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如果啥都不幹,隻躺在床上睡大覺,是很舒服的一件事。


    奈何隻能想想。


    這時候,陳景樂就有點懷念當初沒有綁定係統的日子,可以肆意擺爛,睡上一整天都沒人說什麽。


    現在卻要時刻遵循係統日程安排。


    有事外出可以請假,但想要請假睡懶覺?嗬嗬,怕是沒嚐過唐僧念經什麽滋味。


    午睡醒來,雨勢似乎小了點。


    望著窗外瀝瀝細雨,陳景樂心情格外平靜,感覺這樣的氛圍,很適合寫字畫畫。


    於是下午的日程安排,就變成了學習書法繪畫。


    先臨帖。


    臨的是趙孟頫的《閑居賦》。


    《閑居賦》本是晉代文學家潘嶽創作的一篇賦,不過後人似乎對這篇賦頗有微詞。


    與潘嶽的情況相似,趙孟頫也是後世爭議較大的一個曆史人物,明明是趙宋王孫,卻入元為官。


    晚年這篇作品,可以說是他書法生涯中難得的佳品。


    同時人們又認為,他何嚐沒有借此帖書法,調和緩解自身矛盾心理的意思。


    “傲墳素之長圃,步先哲之高衢。雖吾顏之雲厚,猶內愧於寧蘧……”


    之所以臨的是《閑居賦》,而不是大名鼎鼎的《蘭亭序》,不外是陳景樂覺得自己此刻的心境,遠沒有書聖寫蘭亭序時的飄逸瀟灑。


    文藝創作是很吃狀態的,不是說想寫就能寫。


    即便是摹本。


    如果陳景樂要臨蘭亭,正兒八經那種,必須保證自身處於最佳狀態。


    你若不練字,看二王便如井蛙觀月;你若練字,看二王則如蜉蝣望青天。


    趙孟頫是曆代之集大成者沒錯,可他的古意也是學的二王。


    有人以佛陀、迦葉、龍樹三者來比喻大王、小王以及趙孟頫的關係,陳景樂深以為然。


    書法一道,大王為尊,小王深得大王真傳,其造詣不輸大王。而趙孟頫則是一掃自宋以來書法頹態,以崇古為名讓書法第二次光大,五百年來僅此一人。


    在今人麵前,他們都是站在民族書法藝術巔峰的那一小撮人。


    學就對了!


    ……


    不知何時起,窗外風漸大。


    陳景樂剛好停筆,望向外邊,幾棵長得稍微有點高的龍眼樹,被吹得樹葉嘩啦啦,彎向一邊。


    而遠處田邊,有村民扛著鋤頭頂著風雨,一路小跑快走,想趕在大雨來臨之前迴到村內,好方便躲雨。


    陳景樂心念一動,當即有了靈感,重新鋪開一張紙……


    一小時後。


    一幅樹木在狂風中搖擺,遠處行人頭戴鬥笠肩扛鋤頭,頂著風雨低頭前行為主體內容的工筆水墨畫,便順利完成。


    陳景樂將其命名為《冒雨務農歸家圖》。


    曆代畫家中,對風雨題材的創作並不少,其中又以宋代作品最為廣受好評。比如夏圭的《冒雨尋莊圖》,李迪的《風雨牧歸圖》,蘇顯祖的《風雨歸舟圖》。


    宋代的詞傳頌千年,宋代的畫也一樣。


    曆經千年,今天的我們,仍可以透過畫紙,感受其中的雅致清新。


    對於宋畫,普羅大眾最為熟悉的,可能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然而宋畫的最高成就,其實是山水畫。


    比如以《千裏江山圖》為代表的青綠類型。


    可以說宋代是我國古代藝術水平大爆發的一個時期,甚至是鼎盛時期,宋畫為其中代表。


    尤其是宋代工筆畫這個類型,至今都無法被超越。


    正是在這一時期,出現了講究筆墨韻味的皴、擦、點、染等水墨技法。


    陳景樂這幅心血來潮之作,就是運用了大量的工筆手法,借鑒了宋畫的風格,突出一個法度嚴謹。


    本來還想題首詩的,但一時半會兒又想不到合適的,隻能作罷。


    連款都未落。


    盡管隻是一時興起,可是從質量來看,仍不失為一幅佳作。


    陳景樂準備等晾幹後收起來,迴頭看有沒有哪個有錢老板看得上。


    給錢就賣。


    沒辦法,窮啊。


    別看他有點小存款,可人終究不能坐吃山空,除了節流,還得想辦法開源。


    不指望每次都能碰到像李北星以及劉德強這樣懂藝術又尊重藝術的大老板,能賣個幾千一萬,其實也不錯了。


    誰讓他沒什麽名氣,也非名師座下高徒呢。


    ……


    眼看雨越下越大,陳景樂便沒了賞雨的心情。


    看看時間,下樓煮飯。


    晚上繼續吃中午剩下的煨牛肉,陳綺雲同學對這道菜讚不絕口,明明同樣吃了不少的涼拌青瓜,卻視若無睹。


    涼拌青瓜要生氣了。


    陳景樂決定晚上再做一份涼拌青瓜,給自己吃。


    wx上,


    梁城發來消息:“下了一天的雨,煩死。”


    陳景樂剛洗完米下鍋,迴道:“我這邊時大時小,現在又開始大了。你那邊呢?”


    “我這邊下午開始就挺大的,今晚估計又要加班了。”


    “什麽情況?”


    “下大雨,要防洪防汛啊。”


    陳景樂詫異:“你們辦公室也要出去幫忙嗎?”


    梁城解釋說:“要的,基層人手不夠,都是一個人當好幾個用,我們鎮雖然是大鎮,但相對整個鎮這麽多條村來說,人數還是太少了。要不怎麽說基層都是純牛馬。”


    “會通宵嗎?”


    “今晚大概率要,看後半夜還會不會下雨吧,雨勢不大還能迴去睡兩小時。如果雨勢還這麽大的話,就要做好轉移群眾的準備了。我們這邊地勢相對較低,又靠近河道,幾乎每年都淹。”


    “難頂哦。”


    “頂不住也要頂啊。外麵下雨的情況下,穿著雨衣打著手電半小時出去巡邏一次,挨家挨戶問情況,注意看有沒有積水或者山體滑坡,手機還要保持電量充足信號完善,隨時等候上麵通知,關鍵還他媽沒加班費,真是操了。”


    梁城怨念快要溢出屏幕。


    其實還有更多糟心的事他沒說,比如下鄉走訪,結果被老鄉沒栓繩的狗追,被突然冒出來的豬撞翻等等。


    這些都太丟人了。


    陳景樂聽了覺得很唏噓。


    之前梁城還勸他考公,好借一群官太太的人脈平步青雲,基層就這情況,考個錘子。


    至於市直省直什麽的,更是千裏挑一萬裏挑一,得考得上才行啊。


    另外,政治本身是一種極度危險的存在,並不適合他這種智商情商都一般的人。


    他看思政曆史類書籍,是為了明智,為了提高自身水平,就算不參與其中,也能透過現象看清本質,不被別人輕易忽悠帶節奏。


    實際並沒有從政的想法。……


    梁城牢騷幾句,又接著去忙了。


    領導發話,讓吃完飯趁還沒天黑趕緊出發,挨個村子通知跟查看情況,晚上大概率要駐村了。


    陳景樂希望晚上雨勢會小一點,這樣他的牛馬朋友能輕鬆些。


    迴想當初,梁城也是個文藝青年,喜歡看書,喜歡拍照,喜歡旅行。


    但是現在,感覺現在的生活,已經跟他大學剛畢業那會兒憧憬的詩和遠方,是越來越遠了。


    搖頭歎氣。


    陳綺雲下課了,依舊是背著書包撐著小傘先迴到陳景樂這邊。


    陳景樂頓時皺眉:“褲子怎麽又濕了?”


    明明都已經卷到了膝蓋以上,無法再卷。


    陳綺雲撅著嘴:“有段路積水有點深。”


    陳景樂一聽,連忙說:“有積水的路段不要走,繞遠路也不要走積水路,萬一水下是深坑或者下水道,或者有路燈電線漏電就麻煩了。”


    類似的新聞每年都有,大人尚且防不勝防,況且一個小小初中生。


    陳綺雲:“知道了。”


    “先洗手吃飯。”


    陳景樂拎過她的書包放到沙發上。


    陳綺雲本來還覺得有點冷,一碗熱乎乎的大米飯配合濃香四溢的煨牛肉吃下去,頓時全身都暖起來了。


    突然想起一件事,說:“對了,李老師說,如果周末不下大雨,就帶我們去鱷魚生態公園玩。”


    “鱷魚生態公園?”


    陳景樂眉毛一揚,他知道這麽個地方,但是沒去過,好像是去年才弄的,算是市內為數不多的景點之一,據說裏麵餐廳還能吃到鱷魚肉,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過來玩耍。


    他很好奇鱷魚肉是什麽味道,但並不想吃。


    “是全班都去嗎?”


    “對!聽說隔壁班也一樣,兩個班!”


    兩個班?


    陳景樂奇怪:“是學校組織的嗎?要不要交錢之類的?”


    陳綺雲說:“不用哦,李老師說是別人讚助的兩個班的名額。不過要家長同意,到時還要自己帶食物跟飲用水,再就是不能亂跑,必須緊跟隊伍。”


    別人讚助的?


    哪個老板這麽大方?


    陳景樂想不出什麽不妥,就說:“你迴去跟你爸媽說唄。”


    陳綺雲不以為意:“大家都去,我肯定也要去啊,他們肯定會同意的,又不用錢。就是如果要帶吃的話……”


    說到這,她頓了頓,看向陳景樂。


    陳景樂裝作沒聽到。


    陳綺雲眨眨眼:“總不能吃幹巴麵包吧?麵包又難吃又沒營養。”


    陳景樂還是不說話。


    陳綺雲氣鼓鼓:“喂,你有沒有聽到我說話?”


    “沒有。”陳景樂往嘴裏丟一塊青瓜,咬哢哢響。


    陳綺雲嘴一癟,撒嬌哀求道:“到時你早點做飯嘛,我好裝在飯盒裏帶過去吃。”


    陳景樂瞥她一眼:“萬一是早上出發呢?我哪能那麽早給你做好。”


    不過也沒把話說死,丟下一句:“到時再說吧。”


    陳綺雲頓時眼睛一亮。


    ……


    陳景樂惦記著陳綺雲說的積水問題,抖手上搜一下同城視頻,才知道這次下雨,城內不少地方都淹了。


    明明雨勢不算太大。


    而市政此前宣稱耗資十億打造的排水防洪防澇工程,此刻毫無疑問,被人拉出來各種嘲諷。


    還不如不搞!


    除去個別鄉鎮跟街道外,江北市區地勢其實不算低的,偏偏城內不少街道都出現了積水內澇現象,就讓人很無語。


    陳景樂看有些特別離譜的,都淹到成年人膝蓋以上了。


    難怪市政被臭罵,是個人看到這種情況都有火氣,但凡雨期持續時間再長點,雨勢再大點,估計能淹到一米以上。


    值得慶幸的是,自家這邊區域以及他平時常去的幾個地方,都沒有出現內澇情況。


    另一邊。


    陳綺雲在陳景樂家吃飽後,迴到自己家,先把作業做了。


    等她爸媽下班迴來,就跟他們說周六或者周日,可能會跟大家一起去鱷魚生態公園玩的事。


    “不要錢?大家都去?那就去唄,記得注意安全。”


    她媽媽表示無所謂。


    奶奶在旁邊卻半信半疑:“還有這種不要錢的好事?那個鱷魚生態公園又是在哪裏?”


    陳綺雲他爸說:“城南那邊,靠近我們公司上班的位置,比較偏,都是一些學校組織學生去玩,再就是一些外地過來的遊客。本地人就開業那段時間去過,後麵去的人不多,聽說裏麵沒什麽好玩的,就隻有鱷魚可以看,想喂吃的還要錢買。”


    奶奶頓時不高興:“要我說玩什麽玩,還不如在家看書學習。”


    陳綺雲也不高興了:“我平時都有認真學,周六放假就不能休息一下嗎?”


    “認真學認真學,那你成績提高了嗎?”


    “誰說沒有提高?我這次小測都考全班第七了!”陳綺雲忍不住了,聲音拔高幾分。


    “全班第七?”


    她媽媽連忙問:“上周小測結果出來了?”


    陳綺雲見她們還不信,就把卷子拿出來。


    “上次考了多少名來著?”


    “第十九。”


    “確實進步挺大。”


    她媽媽看到分數,沒意見了:“她要去就讓她去唄,人家老師都說其他同學也去。”


    老太太還是不同意,嘟囔著說:“門票不要錢而已,去那裏肯定要你買這個買那個,我還能不知道?”


    陳綺雲她爸都聽不下去了:“哎呀,就算要買,還能幾個錢,他們學校還敢要每個學生每人好幾百不成?頂多在餐廳買份飯,十幾二十塊。”


    “老師讓我們自己帶吃的去。”陳綺雲說。


    “那就更沒什麽能錢的了,到時跟著老師別亂跑,玩得開心點就行。”


    “……”


    陳綺雲這才拿過卷子迴自己小房間。


    老太太還在嘀嘀咕咕。


    在她看來,小孩子放假就應該在家好好看書學習,哪都別去。


    平時有學咋了?就不能再努力點嗎?


    考全班第七咋了?又不是全班第一。


    再說全班第一,還有年級第一全校第一呢。


    先發4000字,剩下的還在寫。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十歲才來成長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紙情書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紙情書0並收藏三十歲才來成長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