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這哥們兒,真是個“模仿大師”,他瞅著基督教《聖經·舊約》裏的《摩西十誡》,心裏想:“這玩意兒不錯,咱也來個拜上帝會的十款天條!”於是,他動筆一揮,天條規章就出爐了,再加上之前編的那些小冊子,一傳十,十傳百,紫荊山區的人都紛紛皈依了拜上帝會。


    那些瘋狂的教眾們,一個個如同被注射了興奮劑一般,精神亢奮到了極點。他們手持各種工具,氣勢洶洶地衝向廟宇,開始肆意破壞。有的教眾用粗壯的木棍猛烈地敲擊著廟宇的大門和窗戶,木屑四濺;有的則高舉鐵錘,狠狠地砸向供奉神像的神龕,一時間,塵土飛揚,破碎的神像殘骸散落一地。不僅如此,這些狂熱的信徒們還毫不留情地在廟牆之上塗塗抹抹,題詩作文,用盡一切手段來宣揚他們所謂的教義。每一道筆觸都充滿了激情與癲狂,仿佛要將自己內心深處對這個世界的不滿和渴望統統傾訴出來。而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在完成這一係列行為之後,每個教眾都會鄭重其事地在牆壁上簽下“太平天王”四個大字,那字跡龍飛鳳舞,瀟灑不羈,猶如明星在粉絲麵前炫耀般地留下自己的簽名。


    然而,麵對這樣一群無法無天的教眾,當地的官府卻表現得異常遲鈍和冷漠。他們天真地認為,拜上帝會不過是一些社會底層民眾偶爾聚集在一起,信奉一下邪教以尋求心靈慰藉的鬆散組織罷了。對於其潛在的威脅和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官府完全沒有絲毫察覺。那些官員們隻是遠遠地觀望著這場鬧劇,嘴角掛著一絲輕蔑的笑容,仿佛在看一場無關緊要的熱鬧表演,絲毫不在乎事態是否會進一步惡化。他們那副置身事外、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模樣,著實令人感到憤怒和無奈。


    讓我們再來深入談談鴉片戰爭之後所發生的那些事吧。自從那場災難性的戰爭結束後,鴉片貿易變得越發猖獗起來。源源不斷的鴉片如潮水般湧進中國,而與之相伴的則是海量的白銀如決堤之水一般向外流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每年外流的白銀數量竟然多達 1000 多萬兩,這些白花花的銀子堆積在一起簡直可以形成一座銀山!如此巨大規模的白銀外流,使得國家的經濟狀況如同被洪水猛獸衝擊過一般,陷入極度混亂之中。


    與此同時,大量的洋貨也趁虛而入,瘋狂地湧入中國市場。尤其是沿海地區,原本以家庭手工業為主的生產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麵對廉價且質量上乘的洋貨競爭,傳統的手工製品瞬間失去了優勢,家庭手工業紛紛倒閉,無數工人因此失業,生活陷入困境。他們一個個眉頭緊鎖,滿麵愁容,對未來充滿了迷茫和恐懼。


    而此時的清王朝呢?其統治階層早已腐朽不堪,政治腐敗到了極點,就像一顆顆熟透腐爛的柿子,輕輕一碰便會化作一灘爛泥。官員們貪汙受賄、徇私枉法之事屢見不鮮,整個官場烏煙瘴氣。不僅如此,政府的行政效率更是低落到令人發指的程度,各種事務拖延積壓,百姓的訴求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對於廣大民眾所遭受的苦難,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府老爺們卻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仿佛變成了又聾又瞎之人,完全置民生於不顧。這樣的社會現狀,怎能不讓人痛心疾首!


    1847年開始啊,這自然災害就像約好了似的,全國各地輪流上陣,河南、湖北、廣西那地兒,饑荒鬧得跟啥似的。清政府呢,說是要救濟,可那點錢啊,就像撒芝麻鹽兒,少得可憐,還沒等到老百姓手裏呢,就被那些官員們揣兜裏了。


    到了1849年至1850年,那百姓們啊,真是走投無路了,一看拜上帝會那兒有盼頭,紛紛加入,那速度啊,就跟趕集似的。


    1850年4月,拜上帝會來了個大動作,讓所有會眾變賣財產,投到金田的聖庫裏。這聖庫啊,就像是個大倉庫,大家夥兒從裏麵領生活用品。這原始共產主義的理想模式,對窮人來說啊,那吸引力簡直爆表!


    拜上帝會這一通操作下來,聚集會眾、建立聖庫,從理論上到製度上,那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革命的火藥桶已經裝好了引信。


    1850年4月3日,洪秀全這哥們兒,在平在山那地兒,穿起黃袍,登基了!正式就任太平天王,那架勢,就跟演大戲似的,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戲,就這麽拉開了序幕!


    11月那會兒,楊秀清這哥們兒可忙了,他組織了2萬多名會眾,浩浩蕩蕩地集結到桂平金田地區。他們一到那兒,就開始修工事、練教眾,還秘密打造武器,那架勢,就跟要搞個大事情似的,起義的準備工作那是做得足足的。


    到了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一拍大腿,宣布建立太平天國!這“太平”倆字啊,可是反映了中國老百姓對安定社會的千年追求;這“天國”呢,那就是從聖經裏借來的靈感。太平天國的目標可大了,要在上帝的指引下,消滅那些人間閻羅妖,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美好社會。


    太平軍啊,他們把清朝統治者叫做清妖,自己呢,不再剃發,留著中原地區的長發習俗,這一下子,清政府就給他們起了個外號,叫“長毛”。


    1851年那會兒,太平軍和金田紫荊山一帶的官軍那是打得難解難分,拉鋸戰打得熱火朝天。最後呢,太平軍一想,這金田地方太小了,咱得往北走走,於是,他們就決定放棄金田,向北推進,開啟了他們的“北伐大冒險”!


    在永安城下,太平軍那可是想出了奇招。他們讓馬拖著裝滿石頭的籃子繞城狂奔,那聲響,跟打雷似的,嚇得城裏人以為太平軍來了個大部隊呢。還不夠,他們又找來煙花爆竹,點燃了就往城裏扔,那場麵,跟過年放鞭炮似的,虛虛實實,把城裏人搞得暈頭轉向。就這樣,9月24日,太平軍輕鬆攻克了永安。


    在永安,太平軍可是待了不短時間,整整半年呢。他們忙著積糧草、搞製度建設,領導核心還都封了王,東王楊秀清、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一個個都跟大將軍似的。還向全國發了檄文,喊話大家一起來推翻清朝,那氣勢,就跟要替天行道似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的故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海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海瑞並收藏大清的故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