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清算文官集團的時機
雙穿明末:我帶領大明統治全球 作者:奮鬥的蝸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文貴武賤的局麵是怎麽來的?還不是文官集團慢慢潛移默化過來的。
軍權給你陳平安就給了,隻要朝堂還是我們文官集團的,早晚有一天,軍權還得歸文官集團。
你陳平安一個武將,想要治理這個國家,反正還得依靠我們這些文臣們。
好吧,大明的這幫子遺臣們打的這個算盤,其實是很不錯的。
不管誰當皇帝,用文官治理天下,這都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陳平安要不是一個穿越者的話,肯定也得繼續依仗這些文官們治理天下。
但很可惜的是,陳平安是一個穿越者,陳平安早就明白了大明朝真正腐朽的根源,就是這幫子大明的文官特權集團。
陳平安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大明朝這幫子已經徹底爛到骨子裏的文官集團們,是必須的徹底全部推翻,徹底釘在曆史恥辱柱上的。
陳平安可不會再用這些文官集團們治理國家。
陳平安為什麽要占領台灣?為什麽要拿下東南亞?為什麽自己花錢掏腰包也要往台灣、東南亞大批移民?
為了以後逐鹿天下,有足夠的糧食支撐是一,最重要的是為了在大明朝的這個官僚體係之外,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行政體係。
以趙滿倉為主導的法治和土地公有製行政新體係,才是陳平安竊取整個天下的真正依仗。
趙滿倉勤勤懇懇,每天都在為自己不斷培養著一批又一批的行政管理人員,這些行政管理人員,就是將來陳平安接管整個大明的底氣。
等陳平安徹底掌握全國各省軍權之際,就是陳平安開始清算文官集團,把前朝文官集團徹底釘在曆史恥辱柱上之時。
大明朝莫名其妙死掉的皇帝那麽多,陳平安可不敢留下這些連皇帝都敢暗中謀殺的大明遺臣們。
文官集團們以為沒有人能取代他們治理國家的地位,豈不知,陳平安早就培養了無數可以接管他們職能的新公務員。
陳平安一開始沒有直接跟文官集團們撕破臉皮,無非就是在保留大明人口而已。
陳平安起兵的時候,確實可以大殺特殺,把皇室以及文官集團們全都一次性的推倒重建。
但這麽做,必定會受到文官集團和皇室的集體合力反撲。
文官集團和皇室就隻是北京城中的那些官員和崇禎皇帝嗎?
當然不是的,有這個想法的人,陳平安隻能說一句天真。
文官集團代表的是天下士紳,京城的高官被陳平安殺絕了,天下士紳卻到處都是。
陳平安隻要有對付天下士紳的苗頭,他們完全可以重新在大明各地拉起無數隊伍繼續跟陳平安對著幹。
崇禎同樣也代表不了皇室,崇禎被陳平安給殺了,天下士紳還可以推出無數個皇帝繼續跟陳平安對著幹。
當然了,跟全天下的士紳階層對著幹,陳平安也不怕,在先進武器麵前,一切反動勢力都是紙老虎。
隻是,真要是這麽幹了,最終遭殃的還是底層老百姓。
大規模的戰爭一起,大明人口必定會減半,甚至剩下三分之一都有可能。
這種情況可不是陳平安想要看到的,陳平安還想著帶領龍國百姓殖民全球呢。
因此,陳平安從一開始,製定了分化計策。
分化就不一樣了,由於陳平安的拉攏,崇禎的禪位,新朝的建立,除了姓朱的一家子,其他就沒有幾個人站出來鳴不平的。
唯一有幾個站出來的,還被崇禎皇帝親自下旨,誅了三族。
從這一刻開始,大明的天下其實已經是真正的成為了過去式。
接下來就是陳平安不管政事,專心的收兵權了。
收天下兵權,這其實也是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從九邊軍鎮,再到天下各省兵權。
現在的陳平安,不僅掌握了大明遺留下來的可戰之兵,而且各個省份的本地兵丁也都重新來了一個大清洗。
各省的原有兵卒,全部被陳平安給解散掉,一省之地也就篩選留下了兩萬可用之兵。
這兩萬可用之兵,全都是一些身家清白的普通百姓。
然後就是重新又從各省的普通百姓家庭中招募新的士卒,重新訓練。
各省無論是留下的兩萬士卒,還是招募的新兵,都會接受陳家軍的新式訓練,從體能,到思想,到忠誠度,再到新式武器使用的全方位新式訓練。
這樣訓練出來的新軍,文官集團們根本插不上一點手。
等陳平安在全國各地巡視玩一圈,全新的軍事體係也就能建立完成。
這個時候,再收拾那些個徹底失去了軍權的文官集團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現在的文官集團們,還沉浸在將來陳平安會繼續用他們治理天下的美好幻想中不能自拔呢。
沉浸就沉浸吧,陳平安可不會戳破,不僅不會戳破,陳平安還會不斷製造出一種大家可以和平相處的假象。
每到一省之地,陳平安除了收兵權,可也是會熱情接見各省官員以及有名士紳的。
除了兵權的事情你們不能插手之外,其他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就是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圍,才讓陳平安的收兵權之路和抄家朱氏藩王之路走的無比順暢。
好吧,日本皇室和德川幕府之間的內鬥,讓陳平安想到了很多。
陳平安笑著搖搖頭,趕緊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甩掉,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得往日本派兵。
明正天皇和德川家光都要雇傭20萬大軍,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明正天皇已經有了一萬騎兵,八萬步卒以及兩萬五千多海軍,缺口還差八萬五千人。
德川家光那邊則是還差19萬人。
這可就是將近28萬大軍了,如此多大軍,該從哪裏調呢?
陳平安仔細思考了一番,目前陳平安手中掌握的軍隊。
首先是遼東和東江鎮各駐軍3萬,總共6萬士兵,依靠堅城和強大火力,防禦已經被打殘了的大清是足夠的。
再就是鬆江府那邊,陳平安曾兵2萬到鬆江府的上海城,有2萬精兵加堅城的上海城,鬆江府那邊也很安穩。
...................
軍權給你陳平安就給了,隻要朝堂還是我們文官集團的,早晚有一天,軍權還得歸文官集團。
你陳平安一個武將,想要治理這個國家,反正還得依靠我們這些文臣們。
好吧,大明的這幫子遺臣們打的這個算盤,其實是很不錯的。
不管誰當皇帝,用文官治理天下,這都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陳平安要不是一個穿越者的話,肯定也得繼續依仗這些文官們治理天下。
但很可惜的是,陳平安是一個穿越者,陳平安早就明白了大明朝真正腐朽的根源,就是這幫子大明的文官特權集團。
陳平安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大明朝這幫子已經徹底爛到骨子裏的文官集團們,是必須的徹底全部推翻,徹底釘在曆史恥辱柱上的。
陳平安可不會再用這些文官集團們治理國家。
陳平安為什麽要占領台灣?為什麽要拿下東南亞?為什麽自己花錢掏腰包也要往台灣、東南亞大批移民?
為了以後逐鹿天下,有足夠的糧食支撐是一,最重要的是為了在大明朝的這個官僚體係之外,重新建立一個新的行政體係。
以趙滿倉為主導的法治和土地公有製行政新體係,才是陳平安竊取整個天下的真正依仗。
趙滿倉勤勤懇懇,每天都在為自己不斷培養著一批又一批的行政管理人員,這些行政管理人員,就是將來陳平安接管整個大明的底氣。
等陳平安徹底掌握全國各省軍權之際,就是陳平安開始清算文官集團,把前朝文官集團徹底釘在曆史恥辱柱上之時。
大明朝莫名其妙死掉的皇帝那麽多,陳平安可不敢留下這些連皇帝都敢暗中謀殺的大明遺臣們。
文官集團們以為沒有人能取代他們治理國家的地位,豈不知,陳平安早就培養了無數可以接管他們職能的新公務員。
陳平安一開始沒有直接跟文官集團們撕破臉皮,無非就是在保留大明人口而已。
陳平安起兵的時候,確實可以大殺特殺,把皇室以及文官集團們全都一次性的推倒重建。
但這麽做,必定會受到文官集團和皇室的集體合力反撲。
文官集團和皇室就隻是北京城中的那些官員和崇禎皇帝嗎?
當然不是的,有這個想法的人,陳平安隻能說一句天真。
文官集團代表的是天下士紳,京城的高官被陳平安殺絕了,天下士紳卻到處都是。
陳平安隻要有對付天下士紳的苗頭,他們完全可以重新在大明各地拉起無數隊伍繼續跟陳平安對著幹。
崇禎同樣也代表不了皇室,崇禎被陳平安給殺了,天下士紳還可以推出無數個皇帝繼續跟陳平安對著幹。
當然了,跟全天下的士紳階層對著幹,陳平安也不怕,在先進武器麵前,一切反動勢力都是紙老虎。
隻是,真要是這麽幹了,最終遭殃的還是底層老百姓。
大規模的戰爭一起,大明人口必定會減半,甚至剩下三分之一都有可能。
這種情況可不是陳平安想要看到的,陳平安還想著帶領龍國百姓殖民全球呢。
因此,陳平安從一開始,製定了分化計策。
分化就不一樣了,由於陳平安的拉攏,崇禎的禪位,新朝的建立,除了姓朱的一家子,其他就沒有幾個人站出來鳴不平的。
唯一有幾個站出來的,還被崇禎皇帝親自下旨,誅了三族。
從這一刻開始,大明的天下其實已經是真正的成為了過去式。
接下來就是陳平安不管政事,專心的收兵權了。
收天下兵權,這其實也是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從九邊軍鎮,再到天下各省兵權。
現在的陳平安,不僅掌握了大明遺留下來的可戰之兵,而且各個省份的本地兵丁也都重新來了一個大清洗。
各省的原有兵卒,全部被陳平安給解散掉,一省之地也就篩選留下了兩萬可用之兵。
這兩萬可用之兵,全都是一些身家清白的普通百姓。
然後就是重新又從各省的普通百姓家庭中招募新的士卒,重新訓練。
各省無論是留下的兩萬士卒,還是招募的新兵,都會接受陳家軍的新式訓練,從體能,到思想,到忠誠度,再到新式武器使用的全方位新式訓練。
這樣訓練出來的新軍,文官集團們根本插不上一點手。
等陳平安在全國各地巡視玩一圈,全新的軍事體係也就能建立完成。
這個時候,再收拾那些個徹底失去了軍權的文官集團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現在的文官集團們,還沉浸在將來陳平安會繼續用他們治理天下的美好幻想中不能自拔呢。
沉浸就沉浸吧,陳平安可不會戳破,不僅不會戳破,陳平安還會不斷製造出一種大家可以和平相處的假象。
每到一省之地,陳平安除了收兵權,可也是會熱情接見各省官員以及有名士紳的。
除了兵權的事情你們不能插手之外,其他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就是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圍,才讓陳平安的收兵權之路和抄家朱氏藩王之路走的無比順暢。
好吧,日本皇室和德川幕府之間的內鬥,讓陳平安想到了很多。
陳平安笑著搖搖頭,趕緊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甩掉,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得往日本派兵。
明正天皇和德川家光都要雇傭20萬大軍,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明正天皇已經有了一萬騎兵,八萬步卒以及兩萬五千多海軍,缺口還差八萬五千人。
德川家光那邊則是還差19萬人。
這可就是將近28萬大軍了,如此多大軍,該從哪裏調呢?
陳平安仔細思考了一番,目前陳平安手中掌握的軍隊。
首先是遼東和東江鎮各駐軍3萬,總共6萬士兵,依靠堅城和強大火力,防禦已經被打殘了的大清是足夠的。
再就是鬆江府那邊,陳平安曾兵2萬到鬆江府的上海城,有2萬精兵加堅城的上海城,鬆江府那邊也很安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