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欺軟怕硬
穿越後,被迫抱緊大腿打江山 作者:歲歲豐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妃前腳走,得到消息的王姨娘就趕了過來。
當看到被打的鼻青臉腫,一身狼狽的兒子時,王姨娘心疼的直抹淚,嘴裏連連咒罵王妃不止。
“和兒,那毒婦竟敢如此待你!娘定要為你討迴公道,我兒你等著,娘現下就去找王爺給咱們娘倆主持公道!”
隨即她就一陣風似的也跑走了。
陳氏按捺下心頭懼怕,一邊細心照顧著夫君,一邊充滿希望的等待著王姨娘為兒子討迴公道的好消息傳來。
結果,王姨娘竟是一去不返。
非但如此,次日一早,她就從下人口中得到了,王姨娘當夜就被王爺派人親自遣送到城外莊子上靜養的消息。
這消息震得她半晌沒迴過神來。
這就是姨娘臨走前言辭鑿鑿,信誓旦旦說的為夫君討迴公道?!
得到消息的夫君同樣怔愣許久。
夫妻倆沉默以對,心裏都生出了不祥的預感。
再一日,甲胄未脫就自城外軍營匆匆趕迴的王爺,徑自踏進了安和院。
一刻鍾後王爺揚長離去,隻留下一臉蒼白,委頓倒地的夫君。
當日,夫君費盡心力才謀劃來的軍中職務就被一擼到底,安和院外鬆內緊,她們夫婦倆直接就被監控起來。
直到半年後世子順利歸來,安和院才算是結束了被監禁的生活。
至此,杜王妃就成了陳氏心中那座巍峨不可逾越的高山,成了她心裏最懼怕的人。
如今被杜王妃這麽一盯,數年前那駭人的記憶再次迴籠,陳氏瞬時汗出如漿,整個人化身驚弓之鳥。
她鼓起勇氣低聲辯解:“昨日是二弟與弟妹的好日子,兒媳心疼母妃這段時日為了他們的婚事操勞忙碌,故而昨日就好心提點了弟妹兩句規矩,結果卻被心疼弟妹的二弟誤解了。”
陳氏轉向錦初,笑的委屈,“弟妹,是我口拙,言辭不當,惹你不悅了!看在大嫂一片好心的份上,還請弟妹包容則個,也幫我在母妃麵前解釋一二。”
她意有所指地望向杜王妃身後的趙媽媽,“也免得有那不長眼的下人胡亂傳話,使得母妃誤會,一家人傷了和氣。”
這還叫口拙?
洋洋灑灑一大通,在王爺麵前裝的又是無辜又是委屈的,合著除了她自己,剩餘的就沒一個好人了。
錦初心裏冷笑,麵上卻做出受寵若驚的表情:“大嫂這話,可是折煞錦初了。昨日我也是蒙著腦袋進的王府,以大嫂的玲瓏是定然不會失禮的,若有不合之處,許是哪裏有了誤會也未可知。”
“畢竟有些話好說不好聽,世子擔心我受委屈,多說了那麽一兩句也是情理之中的,夫妻之間本就該相互照應,世子能如此體恤我新入府裏的忐忑不安,作為家人,父王母妃想必對此也會樂見其成吧?”
見主位上的定北王和王妃點點頭,錦初又轉向陳氏笑問:“以大嫂的心胸,想必也不會因此就跟弟妹們計較吧?”
你要將我捧到高處吃黃連,我自然也不會乖乖就範。
“自是不會。”陳氏擠出笑臉,聲線緊繃地吐出了四個字。
本以為這丫頭是個沒見過世麵,好糊弄的,卻不想還是個能豁得開,針鋒相對的性子。
之前因著她們夫妻被杜王妃厭棄,故而她雖知錦初在王府曾客居過短暫時日,卻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
且杜王妃的含章院素來都被守的密不透風,她即便想打探些錦初的消息,也是無從下手。
畢竟王府的當家女主人是杜王妃,大家忙著巴結王妃都來不及,誰會去燒她一個不得臉的庶子媳婦的冷灶?
故而對於錦初她知之甚少,隻粗略打聽到那姑娘是跟著世子從南境而來,身邊還帶著個幼弟的無名孤女罷了。
既如此,以陳氏為數不多的經驗和見識,自是順理成章的低看了錦初的品性,隻當她就是個性子怯懦,頭腦簡單,隻憑一張好臉攀上世子爺的普通女子。
陳氏不敢對杜王妃發難,對於這個新入門的嬌俏弟妹,卻是毫無顧忌。
可惜因了她的輕視,錯把金剛當菩薩,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定北王眼見著陳氏被錦初三言兩語逼至窘境,目光瞥到她身旁的乖巧可愛的小孫女時,心內不由一軟,遂清咳一聲開了口:“阿蕊,快給錦丫頭介紹下家裏人吧!”
喲!老東西這是護上他的那位好兒媳了!
因著錦初一席話吃了啞巴虧的是陳氏,杜王妃心裏也甚是舒暢。
當下淡淡瞥了身旁的定北王一眼,倒也不曾拂了他的臉麵,開始給錦初介紹屋裏的幾人。
見杜王妃換了話題,不再針對自己,陳氏提起的那顆心才緩緩放下。
“阿錦,那位是你大哥,是府裏王姨娘所出,王姨娘現下不在府裏,待日後迴來再與你介紹。”
說到王姨娘的時候,杜王妃似笑非笑得瞥了定北王一眼。
錦初上前規規矩矩行禮,喚了大哥,宿承和也起身客客氣氣喚了弟妹,隻不過他的眼睛卻像是長了鉤子一般盯著錦初,讓人莫名想起了陰溝裏的老鼠,惡心陰鬱。
身旁的宿承安一記眼刀,狠狠射向這個所謂的大哥。
接收到弟弟冷冽的目光,宿承和才恍然迴過神來,低下頭去。
上不得台麵的狗東西!
宿承安暗罵一聲,給這個大哥在心裏又記了一筆賬。
杜王妃隻做看不到三人間的眉眼官司,朝著陳氏微一頷首:“下首的陳氏是你大嫂,昨日你們都已見過,今日我就不再多說了!”
錦初點頭,對著陳氏笑眯眯喚了聲“大嫂”,在杜王妃冷淡審視的目光下,陳氏收起委屈,勉強扯了個笑容對著錦初還禮,喚了聲“弟妹”。
她方要起身坐下,卻聽得杜王妃麵上一本正經,語氣中卻飽含譏誚的聲音再起。
“你大嫂舉止有度,昨日還記得代我提點了你們行事規矩,日後阿錦可要記得向你大嫂凡事多學一二,也免得哪日遇到往親故眷,行事不周,墮了我們定北王府的名聲。”
“是,錦兒記下了。”錦初乖聲應答,心裏卻忍不住笑開了花。
她之前隻知杜王妃舒朗大氣,並不是個愛計較的性子。
如今見到她幾次三番的言語擠兌陳氏這位大嫂時,方知這位王妃婆婆遇到厭惡之人時,竟還是個言辭尖銳,火力全開的外放型女子。
相比於錦初的歡暢順意,陳氏則是氣得臉色發黑,接過錦初遞過來的鞋襪的時候,手都是抖著的。
活該!讓你愛立規矩,如今自己也吃到規矩了吧?
再下來是陳氏的長女瑩貞,小丫頭口齒不清地喚了聲“嬸嬸”。
錦初對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印象不錯,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虎頭鞋,貞姐兒抱著嬸嬸送的禮物不肯撒手,顯見是很喜歡。
最後到了那位眼生的年輕姑娘麵前,那姑娘倒是知機,先起身對著錦初盈盈一禮,口中喚道:“婉兒見過二表嫂。”
身後傳來杜王妃的聲音:“這是你仙去的祖母家的侄孫女,姓林,單名一個婉字。”
表妹好啊,表哥表妹,天生一對!
她目光朝一旁的宿承安掃了眼,眸中極快閃過戲謔之色,隨即朝著這位妙齡姑娘喚了聲:“婉兒妹妹好!”
說罷,又送上了一套店裏的脂粉並一對精巧別致的玳瑁耳璫,林婉同樣很捧場的感謝後收下了。
當看到被打的鼻青臉腫,一身狼狽的兒子時,王姨娘心疼的直抹淚,嘴裏連連咒罵王妃不止。
“和兒,那毒婦竟敢如此待你!娘定要為你討迴公道,我兒你等著,娘現下就去找王爺給咱們娘倆主持公道!”
隨即她就一陣風似的也跑走了。
陳氏按捺下心頭懼怕,一邊細心照顧著夫君,一邊充滿希望的等待著王姨娘為兒子討迴公道的好消息傳來。
結果,王姨娘竟是一去不返。
非但如此,次日一早,她就從下人口中得到了,王姨娘當夜就被王爺派人親自遣送到城外莊子上靜養的消息。
這消息震得她半晌沒迴過神來。
這就是姨娘臨走前言辭鑿鑿,信誓旦旦說的為夫君討迴公道?!
得到消息的夫君同樣怔愣許久。
夫妻倆沉默以對,心裏都生出了不祥的預感。
再一日,甲胄未脫就自城外軍營匆匆趕迴的王爺,徑自踏進了安和院。
一刻鍾後王爺揚長離去,隻留下一臉蒼白,委頓倒地的夫君。
當日,夫君費盡心力才謀劃來的軍中職務就被一擼到底,安和院外鬆內緊,她們夫婦倆直接就被監控起來。
直到半年後世子順利歸來,安和院才算是結束了被監禁的生活。
至此,杜王妃就成了陳氏心中那座巍峨不可逾越的高山,成了她心裏最懼怕的人。
如今被杜王妃這麽一盯,數年前那駭人的記憶再次迴籠,陳氏瞬時汗出如漿,整個人化身驚弓之鳥。
她鼓起勇氣低聲辯解:“昨日是二弟與弟妹的好日子,兒媳心疼母妃這段時日為了他們的婚事操勞忙碌,故而昨日就好心提點了弟妹兩句規矩,結果卻被心疼弟妹的二弟誤解了。”
陳氏轉向錦初,笑的委屈,“弟妹,是我口拙,言辭不當,惹你不悅了!看在大嫂一片好心的份上,還請弟妹包容則個,也幫我在母妃麵前解釋一二。”
她意有所指地望向杜王妃身後的趙媽媽,“也免得有那不長眼的下人胡亂傳話,使得母妃誤會,一家人傷了和氣。”
這還叫口拙?
洋洋灑灑一大通,在王爺麵前裝的又是無辜又是委屈的,合著除了她自己,剩餘的就沒一個好人了。
錦初心裏冷笑,麵上卻做出受寵若驚的表情:“大嫂這話,可是折煞錦初了。昨日我也是蒙著腦袋進的王府,以大嫂的玲瓏是定然不會失禮的,若有不合之處,許是哪裏有了誤會也未可知。”
“畢竟有些話好說不好聽,世子擔心我受委屈,多說了那麽一兩句也是情理之中的,夫妻之間本就該相互照應,世子能如此體恤我新入府裏的忐忑不安,作為家人,父王母妃想必對此也會樂見其成吧?”
見主位上的定北王和王妃點點頭,錦初又轉向陳氏笑問:“以大嫂的心胸,想必也不會因此就跟弟妹們計較吧?”
你要將我捧到高處吃黃連,我自然也不會乖乖就範。
“自是不會。”陳氏擠出笑臉,聲線緊繃地吐出了四個字。
本以為這丫頭是個沒見過世麵,好糊弄的,卻不想還是個能豁得開,針鋒相對的性子。
之前因著她們夫妻被杜王妃厭棄,故而她雖知錦初在王府曾客居過短暫時日,卻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
且杜王妃的含章院素來都被守的密不透風,她即便想打探些錦初的消息,也是無從下手。
畢竟王府的當家女主人是杜王妃,大家忙著巴結王妃都來不及,誰會去燒她一個不得臉的庶子媳婦的冷灶?
故而對於錦初她知之甚少,隻粗略打聽到那姑娘是跟著世子從南境而來,身邊還帶著個幼弟的無名孤女罷了。
既如此,以陳氏為數不多的經驗和見識,自是順理成章的低看了錦初的品性,隻當她就是個性子怯懦,頭腦簡單,隻憑一張好臉攀上世子爺的普通女子。
陳氏不敢對杜王妃發難,對於這個新入門的嬌俏弟妹,卻是毫無顧忌。
可惜因了她的輕視,錯把金剛當菩薩,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定北王眼見著陳氏被錦初三言兩語逼至窘境,目光瞥到她身旁的乖巧可愛的小孫女時,心內不由一軟,遂清咳一聲開了口:“阿蕊,快給錦丫頭介紹下家裏人吧!”
喲!老東西這是護上他的那位好兒媳了!
因著錦初一席話吃了啞巴虧的是陳氏,杜王妃心裏也甚是舒暢。
當下淡淡瞥了身旁的定北王一眼,倒也不曾拂了他的臉麵,開始給錦初介紹屋裏的幾人。
見杜王妃換了話題,不再針對自己,陳氏提起的那顆心才緩緩放下。
“阿錦,那位是你大哥,是府裏王姨娘所出,王姨娘現下不在府裏,待日後迴來再與你介紹。”
說到王姨娘的時候,杜王妃似笑非笑得瞥了定北王一眼。
錦初上前規規矩矩行禮,喚了大哥,宿承和也起身客客氣氣喚了弟妹,隻不過他的眼睛卻像是長了鉤子一般盯著錦初,讓人莫名想起了陰溝裏的老鼠,惡心陰鬱。
身旁的宿承安一記眼刀,狠狠射向這個所謂的大哥。
接收到弟弟冷冽的目光,宿承和才恍然迴過神來,低下頭去。
上不得台麵的狗東西!
宿承安暗罵一聲,給這個大哥在心裏又記了一筆賬。
杜王妃隻做看不到三人間的眉眼官司,朝著陳氏微一頷首:“下首的陳氏是你大嫂,昨日你們都已見過,今日我就不再多說了!”
錦初點頭,對著陳氏笑眯眯喚了聲“大嫂”,在杜王妃冷淡審視的目光下,陳氏收起委屈,勉強扯了個笑容對著錦初還禮,喚了聲“弟妹”。
她方要起身坐下,卻聽得杜王妃麵上一本正經,語氣中卻飽含譏誚的聲音再起。
“你大嫂舉止有度,昨日還記得代我提點了你們行事規矩,日後阿錦可要記得向你大嫂凡事多學一二,也免得哪日遇到往親故眷,行事不周,墮了我們定北王府的名聲。”
“是,錦兒記下了。”錦初乖聲應答,心裏卻忍不住笑開了花。
她之前隻知杜王妃舒朗大氣,並不是個愛計較的性子。
如今見到她幾次三番的言語擠兌陳氏這位大嫂時,方知這位王妃婆婆遇到厭惡之人時,竟還是個言辭尖銳,火力全開的外放型女子。
相比於錦初的歡暢順意,陳氏則是氣得臉色發黑,接過錦初遞過來的鞋襪的時候,手都是抖著的。
活該!讓你愛立規矩,如今自己也吃到規矩了吧?
再下來是陳氏的長女瑩貞,小丫頭口齒不清地喚了聲“嬸嬸”。
錦初對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姑娘印象不錯,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虎頭鞋,貞姐兒抱著嬸嬸送的禮物不肯撒手,顯見是很喜歡。
最後到了那位眼生的年輕姑娘麵前,那姑娘倒是知機,先起身對著錦初盈盈一禮,口中喚道:“婉兒見過二表嫂。”
身後傳來杜王妃的聲音:“這是你仙去的祖母家的侄孫女,姓林,單名一個婉字。”
表妹好啊,表哥表妹,天生一對!
她目光朝一旁的宿承安掃了眼,眸中極快閃過戲謔之色,隨即朝著這位妙齡姑娘喚了聲:“婉兒妹妹好!”
說罷,又送上了一套店裏的脂粉並一對精巧別致的玳瑁耳璫,林婉同樣很捧場的感謝後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