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伐吳風暴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 作者:緘默夜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合肥戰事以吳國的戰敗告終,諸葛恪深知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岌岌可危,為了脫罪,他四處尋找替罪羊,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孫峻身上。他極力在孫休麵前詆毀孫峻,試圖將戰敗的責任推卸到他的身上。
孫休設宴招待群臣,本是為了安撫合肥戰事的將士們,卻沒想到這場宴會卻成了諸葛恪的“脫罪大會”。然而,孫綝卻在宴中突然出手,將諸葛恪誅殺於當場,一場宮廷政變就這樣悄然發生。諸葛恪的權力,也隨之歸於了孫綝。
此時,陸遜因病不能理政,吳國內部更是紛爭不斷。王昶得知此消息後,立即上奏曹綾:“孫休放逐賢良大臣,內部紛爭不斷,這正是我們趁機製服吳、蜀的大好時機。白帝與夷陵之間的地帶,黔、巫、秭歸、房陵等地都在江北,民眾與新城郡多有接觸,我們可以趁機襲取此地。”
曹綾聽後,覺得王昶所言極是,於是調迴精通水戰的王基,讓他與王昶合力伐吳。同時,又任命守城有功的州泰為新城太守,負責襲取巫州、秭歸、房陵等地。
王昶、州泰、王基等人領命後,立即緊鑼密鼓地籌備伐吳事宜。他們深知,此次行動關乎魏國的未來,必須全力以赴。
“我們兵分四路,一路由州泰帶領,襲取巫州、秭歸、房陵;一路由王基帶領,逼向夷陵;我則親自帶領大軍,逼向江陵。”王昶在軍事會議上,詳細部署了作戰計劃,“最後一路,將由統帥親自帶領的五萬精銳作為後援。”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知道,有了曹綾的親自督戰,此戰必勝無疑。
在攻打吳軍的過程中,王昶等人巧妙利用地形和戰術。他們兩岸用竹索作橋,渡水襲擊吳軍,使得吳軍措手不及,大敗而逃。
“快!快!追上去!別讓他們跑了!”州泰在前方指揮著士兵,一路追殺吳軍。
王基也不甘示弱,他帶領的軍隊在夷陵一帶與吳軍展開了激戰。吳軍節節敗退,最終隻能逃迴江陵城。
而王昶則親自帶領大軍,緊緊咬住吳軍的主力。在一次激戰中,他命令弓箭手同時發射,密集的箭矢如同雨點般落在吳軍的陣地上。東吳大將施績見狀,隻能趁著夜色逃進江陵城。
“哼!想逃?沒那麽容易!”王昶冷笑一聲,立即派兵追殺數百人。他故意把吳軍引到平曠的地段,與之交戰。然後,他派五軍列隊沿大道撤軍,製造出一個要撤退的假象來蒙騙吳軍。
同時,王昶又派人騎馬挑著繳獲的戰利品在城的四周向吳軍顯示,以激怒他們。而他自己,則早已埋設好伏兵,等待襲擊吳軍。
果然,施績中計了。他見魏軍撤退,以為有機可乘,便派兵追殺大軍。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卻是王昶的誘敵之計。
“殺!”隨著一聲令下,曹綾親自帶領的五萬精銳從四麵八方殺了出來。他們與吳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施績!你的末日到了!”曹綾身先士卒,一馬當先衝入敵陣,重傷吳軍將領施績。
施績見狀,知道大勢已去,隻能拚死突圍,讓將領墊後。然而,他手下大將鍾離茂、許旻卻先後被曹綾和王昶分別斬殺。
在伐吳之戰的激烈交鋒中,曹綾以其非凡的武藝和英明的指揮,成為了魏軍中的靈魂人物。東吳大將鍾離茂,作為施績麾下的得力幹將,也展現出了不俗的戰鬥力。
“鍾離茂,可敢與我一戰?”曹綾策馬而出,手持長劍,目光如炬。
鍾離茂聞言,眉頭一挑,也策馬而出,與曹綾相對而立。他手中的長劍閃爍著寒光,仿佛隨時都要飲血一般。
“哼,曹綾,我鍾離茂豈會怕你!”
話音未落,兩人便同時出手,劍光如電,交織在一起。一時間,隻見劍影紛飛,金鐵交擊之聲不絕於耳。
兩人你來我往,互鬥了十個迴合。曹綾的劍法淩厲而霸道,每一劍都直取鍾離茂的要害;而鍾離茂則劍走偏鋒,以柔克剛,不斷化解著曹綾的攻勢。
然而,隨著戰鬥的深入,曹綾逐漸占了上風。他的劍法越來越淩厲,攻勢也越來越猛烈。鍾離茂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隻能勉強抵擋。
“看招!”曹綾突然大喝一聲,長劍一揮,一道劍芒直奔鍾離茂的胸前而去。
鍾離茂見狀,急忙側身躲避。然而,曹綾卻並未乘勝追擊,而是突然後撤,準備一擊破敵。
鍾離茂見狀,心中暗自冷笑。他精通射箭,知道此時正是反擊的好機會。於是,他迅速從背後取出弓箭,瞄準了曹綾。
“嗖!”一支利箭破空而出,直奔曹綾的胸口而去。
然而,曹綾早有防備。他身穿金絲軟甲,這軟甲乃是由天下罕見的金絲編織而成,堅韌無比,尋常箭矢根本無法穿透。
“叮!”利箭射在金絲軟甲上,隻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
曹綾見狀,心中冷笑。他淩空一躍,如同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手中的長劍化作一道閃電,直奔鍾離茂的頭頂而去。
“倚天劍!”曹綾大喝一聲,長劍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斬向了鍾離茂。
鍾離茂見狀,大驚失色。他急忙舉劍抵擋,然而卻已經來不及了。隻聽“噗嗤”一聲,長劍穿透了他的胸膛,鮮血四濺。
“你……”鍾離茂瞪大了眼睛,滿是不甘和驚愕。
“哼,多行不義必自斃!”曹綾冷冷地說道,然後收迴了長劍。
鍾離茂的屍體從馬上墜落,魏軍士兵見狀,紛紛歡唿起來。他們知道,這一戰,魏軍已經勝券在握了。
當兩軍交戰之際,王昶與許旻不期而遇。兩人都是各自軍中的佼佼者,一場巔峰對決在所難免。
“許旻,可敢與我一戰?”王昶手持大刀,目光如炬,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霸氣。
許旻聞言,眉頭一挑,也手持長槍,策馬而出。“哼,王昶,我許旻豈會怕你!”
話音未落,兩人便同時出手,兵器相交,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刀光劍影中,隻見兩人你來我往,鬥得難解難分。
王昶的大刀沉重而有力,每一擊都帶著山唿海嘯般的氣勢;而許旻的長槍則靈動如風,不斷在王昶的刀鋒間穿梭,尋找著反擊的機會。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昶逐漸發現了許旻的一個破綻。每當許旻全力進攻時,他的防守就會相應地出現漏洞。王昶心中暗自盤算,決定利用這一破綻來擊敗許旻。
“看招!”王昶突然大喝一聲,大刀一揮,向許旻砍去。許旻見狀,急忙舉槍抵擋。然而,王昶這一擊卻是虛招,他趁著許旻抵擋之際,突然收刀後撤,準備施展拖刀計。
許旻見王昶突然後撤,心中不禁有些疑惑。然而,他並未放鬆警惕,而是緊握著長槍,時刻準備應對王昶的下一擊。
就在這時,王昶突然轉身,大刀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帶著唿嘯的風聲直奔許旻的後心而去。這一擊,王昶使出了全力,刀光如電,銳不可當。
許旻見狀,大驚失色。他急忙轉身抵擋,然而卻已經來不及了。隻聽“噗嗤”一聲,大刀穿透了他的胸膛,鮮血噴湧而出。
“你……”許旻瞪大了眼睛,滿是不甘和驚愕。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會栽在王昶的拖刀計之下。
王昶收刀而立,目光冷峻而堅定。他知道,這一戰不僅為自己贏得了勝利,更為魏軍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又一個障礙。
此戰,魏軍大獲全勝。他們繳獲了敵人的鎧甲、旗、鼓、珍寶、武器無數,可謂是滿載而歸。
在慶功宴上,曹綾親自為王昶、州泰、王基等人斟酒:“此次伐吳大勝,皆因你們英勇善戰,智勇雙全。朕在此親自為你們斟酒,以表朕的感激之情。”
王昶等人受寵若驚,紛紛起身謝恩:“臣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好!有你們在,朕何愁天下不定!”曹綾大笑著,與眾人共飲慶功酒。
這場伐吳之戰,不僅彰顯了魏軍的英勇善戰,更為魏國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消息傳迴朝廷,曹殷大喜,立即下旨嘉獎王昶等人。244年正月,王基、州泰兩路也擊破吳軍,立下了赫赫戰功。四月,王昶更是被任命為征南大將軍、儀同三司,晉封京陵侯。
在慶功宴上,曹綾親自為王昶等人斟酒:“此次伐吳大勝,皆因你們英勇善戰,智勇雙全。我在此親自為你們斟酒,以表感激之情。”
王昶等人受寵若驚,紛紛起身謝恩:“臣等願為統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一場慶功宴,將將帥之間的情誼展現得淋漓盡致。而魏國的未來,也在這些英勇的將領們的努力下,變得更加光明。
孫休設宴招待群臣,本是為了安撫合肥戰事的將士們,卻沒想到這場宴會卻成了諸葛恪的“脫罪大會”。然而,孫綝卻在宴中突然出手,將諸葛恪誅殺於當場,一場宮廷政變就這樣悄然發生。諸葛恪的權力,也隨之歸於了孫綝。
此時,陸遜因病不能理政,吳國內部更是紛爭不斷。王昶得知此消息後,立即上奏曹綾:“孫休放逐賢良大臣,內部紛爭不斷,這正是我們趁機製服吳、蜀的大好時機。白帝與夷陵之間的地帶,黔、巫、秭歸、房陵等地都在江北,民眾與新城郡多有接觸,我們可以趁機襲取此地。”
曹綾聽後,覺得王昶所言極是,於是調迴精通水戰的王基,讓他與王昶合力伐吳。同時,又任命守城有功的州泰為新城太守,負責襲取巫州、秭歸、房陵等地。
王昶、州泰、王基等人領命後,立即緊鑼密鼓地籌備伐吳事宜。他們深知,此次行動關乎魏國的未來,必須全力以赴。
“我們兵分四路,一路由州泰帶領,襲取巫州、秭歸、房陵;一路由王基帶領,逼向夷陵;我則親自帶領大軍,逼向江陵。”王昶在軍事會議上,詳細部署了作戰計劃,“最後一路,將由統帥親自帶領的五萬精銳作為後援。”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讚同。他們知道,有了曹綾的親自督戰,此戰必勝無疑。
在攻打吳軍的過程中,王昶等人巧妙利用地形和戰術。他們兩岸用竹索作橋,渡水襲擊吳軍,使得吳軍措手不及,大敗而逃。
“快!快!追上去!別讓他們跑了!”州泰在前方指揮著士兵,一路追殺吳軍。
王基也不甘示弱,他帶領的軍隊在夷陵一帶與吳軍展開了激戰。吳軍節節敗退,最終隻能逃迴江陵城。
而王昶則親自帶領大軍,緊緊咬住吳軍的主力。在一次激戰中,他命令弓箭手同時發射,密集的箭矢如同雨點般落在吳軍的陣地上。東吳大將施績見狀,隻能趁著夜色逃進江陵城。
“哼!想逃?沒那麽容易!”王昶冷笑一聲,立即派兵追殺數百人。他故意把吳軍引到平曠的地段,與之交戰。然後,他派五軍列隊沿大道撤軍,製造出一個要撤退的假象來蒙騙吳軍。
同時,王昶又派人騎馬挑著繳獲的戰利品在城的四周向吳軍顯示,以激怒他們。而他自己,則早已埋設好伏兵,等待襲擊吳軍。
果然,施績中計了。他見魏軍撤退,以為有機可乘,便派兵追殺大軍。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卻是王昶的誘敵之計。
“殺!”隨著一聲令下,曹綾親自帶領的五萬精銳從四麵八方殺了出來。他們與吳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施績!你的末日到了!”曹綾身先士卒,一馬當先衝入敵陣,重傷吳軍將領施績。
施績見狀,知道大勢已去,隻能拚死突圍,讓將領墊後。然而,他手下大將鍾離茂、許旻卻先後被曹綾和王昶分別斬殺。
在伐吳之戰的激烈交鋒中,曹綾以其非凡的武藝和英明的指揮,成為了魏軍中的靈魂人物。東吳大將鍾離茂,作為施績麾下的得力幹將,也展現出了不俗的戰鬥力。
“鍾離茂,可敢與我一戰?”曹綾策馬而出,手持長劍,目光如炬。
鍾離茂聞言,眉頭一挑,也策馬而出,與曹綾相對而立。他手中的長劍閃爍著寒光,仿佛隨時都要飲血一般。
“哼,曹綾,我鍾離茂豈會怕你!”
話音未落,兩人便同時出手,劍光如電,交織在一起。一時間,隻見劍影紛飛,金鐵交擊之聲不絕於耳。
兩人你來我往,互鬥了十個迴合。曹綾的劍法淩厲而霸道,每一劍都直取鍾離茂的要害;而鍾離茂則劍走偏鋒,以柔克剛,不斷化解著曹綾的攻勢。
然而,隨著戰鬥的深入,曹綾逐漸占了上風。他的劍法越來越淩厲,攻勢也越來越猛烈。鍾離茂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隻能勉強抵擋。
“看招!”曹綾突然大喝一聲,長劍一揮,一道劍芒直奔鍾離茂的胸前而去。
鍾離茂見狀,急忙側身躲避。然而,曹綾卻並未乘勝追擊,而是突然後撤,準備一擊破敵。
鍾離茂見狀,心中暗自冷笑。他精通射箭,知道此時正是反擊的好機會。於是,他迅速從背後取出弓箭,瞄準了曹綾。
“嗖!”一支利箭破空而出,直奔曹綾的胸口而去。
然而,曹綾早有防備。他身穿金絲軟甲,這軟甲乃是由天下罕見的金絲編織而成,堅韌無比,尋常箭矢根本無法穿透。
“叮!”利箭射在金絲軟甲上,隻留下一道淺淺的痕跡。
曹綾見狀,心中冷笑。他淩空一躍,如同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手中的長劍化作一道閃電,直奔鍾離茂的頭頂而去。
“倚天劍!”曹綾大喝一聲,長劍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斬向了鍾離茂。
鍾離茂見狀,大驚失色。他急忙舉劍抵擋,然而卻已經來不及了。隻聽“噗嗤”一聲,長劍穿透了他的胸膛,鮮血四濺。
“你……”鍾離茂瞪大了眼睛,滿是不甘和驚愕。
“哼,多行不義必自斃!”曹綾冷冷地說道,然後收迴了長劍。
鍾離茂的屍體從馬上墜落,魏軍士兵見狀,紛紛歡唿起來。他們知道,這一戰,魏軍已經勝券在握了。
當兩軍交戰之際,王昶與許旻不期而遇。兩人都是各自軍中的佼佼者,一場巔峰對決在所難免。
“許旻,可敢與我一戰?”王昶手持大刀,目光如炬,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霸氣。
許旻聞言,眉頭一挑,也手持長槍,策馬而出。“哼,王昶,我許旻豈會怕你!”
話音未落,兩人便同時出手,兵器相交,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刀光劍影中,隻見兩人你來我往,鬥得難解難分。
王昶的大刀沉重而有力,每一擊都帶著山唿海嘯般的氣勢;而許旻的長槍則靈動如風,不斷在王昶的刀鋒間穿梭,尋找著反擊的機會。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昶逐漸發現了許旻的一個破綻。每當許旻全力進攻時,他的防守就會相應地出現漏洞。王昶心中暗自盤算,決定利用這一破綻來擊敗許旻。
“看招!”王昶突然大喝一聲,大刀一揮,向許旻砍去。許旻見狀,急忙舉槍抵擋。然而,王昶這一擊卻是虛招,他趁著許旻抵擋之際,突然收刀後撤,準備施展拖刀計。
許旻見王昶突然後撤,心中不禁有些疑惑。然而,他並未放鬆警惕,而是緊握著長槍,時刻準備應對王昶的下一擊。
就在這時,王昶突然轉身,大刀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帶著唿嘯的風聲直奔許旻的後心而去。這一擊,王昶使出了全力,刀光如電,銳不可當。
許旻見狀,大驚失色。他急忙轉身抵擋,然而卻已經來不及了。隻聽“噗嗤”一聲,大刀穿透了他的胸膛,鮮血噴湧而出。
“你……”許旻瞪大了眼睛,滿是不甘和驚愕。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會栽在王昶的拖刀計之下。
王昶收刀而立,目光冷峻而堅定。他知道,這一戰不僅為自己贏得了勝利,更為魏軍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又一個障礙。
此戰,魏軍大獲全勝。他們繳獲了敵人的鎧甲、旗、鼓、珍寶、武器無數,可謂是滿載而歸。
在慶功宴上,曹綾親自為王昶、州泰、王基等人斟酒:“此次伐吳大勝,皆因你們英勇善戰,智勇雙全。朕在此親自為你們斟酒,以表朕的感激之情。”
王昶等人受寵若驚,紛紛起身謝恩:“臣等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好!好!有你們在,朕何愁天下不定!”曹綾大笑著,與眾人共飲慶功酒。
這場伐吳之戰,不僅彰顯了魏軍的英勇善戰,更為魏國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消息傳迴朝廷,曹殷大喜,立即下旨嘉獎王昶等人。244年正月,王基、州泰兩路也擊破吳軍,立下了赫赫戰功。四月,王昶更是被任命為征南大將軍、儀同三司,晉封京陵侯。
在慶功宴上,曹綾親自為王昶等人斟酒:“此次伐吳大勝,皆因你們英勇善戰,智勇雙全。我在此親自為你們斟酒,以表感激之情。”
王昶等人受寵若驚,紛紛起身謝恩:“臣等願為統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一場慶功宴,將將帥之間的情誼展現得淋漓盡致。而魏國的未來,也在這些英勇的將領們的努力下,變得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