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天氣霧蒙蒙的,看樣子是要下雨。唐寧披著一身厚衣裳,卻依舊感到刺骨的寒冷。
關上書房的窗戶,迴到書桌後麵繼續讀那封未標注來信人的信。
已經是三月了,趙佶繼位,也已經過去五個月了。
五個月裏,變化著實不小。先是趙佶在朝堂上詢問大臣們關於戰事的意見,而在新黨受盡打壓的情況之下,舊黨主和派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所以在大宋形勢一片大好,以及遼國,金國經過天山會戰都已經油盡燈枯的情況之下,宋國與遼、金各簽訂了和約。
燕雲十六州以儒州為界,東部歸屬宋國,西部依舊歸屬遼國。
和約簽訂之後,部分官員紛紛請辭。他們搞不懂趙佶和朝中大臣們是怎麽想的,明明隻要再加把火就能把飯燒熟,這幫人卻偏要吃半生不熟的飯。
為了不讓自己在困惑中了此殘生,他們選擇了跟唐寧一樣的路線。眼不見,心不煩,幹脆把烏紗帽一脫,迴老家種地都比這來的痛快。
當然這樣的人不多,所以趙佶也抱著較勁的心思,來一個辭官的他就批一個,來兩個就批一對。
三個月下來要害部門的要害職位就走了一半,趙佶這才傻了眼。走的人確實不多,但他們都是身居要職的官員,匆忙擬定了一份入職名單,卻因為業務不熟導致朝廷效率低下。
而這個情況直到現在都沒有好轉,往往由政事堂擬定出來的政令,要等到一周後才能由門下省發出去,而落實到地方,怎麽都要一個月的時間。
唐寧對此並不意外,因為這就是趙佶當政時,北宋朝廷的狀態。
上下官員,甚至包括他這個皇帝,都在拚了命的往懷裏撈錢,這個時候,誰還有心思去管那狗屁的政令呢?
以上是這封信裏寫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則是關於鎮國軍的。
捧日、神武兩軍在兩個月前與鎮國軍進行了一番演習,而結果是令人驚訝的。捧日,神武兩軍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潰了趙佖率領的鎮國軍,並且在此後出言嘲諷。
此舉直接導致了雙方爆發一場火拚,而鎮國軍卻又將捧日、神武兩軍揍得滿地找牙。
這件事轟動一時,因為鎮國軍裏麵的大小軍官並沒有改變,還是唐寧留下的班底。而這一次的事情明顯就是鎮國軍不受控製了,所以處理這件事的方式就隻有兩個。
要麽解散鎮國軍,要麽徹底更換軍中大小將校。
趙佶選擇了第二種方式,他將方臘、牛石頭、種建中、高樹等人調離,將曹德、石
師汝等安插進去。
他本以為這樣會一勞永逸,殊不知真正的變化才剛剛開始。
石師汝接替了高樹的位置執掌平夏營,然而一個月還沒到,他就被平夏營的士兵吊到了一棵樹上。雖然沒有吊死,但石師汝卻也受到了侮辱。
石家大怒,提出要對做這件事的人嚴懲不貸。
而當刑部的專員前去調查的時候,五千平夏營將士,有兩千人說這件事自己做的。
刑部專員人都傻啦,石師汝這到底是幹嘛了,惹了兩千人生氣?
轉頭去問石師汝,原來這家夥一開始不懂平夏營內的規矩,不跟著訓練也就算了,吃飯的時候也不給平夏營將士按照鎮國軍的食譜進補。
清一色的清湯加饅頭,這根本就無法補上平夏營一天訓練的消耗。
唐寧當初曾經對平夏營將士說過,每天的骨頭湯以及營養餐都是固定的。誰要是把這些待遇給弄沒了,直接找他算賬就完事了,用不著忍氣吞聲。
而曹德那邊也有了同樣的遭遇,他這人吸兵血,而鎮國軍在他的眼裏,明顯就是富到流油的程度。
所以他一開始想著在夥食上克扣,結果就導致了他差點被憤怒的士兵們打死。
同時,方臘帶著一票鎮國軍將校向樞密院提出辭職,接替曾布的樞密院使覺得這是方臘他們在耍脾氣,冷笑一聲就拒絕了,並且還減了他們的薪俸。
這下可了不得了,是徹底的點燃了火藥桶。
唐寧在的時候,鎮國軍何時受過這種欺負?一個月的時間裏,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連常規的武器送檢都會被迴絕,這不是逼著自己造反嗎?
於是就在來信人寫這封信的那一天,也就是半個月之前,方臘帶著五千鎮國軍將士帶走了大批軍備物資,武器糧草,從營地中逃了出去,而這五千鎮國軍將士,大概率就是當初蕭關之戰幸存下來的老兵……
唐寧看到這封信就覺得頭疼,難道說自己這隻蝴蝶無論怎樣的扇動翅膀,都無法引起一場風暴?
方臘到底還是走上了造反這條路,不過這次,他比過去更加的強大,因為他擁有火藥……
而趙佶得知此事後震驚無比,蔡京在朝堂上怒斥鎮國軍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同時建議趙佶派神武軍前去剿除方臘……
深深的歎了口氣,唐寧的目光落在了書房一角供奉的骨灰盒上。
如今事情已經完全超出了自己預計,他怎麽都沒想到方臘居然會造反,他也高估了趙佶的智商,和蔡京的人品。
他以為自己給大宋打造出這麽一支堪稱無敵的軍隊,就可以讓他們自己去收複燕雲,去稱霸天下,但是他錯了。
麵對外人的時候,他們是羊。但對付自己人的時候,他們就成了狼。他們貪婪的從鎮國軍身上榨取每一文可榨取的銅板,他們親手將這支軍隊毀於一旦。
而且不僅如此,天工院被廢除,經費用來擴建趙佶的延福宮。蔡京夥同楊戩裏應外合,大舉搜刮京西、淮北地區的民脂民膏。
而這,還僅僅是剛剛開始而已。
接下來的十數年內,一個個妖魔鬼怪橫空出世。王黼、梁師成、李彥、童貫、高俅等人來了一場群魔亂舞,將天下百姓迫害的苦不堪言。
唐寧知道這一切,但他卻什麽都做不了。他都沒能擺脫在他夢中出現的趙煦,自己尚且顧不過來,又怎麽去顧天下?
況且,這一切的一切,根源不在蔡京等人,而是在他們上頭,那個隻知道尋歡作樂的趙佶身上。
自己想要救天下百姓於水火?簡單,殺了趙佶,另立新帝都會比現在的局麵強,但是這樣做,豈不就是造反嗎?
而且如果自己真的有能力殺了趙佶,自己身邊一定跟隨著無數個期待自己黃袍加身的人。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利益最大化,到時自己該怎麽辦?
做皇帝也並非是不可以,但是……唐寧閉上了眼睛,腦海中浮現出趙煦的臉。
這天下曾經是他的,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趙煦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自己死後,又要怎麽麵對他?
還是算了……唐寧歎了口氣,將那封信湊到火折子上,看著它燒成灰燼。
隨後唐寧來到了供著一個瓷瓶的小神龕邊上,這裏供的是吳勝,是唐寧執意要在這裏供奉的。
先不論吳勝有沒有成功,他的死是為了自己,而且是在自己並不知情,也沒有命令的情況下,為了幫助自己抹除兩大罪證而死的。
唐寧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但吳勝沒有親眷,孤身一人在這個世上,他死了,唐寧就是想給他補償,也沒有機會了。
所以唐寧隻好把他祖母的墳重修一遍,並且把他的骨灰盒與他的祖母合葬。然後找了個珍貴的瓷瓶,把陶富貴留下的吳勝頭發放進去,供在書房裏麵。
本來隻是為了紀念他,但卻意外的讓唐寧心理狀況沒那麽糟糕了。
滿肚子的話無人可講,唐寧有時就會對著代表吳勝的瓷瓶絮絮叨叨的念叨一整天,就像一個自言自語的神經病,心理問題雖然解決了,但腦子又不正常了……
妙書屋
</p>
天氣霧蒙蒙的,看樣子是要下雨。唐寧披著一身厚衣裳,卻依舊感到刺骨的寒冷。
關上書房的窗戶,迴到書桌後麵繼續讀那封未標注來信人的信。
已經是三月了,趙佶繼位,也已經過去五個月了。
五個月裏,變化著實不小。先是趙佶在朝堂上詢問大臣們關於戰事的意見,而在新黨受盡打壓的情況之下,舊黨主和派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所以在大宋形勢一片大好,以及遼國,金國經過天山會戰都已經油盡燈枯的情況之下,宋國與遼、金各簽訂了和約。
燕雲十六州以儒州為界,東部歸屬宋國,西部依舊歸屬遼國。
和約簽訂之後,部分官員紛紛請辭。他們搞不懂趙佶和朝中大臣們是怎麽想的,明明隻要再加把火就能把飯燒熟,這幫人卻偏要吃半生不熟的飯。
為了不讓自己在困惑中了此殘生,他們選擇了跟唐寧一樣的路線。眼不見,心不煩,幹脆把烏紗帽一脫,迴老家種地都比這來的痛快。
當然這樣的人不多,所以趙佶也抱著較勁的心思,來一個辭官的他就批一個,來兩個就批一對。
三個月下來要害部門的要害職位就走了一半,趙佶這才傻了眼。走的人確實不多,但他們都是身居要職的官員,匆忙擬定了一份入職名單,卻因為業務不熟導致朝廷效率低下。
而這個情況直到現在都沒有好轉,往往由政事堂擬定出來的政令,要等到一周後才能由門下省發出去,而落實到地方,怎麽都要一個月的時間。
唐寧對此並不意外,因為這就是趙佶當政時,北宋朝廷的狀態。
上下官員,甚至包括他這個皇帝,都在拚了命的往懷裏撈錢,這個時候,誰還有心思去管那狗屁的政令呢?
以上是這封信裏寫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則是關於鎮國軍的。
捧日、神武兩軍在兩個月前與鎮國軍進行了一番演習,而結果是令人驚訝的。捧日,神武兩軍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潰了趙佖率領的鎮國軍,並且在此後出言嘲諷。
此舉直接導致了雙方爆發一場火拚,而鎮國軍卻又將捧日、神武兩軍揍得滿地找牙。
這件事轟動一時,因為鎮國軍裏麵的大小軍官並沒有改變,還是唐寧留下的班底。而這一次的事情明顯就是鎮國軍不受控製了,所以處理這件事的方式就隻有兩個。
要麽解散鎮國軍,要麽徹底更換軍中大小將校。
趙佶選擇了第二種方式,他將方臘、牛石頭、種建中、高樹等人調離,將曹德、石
師汝等安插進去。
他本以為這樣會一勞永逸,殊不知真正的變化才剛剛開始。
石師汝接替了高樹的位置執掌平夏營,然而一個月還沒到,他就被平夏營的士兵吊到了一棵樹上。雖然沒有吊死,但石師汝卻也受到了侮辱。
石家大怒,提出要對做這件事的人嚴懲不貸。
而當刑部的專員前去調查的時候,五千平夏營將士,有兩千人說這件事自己做的。
刑部專員人都傻啦,石師汝這到底是幹嘛了,惹了兩千人生氣?
轉頭去問石師汝,原來這家夥一開始不懂平夏營內的規矩,不跟著訓練也就算了,吃飯的時候也不給平夏營將士按照鎮國軍的食譜進補。
清一色的清湯加饅頭,這根本就無法補上平夏營一天訓練的消耗。
唐寧當初曾經對平夏營將士說過,每天的骨頭湯以及營養餐都是固定的。誰要是把這些待遇給弄沒了,直接找他算賬就完事了,用不著忍氣吞聲。
而曹德那邊也有了同樣的遭遇,他這人吸兵血,而鎮國軍在他的眼裏,明顯就是富到流油的程度。
所以他一開始想著在夥食上克扣,結果就導致了他差點被憤怒的士兵們打死。
同時,方臘帶著一票鎮國軍將校向樞密院提出辭職,接替曾布的樞密院使覺得這是方臘他們在耍脾氣,冷笑一聲就拒絕了,並且還減了他們的薪俸。
這下可了不得了,是徹底的點燃了火藥桶。
唐寧在的時候,鎮國軍何時受過這種欺負?一個月的時間裏,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連常規的武器送檢都會被迴絕,這不是逼著自己造反嗎?
於是就在來信人寫這封信的那一天,也就是半個月之前,方臘帶著五千鎮國軍將士帶走了大批軍備物資,武器糧草,從營地中逃了出去,而這五千鎮國軍將士,大概率就是當初蕭關之戰幸存下來的老兵……
唐寧看到這封信就覺得頭疼,難道說自己這隻蝴蝶無論怎樣的扇動翅膀,都無法引起一場風暴?
方臘到底還是走上了造反這條路,不過這次,他比過去更加的強大,因為他擁有火藥……
而趙佶得知此事後震驚無比,蔡京在朝堂上怒斥鎮國軍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同時建議趙佶派神武軍前去剿除方臘……
深深的歎了口氣,唐寧的目光落在了書房一角供奉的骨灰盒上。
如今事情已經完全超出了自己預計,他怎麽都沒想到方臘居然會造反,他也高估了趙佶的智商,和蔡京的人品。
他以為自己給大宋打造出這麽一支堪稱無敵的軍隊,就可以讓他們自己去收複燕雲,去稱霸天下,但是他錯了。
麵對外人的時候,他們是羊。但對付自己人的時候,他們就成了狼。他們貪婪的從鎮國軍身上榨取每一文可榨取的銅板,他們親手將這支軍隊毀於一旦。
而且不僅如此,天工院被廢除,經費用來擴建趙佶的延福宮。蔡京夥同楊戩裏應外合,大舉搜刮京西、淮北地區的民脂民膏。
而這,還僅僅是剛剛開始而已。
接下來的十數年內,一個個妖魔鬼怪橫空出世。王黼、梁師成、李彥、童貫、高俅等人來了一場群魔亂舞,將天下百姓迫害的苦不堪言。
唐寧知道這一切,但他卻什麽都做不了。他都沒能擺脫在他夢中出現的趙煦,自己尚且顧不過來,又怎麽去顧天下?
況且,這一切的一切,根源不在蔡京等人,而是在他們上頭,那個隻知道尋歡作樂的趙佶身上。
自己想要救天下百姓於水火?簡單,殺了趙佶,另立新帝都會比現在的局麵強,但是這樣做,豈不就是造反嗎?
而且如果自己真的有能力殺了趙佶,自己身邊一定跟隨著無數個期待自己黃袍加身的人。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利益最大化,到時自己該怎麽辦?
做皇帝也並非是不可以,但是……唐寧閉上了眼睛,腦海中浮現出趙煦的臉。
這天下曾經是他的,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趙煦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自己死後,又要怎麽麵對他?
還是算了……唐寧歎了口氣,將那封信湊到火折子上,看著它燒成灰燼。
隨後唐寧來到了供著一個瓷瓶的小神龕邊上,這裏供的是吳勝,是唐寧執意要在這裏供奉的。
先不論吳勝有沒有成功,他的死是為了自己,而且是在自己並不知情,也沒有命令的情況下,為了幫助自己抹除兩大罪證而死的。
唐寧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但吳勝沒有親眷,孤身一人在這個世上,他死了,唐寧就是想給他補償,也沒有機會了。
所以唐寧隻好把他祖母的墳重修一遍,並且把他的骨灰盒與他的祖母合葬。然後找了個珍貴的瓷瓶,把陶富貴留下的吳勝頭發放進去,供在書房裏麵。
本來隻是為了紀念他,但卻意外的讓唐寧心理狀況沒那麽糟糕了。
滿肚子的話無人可講,唐寧有時就會對著代表吳勝的瓷瓶絮絮叨叨的念叨一整天,就像一個自言自語的神經病,心理問題雖然解決了,但腦子又不正常了……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