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娥心中盤算,壩頭村的地已經清理好了,不知道能不能享受這個政策。


    如果能享受這個政策,兩年下來村子裏的日子肯定好過很多。


    她明天得去衙門那裏確定一下。


    和吳氏聊了一會兒,又吃了一些東西,高娥帶著雷氏去休息了。


    “二嫂,咱們什麽時候能在城裏有個宅院?”雷氏心裏癢癢的。


    “想要宅院?”高娥想笑。


    “肯定啊。”雷氏兩眼冒光。


    “那你等等。”高娥賣起了關子“就怕到時候你不習慣在城裏住。”


    “怎麽可能?”雷氏不信“能住磚瓦房,下雨地上也沒泥,這是多好的日子。”


    高娥沒說什麽:“早點睡。”


    雷氏躺下還是睡不著:“二嫂,咱們這樣出來了,接下來怎麽辦?”


    “接下來……”高娥略微想了一下“就把娘接到城裏住。”


    高娥打定主意了,她不願意繼續和薑氏在同一個屋簷下,那就要找一個讓所有人都很滿意的方式。


    所以她打算替陳克盡孝,把公公和婆婆接到城裏來住。


    她可以養著兩個人,但是不允許有那麽兩個人像鞋子裏的沙子一樣給她添堵。


    “啊?”雷氏以為自己聽錯了“那咱住在城裏不就行了。”


    高娥笑了一下:“咱們沒什麽恆產,也沒什麽賺錢的生意,在城裏靠什麽活?”


    雷氏想想也是。


    “反正他們在村裏也是咱們養著,到時候咱們給他們送點糧食就行,還能省不少事。”高娥分析。


    雷氏覺得有點道理,心裏還是不舒服:“咱婆婆愛在兒媳婦麵前耍威風,又愛在外麵裝好人,萬一她不來怎麽辦?”


    “那可由不得她。”高娥並不在意。


    在別人看來,她把婆婆安排到城裏就是享福的,薑氏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關鍵薑氏不來,她就不迴去,看陳家怎麽選吧。


    雷氏覺得二嫂能做到,然後就安心的睡了。


    吃過早飯高娥就帶著雷氏和呂好他們出門。


    “你去打聽一下有沒有小宅院出售,能住三四個人那種。”高娥吩咐呂好。


    “價錢什麽要求?”呂好興奮起來。


    “價錢好說,但是要幹淨整齊,房子要好,還不能太偏僻。”高娥要讓人找不出毛病來。


    “行。”呂好點頭離開。


    呂好離開高娥又看向彭燦:“你什麽打算?”


    “我……”彭燦覺得自己不能繼續賴在陳家“幹自己老本行唄。”


    如今合縣的豬肉價格是高,關鍵是沒豬,彭燦其實也沒什麽好做的。


    “你迴你家看看,確定想繼續在壩頭村,等我迴去了,你可以跟著迴去。”高娥沒打算趕彭燦走。


    主要是彭燦人不錯,到時候家裏用人的地方多,彭燦也是一個可用的人。


    “真的?”彭燦開心。


    “現在時機還不成熟,等以後壩頭村好一點了,我打算建豬舍、羊舍,給你的工錢也不會少。”高娥承諾。


    “那我就不迴去看了。”彭燦想迴去也沒什麽好看的。


    “行。”高娥點頭。


    他們走著去縣衙,果真縣衙又有了新的告示,說坡地明年能種上桑麻柘木者,可免三年賦稅。


    但是眾人對這個告示的興致不高,如今合縣緊缺的是糧食,所有人都在保種良田。


    而且合縣原本沒有桑蠶產業,即便有零星的桑樹,也就吃點桑葚,沒人養蠶。


    但是高娥等的就是這個,她之前買的坡地多,本來就打算種桑樹,如今還能免賦稅,不管多少又省了一筆。


    “這年頭誰會去種那些沒用的東西。”有人看完揚長而去。


    眾人紛紛搖頭。


    高娥看的仔細,確定可行,然後讓雷氏在外麵帶著孩子等著,自己去裏麵打聽事情,順便把蛤蟆溝那片地給買了。


    她確定壩頭村也可以享受減免賦稅後很開心,然後提出要買壩尾村蛤蟆溝那片地,結果衙門的胥吏確定了她的身份之後拿著文書走了,讓她等一會兒。


    高娥狐疑,心想自己買這塊地有問題?


    那胥吏拿了文書去找縣令,賀堂春正在核對田地。


    之前葉臨川留下的爛攤子,有些村子的人還活著,他沒有核對就把地給賣了,現在人迴來了,那些買地的地主就縱容手下把人打了。


    雖然還沒人告到這裏來,他也要提前核對一下,以免到時候被那些地主鑽了空子。


    “大人。”胥吏把文書雙手放在桌子上“大人讓小的留意的陳夫人又來買地了,這次買的是壩尾村的蛤蟆溝。”


    賀堂春拿起文書仔細的看了看:“那地方原來可有主?”


    “並無。”胥吏很確定。


    賀堂春看不出問題:“那個地方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特別……”胥吏認真的想了想“不好,路不好走,莊稼也不長。”


    賀堂春看不出門道:“按照正常流程賣給她。”


    “是。”胥吏行禮。


    雖然大人是這樣說的,可是大人特別留意了這位婦人,胥吏也不敢怠慢,就把蛤蟆溝一片無主的地都劃了進去。


    高娥也沒發現有什麽不同,她本就對那個地方不熟,交了錢,過了文書就帶著地契走了。


    一大早陳泛生就帶著薑氏到合縣找高娥,想高娥肯定會投靠她弟弟,就在合縣到處打聽高家住哪兒。


    但是高崇一家是剛搬到合縣的,合縣最難的時候還不在合縣,很少有人知道高家,於是打聽了一天都沒打聽到,眼看城門要關了,隻好先迴去。


    高娥也不知道這件事,下午帶著五個孩子出去逛,順便看看她那四個鋪麵,位置的確不怎麽好,後麵隻帶了巴掌大一點的院子,不能住人。


    怨不得當時的掌櫃願意拿出來換糧食。


    現在合縣的物價還是偏高,高娥買了幾床鋪蓋和糧食,她還沒還高家的銀子,高家現在也不寬裕。


    這讓她突然想到另外一件事,就是吳氏一直拖著不開鋪子,難不成是手裏的銀子不夠?


    高娥開始算時間,想陳克他們大概什麽時候會迴來。


    壩頭村的人看到陳家老兩口迴來立馬圍了過來,看到隻有他們兩個每個人都很失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耕讀人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楸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楸米並收藏耕讀人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