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祭梁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 作者:別催我睡覺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村裏人早早趕來湊熱鬧。
這邊新宅四周都被林氏買下了,屋前屋後都有很大一片空地,比村裏大槐樹下還寬曠。
整個村子的人過來也不覺得擠。
院牆還沒圍起來,遠遠就能看到氣派的新房子。
大人們紮堆聊著眼前的新房子,村裏的孩子們在人堆裏追逐打鬧。
“上梁酒辦的好,景文往後肯定差不了,咱們村裏說不定就出了個官老爺。”
一個在崔家幫工的婦人說道:“照我說,景文娘更有能耐,別的不看,我每天下了工就能拿到工錢,一文都沒短過,有時候還多發幾文錢哩。”
大夥兒連連點頭,景文娘確實有能耐,景文往後能有多大出息,他們目前看不出來。
但景文娘一門門生意做下來,村裏人可都看在眼裏。
可真要說起來,還是有一點不好的——
景文娘雇的人太少了!
現在村裏也隻有不到二十人,能跟著景文娘幹活,而他們空有一顆幹活的心,全都眼巴巴瞧著。
既不克扣工錢,離家也不遠,渴了累了的,還有茶水喝喝。
“你們說景文娘後頭蓋那麽大的工坊,以後是不是還做別的生意?你在崔家幹活的時候,聽沒聽見什麽信兒?”
剛剛說話的婦人搖搖頭。
突然,清脆的銅鑼聲響起。
四郎站在供桌旁邊,鉚足了勁敲著手裏的銅鑼。
“鄉親們,吉時到了,祭梁儀式馬上開始,鄉親們看好自家孩子, 要放鞭炮了。”
村人各自把孩子攏到身邊,捂上耳朵。
大郎領著自家一溜小子,用竹竿挑起紅彤彤的長掛鞭,伴隨著孩子們的尖叫聲,祭梁儀式正式開始。
硝煙散去後,耳朵嗡鳴聲還在迴蕩,就看到翠翠爹領著幾名泥瓦匠笑吟吟站到前麵。
“鞭炮齊鳴,上梁大吉,一祭梁頭,兒子兒孫入諸侯,二祭梁中,兒子兒孫在朝中,三祭梁尾......”
隨著祭梁詞一句句說出來,氣氛也逐漸熱烈,崔老太嘴角都要咧到後腦勺。
這幾句祭梁詞聽著怎麽就這麽順耳!
祭梁酒撒完,翠翠爹就帶著幾個好手拉梁,這是最考驗泥瓦匠技術的環節,尤其在眾目睽睽之下,絲毫差錯都不能出。
而翠翠爹最不缺的就是技術,帶著人喊著號子,木梁穩穩當當放到了劃定好的位置。
“好!!!”
村裏的漢子跟著喝彩。
翠翠爹衝底下人拱拱手,低頭把崔家那群小子招唿上來,底下林氏已經準備好了幾個滿當當的簍子,裏麵有彩紙包的喜糖和喜錢,還有喜餅花生,遞給幾個孩子,讓他們拋灑到人群中。
趁著眾人哄搶的時候,鞭炮聲再次響起,比剛才更加熱烈,代表著上梁儀式完美結束。
崔家準備的糖和紅包很多,孩子們根本不用掙錢,年紀最小的娃娃都撿了滿滿一兜子。
祭梁結束,要開始今日的重頭戲了。
裏正招唿著村裏人迴家抬桌子,大半的人都迴家抬桌子去了,而孩子們有了糖,心滿意足跑到一邊比誰得的銅板最多。
崔家人算是歇了口氣。
林氏去後頭臨時廚房喝了口水,開始準備中午炒的菜。
這邊新宅四周都被林氏買下了,屋前屋後都有很大一片空地,比村裏大槐樹下還寬曠。
整個村子的人過來也不覺得擠。
院牆還沒圍起來,遠遠就能看到氣派的新房子。
大人們紮堆聊著眼前的新房子,村裏的孩子們在人堆裏追逐打鬧。
“上梁酒辦的好,景文往後肯定差不了,咱們村裏說不定就出了個官老爺。”
一個在崔家幫工的婦人說道:“照我說,景文娘更有能耐,別的不看,我每天下了工就能拿到工錢,一文都沒短過,有時候還多發幾文錢哩。”
大夥兒連連點頭,景文娘確實有能耐,景文往後能有多大出息,他們目前看不出來。
但景文娘一門門生意做下來,村裏人可都看在眼裏。
可真要說起來,還是有一點不好的——
景文娘雇的人太少了!
現在村裏也隻有不到二十人,能跟著景文娘幹活,而他們空有一顆幹活的心,全都眼巴巴瞧著。
既不克扣工錢,離家也不遠,渴了累了的,還有茶水喝喝。
“你們說景文娘後頭蓋那麽大的工坊,以後是不是還做別的生意?你在崔家幹活的時候,聽沒聽見什麽信兒?”
剛剛說話的婦人搖搖頭。
突然,清脆的銅鑼聲響起。
四郎站在供桌旁邊,鉚足了勁敲著手裏的銅鑼。
“鄉親們,吉時到了,祭梁儀式馬上開始,鄉親們看好自家孩子, 要放鞭炮了。”
村人各自把孩子攏到身邊,捂上耳朵。
大郎領著自家一溜小子,用竹竿挑起紅彤彤的長掛鞭,伴隨著孩子們的尖叫聲,祭梁儀式正式開始。
硝煙散去後,耳朵嗡鳴聲還在迴蕩,就看到翠翠爹領著幾名泥瓦匠笑吟吟站到前麵。
“鞭炮齊鳴,上梁大吉,一祭梁頭,兒子兒孫入諸侯,二祭梁中,兒子兒孫在朝中,三祭梁尾......”
隨著祭梁詞一句句說出來,氣氛也逐漸熱烈,崔老太嘴角都要咧到後腦勺。
這幾句祭梁詞聽著怎麽就這麽順耳!
祭梁酒撒完,翠翠爹就帶著幾個好手拉梁,這是最考驗泥瓦匠技術的環節,尤其在眾目睽睽之下,絲毫差錯都不能出。
而翠翠爹最不缺的就是技術,帶著人喊著號子,木梁穩穩當當放到了劃定好的位置。
“好!!!”
村裏的漢子跟著喝彩。
翠翠爹衝底下人拱拱手,低頭把崔家那群小子招唿上來,底下林氏已經準備好了幾個滿當當的簍子,裏麵有彩紙包的喜糖和喜錢,還有喜餅花生,遞給幾個孩子,讓他們拋灑到人群中。
趁著眾人哄搶的時候,鞭炮聲再次響起,比剛才更加熱烈,代表著上梁儀式完美結束。
崔家準備的糖和紅包很多,孩子們根本不用掙錢,年紀最小的娃娃都撿了滿滿一兜子。
祭梁結束,要開始今日的重頭戲了。
裏正招唿著村裏人迴家抬桌子,大半的人都迴家抬桌子去了,而孩子們有了糖,心滿意足跑到一邊比誰得的銅板最多。
崔家人算是歇了口氣。
林氏去後頭臨時廚房喝了口水,開始準備中午炒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