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在靈魂流竄到這個時代之前是個做技術的,也不是很好色,現在坐在皇帝的位置上,想要什麽美色都能得到,他反而更為小心。這可不是隨便玩兒的,弄了一個就要留在宮中,皇帝幸過的不可能再放迴民間,他又做不出把這些人當玩物的混賬事情。
現有的這些後妃已經不少了,從尊重的角度說怎麽也要盡量做到雨露均沾,誰知道後麵還會有多少需要政治聯姻的事情,小爺又不是種馬。
心理障礙啊。
所以,他還真不是從幃榻的角度建立粉衛的。
粉衛分兩屯,由烏娥和綠娥為屯長。粉衛們跟三衛交手當然不是對手,可除了山地曲之外的其他衛尉卒,粉衛在人數多兩成的情況下已經可打出平手的戰績,相當強悍。
海紅留在宮內陪景娥,帶出來的宮妃除了兩個遊牧女,還有貪玩的芙蕖、菡萏姊弟,也做粉衛打扮。
皇帝出行,錦衛隨身。臧姬產子,正式退出錦衛行列,選粉衛時補進來一個錦衛。這次胡亥留下四個在宮內伴護有喜的景娥,帶出來了八個,自是由越姬率領。越姬已經賜婚給甲衛鬆井,算是兩口子共同伴駕。
錦衛們是宮人裝扮,比起粉衛來說屬於低調奢華有內涵,可在軍中也算紮眼了,隻是人數太少,所以西楚斥侯在遠距離上無法分辨。
_
鍾離眛這一聲“秦帝”出口,範增就覺得糟了。
雖然帳內多數人都知道西楚軍隻要一開始攻擊秦營,那個小皇帝就會在秦軍的掩護下先從營後遁入武關道逃走,基本達不到擒殺的目的。可秦帝的誘惑實在太大,不說項羽,就連這些將軍們的眼中都放出光來。
“大王,老臣認為…..”
範增剛一行禮開口,項羽就霸道的一抬手:“亞父想說什麽孤全知道,但秦帝既然出了武關,大刺刺帶著一眾女卒在析縣城外張狂,絲毫不把我西楚軍放在眼裏,孤要是不擊之,豈不是讓天下人都認為孤怕了那個昏庸的小兒?”
“大王心懷天下,不可為了一點顏麵,就為秦帝所激怒。”範增本來就是個火爆的脾氣,也有點耐不住性子了:“要不能先使山東諸侯一心,秦人就可以一直在山東挑動諸侯相爭,大王滅秦也就終為無望,現在的漢王、齊王都是明證。大王若不先解決了這兩大隱患,就算此番真能殺掉秦帝,秦大可再立新帝,如公子將閭等。新帝會不會如現在的秦帝昏聵尚未可知,至少公子將閭曾領軍在函穀關與大王的四十萬聯軍對抗,是個知兵之人。”
項羽隻是從看顧自己臉麵的角度上忍不下胡亥公然挑逗自己,範增所說的他也都明白,但此時秦帝就在他兵鋒所及之處,而這個機會很可能轉瞬即逝,他實在不想放棄。
剛才他都說明知道範增想說什麽,這老兒還是不依不饒的說個不停,他到底是不是跟自己一條心?就算你是亞父,諫勸也要有個度,難道你要倚老賣老不成?
平時範增確實都很注意,大都在兩人單獨相處的時候才會諫勸得比較激烈一點。這次範增因為攻打宛城的時間不長,遠未到讓劉邦岌岌可危的境地,項羽就因為秦帝落了他的臉麵而要去先擊秦軍,所以脾氣一上來也就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諫了起來。
當然這時候的項羽雖然生氣,但還是強壓住火氣,隻說了一句話:“孤意已決,亞父無須再言。”
範增張了張嘴,終於沉默下來。
項羽不聽範增苦勸,還是決定暫且放棄攻打宛城,改為全力攻擊秦軍,為此他甚至將原留四萬卒繼續圍困劉邦的計劃都改了。
因多日攻城給西楚軍也造成了三千多卒的傷亡,宛城下的西楚軍隻有七萬六千多卒。項羽親自帶著三萬五千卒以每日六十裏的行軍速度直奔析縣,並詔令龍且的二萬卒立即快速運動先到析縣城北。項聲則帶領剩下的二萬多卒駐守在宛城到析縣的方向,防備劉邦出兵湊熱鬧從背後攻擊西楚軍。
為了不再聽範增嘮叨,他以輔佐監視劉邦的名義將其留在了項聲軍中。
宛城內,漢王行宮,寢殿。
劉邦封漢王時,國都就在宛城,自然建有漢王宮。得了河南郡後國都遷到雒陽,宛城這邊就變成了行宮。不過無論是雒陽宮還是宛城宮的格局都不算大,畢竟劉邦稱王之後一直在忙著跟項羽搗亂,沒心思也沒財力大修王宮。宛城宮的正殿就不是很大,長寬都不過三十步,寢殿就更小一些,長寬隻有十步上下。
雖然寢殿不大,但此刻劉邦一臉的輕鬆愜意,斜歪在榻上,也不用內侍,就放一壇酒在榻前案邊自己舀酒自己喝,已然微醺。
“大王,軍師與灌將軍殿門候見。”一個內侍輕輕推門而入,低聲通報。
“哦,讓他們進來,你再去拿兩個碗,加一壇酒。”劉邦也不起身,吩咐道。
張良和灌嬰進殿向劉邦施禮,劉邦隨手一擺:“別多禮,都來孤身邊坐下。”
兩人坐到榻案的對麵,兩個內侍進來放下兩個碗和一壇酒,劉邦喝了一口酒,示意兩人自飲,順便瞥了一眼兩人的臉色,似乎不沉重。
灌嬰老實不客氣的給自己舀酒就喝,張良沒喝酒:“大王,西楚軍退兵向西了。”
“大將軍把魏滅了,霸王自然要退兵去把魏地奪迴來。”劉邦毫不在意的咧嘴笑著喝酒。
自從前晚燈號傳遞來韓信滅魏的消息,劉邦已經樂了一天一夜,也喝了一天半夜了。現在不過是巳初(上午9點),他又喝上了。
他相信隻要項羽知道魏國被他滅了,一定會丟下宛城迴兵大梁,把魏地奪迴來。原因很簡單,伐南陽的糧秣輜重轉運消耗大,取了南陽要取雒陽還要通過北麵的山巒進軍難度更不小。真要伐漢,由鴻溝取滎陽、成皋後再順河水取雒陽才是正途。但大梁的位置很關鍵,以一地就卡住了鴻溝、南北濟水及河水等所有水道,所以要取滎陽,就必須奪迴魏地。
“向西?”劉邦忽然反應過來,一口酒沒咽下去就“噗”的一下噴了出來,張良早有預料一般一推榻案向後躲開。
劉邦一翻身坐了起來:“怎麽是向西?”
灌嬰抹了抹嘴:“我的大王啊,咱們有燈號快傳,可以在一夜的時間獲知大將軍滅魏的消息,可項王要知道這個消息至少要比大王晚二日,也就是今日午後才可能得知。項王向西,當然是去打秦軍了。”
劉邦在宛城外既然有燈號通訊點,灌嬰當然也會在項羽圍住宛城之前在城外留下足夠的斥侯。這些斥侯一方麵要偵察城周西楚軍以及堵陽方向的動向,另一方麵也要偵察析縣的動靜,及時傳入城內供劉邦君臣決策。
秦軍出了武關道在析縣西邊紮營的消息早幾日就傳進了宛城,劉邦心中對秦人這一動作頗為感激,覺得能有曹參這麽個兄弟在秦,還真是一直在幫自己的大忙。不過他對秦軍是否會強攻析縣來吸引項羽去救並沒什麽把握,自己就算再誠懇萬分的稱臣投靠,秦人能從武關出兵已經算很配合,讓秦軍以自身傷亡來救自己,這種好事劉邦不敢想。
“秦軍攻析縣了?”
“剛剛傳來的消息裏沒有秦軍攻析縣的情況。”張良臉上現出古怪的神色:“倒是說,秦營裏出現了一隊紅衣女卒和一個黑衣公子。”
劉邦一愣,馬上就反應了過來,抱著肚子哈哈大笑,笑過了頭咕咚一聲向後一仰倒在榻上。
灌嬰丟下酒碗矯健向前一竄,把劉邦從榻上扶了起來。
就這劉邦還在不停的笑,不停的揉肚子:“哎,秦人當中有能人,居然能把皇帝請動隨軍出武關,對項王的了解並不亞於孤啊,估計又是陳平出的計策。”
張良也莞爾:“這比秦軍攻析縣還管用。大王曾說項王甚好臉麵,若秦帝肆無忌憚的出現在析縣外,項王必會去攻伐,欲致秦帝死。”
劉邦用手擦著笑出的眼淚使勁點頭:“確實如此。秦營的位置甚好,項王雖傾全師進擊,但也無法奈何皇帝,不過就是爭個臉麵,不至於讓天下人說秦帝出關他連去伐的能力都沒有。”
“那麽,”他看著灌嬰:“霸王是將十萬軍都帶去析縣了?”
“沒有。”灌嬰也沒看劉邦,自顧自的邊舀酒邊迴答著:“西楚軍在宛城西二十裏留有大約二萬卒,估計是怕大王從背後攻擊,留軍防範,以解除項王全力伐秦的後憂。”
“這麽說,宛城現在已經可以自由出入了?”劉邦端起酒碗放到唇邊,突然停住,看向張良。
張良點點頭:“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劉邦一眯眼,把酒一飲而盡:“嬰,立即傳訊給太尉信,呃,韓王信,讓他今夜悄悄在宛城西北十裏設營為屏障,宛城留萬卒由陳賀守,傳詔其餘各部準備明晨即隨孤北歸雒陽。”
韓王信在堵陽被西楚軍打跑逃向西北方向,但並沒有返迴河南郡,而是藏進山裏準備為劉邦做外援。
既然秦人拖住了項羽,韓信滅魏又已完成,劉邦再呆在宛城已經沒什麽意義,趕緊逃命才是第一位的,韓王信的作用這時就有所體現了。
劉邦相信就算項羽現在就知道了韓信滅魏的消息,並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逃出宛城,也不會立即掉頭來追自己。項羽無論如何都要跟秦軍幹一仗,表明他沒有任憑秦帝挑釁而沒有動作。所以,劉邦讓韓王信給自己逃命做屏障隻是預防性的考慮,因為怎麽說宛城西邊都還有二萬多楚軍,若被其糾纏上就沒啥意思了。
雖說是明晨逃離,但實際上劉邦詔令灌嬰派出大量斥侯杜絕了西楚軍探察的可能後,自己帶著五千卒當日天剛黑透時就溜出了宛城,身後五裏還有五千卒跟進為後衛。
韓王信得到劉邦詔令後迅速運動到位,當夜紮營在西楚軍追擊的要道上。至第二天早上得到劉邦通報其已率先撤離並已靠近山區,才留下空營跟著宛城撤出的另外二萬大軍快速向北而去。
由於灌嬰開展斥侯戰,項聲與範增喪失了耳目,直到第二日漢軍斥侯隨軍撤走後,午時西楚斥侯才報稱可能有大批的漢軍從宛城離開。項聲聞訊先使人報項羽並想立即追擊,被範增阻止。宛城向雒陽方向的道路隻百裏就入山區,等西楚軍追上漢軍也就快進山了,加上己方隻有二萬多卒,一旦追擊的時候宛城內還有留有漢軍的話,銜尾跟來西楚軍就有被前後夾攻的危險。
項羽向析縣方向走了兩天,三百裏路剛走百多裏,就得到了兩個讓他甚為惱怒的消息:韓信滅魏和劉邦逃走。
追殺劉邦?項聲不能,他離得更遠也就更不能。可是宛城沒有了劉邦,西楚軍也就沒有了存留的必要。他已經沒有奪下南陽郡斬斷漢國中腰的打算,範增說過真那樣劉邦會從南郡和河南郡兩個方向調兵來攻。
他現在也想通了,南陽留卒太多會牽製住西楚軍本身的機動兵力,留卒少了就是送肉入狼口,更不用說還有秦人在武關上虎視眈眈。
項羽帶著去析縣的三萬五千卒中五千是騎軍,他並不相信秦軍有十萬卒,最大可能也就是四萬卒,最多五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派出五千騎軍配合龍且的二萬卒去接應析縣楚軍迴返,析縣方向就有三萬五千步卒和一萬三千騎卒,也近五萬人,可以保證西楚軍撤離析縣的安全。而他可以先領三萬卒迴返宛城,與項聲的二萬多卒合兵後先趕赴大梁。析縣楚軍脫離秦軍後再讓那一萬多騎卒追上來,這樣就有足夠兵力確保奪迴魏地趕走韓信。然後等析縣那三萬五千步卒也趕到魏地附近時,就可再次發動對滎陽的攻擊。
可項羽不甘心!
他一定要親自與秦軍打一場,雖說並不太可能殺死秦帝,但一箭不發就聽憑秦帝在自己身後看笑話,他受不了這種刺激。
於是項羽令二萬步卒立即迴返與項聲軍會合,詔令項聲和範增帶著總共四萬多卒為先頭軍直奔大梁,自己則帶著萬五卒繼續前往析縣,準備以這近六萬卒與秦軍對陣。
秦人一向悍勇,既然擺出十萬卒的大架勢,項羽認為既然自己很給他們麵子的來與其決戰了,秦軍必然會在析縣城下擺開陣勢和自己大戰一場。
他已經忘了當初救趙時秦人似乎毫無悍勇之氣概,逃得比兔子還快。
因此就在他距離析縣還有四十裏時,已經趕到析縣並與守軍合兵的龍且快馬來報,秦人趁夜棄了那個十萬卒的大營,向武關道方向退走,在距析縣二十裏的舊營駐紮。且四周的山上都有善於山地戰的秦軍斥侯防備,西楚軍斥侯根本摸不上去,所以也無法居高臨下在撤退中看出到底有多少秦軍。
毫不意外的是,晨光未起時秦人就像慣例一樣一把大火將那十萬卒大營幾乎燒了個透。
正如當初秦人出武關來蹚南陽這渾水讓項羽覺得沒什麽道理而更像是胡鬧一樣,現在秦軍的撤離也是很胡鬧很不要臉的,根本不在乎天下人說秦怕了西楚。
項羽當然不知道現在秦人的二世皇帝本就是個極不要臉的東西,根本不知道“無恥”兩個字怎麽寫。
當項羽趕了四十裏路來到析縣城下時已到申初時刻,秦營大火已經熄滅了半日,隻有不多的幾縷餘煙仍在嫋嫋。
廣闊的秦軍營地構成梅花形,隻有中心一個很小、隻能容納千卒的軍營沒有燃盡,看起來並未被直接放火,而是被周邊的那些個一二萬人的大營起火後給波及到的。
小營中間殘存的一個極為巨大的單獨大帳,後還立著一根煙熏火燎的殘存旗杆。
項莊和龍且都來見過霸王,項莊還帶來了斥侯的探報:二十裏外的秦營卡住了武關道上的山口無法包抄,秦軍也並沒有繼續西退,反而在營門旗杆上掛上了黑龍大纛。
黑龍纛,那是皇帝的標誌。
看來秦人就是故意用這個手段來誘使項羽去攻。
“王上,”龍且抱拳行禮:“漢軍滅魏,奪迴魏地的控製乃第一要務。秦人退走不與我戰,又故意掛出秦帝黑龍纛想要激怒王上,誘使我軍追擊,拖慢王上迴兵魏地的步伐,王上可不予理睬,明晨即迴兵入魏。”
見項羽陰沉著臉沒有迴應龍且,項莊也勸諫道:“大王,既然秦人聞大王將至就立即西退,明顯的是怕了大王,我等不再予以理睬也不墜西楚的名聲,臣認為龍將軍之言乃上策。”
項羽爭的就是個臉麵,項莊之言顯然很對他的脾胃。秦人見他就跑,那與不與秦軍一戰就無所謂了。
他剛要點頭答應,兩個斥侯不長眼睛一樣的衝到他們麵前五步甩鐙下馬。
“報大王,有一隊秦軍約千騎,已到十裏外。”斥侯沒敢抬頭看項羽的臉色,悄悄咽了口唾沫,幹巴巴的繼續稟報:“以百騎女卒為首,簇擁著一輛戎車,車上是著黑龍服的……應該是秦帝。”
龍且和項莊互相對望了一眼,接著麵帶一絲擔憂的一齊看向項羽。顯然秦帝這是又來撩撥項羽,想把西楚軍拖在析縣。
項羽皺了皺眉頭,忽然咧嘴一笑:“秦帝小兒,以為這樣就能挑起孤的怒氣,無休止的陪他玩耍?項莊,立即帶三千騎軍去將他們趕迴去。”
“喏!”
“龍且,與孤入城。”項羽的戎車一轉,向析縣的城門弛去。
析縣下的秦營距析縣城就有四裏,由於按十萬卒設營,整個秦營的範圍又廣達數裏,所以斥侯所報的秦軍已達十裏外,也就在燒過的秦營西邊三裏左右,加上兩方對向而行,項莊的三千騎沒用一刻鍾就看到了那隊秦軍,也看到了粉紅披風圍繞的那輛六馬戎車。
他看到了秦軍,秦軍自然也看到了他。在女卒之後的秦騎立即衝到了戎車之前立馬成陣,項莊則透過人馬陣線隱隱的看見那些粉紅披風擁著六馬戎車打著圈轉向後方,開始離去。
又是一矢未發就逃走?項莊的火直往上拱。
之前在山林中潛藏了那麽多日,深秋兇狠的蚊蟲讓他們吃了莫大的苦頭,最後還是被逼得不得不現身,臊眉耷眼的自己離去,還要擔心秦軍會不會銜尾追殺。項羽是好麵子,項莊年輕氣盛,實際上更好麵子。
此時他抬手止住楚騎,雖然心頭火大,但還是謹慎的觀察起來。秦軍雖然未必有其營帳規模顯示的十萬卒,但三、五萬卒中若有一萬是騎卒,也不是自己這三千卒所能對付的了的,秦軍不是西楚之外的那些諸侯軍,項莊不敢輕視其戰力。
四望之下,看到大路之上的秦軍確實就隻有這千卒,後方又沒有彎折的山穀遮擋視線,很難設伏。這裏地勢開闊,兩側山林都至少在一裏之外,灌木雜密,就算有伏兵也隻能是步卒,對來去如風的騎軍造成不了什麽威脅。
“追!”項莊拿定了主意一揮手,領先衝了出去,身後的三千騎在快速行進中慢慢組成了一個五隊的楔形。
對麵秦軍的動作很快,就在項莊短暫的觀望中已經完成了戎車的掉頭動作,楚軍起步時阻擋楚軍的陣線一散,然後就毫無陣型一窩蜂一般的向西逃走。
蹄聲陣陣,塵煙滾滾,這時候如果有一架無人機在空中航拍的話,就能看到山穀中在前是一輛飛奔的戎車,車邊環繞著一片粉紅披風獵獵飛揚,接著就是一團密密麻麻的黑騎散亂的護佑在後麵,拖起一道濃濃黃塵。在這團亂卒的五、六百步外,則是井然有序的一個楔形馬陣,嚴整的帶著衝天殺氣緊緊追趕。
項莊追的緊,胡亥逃得也不慢。兩股騎兵之間的追擊,都不會將騎速提高到每分鍾300到400米的衝擊速度,因為那樣無法持久。所以秦軍基本是以10公裏\/小時的速度在逃,每當發現追擊的楚騎離自己近了一點,就短暫的提高馬速拉開距離,一直保持著至少五百步的間距。
現有的這些後妃已經不少了,從尊重的角度說怎麽也要盡量做到雨露均沾,誰知道後麵還會有多少需要政治聯姻的事情,小爺又不是種馬。
心理障礙啊。
所以,他還真不是從幃榻的角度建立粉衛的。
粉衛分兩屯,由烏娥和綠娥為屯長。粉衛們跟三衛交手當然不是對手,可除了山地曲之外的其他衛尉卒,粉衛在人數多兩成的情況下已經可打出平手的戰績,相當強悍。
海紅留在宮內陪景娥,帶出來的宮妃除了兩個遊牧女,還有貪玩的芙蕖、菡萏姊弟,也做粉衛打扮。
皇帝出行,錦衛隨身。臧姬產子,正式退出錦衛行列,選粉衛時補進來一個錦衛。這次胡亥留下四個在宮內伴護有喜的景娥,帶出來了八個,自是由越姬率領。越姬已經賜婚給甲衛鬆井,算是兩口子共同伴駕。
錦衛們是宮人裝扮,比起粉衛來說屬於低調奢華有內涵,可在軍中也算紮眼了,隻是人數太少,所以西楚斥侯在遠距離上無法分辨。
_
鍾離眛這一聲“秦帝”出口,範增就覺得糟了。
雖然帳內多數人都知道西楚軍隻要一開始攻擊秦營,那個小皇帝就會在秦軍的掩護下先從營後遁入武關道逃走,基本達不到擒殺的目的。可秦帝的誘惑實在太大,不說項羽,就連這些將軍們的眼中都放出光來。
“大王,老臣認為…..”
範增剛一行禮開口,項羽就霸道的一抬手:“亞父想說什麽孤全知道,但秦帝既然出了武關,大刺刺帶著一眾女卒在析縣城外張狂,絲毫不把我西楚軍放在眼裏,孤要是不擊之,豈不是讓天下人都認為孤怕了那個昏庸的小兒?”
“大王心懷天下,不可為了一點顏麵,就為秦帝所激怒。”範增本來就是個火爆的脾氣,也有點耐不住性子了:“要不能先使山東諸侯一心,秦人就可以一直在山東挑動諸侯相爭,大王滅秦也就終為無望,現在的漢王、齊王都是明證。大王若不先解決了這兩大隱患,就算此番真能殺掉秦帝,秦大可再立新帝,如公子將閭等。新帝會不會如現在的秦帝昏聵尚未可知,至少公子將閭曾領軍在函穀關與大王的四十萬聯軍對抗,是個知兵之人。”
項羽隻是從看顧自己臉麵的角度上忍不下胡亥公然挑逗自己,範增所說的他也都明白,但此時秦帝就在他兵鋒所及之處,而這個機會很可能轉瞬即逝,他實在不想放棄。
剛才他都說明知道範增想說什麽,這老兒還是不依不饒的說個不停,他到底是不是跟自己一條心?就算你是亞父,諫勸也要有個度,難道你要倚老賣老不成?
平時範增確實都很注意,大都在兩人單獨相處的時候才會諫勸得比較激烈一點。這次範增因為攻打宛城的時間不長,遠未到讓劉邦岌岌可危的境地,項羽就因為秦帝落了他的臉麵而要去先擊秦軍,所以脾氣一上來也就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諫了起來。
當然這時候的項羽雖然生氣,但還是強壓住火氣,隻說了一句話:“孤意已決,亞父無須再言。”
範增張了張嘴,終於沉默下來。
項羽不聽範增苦勸,還是決定暫且放棄攻打宛城,改為全力攻擊秦軍,為此他甚至將原留四萬卒繼續圍困劉邦的計劃都改了。
因多日攻城給西楚軍也造成了三千多卒的傷亡,宛城下的西楚軍隻有七萬六千多卒。項羽親自帶著三萬五千卒以每日六十裏的行軍速度直奔析縣,並詔令龍且的二萬卒立即快速運動先到析縣城北。項聲則帶領剩下的二萬多卒駐守在宛城到析縣的方向,防備劉邦出兵湊熱鬧從背後攻擊西楚軍。
為了不再聽範增嘮叨,他以輔佐監視劉邦的名義將其留在了項聲軍中。
宛城內,漢王行宮,寢殿。
劉邦封漢王時,國都就在宛城,自然建有漢王宮。得了河南郡後國都遷到雒陽,宛城這邊就變成了行宮。不過無論是雒陽宮還是宛城宮的格局都不算大,畢竟劉邦稱王之後一直在忙著跟項羽搗亂,沒心思也沒財力大修王宮。宛城宮的正殿就不是很大,長寬都不過三十步,寢殿就更小一些,長寬隻有十步上下。
雖然寢殿不大,但此刻劉邦一臉的輕鬆愜意,斜歪在榻上,也不用內侍,就放一壇酒在榻前案邊自己舀酒自己喝,已然微醺。
“大王,軍師與灌將軍殿門候見。”一個內侍輕輕推門而入,低聲通報。
“哦,讓他們進來,你再去拿兩個碗,加一壇酒。”劉邦也不起身,吩咐道。
張良和灌嬰進殿向劉邦施禮,劉邦隨手一擺:“別多禮,都來孤身邊坐下。”
兩人坐到榻案的對麵,兩個內侍進來放下兩個碗和一壇酒,劉邦喝了一口酒,示意兩人自飲,順便瞥了一眼兩人的臉色,似乎不沉重。
灌嬰老實不客氣的給自己舀酒就喝,張良沒喝酒:“大王,西楚軍退兵向西了。”
“大將軍把魏滅了,霸王自然要退兵去把魏地奪迴來。”劉邦毫不在意的咧嘴笑著喝酒。
自從前晚燈號傳遞來韓信滅魏的消息,劉邦已經樂了一天一夜,也喝了一天半夜了。現在不過是巳初(上午9點),他又喝上了。
他相信隻要項羽知道魏國被他滅了,一定會丟下宛城迴兵大梁,把魏地奪迴來。原因很簡單,伐南陽的糧秣輜重轉運消耗大,取了南陽要取雒陽還要通過北麵的山巒進軍難度更不小。真要伐漢,由鴻溝取滎陽、成皋後再順河水取雒陽才是正途。但大梁的位置很關鍵,以一地就卡住了鴻溝、南北濟水及河水等所有水道,所以要取滎陽,就必須奪迴魏地。
“向西?”劉邦忽然反應過來,一口酒沒咽下去就“噗”的一下噴了出來,張良早有預料一般一推榻案向後躲開。
劉邦一翻身坐了起來:“怎麽是向西?”
灌嬰抹了抹嘴:“我的大王啊,咱們有燈號快傳,可以在一夜的時間獲知大將軍滅魏的消息,可項王要知道這個消息至少要比大王晚二日,也就是今日午後才可能得知。項王向西,當然是去打秦軍了。”
劉邦在宛城外既然有燈號通訊點,灌嬰當然也會在項羽圍住宛城之前在城外留下足夠的斥侯。這些斥侯一方麵要偵察城周西楚軍以及堵陽方向的動向,另一方麵也要偵察析縣的動靜,及時傳入城內供劉邦君臣決策。
秦軍出了武關道在析縣西邊紮營的消息早幾日就傳進了宛城,劉邦心中對秦人這一動作頗為感激,覺得能有曹參這麽個兄弟在秦,還真是一直在幫自己的大忙。不過他對秦軍是否會強攻析縣來吸引項羽去救並沒什麽把握,自己就算再誠懇萬分的稱臣投靠,秦人能從武關出兵已經算很配合,讓秦軍以自身傷亡來救自己,這種好事劉邦不敢想。
“秦軍攻析縣了?”
“剛剛傳來的消息裏沒有秦軍攻析縣的情況。”張良臉上現出古怪的神色:“倒是說,秦營裏出現了一隊紅衣女卒和一個黑衣公子。”
劉邦一愣,馬上就反應了過來,抱著肚子哈哈大笑,笑過了頭咕咚一聲向後一仰倒在榻上。
灌嬰丟下酒碗矯健向前一竄,把劉邦從榻上扶了起來。
就這劉邦還在不停的笑,不停的揉肚子:“哎,秦人當中有能人,居然能把皇帝請動隨軍出武關,對項王的了解並不亞於孤啊,估計又是陳平出的計策。”
張良也莞爾:“這比秦軍攻析縣還管用。大王曾說項王甚好臉麵,若秦帝肆無忌憚的出現在析縣外,項王必會去攻伐,欲致秦帝死。”
劉邦用手擦著笑出的眼淚使勁點頭:“確實如此。秦營的位置甚好,項王雖傾全師進擊,但也無法奈何皇帝,不過就是爭個臉麵,不至於讓天下人說秦帝出關他連去伐的能力都沒有。”
“那麽,”他看著灌嬰:“霸王是將十萬軍都帶去析縣了?”
“沒有。”灌嬰也沒看劉邦,自顧自的邊舀酒邊迴答著:“西楚軍在宛城西二十裏留有大約二萬卒,估計是怕大王從背後攻擊,留軍防範,以解除項王全力伐秦的後憂。”
“這麽說,宛城現在已經可以自由出入了?”劉邦端起酒碗放到唇邊,突然停住,看向張良。
張良點點頭:“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劉邦一眯眼,把酒一飲而盡:“嬰,立即傳訊給太尉信,呃,韓王信,讓他今夜悄悄在宛城西北十裏設營為屏障,宛城留萬卒由陳賀守,傳詔其餘各部準備明晨即隨孤北歸雒陽。”
韓王信在堵陽被西楚軍打跑逃向西北方向,但並沒有返迴河南郡,而是藏進山裏準備為劉邦做外援。
既然秦人拖住了項羽,韓信滅魏又已完成,劉邦再呆在宛城已經沒什麽意義,趕緊逃命才是第一位的,韓王信的作用這時就有所體現了。
劉邦相信就算項羽現在就知道了韓信滅魏的消息,並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逃出宛城,也不會立即掉頭來追自己。項羽無論如何都要跟秦軍幹一仗,表明他沒有任憑秦帝挑釁而沒有動作。所以,劉邦讓韓王信給自己逃命做屏障隻是預防性的考慮,因為怎麽說宛城西邊都還有二萬多楚軍,若被其糾纏上就沒啥意思了。
雖說是明晨逃離,但實際上劉邦詔令灌嬰派出大量斥侯杜絕了西楚軍探察的可能後,自己帶著五千卒當日天剛黑透時就溜出了宛城,身後五裏還有五千卒跟進為後衛。
韓王信得到劉邦詔令後迅速運動到位,當夜紮營在西楚軍追擊的要道上。至第二天早上得到劉邦通報其已率先撤離並已靠近山區,才留下空營跟著宛城撤出的另外二萬大軍快速向北而去。
由於灌嬰開展斥侯戰,項聲與範增喪失了耳目,直到第二日漢軍斥侯隨軍撤走後,午時西楚斥侯才報稱可能有大批的漢軍從宛城離開。項聲聞訊先使人報項羽並想立即追擊,被範增阻止。宛城向雒陽方向的道路隻百裏就入山區,等西楚軍追上漢軍也就快進山了,加上己方隻有二萬多卒,一旦追擊的時候宛城內還有留有漢軍的話,銜尾跟來西楚軍就有被前後夾攻的危險。
項羽向析縣方向走了兩天,三百裏路剛走百多裏,就得到了兩個讓他甚為惱怒的消息:韓信滅魏和劉邦逃走。
追殺劉邦?項聲不能,他離得更遠也就更不能。可是宛城沒有了劉邦,西楚軍也就沒有了存留的必要。他已經沒有奪下南陽郡斬斷漢國中腰的打算,範增說過真那樣劉邦會從南郡和河南郡兩個方向調兵來攻。
他現在也想通了,南陽留卒太多會牽製住西楚軍本身的機動兵力,留卒少了就是送肉入狼口,更不用說還有秦人在武關上虎視眈眈。
項羽帶著去析縣的三萬五千卒中五千是騎軍,他並不相信秦軍有十萬卒,最大可能也就是四萬卒,最多五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派出五千騎軍配合龍且的二萬卒去接應析縣楚軍迴返,析縣方向就有三萬五千步卒和一萬三千騎卒,也近五萬人,可以保證西楚軍撤離析縣的安全。而他可以先領三萬卒迴返宛城,與項聲的二萬多卒合兵後先趕赴大梁。析縣楚軍脫離秦軍後再讓那一萬多騎卒追上來,這樣就有足夠兵力確保奪迴魏地趕走韓信。然後等析縣那三萬五千步卒也趕到魏地附近時,就可再次發動對滎陽的攻擊。
可項羽不甘心!
他一定要親自與秦軍打一場,雖說並不太可能殺死秦帝,但一箭不發就聽憑秦帝在自己身後看笑話,他受不了這種刺激。
於是項羽令二萬步卒立即迴返與項聲軍會合,詔令項聲和範增帶著總共四萬多卒為先頭軍直奔大梁,自己則帶著萬五卒繼續前往析縣,準備以這近六萬卒與秦軍對陣。
秦人一向悍勇,既然擺出十萬卒的大架勢,項羽認為既然自己很給他們麵子的來與其決戰了,秦軍必然會在析縣城下擺開陣勢和自己大戰一場。
他已經忘了當初救趙時秦人似乎毫無悍勇之氣概,逃得比兔子還快。
因此就在他距離析縣還有四十裏時,已經趕到析縣並與守軍合兵的龍且快馬來報,秦人趁夜棄了那個十萬卒的大營,向武關道方向退走,在距析縣二十裏的舊營駐紮。且四周的山上都有善於山地戰的秦軍斥侯防備,西楚軍斥侯根本摸不上去,所以也無法居高臨下在撤退中看出到底有多少秦軍。
毫不意外的是,晨光未起時秦人就像慣例一樣一把大火將那十萬卒大營幾乎燒了個透。
正如當初秦人出武關來蹚南陽這渾水讓項羽覺得沒什麽道理而更像是胡鬧一樣,現在秦軍的撤離也是很胡鬧很不要臉的,根本不在乎天下人說秦怕了西楚。
項羽當然不知道現在秦人的二世皇帝本就是個極不要臉的東西,根本不知道“無恥”兩個字怎麽寫。
當項羽趕了四十裏路來到析縣城下時已到申初時刻,秦營大火已經熄滅了半日,隻有不多的幾縷餘煙仍在嫋嫋。
廣闊的秦軍營地構成梅花形,隻有中心一個很小、隻能容納千卒的軍營沒有燃盡,看起來並未被直接放火,而是被周邊的那些個一二萬人的大營起火後給波及到的。
小營中間殘存的一個極為巨大的單獨大帳,後還立著一根煙熏火燎的殘存旗杆。
項莊和龍且都來見過霸王,項莊還帶來了斥侯的探報:二十裏外的秦營卡住了武關道上的山口無法包抄,秦軍也並沒有繼續西退,反而在營門旗杆上掛上了黑龍大纛。
黑龍纛,那是皇帝的標誌。
看來秦人就是故意用這個手段來誘使項羽去攻。
“王上,”龍且抱拳行禮:“漢軍滅魏,奪迴魏地的控製乃第一要務。秦人退走不與我戰,又故意掛出秦帝黑龍纛想要激怒王上,誘使我軍追擊,拖慢王上迴兵魏地的步伐,王上可不予理睬,明晨即迴兵入魏。”
見項羽陰沉著臉沒有迴應龍且,項莊也勸諫道:“大王,既然秦人聞大王將至就立即西退,明顯的是怕了大王,我等不再予以理睬也不墜西楚的名聲,臣認為龍將軍之言乃上策。”
項羽爭的就是個臉麵,項莊之言顯然很對他的脾胃。秦人見他就跑,那與不與秦軍一戰就無所謂了。
他剛要點頭答應,兩個斥侯不長眼睛一樣的衝到他們麵前五步甩鐙下馬。
“報大王,有一隊秦軍約千騎,已到十裏外。”斥侯沒敢抬頭看項羽的臉色,悄悄咽了口唾沫,幹巴巴的繼續稟報:“以百騎女卒為首,簇擁著一輛戎車,車上是著黑龍服的……應該是秦帝。”
龍且和項莊互相對望了一眼,接著麵帶一絲擔憂的一齊看向項羽。顯然秦帝這是又來撩撥項羽,想把西楚軍拖在析縣。
項羽皺了皺眉頭,忽然咧嘴一笑:“秦帝小兒,以為這樣就能挑起孤的怒氣,無休止的陪他玩耍?項莊,立即帶三千騎軍去將他們趕迴去。”
“喏!”
“龍且,與孤入城。”項羽的戎車一轉,向析縣的城門弛去。
析縣下的秦營距析縣城就有四裏,由於按十萬卒設營,整個秦營的範圍又廣達數裏,所以斥侯所報的秦軍已達十裏外,也就在燒過的秦營西邊三裏左右,加上兩方對向而行,項莊的三千騎沒用一刻鍾就看到了那隊秦軍,也看到了粉紅披風圍繞的那輛六馬戎車。
他看到了秦軍,秦軍自然也看到了他。在女卒之後的秦騎立即衝到了戎車之前立馬成陣,項莊則透過人馬陣線隱隱的看見那些粉紅披風擁著六馬戎車打著圈轉向後方,開始離去。
又是一矢未發就逃走?項莊的火直往上拱。
之前在山林中潛藏了那麽多日,深秋兇狠的蚊蟲讓他們吃了莫大的苦頭,最後還是被逼得不得不現身,臊眉耷眼的自己離去,還要擔心秦軍會不會銜尾追殺。項羽是好麵子,項莊年輕氣盛,實際上更好麵子。
此時他抬手止住楚騎,雖然心頭火大,但還是謹慎的觀察起來。秦軍雖然未必有其營帳規模顯示的十萬卒,但三、五萬卒中若有一萬是騎卒,也不是自己這三千卒所能對付的了的,秦軍不是西楚之外的那些諸侯軍,項莊不敢輕視其戰力。
四望之下,看到大路之上的秦軍確實就隻有這千卒,後方又沒有彎折的山穀遮擋視線,很難設伏。這裏地勢開闊,兩側山林都至少在一裏之外,灌木雜密,就算有伏兵也隻能是步卒,對來去如風的騎軍造成不了什麽威脅。
“追!”項莊拿定了主意一揮手,領先衝了出去,身後的三千騎在快速行進中慢慢組成了一個五隊的楔形。
對麵秦軍的動作很快,就在項莊短暫的觀望中已經完成了戎車的掉頭動作,楚軍起步時阻擋楚軍的陣線一散,然後就毫無陣型一窩蜂一般的向西逃走。
蹄聲陣陣,塵煙滾滾,這時候如果有一架無人機在空中航拍的話,就能看到山穀中在前是一輛飛奔的戎車,車邊環繞著一片粉紅披風獵獵飛揚,接著就是一團密密麻麻的黑騎散亂的護佑在後麵,拖起一道濃濃黃塵。在這團亂卒的五、六百步外,則是井然有序的一個楔形馬陣,嚴整的帶著衝天殺氣緊緊追趕。
項莊追的緊,胡亥逃得也不慢。兩股騎兵之間的追擊,都不會將騎速提高到每分鍾300到400米的衝擊速度,因為那樣無法持久。所以秦軍基本是以10公裏\/小時的速度在逃,每當發現追擊的楚騎離自己近了一點,就短暫的提高馬速拉開距離,一直保持著至少五百步的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