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年8月,在連續的敗績之下,魏軍士氣低落,如同秋風中的落葉,紛紛凋零。閻盾,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將領,此刻也顯得疲憊而沮喪。他帶領著手下僅存的兩萬精銳,踏上了前往安定的退路,心中滿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與擔憂。


    然而,命運似乎並未打算輕易放過這位落敗的將軍。當他們抵達安定城下時,卻發現這座本應屬於魏國的城池,早已插上了蜀國的旗幟。原來,在閻盾與蜀軍激戰正酣之時,陰平太守白毦兵統領陳到已悄然率軍占領了此地,靜待魏軍的到來。


    閻盾望著城頭飄揚的蜀旗,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此時已無路可退,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前行,希望能找到一絲轉機。於是,他率軍轉向南安,但命運再次給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南安城也已落入蜀國之手,武都太守陳式正率領著勝利的士兵,在城頭接受著百姓的歡唿。


    走投無路的閻盾,最終隻能帶領殘部投奔天水。天水城內,鎮東將軍魯芝早已得知閻盾的遭遇,他深知此刻的魏軍已是強弩之末,但作為一名忠誠的將領,他依然決定死守城池,為閻盾爭取一線生機。


    當閻盾一行人狼狽不堪地來到天水城下時,城門緩緩打開,魯芝與部下將領王濬親自迎接。他們雖知形勢嚴峻,但眼中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在城內的營寨中,閻盾召集了所有將領,舉行了一場緊急會議。


    會議室內,氣氛凝重而壓抑。閻盾坐在主位上,臉色蒼白,眼神中滿是自責與愧疚。“諸位,此番戰敗,我閻盾難辭其咎。”他低沉的聲音在會議室內迴蕩,“我辜負了陛下的信任,也連累了各位兄弟。”


    魯芝見狀,連忙上前安慰道:“大都督,勝敗乃兵家常事。此刻我們最重要的是振作精神,共謀對策。天水城雖小,但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守住這片土地。”


    郭淮、陳泰、郝昭、鹿磐、迷當等將領也紛紛附和,表示願意與閻盾共同承擔責任,共同抵禦蜀軍的進攻。


    “是啊,大都督。”迷當作為羌族首領,雖然與魏軍有著複雜的恩怨情仇,但此刻卻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精神,“我們羌人雖不善謀略,但擅長戰鬥。隻要您一聲令下,我們定當衝鋒在前。”


    閻盾聽著眾將的鼓勵與支持,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此刻的自己不能倒下,更不能放棄。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感謝各位的信任與支持。從今往後,我將與諸位並肩作戰,直至最後一刻。我們不僅要守住天水城,更要為失去的領土和兄弟們報仇雪恨!”


    會議室內,眾將齊聲應和,誓言響徹雲霄。他們知道,接下來的戰鬥將異常艱難,但他們也相信,隻要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而這段經曆,也將成為他們人生中最為難忘的一段篇章。


    突然,門外有人求見。


    閻盾讓他進來。


    隻見,在絕望與希望交織的天水城中,年輕的涼州別駕衛瓘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過人的膽識,走進營帳,打算為閻盾提出了一條看似不可能卻充滿希望的計策。


    閻盾好奇地詢問道:“這位是誰呢?”


    魯芝微笑著介紹說:“此人年紀輕輕,年僅二十歲,來自河東安邑的衛氏家族。他是我的得力部下,擔任涼州別駕一職,同時也是尚書衛覬的兒子——衛瓘。”


    閻盾微微眯起眼睛,目光銳利而專注,如同老鷹一般,從上到下將眼前這個年輕人打量了個遍。隻見那年輕人皮膚白皙如雪,宛如凝脂,細膩得幾乎看不到毛孔;麵龐輪廓分明,五官精致如雕刻般,眉若遠山,眼似秋水,鼻梁挺直,唇紅齒白。一頭烏黑的長發隨風飄動,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閻盾不禁讚歎道:“好一個美男子啊!”心中暗自感歎這世間竟有如此俊美的人物。他的目光停留在年輕人身上,試圖從他的眼神和表情中捕捉到一絲端倪,但卻發現對方神情自若,毫無破綻。


    閻盾微微一笑,語氣帶著幾分好奇與疑惑問道:“衛公子,不知今日前來有何貴幹?”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讓人聽了不由得心生好感。


    年輕人輕輕一笑,嘴角揚起一抹弧度,露出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他的笑聲清脆悅耳,如同銀鈴一般動聽。他看著閻盾,眼中閃過一絲狡黠。


    “大都督。”衛瓘的聲音雖然稍顯稚嫩,但語氣卻異常堅定,“如今我們的兵力相對較少,如果直接與敵軍正麵交鋒,恐怕並非明智之舉。因此,我建議我們改變策略,采用智取的方式,充分利用蜀國內部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製造混亂局麵,以此來扭轉當前的戰局。”


    閻盾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是深深的讚許。他示意衛瓘繼續說下去。


    “據我所知,蜀國皇帝劉禪身邊有一親信太監黃皓,此人雖無大才,卻深得劉禪信任,能左右朝野。我們可派人暗中收買他,讓他散布關於薑維的不利謠言,引發蜀國內部的不和與猜疑。”衛瓘條理清晰地分析道。


    “此計甚妙!”閻盾拍案而起,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但此事非同小可,必須找一個可靠之人去執行。不知衛別駕可有合適的人選?”


    衛瓘微微一笑,毛遂自薦道:“大都督,此事非我莫屬。我曾在涼州遊曆,結識了不少當地人士,其中便有我一位好友,名叫郭修,此人現已投降蜀國,或許能助我一臂之力。”


    閻盾聞言大喜,當即拍板決定,讓衛瓘與郭修聯手實施這一計劃。臨行前,閻盾緊緊握住衛瓘的手,語重心長地說:“衛別駕,此行兇險萬分,望你務必小心謹慎,我天水乃至整個魏國的命運,或許就係於你一人之身了。”


    衛瓘踏出天水城的那一刻,心中滿是對未來的不確定與堅定。他深知此行責任重大,每一步都需謹慎行事。隨著馬蹄聲漸行漸遠,閻盾那充滿信任與期望的目光仿佛還在他背後,給予他無盡的力量。


    數月間,衛瓘穿梭於蜀魏兩國之間,如同暗夜中的幽靈,無聲無息地編織著一張龐大的信息網。終於,他的努力沒有白費,薑維造反的謠言如同野火般在蜀國內部迅速蔓延,薑維被迫撤軍,整個蜀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之中。


    郭修,這位曾經的魏將,如今卻成了蜀國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利用自己的身份,輕而易舉地接近了劉禪,並在暗中策劃著更大的陰謀。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郭修與黃皓密會於深宮之中,兩人達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


    “黃公公,隻要您肯助我一臂之力,待我大功告成之日,定不會忘了您的恩情。”郭修的聲音低沉而充滿誘惑。


    黃皓嘿嘿一笑,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郭大人客氣了,咱家不過是個伺候皇上的奴才,能為您這樣的大人物效勞,那是咱家的榮幸。”


    於是,在黃皓的推波助瀾下,蜀國內部的混亂更加嚴重。郭修更是趁機被劉禪任命為監軍,開始明目張膽地責問各級蜀將,企圖進一步削弱蜀國的軍事力量。


    240年10月中,漢中郊外,一場看似尋常的宴會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之中。然而,這卻是一場精心布置的陷阱。郭修邀請了蜀國眾多將領前來赴宴,實則暗藏殺機。


    宴會之上,觥籌交錯,歌舞升平。然而,在這繁華的背後,卻隱藏著致命的危機。當蔣琬和費褘沉浸在歡樂之中時,兩名扮做歌姬的女殺手悄然接近了他們。在眾人未曾察覺的瞬間,寒光一閃,兩把鋒利的匕首已深深刺入了他們的胸膛。


    薑維得知此事後,怒不可遏。他迅速集結兵馬,準備迎戰即將到來的危機。然而,當他踏入漢中城時,卻發現整個蜀軍已人心惶惶,士氣低落。他知道,自己必須盡快穩定軍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諸位將士!”薑維站在城牆上,高聲喊道,“我們雖遭奸人陷害,但蜀國的命運仍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不能被恐懼和絕望所吞噬,要團結一心,共同抵禦外敵!”


    然而,就在薑維試圖鼓舞士氣之時,郭修卻已經發動了兵變。


    他假傳劉禪聖旨,率領一支精銳部隊迅速趕往陰平和武都。當他們到達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殺了忠誠的將領陳到和陳式。隨後,郭修打開城門,迎接閻盾的軍隊進入城中。由於郭修的叛變和內部的混亂,陰平和武都輕易地落入了敵軍之手。


    而此時,魏將郝昭和陳泰趁機帶領大軍進攻南安和安定兩郡,吳懿和吳班率領的蜀軍在與魏軍的戰鬥中遭遇慘敗。麵對強大的敵人,他們無法得到有效的支援,最終選擇了自殺。魏軍成功收複了這南安和安定兩個重要地區。


    聽聞此消息,整個漢中城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薑維咬緊牙關,心中充滿了憤怒與不甘。他深知,自己必須盡快找到破解之策,否則蜀國將萬劫不複……


    隨著南安、安定、武都、陰平四郡的相繼收複,閻盾終於迎來了他渴望已久的反攻時刻。他率領著士氣高昂的魏軍,輕而易舉地收複了失地,整個魏國上下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


    而薑維站在漢中城牆上,望著遠處煙塵滾滾,心中如刀絞般疼痛。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內心的波瀾,但那份憤怒與不甘卻如同烈火般在他胸中燃燒。


    “大將軍,我們該怎麽辦?”一名副將焦急地問道,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


    薑維緩緩轉過身,目光如炬,掃視著眼前這些同樣心急如焚的將士們。“蜀國,從未有過如此危機四伏之時。”他沉聲道,“但正因如此,我們更不能放棄。郭修背叛,陳到、陳式兩位將軍犧牲,這是我們的痛,但也是我們重新凝聚力量的契機。”


    “大將軍,可我們兵力不足,士氣低落,如何抵擋魏軍?”另一將領憂心忡忡地提出疑問。


    薑維緊握雙拳,眼中閃過一抹決絕。“我們雖處絕境,但蜀地百姓之心未變,他們依然信任我們,期盼我們。我們要利用這一點,重振士氣,讓每一個士兵都明白,我們不僅僅是為了自己而戰,更是為了蜀國的未來,為了那些無辜的百姓而戰!”


    他停頓片刻,目光更加堅定:“同時,我們必須立即向成都求援,讓陛下知道這裏的危急情況。我相信,陛下定會派遣援軍,與我們並肩作戰。”


    “但是大將軍,郭修已經控製了陰平、武都,且閻盾大軍壓境,我們如何能堅持到援軍到來?”一名年輕的將領滿臉憂慮。


    薑維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堅守,是我們唯一的出路。我們要利用城內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點資源,與魏軍周旋到底。同時,我們也要派出精銳小隊,夜襲魏軍營地,擾亂他們的部署,削弱他們的士氣。”


    他看向眾人,聲音鏗鏘有力:“蜀國的命運,掌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中。我們不能讓先烈的鮮血白流,不能讓蜀國的基業毀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我們要團結一致,共渡難關!”


    將士們聞言,紛紛振作精神,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們知道,這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戰鬥,但他們也相信,隻要有大將軍薑維在,隻要他們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誓死保衛漢中!”眾將士齊聲高唿,聲音響徹雲霄,仿佛連天地都為之動容。在這一刻,他們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成為了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共同守護著這片屬於他們的土地。


    閻盾站在漢中城外的山丘上,望著遠方蜀軍的營地,眼中閃爍著決絕的光芒。他深知,此戰關乎魏蜀兩國的命運,也關乎他個人的榮耀與未來。


    “傳令下去,”他沉聲對身旁的副將說道,“令魯芝、衛瓘、鄧艾、王濬四人,分別守住陰平、武都、南安、安定四座城池,務必確保萬無一失。這是我們進攻的基石,不容有失。”


    副將領命而去,閻盾繼續部署:“再傳令郭淮、陳泰、迷當、郝昭、鹿磐、夏侯霸等將領,率領十五萬大軍,采取十麵埋伏之策,封住漢中北部、西部、東部的所有出口。我要讓薑維和他的蜀軍,成為甕中之鱉,無處可逃。”


    “大將軍英明!”周圍將領紛紛附和,士氣高昂。


    閻盾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話鋒一轉:“而我,將親自率領十萬主力,直取梓潼、巴西、巴東三郡。隻要這三郡在手,薑維便如同被斬斷了雙翼的雄鷹,隻能引頸待戮。”


    計劃既定,閻盾立即付諸行動。他親自率軍,勢如破竹,迅速占領了梓潼、巴西二郡。然而,在巴東郡,他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力。


    “羅憲,好一個忠勇之將!”閻盾望著巴東郡堅固的城防,以及城頭上那位英姿颯爽的守將,不禁暗暗讚歎。巴西淪陷後,羅憲迅速組織百姓堅壁清野,使得魏軍進軍受阻,進展緩慢。


    “傳令王生,帶領五萬兵馬繼續攻打巴東,務必盡快拿下。”閻盾對身旁的傳令兵說道,“而我,將親自帶領一萬精銳,從南麵突進,與友軍匯合,共同圍困薑維。”


    王生領命而去,閻盾則率領著精銳之師,從巴西方向踏上了前往漢中南麵的征途。他心中清楚,此戰不僅是對蜀軍的考驗,更是對他個人能力的極限挑戰。但他也相信,隻要他們團結一心,就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在行軍途中,閻盾不斷與各路將領溝通協調,確保每一步都按照計劃進行。他深知,戰爭不僅是武力的較量,更是智慧與策略的博弈。而他,正是那個能夠引領魏軍走向勝利的人。


    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閻盾率領的魏軍與友軍成功匯合,將薑維的蜀軍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團團圍住。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薑維雖然心中憤怒與不甘,但也隻能無奈地接受現實。他知道,他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大局已定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卻打破了這份寧靜。天空中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仿佛連天地都在為這場戰爭而顫抖。而在這場風暴中,一個更加驚人的秘密也即將浮出水麵……


    在巴東郡的城樓上,羅憲望著城外連綿不絕的魏軍,眉頭緊鎖。他知道,僅憑城內的兵力,難以長久堅守。於是,他當機立斷,派出了一支精銳小隊,趁著夜色突圍而出,前往成都求援。


    240年11月,成都,皇宮之內,劉禪接到羅憲的求援信後,麵如土色,淚水在眼眶中打轉。“怎麽辦啊,我對不起相父和父皇啊!北方要淪陷了,蜀國的基業危在旦夕。”他痛苦地捶打著自己的胸膛,聲音中帶著無盡的絕望。


    侍中董允見狀,連忙上前安慰道:“陛下勿憂,蜀國尚有轉機。臣建議,立即調派孟獲將軍和南中的將領霍弋北上救援。他們熟悉地形,且勇猛善戰,定能助我們一臂之力。”


    劉禪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好,就依卿所言。即刻傳旨,令孟獲、霍弋率軍北上。同時,讓趙統、趙廣兄弟先行一步,帶領成都的五萬兵馬,即刻啟程救援巴東郡。”


    趙統、趙廣接旨後,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即點齊兵馬,踏上了前往巴東的征途。他們心中明白,此戰不僅關乎蜀國的命運,更關乎他們作為武將的榮譽與責任。


    數日之後,趙統、趙廣率領的蜀軍與王生的魏軍在巴西郡外遭遇。兩軍對峙,戰鼓雷動,一場激烈的戰鬥隨即爆發。趙統、趙廣兄弟身先士卒,率領蜀軍奮勇衝殺,憑借著高昂的士氣和精湛的武藝,終於打敗了王生的魏軍。


    然而,勝利的喜悅並未持續太久。趙統、趙廣深知,雖然他們暫時擊退了王生的攻勢,但巴西郡的局勢依然不明朗。王生雖然敗退,但兵力依然雄厚,隨時可能卷土重來。而更重要的是,薑維和漢中的蜀軍仍然被魏軍圍困,形勢危急。


    “兄長,我們下一步該怎麽辦?”趙廣望著遠方的戰場,眉頭緊鎖。


    趙統沉吟片刻,道:“我們必須盡快與孟獲、霍弋的援軍匯合,共同商討對策。同時,也要設法與薑維將軍取得聯係,了解他的情況。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製定出最合適的救援計劃。”


    於是,趙統、趙廣在巴西郡稍作休整後,便繼續北上,孟獲、霍弋的援軍還在路上。而此時的蜀國,也在他們的努力下,逐漸凝聚起了一股新的力量,準備迎接更加艱巨的挑戰。


    在漢中城內,薑維站在殘破的城牆上,望著四周密密麻麻的魏軍營地,心中充滿了憂慮。糧草已盡,士兵們甚至開始殺戰馬充饑,士氣低落至極。他知道,時間已經不多了。


    “傳令下去,”薑維對身旁的副將說道,“準備孔明燈,我要用丞相所教的方法,將這裏的軍情傳遞給成都的友軍。”


    副將領命而去,不多時,一盞盞孔明燈緩緩升空,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承載著薑維的希望與絕望。


    與此同時,在巴西郡外,趙統趙廣兄弟正率領著蜀軍與魏軍激戰。突然,他們抬頭望見了天空中飄來的孔明燈,心中頓時明白了薑維的意圖。


    “兄長,你看!”趙廣指著孔明燈說道,“那是薑維將軍的信號!”


    趙統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抹堅定。“我們必須盡快想出辦法,救援薑維將軍。如今漢中北部、南部、東部全是魏國地盤,唯有從西部羌族部落繞行,或許能撕開一個口子。”


    兩人商議之後,決定立即寫信給孟獲和霍弋,請求他們猛攻巴西郡,以吸引魏軍的火力。同時,他們還想到了一個更為大膽的計劃。


    “我們可以利用一個人,他曾經是胡族首領,後來投降了蜀國。”趙統說道,“此人名叫苻健,他熟悉胡族的風俗和地形,或許能幫我們借道羌中,從西麵救援薑維。”


    趙廣聞言,眼睛一亮。“好主意!我這就去安排。”


    不久之後,苻健便化裝成胡族商人,帶領著藏有士兵的大型貨物或大木馬,悄悄地向羌中進發。他們巧妙地避開了魏軍的巡邏隊,曆經千辛萬苦,終於成功穿越了羌族部落的地界。


    在羌中,苻健利用自己的威望和影響力,說服了當地的部落首領,允許蜀軍借道通過。於是,一支由蜀軍精銳組成的奇兵,在夜幕的掩護下,悄然逼近了漢中城。


    當薑維看到從西麵殺來的援軍時,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知道,這是他們最後的希望。在援軍的幫助下,他們奮力衝殺,終於突破了魏軍的包圍圈,成功逃脫。


    然而,盡管他們成功救出了薑維,但漢中城卻已經淪陷。薑維望著那片曾經屬於蜀國的土地,心中充滿了無盡的哀傷與不甘。


    不久,240年11月中,閻盾和王生打敗進攻巴西的蜀軍,重傷祝融夫人和孟獲,進軍巴東郡。


    隨著閻盾與王生在巴西郡的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他們乘勝追擊,直指巴東郡。蜀軍在此地雖奮力抵抗,但在魏軍的強大攻勢下,逐漸顯得力不從心。


    巴東郡城下,戰鼓震天,喊殺聲此起彼伏。閻盾立於陣前,目光如炬,望著城牆上浴血奮戰的蜀軍將士,心中並無絲毫憐憫。“傳令下去,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攻下巴東!”他的聲音冷冽而堅定。


    城牆上,蜀將關索手持長槍,身先士卒,與妻子花鬟、鮑三娘並肩作戰。他們的英勇激勵著每一個蜀軍士兵,但麵對魏軍如潮水般的攻勢,他們終究還是力竭。在一次激烈的交鋒中,關索不幸戰死沙場,花鬟與鮑三娘亦未能幸免,雙雙殞命。


    消息傳迴成都,整個蜀國上下一片震驚與悲痛。劉禪坐在龍椅上,麵色蒼白,眼中滿是無助與絕望。“相父,父皇,是兒臣無能,守不住這蜀國的基業啊!”他喃喃自語,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侍中董允見狀,連忙上前勸慰:“陛下,勝敗乃兵家常事。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穩住局勢,保護成都的安全。”


    劉禪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傳令下去,北部蜀軍死傷慘重,無力再戰,即刻撤軍迴防成都。同時,加強成都周邊的防禦工事,準備迎接魏軍的挑戰。”


    然而,撤軍的命令並未能改變蜀國麵臨的嚴峻形勢。隨著巴東郡的淪陷,蜀國的北部防線徹底崩潰,魏軍的鐵蹄已經逼近了成都的門戶。蜀國首都開始與魏軍領土接壤,無險可守的亡國之禍如陰雲般籠罩在每一個蜀人的心頭。


    孟獲與祝融夫人雖然身受重傷,但得知此消息後,依然強撐著虛弱的身體,向劉禪請命:“陛下,我二人願領南中兵馬,繼續與魏軍交戰,誓死保衛蜀國!”


    劉禪望著這對忠勇的夫婦,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孟將軍,祝融夫人,你們已經盡力了。眼下最重要的是養傷,待身體恢複後,再為蜀國效力不遲。”


    劉禪讓二人迴去休息,派人召見薑維。


    劉禪坐在昏暗的宮殿內,四周靜悄悄的,隻有偶爾傳來的更鼓聲打破了這死寂般的寧靜。


    他的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光芒,心中充滿了自責與無助。就在這時,薑維被召見入宮,他步伐堅定,眼神中透露著不屈的光芒,仿佛是這個即將傾覆的國度中唯一的一縷希望。


    “伯約,你來了。”劉禪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他抬起頭,目光落在薑維身上,仿佛看到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薑維快步上前,躬身行禮:“陛下,微臣薑維參見。”


    劉禪顫抖著站起身,緩緩走向薑維,他的眼眶濕潤了,聲音哽咽:“伯約啊,我……我對不起相父,對不起父皇,更對不起蜀國的萬千百姓。如今,北方被魏軍占領,魏軍下一站就可以直接打成都,我們要亡國了,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說著,他竟一把抱住薑維,痛哭起來。


    薑維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震驚了,但他很快迴過神來,輕輕地拍了拍劉禪的背,用溫暖而堅定的聲音安撫道:“陛下,這不是您的錯。國家興亡,非一人之力所能及。相父與父皇雖英明神武,但也難以預料世事無常。如今,蜀國雖處危難之際,但我們還有希望,還有力量去抗爭。”


    劉禪聞言,淚眼婆娑地抬起頭,望著薑維那雙充滿信念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一絲曙光。“伯約,你是說……我們還有希望?”


    薑維重重地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閃爍著決絕與堅定。“是的,陛下。隻要我們團結一心,上下一心,就一定能夠抵禦外敵,重振蜀國。微臣不才,但願意為蜀國戰鬥到最後一刻,誓死保衛這片土地和我們的百姓。”


    劉禪聽著薑維的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仿佛看到了薑維無數次衝鋒陷陣、英勇殺敵的身影,感受到了那份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與熱愛。他擦了擦眼淚,深吸一口氣,仿佛重新找迴了力量與勇氣。


    “有勞伯約了。”劉禪鄭重地說道,“保衛蜀國,就靠你了。我會盡我所能,支持你的一切決定。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薑維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個君主的信任與托付,更是整個蜀國的希望與未來。他深深地向劉禪鞠了一躬,然後轉身離去,步伐更加堅定而有力。


    在那段黑暗與希望交織的歲月裏,薑維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蜀國的天空。他,這位英勇無畏的將領,被賦予了蜀漢第四代丞相的重任,肩上的擔子異常沉重,但他的眼神中卻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公元240年,歲末寒冬,成都城外,兩軍對峙,戰雲密布。魏軍的鐵騎如潮水般洶湧而來,而薑維則率領著殘餘的蜀軍,誓死守衛著這片土地。


    “全軍聽令!”薑維立於陣前,聲音洪亮而堅定,“今日之戰,非生即死,但我們要讓魏軍知道,蜀國的兒郎們,從未有過退縮二字!”


    蜀軍將士聞言,士氣大振,他們齊聲高唿,聲音響徹雲霄:“誓死守衛蜀國!”


    戰鬥打響了,箭矢如雨,刀槍交錯。薑維身先士卒,手持長槍,在敵陣中穿梭往來,每一次揮動都伴隨著敵人的倒下。他的智謀與勇氣,讓魏軍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閻盾將軍,薑維此人,果然名不虛傳。”魏軍中的一位將領望著薑維矯健的身影,不禁感歎道。


    閻盾站在高處,目光冷峻地注視著戰場上的一切。他深知薑維的厲害,但也同樣不甘示弱。“傳令下去,加強攻勢,務必今日之內,攻破蜀軍防線!”


    然而,薑維早已料到魏軍的反應。他迅速調整戰術,利用地形優勢,布置下重重陷阱與伏兵。當魏軍不顧一切地衝鋒時,卻發現自己陷入了蜀軍的包圍之中。


    “撤退!快撤退!”魏軍將領見狀,急忙下令撤退,但已經為時已晚。蜀軍如狼似虎,緊追不舍,一時間,戰場上哀鴻遍野,魏軍損失慘重。


    經過數日的激戰,魏軍雖然兇猛,卻也漸漸顯露出疲態。而薑維則憑借著他的智謀與勇氣,一次次地挫敗了魏軍的進攻,為蜀國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與空間。


    終於,在公元241年2月的一個清晨,閻盾因長期征戰,感染風寒,病情日益加重。同時,魏軍的糧草也幾近枯竭,士氣低落。麵對這樣的局麵,閻盾不得不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休戰。


    “傳令全軍,即刻撤退。”閻盾的聲音雖然虛弱,但依舊充滿了威嚴。他望著遠處的蜀軍營寨,心中充滿了不甘與無奈。他知道,這場戰爭遠未結束,但此刻的他,已經無力再戰。


    而薑維,則站在城牆上,望著魏軍撤退的身影,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他知道,這場勝利來之不易,但他也清楚,未來的路還很長,蜀國依舊麵臨著無數的挑戰與考驗。但他相信,隻要他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就一定能夠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而劉禪也在他的影響下,逐漸成長為一位有擔當、有智慧的君主。他積極調動國內的一切資源,支持薑維的軍事行動,同時加強內政建設,穩定民心。


    閻盾從戰場迴來後就一直待在平西都督府裏養病。而燕王曹宇早已等候多時。兩人見麵後,曹宇便宣讀了一道聖旨,這道聖旨來自於皇帝曹殷。


    原來,閻盾在攻打蜀國時一路高歌猛進,甚至兵臨成都城下,險些將蜀國一舉消滅。他的赫赫戰功令他名震天下。


    因此,根據曹綾元帥所推行的新軍事製度,閻盾被授予了五星一級上將軍銜。此外,郭淮、陳泰、郝昭和夏侯霸等將領也獲得了相應的軍銜晉升。郭淮,陳泰,郝昭夏侯霸授予二級上將,迷當,鹿磐,魯芝,王濬授予三級上將軍銜,鄧艾,衛瓘,王生授予中將軍銜。


    曹綾改革軍製:在原有武將製度上增加了軍銜,以一種榮譽作為一種新的軍功獎勵製度,從高到低,依次是特級上將一一級上將一二級上將--三級上將一大將一中將--少將一上尉一中尉一少尉一上士一中士一下士。


    然而,曹宇還是提醒閻盾要注意西線戰區的穩定和休養,不要輕易發動戰爭。他強調西線戰區需要時間來恢複生機,並鼓勵閻盾積極養兵備戰。


    在閻盾的精心治理下,西線戰區的人民逐漸恢複了生產活動,國家的實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緘默夜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緘默夜雨並收藏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