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擔心鬧起來都不痛快,忙安撫著:


    “是是,三弟妹辛苦,受委屈了,我們都看在眼裏了。


    誰能想到那丫頭如此決絕,竟連守歲和團圓飯都不肯出來吃。”


    安氏歎了口氣,“說起這事吧……就算三嫂能五花大綁給她薅出來,強行把她帶出門了。


    萬一她不顧場合鬧起來,那年還過不過了,長輩的顏麵往哪兒擱,如何收場啊?”


    謝氏:“發財。也是她命好,誰不想有脾氣,那使喚丫鬟還有脾氣呢!


    誰能如十一娘那般想怎麽樣就怎麽樣。”


    南榮氏:“誰不羨慕呢,九條!”


    “哎呀,清一色!胡了!三嫂真是我的福星!”


    安氏笑嘻嘻的壓下牌,笑得花枝亂顫。


    南榮氏不滿地哼哼兩聲,“我呸!你這小蹄子,專門堵老娘呢。運氣這麽好,財神爺住你家了呀。”


    “嘿嘿,承三嫂吉言。”


    幾隻不沾陽春水的玉手搓著麻將,謝氏眼睛滴溜一轉,看向一聲不吭、專注寫字的盧氏:


    “二嫂,要不你去勸勸吧。


    那大孝子守孝都沒見過這樣的,這幾個月,能推的不能推的,十一娘一概不去,駁了多少人家的麵子,連著我們八娘和十二娘出去都要聽酸言冷語。


    這天暖了,花宴越來越多,連畏寒這個借口都沒了,還要這樣下去嗎?”


    若初的年紀到了,越拖越不利,謝氏原想著沾無憂的光,更上一層樓,誰想這姐兒在這兒節骨眼把自己關起來了。


    謝氏因為女兒的親事寢食難安,打定主意要把無憂逼出來。


    盧氏一愣,放下毛筆,“我去勸?”


    自從孟姨娘去世後,無憂幾乎足不出戶。芳菲園直接把大門從裏麵鎖了,不得允許,連進都進不去。


    老太君帶人拆門時,恰好晉王從千裏之外送來了年貨年禮,驚呆滿府,震撼滿京城。


    此後又陸續送來了幾次,晉王心悅宣國公府十一娘的傳聞,在寒冷的冬日吹遍了街頭巷尾。


    晉王送進京的年禮一共四份,分別是宮裏的皇上、淑妃,宮外的景安公主和無憂。


    其中三人都是他的至親,唯一的外人,分量不言而喻,分外奪目。


    一時間,熱議不絕,各方邀約紛至遝來,絡繹不絕。


    隻不過,所有的關切都如石入海,無人迴應。


    宣國公府上下急得抓心撓肝,東宮思玄更是百爪撓心,片刻都坐不住。


    連東宮禮都再無法平靜,親自去勸了一遭,隻見到一具無精打采的行屍走肉。


    說什麽都沒反應,一問三不知,不答不語。那半死不活的樣子把東宮禮氣得鼻子都歪了,勸也沒反應,斥也沒反應,想罰又不忍。


    顧念著晉王的麵子,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她了。


    宣國公府的天都不追究,由著她任性了,其他人再多不滿,看不慣,也隻敢背後嘀咕奚落幾句。


    本以為她就是一時之氣,發泄不滿鬧一鬧,誰想,這一閉就是幾個月。


    芷妍聽到傳聞,羨慕得發狂,幾次前去,連門都沒能進去。


    南榮氏知道謝氏坐不住了,自己也坐不住了。


    春暖花開正是說親相看的好時候,正是女兒展示才藝的好時節。


    之前因為無憂執意辦喪,南榮氏擔心女兒應對不好流言蜚語,不得不跟著推辭幾場,再也不能錯過這個春日了。


    見謝氏矛頭直指,旋即跟上,“二嫂也是當娘的,十一娘的親事,你一點兒都不著急嗎?”


    安氏:“二嫂當然不急啊,連晉王這高枝都攀上了,天塌了都砸不到她。”


    盧氏早聽出她們是齊心發難了,見連最小的都敢不將自己放在眼裏,臉一板,不悅道:


    “且不說八字沒一撇呢,就是真有什麽,也是十一娘的造化,大可不必說的這般難聽吧。十一娘好歹要叫你一聲五嬸的。”


    安氏沒想到軟柿子突然擺譜了,抿了抿唇,“話是糙了點,但我是打心眼裏羨慕二嫂。”


    南榮氏:“既然二嫂也覺得沒定呢,她眼瞅著就十四了,這親事是說還是不說啊?總得拿個主意吧。”


    周氏:“其實晉王殿下也就年節那會兒,送過三迴,這兩三個月,都沒什麽消息了吧。”


    謝氏:“晉王不是在抗倭剿匪嗎?


    要是三天兩頭有消息,才不正常吧,那傳出去成什麽了?


    我記得安娘不給給淑妃娘娘送過茶嗎?娘娘那邊可有什麽口風啊?”


    “難為四嫂記著,可我送茶的時候,娘娘怕是都不知道十一娘是誰呢?


    不過淑妃娘娘的芳誕就要到了,不知咱們這十一娘露不露麵,準沒準備禮物呀!”


    謝氏點點頭:“別的且不說,二嫂,這李家的宴,十一娘總不能也不去吧。”


    “李家也下帖了嗎?”


    盧氏對這些事是一無所知,自從目睹無憂為了給孟姨娘辦喪禮不惜衝撞東宮禮,一再頂撞老太君……


    看著自己的女兒不顧規矩,心心念念認旁人做母親,生出一籮筐的放肆舉動,又急又氣,也充滿了挫敗感,索性甩手不問了。


    “暫時還沒有,可李家的送春宴固定在每年五月初,不出意外,應該會有帖子送來。總得早做準備,不能臨時抱佛腳吧。”


    盧氏自嘲一笑,“你們哪一個不比我本事大,都拿她沒辦法,我又能如何呢?


    我雖然十月懷胎生下了她,她對我是什麽樣子,也瞞不住你們。


    我的話,怕是還不如八娘的話,有分量吧。”


    “都不要說了!”


    老太君從屋內走出來,拐杖砸地,每一下都格外響亮。


    幾房媳婦立刻起身,走到廳中站直了。


    老太君嫌棄地掃過每一張臉,也不坐了,就那麽站定著:


    “你們可真是有出息!麵對個黃毛丫頭,都左推一個,右推一個。


    互相指責推諉!你們還有一點兒夫人的樣子嗎?


    都不肯去,那餘親自去!


    親自去請!她今兒不出來,餘就在門口等!”


    南榮氏、謝氏臉色一白,隻覺一巴掌打在臉上,火辣辣的。


    幾乎是異口同聲,“兒媳知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宮硬骨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兩惜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兩惜石並收藏東宮硬骨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