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下令讓趙雲率領一支疑兵出褒斜道,占據箕穀,佯攻魏國關中地區,吸引魏國主力部隊的注意力。諸葛亮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進軍祁山,襲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


    此時關中守將是夏侯惇之子夏侯楙,與趙雲首戰失利,折損了韓德一家五員將領。他氣憤不已,整日在軍營買醉。


    晨曦初破,戰鼓未響,東鄉公主曹綾,這位年僅十八歲的少女將軍,已率領著她的部隊踏上了前往前線的征途。她的眼神中閃爍著超越年齡的堅定與果敢,仿佛天生就屬於這片戰場。


    夏侯霸,這位二十八歲的堂叔,渾身散發著壯年武將的蓬勃朝氣,匆匆踏入夏侯楙的軍營,喘息未定便急聲匯報:“堂兄,不好了!探子來報,趙雲那老將竟出褒斜道,占據了箕穀,意圖不明,我們需得早做打算,萬不可坐以待斃!”夏侯楙聞言,原本慵懶的麵容上掠過一絲驚愕,但隨即又恢複了平靜,似乎對即將到來的戰事並不十分上心。


    然而,這一切在曹綾的到來後發生了改變。她大步流星地走進營帳,目光如炬,直視夏侯楙,那份從容與自信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隻見她拔出腰間那柄傳說中的倚天劍,劍光如電,直指蒼穹,誓言鏗鏘有力:“我大魏,乃堂堂正義之師,在本土抗戰,何懼之有?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擊敗那賊人諸葛亮,還天下一個太平!”


    夏侯楙望著侄女那堅毅的臉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與振奮。他意識到,眼前的這個少女,不僅僅是他血脈相連的親人,更是能夠引領他們走向勝利的希望之光。於是,次日清晨,夏侯楙整軍待發,金鼓齊鳴,旗幡招展,率領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箕穀進發。隨著兩軍對峙,戰雲密布,曹綾與閻盾各自領命,分別率領精銳部隊,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而趙雲、鄧芝所率的蜀軍精兵,也已列陣以待,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即將在這片土地上拉開序幕……


    引人入勝的是,魏軍指揮官曹綾,年方十八,正值青春韶華,麵容清秀中帶著幾分英氣,眉宇間透露出超越年齡的堅定與果敢。她的雙眼深邃明亮,仿佛能夠洞察戰場的每一個細微變化,眼神中閃爍著智慧與勇氣的光芒。鼻梁挺直,嘴唇緊抿,透露出一種不屈不撓的堅韌。


    一頭烏黑的長發被精心編織成一條高馬尾,整齊地束在腦後,既便於戰鬥時的靈活行動,又不失女性的柔美。幾縷碎發輕輕垂落在額前,為她平添了幾分溫柔與靈動。


    身著一襲量身定製的黑色盔甲,鎧甲上雕刻著精致的圖案,既彰顯了她作為皇族公主的高貴身份,又透露出她作為武將的威嚴與力量。內襯的金絲軟甲在陽光下微微閃爍著光芒,如同星辰般璀璨奪目,既保護了她免受敵軍的傷害,又增添了幾分神秘與高貴的氣息。


    紅色的披風如同烈焰般燃燒在她的身後,隨風飄揚,為她平添了幾分霸氣與豪情。披風上繡著金色的圖騰,象征著她的身份與榮耀。


    孔雀翎頭冠高高地戴在她的頭上,藍色的翎毛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如同孔雀開屏般絢爛奪目。這頂頭冠不僅彰顯了她作為公主的尊貴地位,更讓她在戰場上顯得更加威嚴與不可侵犯。


    她手持那柄傳說中的倚天劍,劍身修長而鋒利,劍光如電,仿佛能夠斬斷世間一切阻礙。她握著劍柄的手堅定有力,透露出她對勝利的渴望與對敵人的無畏。


    腰間掛著的小弓雖然看似不起眼,但卻是她精心挑選的寶物。弓身輕巧而堅固,弓弦緊繃待發,仿佛隨時都能射出致命的箭矢。她對小弓的熟悉與自信,讓她在遠程作戰中也能遊刃有餘。


    而她腳下的黑豹皮靴子更是為她增添了幾分野性與力量。靴子由最優質的黑豹皮製成,既結實耐用又柔軟舒適。靴底裝有特製的防滑釘,讓她在複雜的地形中行走和作戰都能如履平地。


    這樣一位集美貌、智慧、勇氣與力量於一身的女將軍曹綾,無疑成為了戰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在箕穀的廣袤戰場上,兩軍對峙,氣氛凝重。趙雲與鄧芝立於蜀軍陣前,目光如炬,掃視著對麵的魏軍。當他們的視線落在那位身著黑色盔甲、手持倚天劍的年輕女將身上時,不禁都露出了驚訝之色。


    “魏國居然有這等人物?她是誰?”趙雲低聲詢問身旁的鄧芝,語氣中既有好奇也有幾分敬意。


    鄧芝微微一笑,解釋道:“子龍將軍,這便是如今曹魏皇帝曹睿的妹妹,東鄉公主曹綾。她不僅身份尊貴,更拜名將張合為師,武藝超群,深受曹軍將士愛戴,被譽為曹魏的新星。”


    趙雲聞言,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鄙夷。“哦?想當年我一人一騎,於曹營八十萬大軍之中七進七出,所向披靡。張合在我手下不過一合之敵,何況是他的徒弟?”他的話語中帶著幾分傲氣,但更多的是對即將來臨戰鬥的期待。


    “伯苗,我們且一同殲滅曹軍,立功以報丞相!”趙雲一聲令下,便獨自一人一騎,率領五千精銳兵馬,如同黑色洪流般向曹軍方向猛衝而去。鄧芝則緊隨其後,負責接應和指揮後續部隊。


    曹綾見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與戰意。她深知趙雲之勇,但也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於是,曹綾手持倚天劍,命令將領潘遂帶領三千兵馬出戰趙雲,邊打邊退,誘惑趙雲進入垓心,趙雲乘勢追殺,鄧芝帶兵隨後跟進。


    趙雲深入垓心腹地,隻聽見四麵喊聲震天,鄧芝見狀急忙調大軍迴撤。趙雲軍隊左右被魏軍包圍,左有董禧,右有薛則,兩路魏軍殺到,將趙雲的部隊圓弧狀圍困。鄧芝兵少,在兩軍之後不能突圍救援趙雲。


    任憑趙雲左衝右突,大量魏兵堆積,始終衝不出去。一番交戰後,趙雲軍隊隻剩一千多人。夏侯楙大軍浩浩蕩蕩殺進垓心,迫使趙雲拚死帶一百騎兵殺至山下。


    趙雲剛喘一口氣,在山下,又剛好和曹綾的兩萬精銳相遇 。


    趙雲怒目圓睜,須發皆張,策馬立於戰場中央,聲如洪鍾地喝道:“吾乃常山趙子龍也!今日雖見爾等英勇,但我趙子龍一生征戰無數,不屑與你等黃口小兒交戰。若不想死於我槍下,速速閃開,我念你年幼,尚可放爾等一條生路!”


    曹綾聞言,非但不懼,反而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她劍指趙雲,語氣中滿是自信與霸氣:“趙老將軍,威名遠播,晚輩早有耳聞。尤其是您當年在我祖父麾下八十萬大軍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更是令人歎為觀止。然而,今日我大魏東鄉公主曹綾,願親自挑戰趙老將軍,以壯我曹軍士氣,更要打破您那不可戰勝的神話。匹夫,且吃我一劍!”


    言罷,曹綾體內仿佛有股力量湧動,那是她獨有的戰鬥係統被激活的征兆。她身形一展,如同輕燕掠空,手持倚天劍,劍尖輕點,瞬間施展出倚天劍訣。隻見劍光如織,密不透風,每一劍都蘊含著山崩地裂之勢,直逼趙雲而來。


    趙雲見狀,眼神微凝,他深知這年輕女子非同小可,遂不敢大意。他緊握青釭劍,劍身之上隱隱有龍吟之聲,那是寶劍與主人心意相通的證明。兩劍交鋒,頓時金鐵交鳴,白光四濺,仿佛將整個戰場都照得通明。


    二十迴合轉瞬即逝,兩人你來我往,劍影交錯,難分伯仲。曹綾的倚天劍訣變化莫測,而趙雲的槍法更是出神入化,每一次交鋒都讓人驚心動魄。然而,就在這緊要關頭,趙雲忽覺背後敵軍蠢蠢欲動,似有合圍之勢。


    趙雲見後麵敵軍殺來,不敢戀戰,急忙向東逃竄,夏侯楙下令趙雲向東則大軍堵住東麵出口,趙雲見東麵被魏軍堵住,於是向西逃竄,隻見曹綾帶領兵馬又堵住了西口。


    趙雲見不能突圍,於是決定殺迴山上與殘軍匯合,可夏侯楙下令山中魏軍向山下不斷投放巨石,趙雲軍上山無果,腹背受敵,從早到晚,殺了八個時辰,殺死魏軍近千,仍然不能解圍。傍晚,魏軍造飯休戰,趙雲方能卸甲歇息一會。


    在趙雲喘息之時 ,月光剛剛浸染夜色,忽然一聲巨響,隻見火光衝天,鼓聲轟鳴,曹綾率領軍隊向山下殺來。一番萬箭齊發後,趙雲死傷慘重,隻剩下趙雲以及十名親兵。


    曹綾在戰場上展現出一種超乎年齡的從容與霸氣,她瀟灑地翻身下馬,動作流暢而優雅,仿佛每一個動作都經過精心雕琢。她盤起二郎腿,穩穩地坐在隨軍特製的寶座之上,那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透露出她作為將領的威嚴與自信。倚天劍被她輕輕立在地上,劍尖插入泥土,劍身微微顫動,仿佛也在響應著她的戰意。


    她身後,良將百員,鎧甲鮮明,氣勢如虹,仿佛一群忠誠的守護者,靜靜地站立著,為曹綾壯其聲色。這樣的場景,讓人不禁感歎,好一個威風凜凜的女將軍!


    趙雲環顧四周,隻見魏軍如潮水般湧來,將他團團圍住。他深知自己已陷入絕境,但眼中卻沒有絲毫的畏懼與退縮。他仰天長歎,聲音中既有無奈也有不甘:“吾不服老,將死於此地矣!”然而,這聲長歎中,更多的是一種對命運的抗爭和對忠誠的堅守。


    曹綾見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劍指趙雲,趾高氣揚地說道:“老將軍,你等大勢已去,已經無路可逃了。不如早早歸降我大魏,或許還能保全一命。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我曹綾定當在皇兄麵前保你封侯之位,留名青史之機。不知你意下如何?”


    她的聲音清晰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一般敲擊在趙雲的心上。然而,趙雲隻是怒目而視,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沉聲迴答:“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大漢之臣,受昭烈皇帝知遇之恩,豈能背主求榮?不降爾等曹魏篡逆之徒!”


    曹綾聞言,臉色瞬間變得通紅,她怒不可遏地拔劍出鞘,劍尖直指趙雲,仿佛要將所有的憤怒都傾瀉在這一劍之上。她對著身後的將領大聲喝道:“閻盾何在?速去斬殺趙雲,為我大魏除一大患!”


    閻盾領命,帶領一千士卒朝著趙雲十餘人的孤軍殺去。


    趙雲抬頭閉上雙眼,大喊:“丞相,趙雲年邁無用,有負所托。陛下,雲長兄,翼德,子龍我這就來與你們團聚了。”


    聽到趙雲的歎息,遠處被圍困的鄧芝以及一眾老兵不禁淚流滿麵,似乎是想起了先帝劉備,都哭不出聲。


    這時,遠處一隊兵馬朝魏軍衝了過來,一名小校急忙向夏侯楙稟報。


    小 校:都督快看,有一隊人馬殺來。


    同時,遠處又一隊兵馬朝魏軍衝了過來。


    小 校:看!那邊也來了。


    夏侯楙站在高處,看見“關”字大旗下,蜀軍大將關興(字安國)率部朝魏軍衝殺了過來。


    關 興朝著魏軍方向大喊:“趙老將軍勿慌,這就來救你。弟兄們給我殺!……“


    與此同時,閻盾看見“張”字大旗下,蜀軍大將張苞也率部朝魏軍衝殺了過來。


    張 苞他朝著魏軍方向大吼大叫,仿佛當年張翼德一吼威震當陽的樣子,他不停的喊叫著:“殺!……”


    站在山上的夏侯楙見狀,頓時驚慌失措,急忙下令撤軍。垓心的曹綾在閻盾的護送下被迫撤退。


    夏侯楙:傳令,快撤兵!


    隨著關張二將左衝右突,張苞率部來到趙雲麵前,解救了危在旦夕的趙雲。


    張 苞下馬拍了拍趙雲肩上的灰塵對他說的:“老將軍!丞相恐老將軍年高,特派我來接應。”


    趙 雲欣慰地握著張苞的手說:“賢侄!不必管我,快殺敵人。”


    張 苞騎馬向趙雲拜別說:“哎!叔父多保重,全軍隨我繼續殺過去!”


    張苞率部朝魏軍衝殺了過去。這時,關興率部也來到趙雲麵前。


    關 興下馬把匍匐地上的趙雲攙扶起來對他說:“籲!趙老將軍,丞相特派我來接應。”


    趙 雲恢複體力,也上馬想要追殺魏軍:“好!殺!駕!”


    於是趙雲和關興率各部兵馬朝魏軍衝殺過去。


    諸葛亮首次北伐中原,先鋒趙雲老當益壯,殺得夏侯楙連敗三陣,潰不成軍,急忙逃向南安郡,死守不出。趙雲等將連日攻城不克,夏侯楙與曹綾率眾死守不戰。


    在沔陽蜀軍中軍大帳中,諸葛亮召集眾將領議事。趙雲正站在地圖前向諸葛亮稟報戰況。


    趙 雲向諸葛亮匯報:“魏軍大都督夏侯楙有勇無謀,我軍三敗其軍。但現任魏軍統帥曹綾卻足智多謀,我軍數次攻城,均未得手。”


    諸葛亮點了點頭,對大家說:“嗯!此城壕深城高,不易攻打。若隻顧攻城,曆時一久,魏軍分道而出,去取漢中,則我軍危矣!必須另圖良策。”


    鄧 芝進言:“丞相,夏侯楙乃魏國駙馬,若擒獲此人,勝斬百將。現已將他困於城中,豈可棄而不攻?”


    諸葛亮微微一笑,對眾人解釋:“嗬嗬……(指著地圖)南安城西連天水,北抵安定,成犄角之勢。若強攻一城,西北二城兵馬焉能坐視不顧?若出兵偷襲我後方,我軍則首尾不能相顧。”


    將領王 平摸不著頭腦,問:“那依丞相之見呢?”


    諸葛亮耐心解說道:“隻可智取,不宜強攻。明日,可在南安郡城外,令軍士搬運柴草堆於城下,聲稱我軍將要燒城。佯攻安南,實為天水、安定兩郡兵馬前往解救,這時我軍於半路設伏兵殲之並奪取兩郡。兩郡失守,南安孤城焉能自保?”


    趙 雲點著頭笑著說道:“哈哈哈!丞相果然有妙計。”


    魏 延經過一番思考後,質疑諸葛亮,說:“若天水、安定兩郡不發兵來救,我將奈何?”


    諸葛亮答道:“啊!我已探明,天水太守馬遵,安定太守崔亮,皆忠勇之士,駙馬被圍,豈能不救?啊?”


    眾將領一同大笑起來,讚揚諸葛亮的計謀之妙:“哈哈哈哈……”


    諸葛亮笑著對著眾將領說:“哈哈……此事不必多慮。諸位將軍,明日清晨,到帳前聽候調遣。”


    眾將領:“是!”


    魏國那邊,困守南安的夏侯楙因為城中即將斷糧,急得跺腳,於是夏侯楙派心腹愛將裴緒到安定城,向安定太守崔諒求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緘默夜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緘默夜雨並收藏三國:穿越我是東鄉公主曹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