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廉政部柳書宇深入調查,趙知縣素質的嚴重缺位,對清河縣的治理造成了多方麵的惡劣影響。


    在司法領域,由於縣令對律法生疏,難以公正斷案,百姓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致使冤假錯案頻發,司法公信力蕩然無存。


    清河縣李二田產糾紛案件,當事人一方通過賄賂師爺和相關衙役,篡改證據,導致李二一方含冤受屈,卻投訴無門。


    在稅賦征收方麵,趙德潤對田賦征收期限和隱匿田產逃避稅賦懲處條例的無知,使得清河縣稅收漏洞百出。


    部分豪強大戶趁機勾結吏員,隱匿大量田產,逃避稅賦,而普通百姓卻承擔了過重的稅負,苦不堪言。


    長此以往,不僅國家財政收入遭受重大損失,更激化了社會矛盾,嚴重影響了地方的穩定與發展。


    此外,趙德潤的囂張跋扈,極大地破壞了清河縣的官場風氣。


    上行下效,下屬官員紛紛效仿,對律法和上級指令陽奉陰違,導致政務執行效率低下,政策無法落實到位。


    清河縣令趙德潤事件為各地敲響了警鍾。


    各級地方主官肩負著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的重大責任,其素質和行政能力直接關係到百姓的福祉和國家的興衰。


    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對地方官員的考核和監管力度,嚴格選拔任用機製,確保每一位主官都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真正做到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這一天,一些識字的讀報人直接走村串巷,把《龍國日報》宣傳到了每一個龍國百姓的耳中。


    趙德潤瞬間成了龍國名人,成為了老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廉政部審核過程中,類似於趙德潤這類不通政務的官員大有人在。


    《龍國日報》最近一段時間都在不斷的報道著這類事件。


    很快,《龍國日報》就在龍國百姓們心目中構建出來了一個觀念:以前你工資低,貪汙迫不得已不可怕,現在皇帝陛下都給你們發高工資了,但你們這些當官的,素質低,業務能力低,那就太可怕了。


    隨著廉政部在全國考核巡查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奇葩事件越發數不勝數,陳平安終於在神武五年(1641年)三月初十,下午申時,再次召開了一次大朝會。


    神武五年(1641 年)三月初十,申時的陽光透過重重宮闕,灑在金碧輝煌的太和殿上。


    陳平安高坐龍椅,目光如炬,掃視著殿下神色各異的文武百官。


    “諸位愛卿,最近廉政部巡查組在各地巡查之事,想必諸位也都是有所耳聞的吧?”


    “盧愛卿,把廉政部巡查組這近一個月來,考核各級官吏的情況的匯報,給大家說一下吧。”


    盧象升聞言,立即出列,拿出一本奏折,朗聲開口道:“目前廉政部巡視組已經到達各縣就任的,有512組,根據這512組傳迴的考核電報,512名知縣中,411名對《龍國律》知之甚少,對手中各類政務不熟悉者,有453名。”


    “縣丞,對手中各類政務不熟悉者,有426名,主簿,對手中各類政務不熟悉者,215名,典史,對手中各類政務不熟悉者,482名。”


    “各級官員,除主簿之外,對手中政務不熟悉者,都超過八九成。”


    “剩餘一兩成,都僅僅是比較熟悉,真正精通且對手下政務遊刃有餘者,僅3人。”


    隨著盧象升匯報完畢,殿內瞬間響起一陣此起彼伏的倒吸涼氣聲,文武百官交頭接耳,神色各異。


    陳平安的臉色愈發陰沉,狠狠的在龍案上拍了一下。


    “荒不荒唐?荒不荒唐?堂堂龍國朝廷,一個個治理一方的地方官,竟然連自己該辦的政務都不熟悉,連《龍國律》都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麽一個個為官一方,治理百姓的?”


    “就這樣的地方官,怎麽能替朕治理好江山,朕拿出如此高額俸祿,養這許多昏聵無能之輩又有何用?”


    “有能力,因前朝舊治迫不得已貪汙者,朕可以容忍,一群無能之輩,不僅屍位素餐,還想拿朕的高官厚祿,諸位愛卿,你們都說說,朕該怎麽辦?”


    麵對陳平安的怒火,殿內瞬間陷入一片死寂。


    許久,吏部尚書賀逢勝顫顫巍巍地邁出一步,開口道:“陛下,臣以為當下之急,需先對這些官員開展律法與政務的專項培訓。”


    “同時,設立考核期限,到期未能通過者,再行降職或罷免,如此既能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也不至於引起官場的劇烈動蕩。”


    話音剛落,盧象升便出列,雙手抱拳,聲如洪鍾:“賀尚書此言差矣!這些官員屍位素餐已久,耗費了朝廷大量的錢糧,如今造成這般局麵,豈是簡單培訓就能彌補的?”


    “依臣之見,應當立即將那些對政務一竅不通、對律法茫然無知的官員就地免職,以儆效尤。再選拔年輕有為、德才兼備之士充實官場,如此方能徹底扭轉當下的腐敗無能之風。”


    兵部尚書楊嗣昌,緊接著出列道:“陛下,盧首輔所言雖有道理,但驟然大規模更換官員,恐會導致地方政務無人處理,引發混亂。賀尚書的建議亦過於溫和,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臣以為,可先對各地官員進行重新考核,將考核結果劃分為三六九等。對於那些能力尚可,但稍有不足的官員,進行針對性培訓;而對於那些昏庸無能、毫無建樹的官員,堅決予以懲處。”


    “同時,在選拔新官員時,提高門檻,嚴格把控,確保新入官場之人皆為可用之才。”


    陳平安目光在眾人身上一一掃過,隨即冷冷一笑:“嗬嗬,常年霸占官位,卻不通政務,不知律法,這就是瀆職無能。”


    “一將無謀,累死千軍;一帥無謀,挫喪萬師\",一方主官無能,便是禍害一方百姓。”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奮鬥的蝸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奮鬥的蝸牛並收藏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