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聽到唐寧這麽誇獎自己,趙明誠有些不好意思。他才二十出頭,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但他在這個年紀卻懂得謙遜,這一點尤為可貴。
想當初唐寧二十多歲的時候,可是壓根不知道什麽叫做謙虛。所有人的誇獎,他都照單全收,並且深以為然。
倒是李格非聽罷,哈哈大笑。趙明誠雖是因為他的父親趙挺之的關係蔭補為官,但是兩年之前,趙明誠才從太學出來。
太學什麽概念,放在後世那就是從清華北大出來的人才,李格非能找趙明誠做自己的女婿,想來也是非常驕傲的。
“丹陽侯可不要把這小子誇的太過了,他年紀尚小,聽了你的話,難保不會驕傲自滿啊。”
曹德則是笑道:“年輕人誇一誇是好事,不誇哪兒來的動力?”
眾人紛紛笑了兩聲,趙明誠悶頭把酒倒完,那張還算英俊的臉已經紅的厲害。
“仲山還沒來,咱們不等他了。”王仲修說著,站起身舉起酒杯,衝著在座賓朋,高喊一聲:“諸位!”
隨後,便開始了一番演講。
大意就是唐寧現在在東京城,這樣的機會不多。加上唐寧之前收複了燕雲十六州的東部地區,這等卓著戰功,作為家人理當為其慶祝一番。
唐寧沒想到主角竟然是自己,這讓他感到有些意外。不過當王仲修對他敬酒的時候,他還是趕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跟王仲修碰杯。
這個小細節讓王仲修甚為滿意,之後便是丫鬟仆役們跑來上菜,四五桌的人便開始說說笑笑的吃菜喝酒。
酒才喝了幾口,忽聽仆役傳訊,說是四老爺到了。
之後沒過多長時間,就有一男子從中庭來到了後院。
王仲山比王仲修要小兩歲,但麵相卻比王仲修更顯老。穿著一身十分樸素的衣裳,笑嗬嗬的走到桌旁坐下。
見弟弟來了,王仲修也沒什麽好脾氣。自己家裏這幾兄弟,他最瞧不上的就是王仲山。且不說他毫無原則,整個人幾乎就是家裏的寄生蟲。
靠著家中每月的分紅在外麵瀟灑自在,結交權貴。雖然沒有為官,卻比當了官還要膨脹。
如果隻是這樣,那麽在王仲修眼中,這也算不得什麽。王仲山廣交好友,在某些時候說不定也能派上用場。
但是王仲山偏偏又喜歡在自己家人麵前裝困頓,你瞧他身上穿的這身衣服,每月的基業分紅雖然不多,但總不至於連身好衣服都買不起吧?
對於王仲山,唐寧的印象並不深刻。一來他對王仲山從未了解過,二來王仲山跟他可以說是沒有私交。
有幾次王仲山想要找他,但王詩說最好不要跟他扯上關係,所以唐寧便屢次以事務繁忙為由推脫與王仲山的會麵。
一來二去,王仲山或許也是明白了唐寧的態度,便不再來見唐寧了。
所以唐寧對王仲山的印象隻停留在——老婆說這人不靠譜的地步……
王仲山一來,就大大咧咧的好像他剛剛上了個廁所迴來一樣。王仲修眉頭皺了皺,但這麽多人在場,他也不好說什麽。
轉頭看向唐寧問道:“你嶽父的身體可還安好?”
唐寧點點頭道:“前些時日詩兒與嶽父通過信,嶽父說他那邊一切都好,隻是看不到自己的孫子,又脫不開身來京城,心裏有些癢癢。
他說過些時日,待書院那邊學生們的學業告一段落的時候,就要來京城看看他孫子。”
王仲修想了想道:“五弟也有一把年紀了,這麽折騰不太好啊。萬一路上出了什麽事情,後悔都來不及。”
唐寧無奈的道:“是啊,我也是這麽想的。不過唐良九歲了沒見過自己姥姥姥爺,終究不是那麽迴事。
我準備趁著這次召我迴京,請他兩三個月的假期。一方麵帶著孩子們迴去看看,另一方麵,也叫那些看我不爽的人心裏舒坦一些。
都是身居要職的高官,萬一因為我總在他們眼前晃悠,讓他們鬱悶到得了病,我不就成罪人了嗎?”
王仲修哭笑不得的看著唐寧道:“你小子還真是記仇啊,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在你迴去潤州的這段時間裏,燕雲十六州那邊除了什麽變故的話,他們要如何自處?”
話聊到這,唐寧的表情就變得跟便秘一樣。他張了張嘴,最終歎了口氣,苦笑道:“如果能出意外,那倒是好的。
可關鍵在於,這意外一點都不好出啊……
二伯,您可能從事的是文職工作,對這方麵的事情了解的不多。
侄兒我之所以能夠屢屢取勝,其原因不是在於我多麽的神機妙算,也不像是說書的口中那麽運籌帷幄,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軍器之利。
火藥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已經被將作監開發的很厲害了。各種與火藥有關的武器,五花八門。其中一些威力甚大,且便於攜帶的,都被裝備給了鎮國軍。
其他的軍隊還在使用
普通的火藥包時,我們已經開始使用突火槍了——您可能不知道現在的突火槍有多厲害,一百五十步……不,一百步之內,就算是一個鐵皮桶子,一樣能打成篩子。”
王仲修一個司馬參軍,而且還是不去報道的那種,怎麽可能知道這些事情?曹德知道是一定的,但是曹德再紈絝,也知道不能把這些軍事機密隨意的泄露出去。
上一個密謀打聽火藥之密並且勾結盜匪的孟家,現在他們全家老小估計早都投第二趟胎了。
在趙煦的三令五申,以及刑部加大力度的處罰之下,宋國官員以及部分學者的保密意識已經不是當初可以比的了。
曾公亮之前弄了本《武經總要》印的滿天下的行為,放到今天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吃牢飯的悲慘結局。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不是遏止新的書籍出現嗎?對此,天工院有著不同的答案。
但凡有人想要著書立說,盡管把自己寫的東西拿到天工院去。天工院有一套詳細的評測方式,如果是那些不適合宣揚的,天工院就會將其抄出一本來,送到皇宮裏,並妥善保管。
如果是可以讓天下所知的,他們就會出錢來為提供者印刷書籍。
這可是切切實實的福利,要知道以前都是誰寫的,誰花錢去印。
有的窮酸書生憋了十多年寫出來一本書,連自己吃飯都成問題,哪裏還有錢去印書出來?天工院的存在,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等一的好事。
聽完唐寧的解釋,王仲修倒吸一口涼氣,忍不住說道:“這麽誇張?”
隨後,他似乎又想起什麽似的,對唐寧問道:“這些事是能說的?”
唐寧笑道:“自然是能的,隻是這些東西您這樣不參與到其中的人很難知曉。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些事情早晚是要被人知道的。我一直都認為保密即便做的再好,也總有泄密的時候。
所以有的東西是否有保密必要,完全要看時機的。而且現在軍中已經有比突火槍更加厲害的武器了,突火槍的事情說與不說,都是一樣的。”
王仲修感慨的道:“老夫此前還一直想不通,為何當初都需要官家禦駕親征的遼軍,以及不到五年功夫就占據了遼國大半地盤的金軍在你手下永遠都討不到什麽好處,現在老夫明白了。
不過雖然軍器犀利,但這與你的指揮也是分不開的。若是沒有你從中調度,再犀利的武器,恐怕也沒有發揮的餘地吧?”
“……”
</p>
聽到唐寧這麽誇獎自己,趙明誠有些不好意思。他才二十出頭,正是年少輕狂的時候,但他在這個年紀卻懂得謙遜,這一點尤為可貴。
想當初唐寧二十多歲的時候,可是壓根不知道什麽叫做謙虛。所有人的誇獎,他都照單全收,並且深以為然。
倒是李格非聽罷,哈哈大笑。趙明誠雖是因為他的父親趙挺之的關係蔭補為官,但是兩年之前,趙明誠才從太學出來。
太學什麽概念,放在後世那就是從清華北大出來的人才,李格非能找趙明誠做自己的女婿,想來也是非常驕傲的。
“丹陽侯可不要把這小子誇的太過了,他年紀尚小,聽了你的話,難保不會驕傲自滿啊。”
曹德則是笑道:“年輕人誇一誇是好事,不誇哪兒來的動力?”
眾人紛紛笑了兩聲,趙明誠悶頭把酒倒完,那張還算英俊的臉已經紅的厲害。
“仲山還沒來,咱們不等他了。”王仲修說著,站起身舉起酒杯,衝著在座賓朋,高喊一聲:“諸位!”
隨後,便開始了一番演講。
大意就是唐寧現在在東京城,這樣的機會不多。加上唐寧之前收複了燕雲十六州的東部地區,這等卓著戰功,作為家人理當為其慶祝一番。
唐寧沒想到主角竟然是自己,這讓他感到有些意外。不過當王仲修對他敬酒的時候,他還是趕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跟王仲修碰杯。
這個小細節讓王仲修甚為滿意,之後便是丫鬟仆役們跑來上菜,四五桌的人便開始說說笑笑的吃菜喝酒。
酒才喝了幾口,忽聽仆役傳訊,說是四老爺到了。
之後沒過多長時間,就有一男子從中庭來到了後院。
王仲山比王仲修要小兩歲,但麵相卻比王仲修更顯老。穿著一身十分樸素的衣裳,笑嗬嗬的走到桌旁坐下。
見弟弟來了,王仲修也沒什麽好脾氣。自己家裏這幾兄弟,他最瞧不上的就是王仲山。且不說他毫無原則,整個人幾乎就是家裏的寄生蟲。
靠著家中每月的分紅在外麵瀟灑自在,結交權貴。雖然沒有為官,卻比當了官還要膨脹。
如果隻是這樣,那麽在王仲修眼中,這也算不得什麽。王仲山廣交好友,在某些時候說不定也能派上用場。
但是王仲山偏偏又喜歡在自己家人麵前裝困頓,你瞧他身上穿的這身衣服,每月的基業分紅雖然不多,但總不至於連身好衣服都買不起吧?
對於王仲山,唐寧的印象並不深刻。一來他對王仲山從未了解過,二來王仲山跟他可以說是沒有私交。
有幾次王仲山想要找他,但王詩說最好不要跟他扯上關係,所以唐寧便屢次以事務繁忙為由推脫與王仲山的會麵。
一來二去,王仲山或許也是明白了唐寧的態度,便不再來見唐寧了。
所以唐寧對王仲山的印象隻停留在——老婆說這人不靠譜的地步……
王仲山一來,就大大咧咧的好像他剛剛上了個廁所迴來一樣。王仲修眉頭皺了皺,但這麽多人在場,他也不好說什麽。
轉頭看向唐寧問道:“你嶽父的身體可還安好?”
唐寧點點頭道:“前些時日詩兒與嶽父通過信,嶽父說他那邊一切都好,隻是看不到自己的孫子,又脫不開身來京城,心裏有些癢癢。
他說過些時日,待書院那邊學生們的學業告一段落的時候,就要來京城看看他孫子。”
王仲修想了想道:“五弟也有一把年紀了,這麽折騰不太好啊。萬一路上出了什麽事情,後悔都來不及。”
唐寧無奈的道:“是啊,我也是這麽想的。不過唐良九歲了沒見過自己姥姥姥爺,終究不是那麽迴事。
我準備趁著這次召我迴京,請他兩三個月的假期。一方麵帶著孩子們迴去看看,另一方麵,也叫那些看我不爽的人心裏舒坦一些。
都是身居要職的高官,萬一因為我總在他們眼前晃悠,讓他們鬱悶到得了病,我不就成罪人了嗎?”
王仲修哭笑不得的看著唐寧道:“你小子還真是記仇啊,你有沒有想過,萬一在你迴去潤州的這段時間裏,燕雲十六州那邊除了什麽變故的話,他們要如何自處?”
話聊到這,唐寧的表情就變得跟便秘一樣。他張了張嘴,最終歎了口氣,苦笑道:“如果能出意外,那倒是好的。
可關鍵在於,這意外一點都不好出啊……
二伯,您可能從事的是文職工作,對這方麵的事情了解的不多。
侄兒我之所以能夠屢屢取勝,其原因不是在於我多麽的神機妙算,也不像是說書的口中那麽運籌帷幄,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於軍器之利。
火藥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已經被將作監開發的很厲害了。各種與火藥有關的武器,五花八門。其中一些威力甚大,且便於攜帶的,都被裝備給了鎮國軍。
其他的軍隊還在使用
普通的火藥包時,我們已經開始使用突火槍了——您可能不知道現在的突火槍有多厲害,一百五十步……不,一百步之內,就算是一個鐵皮桶子,一樣能打成篩子。”
王仲修一個司馬參軍,而且還是不去報道的那種,怎麽可能知道這些事情?曹德知道是一定的,但是曹德再紈絝,也知道不能把這些軍事機密隨意的泄露出去。
上一個密謀打聽火藥之密並且勾結盜匪的孟家,現在他們全家老小估計早都投第二趟胎了。
在趙煦的三令五申,以及刑部加大力度的處罰之下,宋國官員以及部分學者的保密意識已經不是當初可以比的了。
曾公亮之前弄了本《武經總要》印的滿天下的行為,放到今天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吃牢飯的悲慘結局。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不是遏止新的書籍出現嗎?對此,天工院有著不同的答案。
但凡有人想要著書立說,盡管把自己寫的東西拿到天工院去。天工院有一套詳細的評測方式,如果是那些不適合宣揚的,天工院就會將其抄出一本來,送到皇宮裏,並妥善保管。
如果是可以讓天下所知的,他們就會出錢來為提供者印刷書籍。
這可是切切實實的福利,要知道以前都是誰寫的,誰花錢去印。
有的窮酸書生憋了十多年寫出來一本書,連自己吃飯都成問題,哪裏還有錢去印書出來?天工院的存在,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等一的好事。
聽完唐寧的解釋,王仲修倒吸一口涼氣,忍不住說道:“這麽誇張?”
隨後,他似乎又想起什麽似的,對唐寧問道:“這些事是能說的?”
唐寧笑道:“自然是能的,隻是這些東西您這樣不參與到其中的人很難知曉。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些事情早晚是要被人知道的。我一直都認為保密即便做的再好,也總有泄密的時候。
所以有的東西是否有保密必要,完全要看時機的。而且現在軍中已經有比突火槍更加厲害的武器了,突火槍的事情說與不說,都是一樣的。”
王仲修感慨的道:“老夫此前還一直想不通,為何當初都需要官家禦駕親征的遼軍,以及不到五年功夫就占據了遼國大半地盤的金軍在你手下永遠都討不到什麽好處,現在老夫明白了。
不過雖然軍器犀利,但這與你的指揮也是分不開的。若是沒有你從中調度,再犀利的武器,恐怕也沒有發揮的餘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