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241年的初冬,寒風凜冽,中原大地似乎被一層厚重的冰霜所覆蓋,而在這冰封之下,卻暗流湧動,局勢瞬息萬變。曹綾,這位以仁德著稱的女將軍,正站在她精心布置的軍事地圖前,目光銳利地審視著每一寸土地,準備一鼓作氣,將新生的南吳政權徹底納入大魏的版圖。


    然而,就在這時,邊關急報如驚雷般炸響,牽招之子牽弘風塵仆仆地闖入大帳,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稟報將軍,禿發樹機能已在大魏東北部掀起滔天巨浪,統一鮮卑各部,並吞並南匈奴,連戰連捷,高平已失,胡烈父子與卑湛、衛覬等將領困守孤城,形勢危急!”


    此時王淩也帶來了皇帝曹殷的旨意:“禿發樹機能趁大魏東北部防守空虛,於曹魏天正二年(公元240年)2月,統一鮮卑各部,率鮮卑部眾吞並南匈奴部,又於6月在萬斛堆大敗胡烈指揮的官軍。後乘勝南下,一舉攻占高平。胡烈和其父親胡遵困守並州都護府 ,與據守在幽州遼東都督府的卑湛,以及駐守遼東襄平的衛覬守望相助,形成掎角之勢。如今曹魏東北邊境岌岌可危。望皇姑暫停對東吳的攻勢,速去平定北疆,保我大魏安寧。”


    曹綾聞言,眉頭緊鎖,手中的羽毛筆不慎滑落,濺起一灘墨漬。她深知,此刻的猶豫便是將勝利拱手讓人。但東北的危機同樣不容忽視,她必須做出抉擇。


    “傳令下去,即刻召集所有將領,商議對策。”曹綾的聲音沉穩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斷。


    不久,大帳內聚集了眾多將領,氣氛凝重而緊張。曹綾環視四周,緩緩開口:“諸位,禿發樹機能的崛起,已威脅到我曹魏東北邊境的安寧。我願從陛下之意,暫時擱置與南吳的戰事,集中力量,平定東北之亂。”


    話音剛落,沈樂清提出異議:“校長,南吳正值新政權初立,正是我們一舉將其殲滅的大好時機,豈能輕易放棄?”


    曹綾搖了搖頭,目光堅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眼前的危機更為緊迫,若任由禿發樹機能肆虐,我曹魏基業將危在旦夕。再者,真正的征服者,不僅要征服土地,更要贏得民心。我相信,與南吳的和平,將為我們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和支持。”


    於是,曹綾決定派遣使者沈樂清前往南吳,與丞相陸遜協商議和。這是一次充滿挑戰和機遇的使命,沈樂清肩負著國家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他深知此行責任重大,必須全力以赴爭取和平。


    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旅程,沈樂清終於抵達了南吳都城豫章。他受到了陸遜的熱情接待,但同時也感受到了對方的警惕和疑慮。畢竟,戰爭剛剛結束,雙方都還沉浸在悲痛和損失之中。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沈樂清與陸遜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他們圍繞著領土、賠款等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雙方都不肯輕易讓步,談判陷入了僵局。


    然而,沈樂清並沒有放棄。他憑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逐漸找到了雙方利益的平衡點。最終,在他的努力下,雙方達成了一項妥協方案:曹綾同意歸還吳國被俘宗室成員,以此換取東吳割讓台灣作為和平的籌碼。這個方案雖然不是最理想的結果,但卻為兩國帶來了和平的希望。


    當陸遜在協議書上簽字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是一個曆史性的時刻,標誌著兩國終於達成了停戰協議。


    “陸丞相,此次議和,乃是為了兩國百姓的安寧。望你我雙方能信守承諾,共謀和平發展。”曹綾在信中寫道,字裏行間透露著誠意與期望。她知道,隻有通過和平共處,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陸遜迴複道:“吾亦同感,願兩國友誼長存。”


    就這樣,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得到了緩解,人民得以喘息。然而,這場戰爭留下的傷痛和損失,將永遠銘刻在人們心中。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唯有不斷反思和努力,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議和既定,曹綾迅速調整兵力部署,她親自率領五萬精兵,與秦朗,牽招,田豫,杜預、毋丘儉、樂綝,苻雄等將領一同趕往並州前線,誓要平息這場突如其來的邊患。而荊州、建業、高句麗、合肥,徐州等地,讓羊祜和許配所部守荊州,沈樂清及三期學員所部守建業,於中光和金城日所部迴防高句麗,滿寵和趙儼所部迴防合肥,馬鈞和龐會所部守曲阿郡,鄭渾和鍾會所部守丹陽郡,王基所部守台灣,於圭所部守廣陵,徐蓋和張虎所部守徐州各郡,確保後方穩固。


    “此戰,我們不僅要勝,更要贏得漂亮!”曹綾在出征前對將士們說道,“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大魏的軍隊,是真正的仁義之師,是守護這片土地和人民的鋼鐵長城!”


    隨著曹綾那堅定而有力的聲音落下,大魏的軍隊如同一條巨龍,在冬日的寒風中昂首前行,踏上了前往並州那遙遠而未知的征途。沿途之上,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手捧簞食壺漿,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對大魏兵馬大元帥、女將曹綾的敬意與歡迎。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仿佛曹綾的到來,就是他們安寧生活的保障。


    “將軍,您是我們的守護神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顫巍巍地走到曹綾馬前,眼中含淚地說道,“願您此去並州,旗開得勝,早日平定叛亂,還我們一個太平盛世。”


    曹綾輕輕勒馬,目光溫柔地望向老者,聲音中充滿了堅定與溫暖:“老人家放心,我曹綾定不負眾望,誓要鏟除叛逆,守護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生靈。”言罷,她微微點頭示意,大軍繼續前行,隻留下老者站在原地,目送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敬仰。


    行至許昌,這座古老而繁華的城市仿佛也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戰事氛圍,但更多的是對曹綾這位女中豪傑的敬仰與歡迎。在這裏,曹綾受到了美男子何晏及其妻子金鄉公主曹金玉的盛情款待。


    “侄女啊,你這一路辛苦了。”曹金玉拉著曹綾的手,眼中滿是關切與疼愛,“看你這麽風塵仆仆的,姑姑真是心疼。”


    曹綾微笑著迴應:“多謝姑姑和姑父的關心,我一切都好。隻是戰事緊急,不敢有絲毫耽擱。”


    何晏在一旁點頭附和:“是啊,並州的局勢確實嚴峻。不過,有你在,我相信一定能夠化險為夷。”


    曹綾感激地看了何晏一眼,她知道這位風度翩翩的姑父不僅是自己的親人,更是朝廷中的重臣,能夠得到他的認可與支持,無疑是對自己莫大的鼓舞。


    “姑姑、姑父,我此次前來,除了感謝你們的款待之外,還想請你們轉告父皇和母後,我曹綾定當不負所望,誓死保衛大魏疆土。”曹綾的話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與信念。


    曹金玉聞言,眼眶微紅,她緊緊握住曹綾的手,仿佛要將所有的祝福與力量都傳遞給她:“侄女,你放心去吧。我們會為你祈禱,為你加油。你永遠都是我們曹家的驕傲!”


    三日的休整時間轉瞬即逝,曹綾深知時間不等人,她必須盡快趕到並州,平息那場關乎國家命運與民族榮耀的戰役。於是,在許昌的最後一夜,她親自檢閱了部隊,確保每一位將士都已整裝待發。


    “將士們,我們即將踏上戰場,去扞衛我們的家園和親人。”曹綾的聲音在夜空中迴蕩,充滿了力量與鼓舞,“記住,我們不僅僅是為了勝利而戰,更是為了那些期待我們凱旋歸來的百姓而戰!”


    隨著曹綾的一聲令下,大軍再次啟程,星夜疾馳,向著並州的方向進發。夜空中,星光與火把交相輝映,仿佛在為這支英勇的軍隊指引方向,也預示著他們即將迎來的輝煌與勝利。


    曹綾率領大軍,曆經數日奔波,終於抵達了並州都護府。城門緩緩打開,胡烈與胡遵父子早已等候在門外,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與堅毅。胡烈的左臂被厚厚的紗布包裹著,血跡隱約可見,那是他在這場戰爭中留下的英勇印記。


    曹綾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酸楚。她翻身下馬,快步走向胡烈,目光中滿是關切與敬佩:“胡將軍,您受苦了。您的傷勢如何?”


    胡烈強忍疼痛,微笑著搖了搖頭:“多謝大元帥掛念,些許小傷,不足掛齒。倒是眼前的局勢,令人堪憂。”


    曹綾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周圍傷殘的兵馬,眼眶不禁微微泛紅。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轉而看向胡遵:“胡老將軍,請詳細告知我並州的軍情。”


    胡遵長歎一聲,緩緩道來:“如今並州軍營,已是殘破不堪,兵力不足五萬。前些日子,軍營中的烏丸騎兵因糧餉不濟,發生了嘩變。幸得牽弘將軍及時鎮壓,但那些叛軍卻投奔了鮮卑首領禿發樹機能,與他組成了鮮卑烏桓聯軍。更糟糕的是,鮮卑在攻下南匈奴後,竟然封欒提唿廚泉為匈奴單於,使得南匈奴也倒向了鮮卑聯軍一方。”


    說到這裏,胡遵的眉頭緊鎖,神色更加凝重:“如今,匈奴王子高莫親王由於匈奴的政變,逃難於此,朝廷派依附大魏的匈奴左賢王劉豹安置他在青州避難。我們並州麵臨三股勢力的圍困:鮮卑烏桓聯軍、南匈奴以及那些尚未完全歸順的本地部落。局勢之危急,前所未有。若不能盡快打破僵局,恐怕並州將不保。”


    曹綾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決絕。她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也明白眼前的挑戰有多麽艱巨。但她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胡老將軍、胡將軍,請放心。我曹綾既已至此,便誓與並州共存亡。我們一定會找到破敵之策,扭轉乾坤。”


    她環視四周,目光堅定而有力:“傳令下去,立即召集所有將領,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我們要集思廣益,共同商討對敵之策。同時,加強城防,確保並州都護府的安全。我要讓所有人知道,大魏的軍隊,絕不會輕言放棄!”


    在曹綾的鼓舞下,將士們的士氣逐漸高昂起來。他們紛紛表示願意跟隨曹綾,共赴國難,保衛家園。


    不久,軍帳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一張張堅毅而專注的臉龐。曹綾端坐於主位,目光如炬,認真傾聽著每一位將領的發言,她的心中已悄然勾勒出一幅幅戰略藍圖。


    杜預,這位年輕而才華橫溢的將領,首先站了出來,他的聲音清晰而有力:“校長,我主張我們采取逐個擊破的策略。首先,我們應當從實力相對較弱的南匈奴入手,利用左賢王劉豹在匈奴中的威望,去收服人心,讓他們不再助紂為虐。隨後,我們可以效仿當年武帝白狼山之戰的輝煌戰例,充分利用並州的地形優勢,尋找聯軍中的薄弱之處,給予其致命一擊,爭取一舉擊垮敵軍。”


    秦朗、田豫、牽招三人緊隨其後,他們根據多年戍守並州的經驗,詳細闡述了鮮卑和烏桓騎兵的弱點,以及我軍如何針對這些弱點製定戰術和裝備。秦朗指出:“鮮卑騎兵雖勇猛,但缺乏紀律性,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設下埋伏,誘敵深入後一舉圍殲。”田豫則補充道:“烏桓騎兵擅長騎射,但正麵交鋒時,其重裝步兵則顯得笨重不堪,我們可以集中精銳步兵,以重甲為盾,長矛為矛,正麵突破其防線。”牽招則強調了情報的重要性:“我們必須加強斥候的偵察力度,確保對敵軍的動向了如指掌,方能製定出最有效的作戰計劃。”


    毋丘儉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我們可以讓戍守幽州的卑湛和遼東襄平的衛覬在鮮卑後方製造騷亂,牽製其兵力,甚至在必要時候堵住聯軍的歸路,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樂綝則持保守態度,他建議曹綾:“大元帥,我認為我們應當以穩為主,率主力堅守營寨,利用堅固的防禦工事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待其士氣低落、兵力疲憊之時,我們再伺機發動突襲,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曹綾靜靜地聽著,心中暗自點頭。她深知,每一位將領的建議都凝聚著他們的智慧與經驗,都是對這場戰役的深思熟慮。最終,她綜合了大家的意見,製定出了一套周密的作戰計劃。


    “諸位將軍所言極是,我們既要穩紮穩打,又要靈活應變。”曹綾的聲音在會議室內迴蕩,“我決定,首先利用並州都護府的地形優勢進行防禦,穩住陣腳。同時,派遣精銳部隊出擊,尋找鮮卑烏桓聯軍的弱點進行打擊。此外,我會親自派人前往青州聯係匈奴左賢王劉豹,爭取他的支持,協助我們收服匈奴人心,共同對抗鮮卑聯軍。讓我們攜手並肩,共赴國難,保衛家園!”


    隨著曹綾的話音落下,會議室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將領們紛紛表示將全力以赴,執行作戰計劃,誓與並州共存亡。一場關乎國家命運與民族榮耀的戰役,在曹綾的精心策劃下,正式拉開了序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緘默夜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緘默夜雨並收藏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