,新朝皇帝陳平安高瞻遠矚,果斷決策,廢除士紳免賦特權,推行土地重新丈量登記政策。


    這一舉措,不僅能夠充實國家財政,為新朝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更能夠重塑社會公平,緩解社會矛盾,增強朝廷的公信力。


    相信在新朝的正確領導下,龍國將逐步擺脫舊有體製的束縛,迎來繁榮昌盛的新局麵。


    這一改革的實施,將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著龍國的每一寸土地,大大降低每一位普通百姓所承擔田賦數量。


    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公平、公正、繁榮的新龍國,在曆史的舞台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同時,也警示著我們,士紳階層免賦特權的存在,是國家發展的阻礙,唯有田賦平攤,才能推動國家持續進步,實現長治久安。


    《龍國日報》的大力宣傳,瞬間就讓全龍國的老百姓們明白了,為什麽每年交的田賦會越來越重。


    明末普通農民的田賦壓力非常沉重,一般達到收成的五成甚至更多。


    明朝末年,由於戰爭頻繁、財政虧空等原因,朝廷不斷增加田賦。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明朝因遼東戰事緊急,開始加派“遼餉”,每畝加征銀三厘五毫,後又多次加征。


    到崇禎年間,各種加派如“剿餉”“練餉”等不斷疊加,農民的田賦負擔急劇加重,致使許多農民難以承受,紛紛破產從賊,徹底陷入了不斷有農民軍起義的死循環。


    從來沒有人跟普通百姓去解釋這個死循環出現的原因,因為掌握輿論導向的那群人就是免賦特權的既得利益者。


    現在好了,《龍國日報》把這其中的關竅擺開了,揉碎了大力宣傳,全龍國的普通老百姓們瞬間就明白了,原來自己每年交的田賦那麽多,都是因為士紳老爺們的不交稅造成的。


    矛盾的主體,士紳階層瞬間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全龍國的普通老百姓們都在大罵士紳老爺們無恥。


    這還沒完,《龍國日報》關於士紳階層免賦特權危害的報道之後,接著就是一連篇的,取消士紳階層免賦特權、重新丈量土地好處的報道。


    《改革進行時:取消士紳免賦特權,開啟公平與發展新篇。》


    近日,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改革舉措在全國推行——取消士紳階層免賦特權。


    此政策一經推出,便在社會各界引發廣泛關注,眾多民眾紛紛熱議,普遍認為這是推動社會公平、增強國家財政實力的關鍵之舉。


    長期以來,士紳階層作為社會的特殊群體,享受著免納賦稅的特權。


    這一特權但隨著時代發展,弊端日益凸顯。


    在許多地區,大量土地集中在士紳名下,卻無需納稅,導致國家財政收入大量流失。


    以江南地區為例,部分士紳家族田產遍布數縣,每年產出頗豐,卻未向國家繳納分毫賦稅,使得當地財政缺口不斷擴大。


    這些田賦缺口,隻能轉嫁給普通百姓,普通百姓卻承受著沉重的賦稅負擔,生活困苦不堪。


    有農民無奈表示:“家中薄田幾畝,產出大半用於繳稅,而士紳們坐擁良田千頃卻分文不出,實在不公。”


    這種不公平的賦稅製度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也阻礙了經濟的健康發展。


    如今取消士紳免賦特權,重新丈量土地,督促士紳階層重新補交田賦,將會帶來諸多積極影響。


    首先第一點,士紳階層參與到田賦繳納體係中之後,全國田賦水平將大幅下降。


    明末普通農民的田賦壓力非常沉重,一般達到收成的五成甚至更多。


    如今取消士紳免賦特權,重新丈量土地,今年秋收之後,龍國所有百姓的田賦水平,將會降到四成甚至更少。


    第二點,重新丈量土地,不僅是為了督促士紳階層重新補交新龍國建立之後的田賦,更是會補償普通百姓自新龍國成立以來,多交的那部分田賦。


    重新丈量登記土地之後,普通百姓多交的那部分田賦,也將會逐年減免抵扣,抵扣完每年多交的那部分田稅之後,接下來的五六年之內,普通百姓隻需要交三成甚至是更低的田稅。


    第三點,士紳階層納入征稅體係後,將會有效拓寬國家稅收,當地縣令也會有能力出更多的錢財來興修水利,修整官道。


    水利興,田地的產量也將會更加的高,農民百姓手裏的餘糧也就會越多。


    取消士紳免賦特權,重新丈量土地,督促士紳階層重新補交田賦的改革,各種好處多多。


    為了防止有人隱匿田產,各縣廉政部接受百姓群眾踴躍舉報土地重新丈量過程中的不法違規行為。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龍國正向著更加公平、繁榮、穩定的方向大步邁進。


    相信在這一係列改革舉措的推動下,龍國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好吧,關於取消士紳階層免賦特權、重新丈量土地的好處,沒有太多的大道理。


    農民隻知道改革之後,田賦隻需要交四成,士紳階層再補交田稅之後,百姓的田賦就隻需要交三成了。


    少交稅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必須不能讓那幫子土財主們隱匿田產,必須得做好監督。


    於是乎,在《龍國日報》大規模發動群眾之下,普通百姓沒有再被士紳階層所蠱惑,紛紛大力支持重新丈量土地。


    鼓動不了大量的普通百姓,單憑那些士紳階層的各自家丁,哪裏又能跟如狼似虎的職業士卒相抗衡?


    這次的重新丈量土地工作,陳平安可是動用了軍營的。


    全國每個縣,至少都有1500人的常備軍,這些常備軍,足夠輕鬆鎮壓人數不超過5000人的各種動亂了。


    真要是有大規模的動亂,在各州府駐紮的大軍,可不是吃素的。


    如今整個龍國基礎官吏,從知縣,到縣丞、再到典史等,基本上可都是陳平安的自己人。


    再加上廉政部在一旁虎視眈眈的進行著監督,有了群眾基礎和輿論基礎的情況下,這次全國性的土地重新丈量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的蝸牛並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