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帶來的兩萬治安軍,看到厲誌脫離了聯軍,又要迴青州,早就鬧起來了。
迴去後也隻是窩冬,打一仗再走,迴去也不耽誤春耕,不是更好嗎?
他們也渴望戰功。
現在竟然有了參戰的機會,頓時高興得“嗷嗷”叫,而且還有人大聲叫喊,希望對手不要投降。
然而,現實讓他們極為失望。
因為公孫瓚和華雄還是投降了。
不投降怎麽辦?
他們哪怕是攀登懸崖攻下成皋城,不依然還是麵臨絕境嗎?
向前後的虎牢道衝擊?
拉倒吧。
斥候已經探明,前後的虎牢道上,都已經布置好的拒馬。如此狹窄的虎牢道,他們隻要敢衝擊,除了一批批地送死外,再無其他結果。
古時,因沒有糧草而投降的事情,實乃常見。
沒有糧草了,軍隊都是趕快逃跑。如果跑不了,就直接投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時糧草就是軍之膽,士之氣。
投降是投降了,鄧辰也可以放過公孫瓚,卻不敢放過華雄和李儒。
尤其是李儒,董卓在京都內做的壞事,都有他的影子。
倒是華雄,在過去沒有劣跡,在京都城內,也什麽都沒參與。
但不管怎麽說,這兩人隻能交給大帥來處理。
厲誌率領兩萬治安軍和近兩萬降卒,跟在山地師的身後,浩浩蕩蕩向京都開進,要與征南軍團匯合。
至於豫州的兩千兵馬,則是自行返迴豫州,協助黃琬推行新農體係。
至於進駐轘轅關,與曹操合兵,鄧辰倒是想,可曹洪不讓他們入關。
曹洪說了,他們肯定能夠守住轘轅關,絕對不會讓呂布從轘轅關逃脫,否則他提頭來見。
鄧辰也沒有辦法。
他理解曹洪怕護民軍入關之後,給他們繳械。
這年頭,誰相信誰呀?
路上公孫瓚問鄧辰,為何他在成皋城等了許久,卻沒有等到聯軍的糧車。
鄧辰笑道:“護民軍早知你在成皋城,如何還會讓聯軍從此路運糧?厲誌的兩萬護民軍,就是為了對付你在成皋城一萬多兵馬的。”
公孫瓚無語了。
你要收降我,直接找我聯係不就行了,何必來這一套?
他哪裏知道,蔡成知道他的秉性,怕他寧死不降,才如此安排的。
鄧辰剛剛迴到征南軍團大營,蔡成就率領自己的親衛,以及賈詡、法正、孟達三人,到了洛陽城下。
不僅蔡成趕到了,就連蔡琰、諸葛亮、郭淮三人也來了。
蔡琰在晉陽住了一段時間,每天心裏就和貓抓的一樣,根本就靜不下來。
她已經不適應蔡成不在身邊的日子了。
她幹脆就鼓動諸葛亮和郭淮兩人,和他一起去找征南軍團。
至於收集藏書,建立並州圖書館之事,自然全都委托給了劉岱。
劉岱也巴不得做這個事情。
建立並州大學堂,建立並州圖書館,那可是教化萬眾、青史留名的事情。
於是,劉岱就派治安軍,送蔡琰等人進入河內,過大河,到了征南軍團的軍營。
蔡琰看到蔡成也剛到,高興地說道:“你看吧,我算得多準,竟然和你一起到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蔡成也隻能苦笑。
他不想讓蔡琰、諸葛亮和郭淮三人和他一起遭受奔波之苦,可沒辦法,他們三人一致表示,跟在自己身邊,才能夠學到更多。
蔡成當然是先處理公孫瓚、華雄和李儒三人。
公孫瓚無大過,隻是他殺了朝廷命官孟益,就很難辦了。
從好處說,他是為了保護朝廷的一萬多兵馬,不願孟益帶著他們前往京都送死。
可再怎麽說,孟益也是他的上司。
他作為一個都騎尉,竟敢殺死一個中郎將,而且還是他的上司,哪怕他身後有盧植,恐怕也交待不過去。
但幽州劉虞已經來信,說盧植被董卓罷官後,迴到老農涿郡,被他接到幽州,拜為幽州農分署署長。
幽州農事在盧公的操勞下,不僅今年獲得了大豐收,而且還開墾了大量荒地。預計明年幽州便可自給自足,包括供給鎮北軍團的糧食。
所以,如果真的把公孫瓚交給朝廷,自己日後可能無法與盧植見麵了。
盧植可是當代著名的大儒,如果自己與之鬧僵,怎麽都不好辦。
可把公孫瓚送到盧植身邊,蔡成可是知道公孫瓚的性格,生怕他因為什麽事,把劉虞給殺了。
正史中,就是因為劉虞對烏桓采取懷柔政策,與公孫瓚要“徹底剿滅烏桓”的觀念形成對立,公孫瓚一怒之下,就殺了劉虞。
結果到最後,他也沒有征服烏桓,卻被袁紹打得狼狽不堪,最後自焚而死。
蔡成極為苦惱,隻能先把公孫瓚帶在身邊,等見到盧植再說。
至於公孫瓚殺死孟益,其實在朝廷這一連串的波折下,已經算不上什麽事兒了。
蔡成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他進入京都後,京都的守衛軍隊要一分為二:一部分負責城防,另一部分負責京都治安。
這兩個職位都適合公孫瓚,隻需要把他晉升為中郎將便可。
然後再把盧植調迴朝廷,如此在京都有盧植壓著公孫瓚,豈不是兩全其美?
於是,蔡成就征求公孫瓚的意見。
公孫瓚早就對這位素未謀麵的成公子敬佩有加。
如今他歸降護民軍,但也知自己殺死孟益,按大漢律,乃殺頭大罪。
聽到蔡成竟然讓他擔任京都禦林軍中郎將,直接比他原來的騎都尉高了好幾級,頓時跪謝蔡成不殺之恩。
不過,蔡成卻警告他,手上有兵有權,一定要遵守治安軍的軍規,尤其是不能濫殺無辜。否則必受治安軍軍法嚴懲。
公孫瓚自然是滿口答應。
至於華雄,那就好辦了。
蔡成讓他先去厲誌手下,熟悉治安軍,然後等著大漢軍事學院的建立,軍事學院就有治安軍將領培訓班。等他學成後,便迴涼州,負責涼州的治安軍。
華雄就是一介武夫,又從無劣跡。讓他去負責涼州治安軍,隨時可能麵對西羌的騷擾,再合適不過了。
迴去後也隻是窩冬,打一仗再走,迴去也不耽誤春耕,不是更好嗎?
他們也渴望戰功。
現在竟然有了參戰的機會,頓時高興得“嗷嗷”叫,而且還有人大聲叫喊,希望對手不要投降。
然而,現實讓他們極為失望。
因為公孫瓚和華雄還是投降了。
不投降怎麽辦?
他們哪怕是攀登懸崖攻下成皋城,不依然還是麵臨絕境嗎?
向前後的虎牢道衝擊?
拉倒吧。
斥候已經探明,前後的虎牢道上,都已經布置好的拒馬。如此狹窄的虎牢道,他們隻要敢衝擊,除了一批批地送死外,再無其他結果。
古時,因沒有糧草而投降的事情,實乃常見。
沒有糧草了,軍隊都是趕快逃跑。如果跑不了,就直接投降。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古時糧草就是軍之膽,士之氣。
投降是投降了,鄧辰也可以放過公孫瓚,卻不敢放過華雄和李儒。
尤其是李儒,董卓在京都內做的壞事,都有他的影子。
倒是華雄,在過去沒有劣跡,在京都城內,也什麽都沒參與。
但不管怎麽說,這兩人隻能交給大帥來處理。
厲誌率領兩萬治安軍和近兩萬降卒,跟在山地師的身後,浩浩蕩蕩向京都開進,要與征南軍團匯合。
至於豫州的兩千兵馬,則是自行返迴豫州,協助黃琬推行新農體係。
至於進駐轘轅關,與曹操合兵,鄧辰倒是想,可曹洪不讓他們入關。
曹洪說了,他們肯定能夠守住轘轅關,絕對不會讓呂布從轘轅關逃脫,否則他提頭來見。
鄧辰也沒有辦法。
他理解曹洪怕護民軍入關之後,給他們繳械。
這年頭,誰相信誰呀?
路上公孫瓚問鄧辰,為何他在成皋城等了許久,卻沒有等到聯軍的糧車。
鄧辰笑道:“護民軍早知你在成皋城,如何還會讓聯軍從此路運糧?厲誌的兩萬護民軍,就是為了對付你在成皋城一萬多兵馬的。”
公孫瓚無語了。
你要收降我,直接找我聯係不就行了,何必來這一套?
他哪裏知道,蔡成知道他的秉性,怕他寧死不降,才如此安排的。
鄧辰剛剛迴到征南軍團大營,蔡成就率領自己的親衛,以及賈詡、法正、孟達三人,到了洛陽城下。
不僅蔡成趕到了,就連蔡琰、諸葛亮、郭淮三人也來了。
蔡琰在晉陽住了一段時間,每天心裏就和貓抓的一樣,根本就靜不下來。
她已經不適應蔡成不在身邊的日子了。
她幹脆就鼓動諸葛亮和郭淮兩人,和他一起去找征南軍團。
至於收集藏書,建立並州圖書館之事,自然全都委托給了劉岱。
劉岱也巴不得做這個事情。
建立並州大學堂,建立並州圖書館,那可是教化萬眾、青史留名的事情。
於是,劉岱就派治安軍,送蔡琰等人進入河內,過大河,到了征南軍團的軍營。
蔡琰看到蔡成也剛到,高興地說道:“你看吧,我算得多準,竟然和你一起到了。”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蔡成也隻能苦笑。
他不想讓蔡琰、諸葛亮和郭淮三人和他一起遭受奔波之苦,可沒辦法,他們三人一致表示,跟在自己身邊,才能夠學到更多。
蔡成當然是先處理公孫瓚、華雄和李儒三人。
公孫瓚無大過,隻是他殺了朝廷命官孟益,就很難辦了。
從好處說,他是為了保護朝廷的一萬多兵馬,不願孟益帶著他們前往京都送死。
可再怎麽說,孟益也是他的上司。
他作為一個都騎尉,竟敢殺死一個中郎將,而且還是他的上司,哪怕他身後有盧植,恐怕也交待不過去。
但幽州劉虞已經來信,說盧植被董卓罷官後,迴到老農涿郡,被他接到幽州,拜為幽州農分署署長。
幽州農事在盧公的操勞下,不僅今年獲得了大豐收,而且還開墾了大量荒地。預計明年幽州便可自給自足,包括供給鎮北軍團的糧食。
所以,如果真的把公孫瓚交給朝廷,自己日後可能無法與盧植見麵了。
盧植可是當代著名的大儒,如果自己與之鬧僵,怎麽都不好辦。
可把公孫瓚送到盧植身邊,蔡成可是知道公孫瓚的性格,生怕他因為什麽事,把劉虞給殺了。
正史中,就是因為劉虞對烏桓采取懷柔政策,與公孫瓚要“徹底剿滅烏桓”的觀念形成對立,公孫瓚一怒之下,就殺了劉虞。
結果到最後,他也沒有征服烏桓,卻被袁紹打得狼狽不堪,最後自焚而死。
蔡成極為苦惱,隻能先把公孫瓚帶在身邊,等見到盧植再說。
至於公孫瓚殺死孟益,其實在朝廷這一連串的波折下,已經算不上什麽事兒了。
蔡成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他進入京都後,京都的守衛軍隊要一分為二:一部分負責城防,另一部分負責京都治安。
這兩個職位都適合公孫瓚,隻需要把他晉升為中郎將便可。
然後再把盧植調迴朝廷,如此在京都有盧植壓著公孫瓚,豈不是兩全其美?
於是,蔡成就征求公孫瓚的意見。
公孫瓚早就對這位素未謀麵的成公子敬佩有加。
如今他歸降護民軍,但也知自己殺死孟益,按大漢律,乃殺頭大罪。
聽到蔡成竟然讓他擔任京都禦林軍中郎將,直接比他原來的騎都尉高了好幾級,頓時跪謝蔡成不殺之恩。
不過,蔡成卻警告他,手上有兵有權,一定要遵守治安軍的軍規,尤其是不能濫殺無辜。否則必受治安軍軍法嚴懲。
公孫瓚自然是滿口答應。
至於華雄,那就好辦了。
蔡成讓他先去厲誌手下,熟悉治安軍,然後等著大漢軍事學院的建立,軍事學院就有治安軍將領培訓班。等他學成後,便迴涼州,負責涼州的治安軍。
華雄就是一介武夫,又從無劣跡。讓他去負責涼州治安軍,隨時可能麵對西羌的騷擾,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