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諸葛亮一路凱歌之際,昏迷許久的魏軍統帥曹綾仍舊虛弱,副將閻盾將其帶入岐山附近的村落,落腳在一家農舍,照料曹綾。


    閻盾花錢請來著名大夫張仲景的弟子名醫王幾東,問:“大夫,我們公主殿下已經三日未醒,請你把把脈。”


    王幾東嫻熟地握著曹綾的手把脈診斷:“閻先生,公主殿下並無大礙,隻是淋雨染上風寒了,再加上多日行軍水土不服,給你開幾服藥,不用多久便能痊愈。”


    藥方是:桂枝湯(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用之可溫通肌表,發汗解肌, 治風寒表邪


    閻盾接過藥方,拜謝王幾東說:“好,謝謝王先生。”


    閻盾對王幾東說:“王先生是張仲景的徒弟,想必這藥方是傷寒雜病論中的秘方啊。”


    王幾東點頭答複:“正是尊師所教,尊師以桂枝湯治理風寒,輔之別藥,另有奇效


    (桂枝加葛根湯:解肌發表,升津舒經。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解肌發表,降氣平喘。


    桂枝加桂湯:溫通心陽,平衝降逆。


    桂枝加芍藥湯:溫脾和中,緩急止痛。)”


    閻盾讚歎道:“王先生,桂枝果然有如此奇效嗎?”


    王幾東說:“尊師觀之桂枝與芍藥,一扶陽,一救陰,兩相對偶,凡陰陽升降表裏氣血諸方,莫不惟桂芍之力左右也。故能治陽浮之發熱,陰弱之汗出,陰陽俱虛,營衛並病,再加入太陽經之主藥生薑和大棗臻至完美,解除風寒。桂枝禁忌在於桂枝辛溫生熱、甘味助濕,故內有蘊熱和實熱者,是桂枝應用的禁忌。但凡有濕熱的人、陰虛火旺的人不能用,血熱妄行的人不能用,而你要切記女性月經過多的人要慎用。”說罷王幾東收拾好藥箱,起身緩緩遠去。


    閻盾望著王幾東的背影,告別王幾東:“先生有緣再會,先生所言,閻盾受益匪淺,先生保重啊!”


    而後,按照藥方,閻盾進入岐山附近的鄉野抓藥,閻盾成功在楊家莊買到了12顆紅棗,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


    獨獨買不到三兩桂枝。桂枝產於嶺南以及雲貴高原,在西北地區是買不到的。而當時的嶺南即交州,剛剛被孫權吞並,南北交通不便,很難買到。


    閻盾望著昏迷的公主曹綾緊張得來迴踱步,迴想前幾日曹綾帶兵打敗趙雲時的意氣風發到現在昏迷不醒的窘況僅僅也就是四五天,閻盾焦急萬分,捧著曹綾的手說:“綾兒,我一定要救你…”


    閻盾突然心口一緊,想起了二人在現代的美好迴憶,曹依淩和王小盾是青梅竹馬,二人從小學二年級便是鄰居和同學,當年曹依淩因為臉上有開水燙傷的疤痕,沒人願意和她玩,經常被霸淩,一天曹依淩被一個女孩用皮球踢倒在地,是剛轉學來的新生王小盾大聲趕跑那些壞孩子,把她扶起坐在公園的秋千上,在她後麵蕩秋千逗她笑。曹依淩自此將他視為最好的朋友,二人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自此他一到放學時間一直陪伴著她玩,讓她再也沒被壞女孩霸淩。


    當王小盾五年級時,王小盾學會了自行車,二人經常一起坐自行車結伴而行。一天下大雨,曹依淩忘帶文具盒去教室拿,讓王小盾等她,曹依淩趕來時在校門口不小心摔倒了,腿磕出傷口,流血了。


    王小盾焦急萬分,那一刻他扶起她,拿出衛生紙擦去曹依淩大腿上的血,扶著她上車,開到附近的藥店買了個創口貼,那一刻小小的男孩成為女孩心裏的一束光,無比耀眼。而在男孩心裏,女孩已經成為他一心想要守護的那一顆星星。自此二人的命運緊緊相連。


    此時閻盾的心情亦是如此,為了一生所愛,焦急萬分。


    他打開三國誌,問三國誌在曹魏找誰能弄到桂枝。


    係統:“主人,曹魏的東部戰區都督曹休常年與東吳交戰,截獲過不少東吳物資,在他那肯定可以找到。”


    係統一語驚醒夢中人,於是閻盾修書一封,請求曹休資助桂枝救曹綾。他讓信使快馬加鞭把信送到壽春,自己則用心照料曹綾 。


    作為曹綾的堂四叔曹休,聽說侄女有難,他派曹魏精銳虎豹騎在第二天就迅速送達了桂枝等物資。


    閻盾依據藥方悉心照顧曹綾,昏迷許久的曹綾終於醒來了。


    終於,一抹微弱卻堅定的光芒在曹綾的眼眸中閃爍,她緩緩睜開了眼,映入眼簾的是那熟悉而略顯簡陋的茅草屋頂,以及閻盾那張因緊張與疲憊而布滿汗珠的臉龐。她輕輕揉了揉眼,聲音中帶著幾分初醒的慵懶與不解:“小盾,這是哪裏?你怎麽出了這麽多汗?”


    閻盾見狀,心中的大石瞬間落地,淚水不由自主地湧上眼眶,他猛地撲向曹綾,緊緊抱住她,仿佛要將所有的擔憂與恐懼都化作這一刻的擁抱。“我的公主殿下,你終於醒了!你知道嗎?你昏迷了整整五天,可把我急死了!”他的聲音哽咽,滿是失而複得的喜悅。


    曹綾感受著閻盾胸膛的起伏,那份溫暖與力量透過衣衫傳遞至心底,她眼眶微紅,輕輕拍了拍閻盾的肩膀,柔聲道:“抱歉,讓你擔心了。我沒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言罷,她輕輕地,幾乎是本能地,在閻盾的額頭上印下了一個吻,那是對這段不離不棄情誼的最好詮釋。


    閻盾感受到那一抹溫存,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輕輕摸了摸曹綾粉嫩的小臉,眼中滿是寵溺與堅定。“怎麽會是你的錯呢?我的好同桌,我們曾立下誓言,說好不分離,而且要一起成為亂世的星光。如今大事未成,我們怎能輕言放棄?我們一定要好好活著,直到那一天的到來。”


    曹綾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決絕與光芒,她從床上緩緩起身,目光堅定。“嗯,我答應過哥哥,要幫他打造盛世。現在,我不僅要為自己,更要為那些信任我們、等待我們的人而戰。小盾,你先去整備兵馬,我要準備一下,我們即刻整軍再戰岐山,這一次,我們一定要一雪前恥!”


    閻盾看著曹綾炯炯有神的目光,感受到當日裏大戰趙雲的那個曹綾大都督又迴來了,於是辭別曹綾:“好的,公主你且準備一下,我即刻去整備兵馬。”


    曹綾在丫鬟的服侍下,沐浴更衣。


    曹綾在木桶浴時,望著纖纖玉手中有著練劍留下的繭子,不禁深思。


    在柔和的燭光下,曹綾被一群細心周到的丫鬟環繞,享受著難得的寧靜時光。木桶中的熱水緩緩升騰起嫋嫋熱氣,將她的身影映襯得既朦朧又神秘。她閉目養神,任由溫暖的水流輕撫過每一寸肌膚,帶走連日征戰的疲憊。然而,在這份寧靜之中,她的心思卻如同被風吹皺的春水,難以平息。


    曹綾緩緩睜開眼,目光落在自己那雙因練劍而略顯粗糙的手上,那些繭子仿佛是時間的印記,記錄著她從一名現代女子成長為曹魏巾幗英雄的曆程。她不禁陷入了沉思:“我本是一介女流,卻因穿越而來的現代思維而不甘於平凡,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但真正的東鄉公主曹綾,若是知曉我的選擇,是否會反對呢?”


    思緒飄遠,她想起了初來乍到時的情景。那個英俊瀟灑、心懷天下的哥哥曹睿,他的談吐、他的抱負,都深深地震撼了她。作為他的妹妹,她渴望能為他分擔,哪怕隻是一點點。而當她發現自己擁有三國誌係統的數值相助時,那份振興大魏的決心便更加堅定。然而,在這條路上,她並非孤軍奮戰,閻盾,那個忠誠的夥伴,也被她拉入了這場未知的冒險。


    “我是不是太過分了?”曹綾的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漣漪。她深知,自己的決定可能會讓閻盾麵臨前所未有的危險,甚至可能犧牲。這份愧疚與自責如同巨石般壓在她的心頭,讓她不禁開始質疑自己的選擇。


    哥哥把倚天劍賜給我,想要我成為曹魏軍隊的新統領,我不能辜負了皇兄所托。還是好好想想怎麽扭轉戰局吧。箕穀一戰我確實帶領兵馬打敗了趙雲,卻沒能收拾好局麵,被蜀軍的援軍打的潰不成軍。真是遺憾啊!


    洗漱好了的曹綾一身戎裝,再次披上戰袍,手拿倚天劍,騎著紅鬃烈馬,與親信兵馬急速行軍,與閻盾匯合,趕往岐山前線。


    如今大都督夏侯楙被召迴朝廷,西線兵馬由大將軍曹真統領,關中各路兵馬想要一雪前恥,紛紛請戰。


    而此時,曹睿坐鎮長安,派都督司馬懿和先鋒大將張合去襲擾蜀軍後方,解隴西之圍。剛剛平定孟達之亂的司馬懿奉命支援曹真,與副將張合一同商量對策。


    張合:“仲達,如今隴西被蜀軍占據險要,倘若他效仿當年韓信,從子午穀進軍,奇襲長安,如何破局?”


    司馬懿:“諸葛亮用兵何其謹慎,不肯弄險,絕不會從子午穀進軍取長安,他一定是占箕穀取郿城,若他取郿城必定兵分兩路,我已經令孫禮辛毗守住箕穀道口,兵來則奇兵擊之,而曹真守郿城,我令他蜀軍兵來則據守不出。”


    張合:“如此,都督想從何處進軍?”


    司馬懿:“秦嶺西邊有一路,名叫街亭,旁有一城叫柳城,兩地皆是漢中咽喉,我與將軍直取街亭,逼近陽平關,諸葛亮見我軍封其退路,斷其糧道,隴西一地,不得安寧,他將連夜撤軍迴漢中,他撤軍,我們沿著小路襲擊他們,必然大勝,他若不歸漢中,我等截斷各處小路,派兵把守,一月之後,蜀軍斷糧,士兵饑困,我軍一擊破敵,屆時諸葛亮隻得束手就擒。”


    張合讚歎不已:“都督真神算啊!”


    司馬懿:“計雖如此 ,諸葛亮不比孟達,將軍為先鋒,切記不可冒進輕敵,要沿山西之路,先行遠遠哨探,確無伏兵,方可進兵,稍有疏忽,恐中諸葛亮之計。”


    張合:“諸葛亮可算得我進軍街亭?”


    司馬懿:“他狡猾多謀,將軍不可輕視。”


    張合:“好,我定當謹慎行軍。”


    此時,剛剛奪取三郡的諸葛亮再一次打敗曹軍,還罵死了司徒王朗,全軍士氣高昂。


    薑維迴想白天老師的英姿不禁感歎:“人言諸葛孔明,真臥龍也。”


    隻見蜀軍門旗開處,出現一輛四輪車,孔明端坐車中,飄然而出,曰:漢丞相與王司徒會話!


    孔明於車上拱手,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


    王朗:“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諸葛亮:“正是!”


    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朗曰:“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


    公既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


    孔明曰:“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


    朗曰:“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


    諸葛亮:“曹賊篡漢,霸占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王朗:“恩!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自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


    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於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雲:‘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然而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麵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始,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王郎說:“你……諸葛村夫,你敢!”


    諸葛亮說:“住口!你這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於西川繼承大統。我今奉嗣君(劉禪)之旨興師討賊。你既為諂諛之臣,隻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還敢在我軍麵前妄稱天數!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於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麵目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隻會搖唇舞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


    隨後薑維奉命跟隨魏延夜襲曹營,把曹真打得大敗。


    此刻,曹綾剛剛抵達前線,看見一路上屍橫遍野,撿起掉在地上的魏軍旗幟,失聲痛哭。


    閻盾見狀急忙安慰她:“公主,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可哀傷過度啊。”


    曹綾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拔出倚天劍對天發誓:“諸葛村夫,我曹綾一定要你嚐嚐失敗的滋味。”


    隨後,抵達曹真大營,慰問將士們。


    曹真:“是綾兒啊,身體好些了嗎?”


    曹綾:“托皇叔的福,已經痊愈了。”


    閻盾:“大將軍,如今蜀軍氣勢洶洶,我等該如何是好?”


    曹真:“如今不得不倚仗大都督司馬懿了,他有計謀可以扭轉局麵,打敗諸葛亮。”


    曹綾:“唉,到最後還是要靠司馬懿呀!”


    曹真:“我大魏能與諸葛亮鬥智鬥勇的恐怕就隻有他了,我和你文烈叔叔一直刻意打壓司馬懿,沒想到最終還是要讓他來解困,是皇叔們無能啊。”


    曹綾抬頭望了望營帳外的明月說:“我大魏的明月必定要為我曹家朗照之,叔父勿憂,我一定會努力學習本領,成為宗親脊梁,打敗諸葛亮,振興大魏。”


    曹真在曹綾眼神中看到了魏國的未來,於是握住曹綾的手,說:“那麽好侄女,叔父們老了,沒幾年活頭了,大魏的未來要靠你和陛下這年輕一代了,希望你們能守護好武帝和文帝所開創的基業。”


    曹綾答複曹真:“我一定會的。”


    一天後,閻盾接到張合命令,告別曹綾,去街亭路上接應張合大軍。


    而曹綾與曹真在郿城駐守,抵禦蜀軍主力。


    張合的探子打聽到蜀軍派參軍馬謖守街亭,副將王平輔助他。馬謖把主力駐紮在山上,違背諸葛亮當道紮寨的命令。


    探子說:“稟報大都督,蜀軍方麵傳來確切消息,那諸葛亮竟派遣參軍馬謖領兵鎮守街亭,副將王平輔佐。更為蹊蹺的是,馬謖並未遵循諸葛亮原本當道紮寨的嚴謹策略,反而將主力駐紮於山巔之上,此舉實在令人費解。”探子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


    司馬懿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那雙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千裏之外的戰局。“哼,諸葛亮啊諸葛亮,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此番用人不當,讓一黃口孺子鎮守如此重要的街亭,豈非自掘墳墓?哈哈哈,此乃天助我也!”司馬懿的笑聲在營帳內迴蕩,充滿了對勝利的自信與期待。


    他轉身對張合說道:“張將軍,此乃天賜良機,你需即刻領兵,火速進軍街亭。記住,務必先斷其水源,再斷其退路,使蜀軍陷入絕境。如此一來,街亭一破,我軍便可長驅直入,直搗蜀漢腹地。此戰若勝,你當居首功!”


    張合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激動與豪情。“大都督放心,末將領命!這便點齊兵馬,誓要一舉拿下街亭,為大魏開疆拓土!”說罷,他大步流星地走出營帳,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隨著張合的離去,司馬懿獨自立於營帳之中,望著遠方朦朧的天際,心中卻是一片清明。他深知,此戰不僅是軍事上的較量,更是人心與智謀的博弈。諸葛亮雖智計百出,但此次失誤,或將成為他一生難以彌補的遺憾。而他司馬懿,則要抓住這個機會,徹底改寫三國的格局。


    不久之後,張合率領的精銳部隊如猛虎下山般直撲街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緘默夜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緘默夜雨並收藏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