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沉重了
全家穿越,在古代當大夫養娃種田 作者:徐書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晚星連著大半個月都泡在自己房間裏看書,她也意外發現了空間裏那個靈泉水可以解乏,看書看累了剛喝了兩口,馬上又神清氣爽,腦子轉得飛快,驚喜得她幹脆把看書的地方挪到了泉水邊上,一會兒一口看書效率奇高。
她辛苦了好久把書也是翻爛了,終於是結合現在的材料畫了一個簡易的收割機。
側麵是一個用木條和刀片組成的一個滾筒形的木架,滾動向前進就能將路過的小麥全部收割,通過下方用幾匹厚麻布縫起來的傳送帶將割下來的小麥傳送到另外一邊,傳送帶下麵是用小木筒製作出來的滾軸。
木架滾筒是的驅動是由牽引繩連接到前方,用牛或者驢來拉著使收割機運轉,這個東西是有原型的,她主要是參考了國外一個工業學家發明的一個馬拉收割機,這個發明在農業機械發展史上也是堪稱裏程碑之作,它以機械之力成功代替人力收割麥子,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當時幾乎讓那個國家所有的平民都吃上了小麥。
書上正好有詳細的介紹,她就照著圖片還有下麵的分析介紹畫了一個能用現在的材料製造出來的小型收割機。
她看了看草圖,覺得這個東西一定能在這個時代發揮出巨大作用,不過目前還隻是個草圖,還要優化各個零件的尺寸數據,而且做出來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今年的秋收估計是用不上了。
謝晚星一邊走出房門一邊伸了個懶腰,外麵的天已經徹底黑下來了,最近這段時間她過得有些廢寢忘食了,但是沉浸在知識海洋裏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她決定明天就迴去跟著沈鈺溪繼續好好上課,隻有把古代的知識都吃透,才能更好的把現代知識給融入進來。
“喲,謝大師出來了?”謝鬆林正好要過來給她送核桃,見她開了房門就把手裏端著的碗遞到了她手裏,“吃點核桃補補腦。”
謝晚星得意洋洋:“你知道我畫了啥嗎?”
“畫了啥?”
“農用收割機。”
謝鬆林一聽就瞪大了眼,迫不及待道:“真的嗎?快快快拿出來我瞧瞧,這東西可有大用!”
謝晚星招唿老爹進了房,把書桌上鋪開的那張草圖遞給了他,謝鬆林看得目瞪口呆,小時候家裏窮,他也是下過地幹過活兒的,一眼就看出了這草圖上所畫機器的可行性。
“謝大師,真是大師。”謝鬆林剛剛是調侃,這迴是真心實意地稱唿他閨女,“這玩意兒要是能做出來,那可了不得,雖然我們清水鎮不算太窮,可是外麵是真窮啊,老百姓們過得是太苦了。”
“其實我也沒有這麽偉大,我隻是看大伯他們秋收太辛苦了。”謝晚星笑道,“被爹你這麽一說,我突然覺得肩上擔子重了起來。”
“我們都是。”謝鬆林的神色突然正經了起來,他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凝重,話語間仿佛有千鈞之重,壓在人心頭,“今天趙老爺子告訴我,這兩日北方蝗蟲災嚴重,蝗蟲過境,已經長好的麥穗都被吃了個一幹二淨。
雖然朝廷已經下了政令免了今年的稅收,可是農戶家裏也幾乎是沒有糧食了,把人餓死是遲早的事情,雖然說朝廷現在在想辦法賑災,可是受災的麵積太廣了,加上前兩年連著打仗,國庫本來也不富裕,現在要麵對如此嚴重的蝗災,怕是難了。”
謝晚星也對北方的災情驚心不已:“爹爹……”
“阿星,我們來這兒也有一段時間了,之前我一直覺得我們不屬於這個時代,可是如今這麽多人命擺在眼前,我做不到視而不見,他們不是史書上的數字,是在這個時代和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如果我們有能力去改變什麽,去做什麽,那我們一定要去做。”
謝鬆林:“我知道你最近在研究農耕這些,我今天就是打算來找你聊聊的。”
“爹你打算做什麽?”
“我聽趙老爺子的意思,現在朝廷賑濟糧不足,應該是要把流民都分散到各州,不然讓流民在北方聚集,一定會釀成大禍。我們位於淼州,離我們最近的災區就是永州,永州的災民應該會被分往淼州的銀川郡,現在消息還沒有大麵積出傳開,我打算收一些糧食送到銀川郡賑災,當然我們自己家也要囤一些糧食。”
謝鬆林激動道:“咱們以後要努力掙錢,也要改進農耕水利,還要改育良種增大產量!”
謝晚星雖然很感動但還是要打斷施法:“可是,照著資料畫畫圖紙就算了,改良育種這個我是真不會啊!爹,我是醫學博士,我不是農學博士。”
“咱們空間裏那個黑土地,不是扔個香蕉皮進去都能抽芽嗎?而且結出來的果子又大又好,數量也很多,這是不是有改良育種的功能?要不你用這些糧食種子都試一試?”
“對哦,我怎麽把這個給忘了。”謝晚星一拍腦袋,“晚點爹你去奶那邊拿點小麥種子直接撒在那個空地上就行,我會每天記一下生長數據的。”
謝晚星道:“不過我還是覺得咱們是不是想的太好了,現在可是古代,士農工商咱們可是排最後的商人,到時候誰聽咱們的啊?”
“先做了再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先把東西弄出來,隻要是好東西,總不會有傻子不用吧?”
“那這個圖紙……”謝晚星拎起圖紙,“我再細化一下以後給你,到時候你拿給我三伯讓他先研究研究,保密為上。”
謝鬆林迴房也把事情和程慧說了一遍,兩個人盤算了一下目前手頭的銀兩,不算不知道,一算竟然也不少了,差不多也有了兩千多兩了,主要是後麵蛋糕上來了以後,價格貴利潤也多。
他打算挪出兩千兩買糧食,大頭送到銀川郡去賑災,剩下兩成存在家裏,雖然謝鬆柏他們都會收糧食上來,但是交完稅以後也不知道能剩下多少,目前趁著糧價還沒有飛漲,暫時先囤一些總是沒錯的。
永州蝗災的事情他沒有告訴其他幾個兄弟,畢竟這是趙老爺子嚴加交代不可讓太多的人知道,他不是信不過幾個兄弟,但是沈老太住的那邊都是有鄰裏的,隔牆有耳,難保不會讓其他有心人聽了去。
她辛苦了好久把書也是翻爛了,終於是結合現在的材料畫了一個簡易的收割機。
側麵是一個用木條和刀片組成的一個滾筒形的木架,滾動向前進就能將路過的小麥全部收割,通過下方用幾匹厚麻布縫起來的傳送帶將割下來的小麥傳送到另外一邊,傳送帶下麵是用小木筒製作出來的滾軸。
木架滾筒是的驅動是由牽引繩連接到前方,用牛或者驢來拉著使收割機運轉,這個東西是有原型的,她主要是參考了國外一個工業學家發明的一個馬拉收割機,這個發明在農業機械發展史上也是堪稱裏程碑之作,它以機械之力成功代替人力收割麥子,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當時幾乎讓那個國家所有的平民都吃上了小麥。
書上正好有詳細的介紹,她就照著圖片還有下麵的分析介紹畫了一個能用現在的材料製造出來的小型收割機。
她看了看草圖,覺得這個東西一定能在這個時代發揮出巨大作用,不過目前還隻是個草圖,還要優化各個零件的尺寸數據,而且做出來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今年的秋收估計是用不上了。
謝晚星一邊走出房門一邊伸了個懶腰,外麵的天已經徹底黑下來了,最近這段時間她過得有些廢寢忘食了,但是沉浸在知識海洋裏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她決定明天就迴去跟著沈鈺溪繼續好好上課,隻有把古代的知識都吃透,才能更好的把現代知識給融入進來。
“喲,謝大師出來了?”謝鬆林正好要過來給她送核桃,見她開了房門就把手裏端著的碗遞到了她手裏,“吃點核桃補補腦。”
謝晚星得意洋洋:“你知道我畫了啥嗎?”
“畫了啥?”
“農用收割機。”
謝鬆林一聽就瞪大了眼,迫不及待道:“真的嗎?快快快拿出來我瞧瞧,這東西可有大用!”
謝晚星招唿老爹進了房,把書桌上鋪開的那張草圖遞給了他,謝鬆林看得目瞪口呆,小時候家裏窮,他也是下過地幹過活兒的,一眼就看出了這草圖上所畫機器的可行性。
“謝大師,真是大師。”謝鬆林剛剛是調侃,這迴是真心實意地稱唿他閨女,“這玩意兒要是能做出來,那可了不得,雖然我們清水鎮不算太窮,可是外麵是真窮啊,老百姓們過得是太苦了。”
“其實我也沒有這麽偉大,我隻是看大伯他們秋收太辛苦了。”謝晚星笑道,“被爹你這麽一說,我突然覺得肩上擔子重了起來。”
“我們都是。”謝鬆林的神色突然正經了起來,他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凝重,話語間仿佛有千鈞之重,壓在人心頭,“今天趙老爺子告訴我,這兩日北方蝗蟲災嚴重,蝗蟲過境,已經長好的麥穗都被吃了個一幹二淨。
雖然朝廷已經下了政令免了今年的稅收,可是農戶家裏也幾乎是沒有糧食了,把人餓死是遲早的事情,雖然說朝廷現在在想辦法賑災,可是受災的麵積太廣了,加上前兩年連著打仗,國庫本來也不富裕,現在要麵對如此嚴重的蝗災,怕是難了。”
謝晚星也對北方的災情驚心不已:“爹爹……”
“阿星,我們來這兒也有一段時間了,之前我一直覺得我們不屬於這個時代,可是如今這麽多人命擺在眼前,我做不到視而不見,他們不是史書上的數字,是在這個時代和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如果我們有能力去改變什麽,去做什麽,那我們一定要去做。”
謝鬆林:“我知道你最近在研究農耕這些,我今天就是打算來找你聊聊的。”
“爹你打算做什麽?”
“我聽趙老爺子的意思,現在朝廷賑濟糧不足,應該是要把流民都分散到各州,不然讓流民在北方聚集,一定會釀成大禍。我們位於淼州,離我們最近的災區就是永州,永州的災民應該會被分往淼州的銀川郡,現在消息還沒有大麵積出傳開,我打算收一些糧食送到銀川郡賑災,當然我們自己家也要囤一些糧食。”
謝鬆林激動道:“咱們以後要努力掙錢,也要改進農耕水利,還要改育良種增大產量!”
謝晚星雖然很感動但還是要打斷施法:“可是,照著資料畫畫圖紙就算了,改良育種這個我是真不會啊!爹,我是醫學博士,我不是農學博士。”
“咱們空間裏那個黑土地,不是扔個香蕉皮進去都能抽芽嗎?而且結出來的果子又大又好,數量也很多,這是不是有改良育種的功能?要不你用這些糧食種子都試一試?”
“對哦,我怎麽把這個給忘了。”謝晚星一拍腦袋,“晚點爹你去奶那邊拿點小麥種子直接撒在那個空地上就行,我會每天記一下生長數據的。”
謝晚星道:“不過我還是覺得咱們是不是想的太好了,現在可是古代,士農工商咱們可是排最後的商人,到時候誰聽咱們的啊?”
“先做了再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先把東西弄出來,隻要是好東西,總不會有傻子不用吧?”
“那這個圖紙……”謝晚星拎起圖紙,“我再細化一下以後給你,到時候你拿給我三伯讓他先研究研究,保密為上。”
謝鬆林迴房也把事情和程慧說了一遍,兩個人盤算了一下目前手頭的銀兩,不算不知道,一算竟然也不少了,差不多也有了兩千多兩了,主要是後麵蛋糕上來了以後,價格貴利潤也多。
他打算挪出兩千兩買糧食,大頭送到銀川郡去賑災,剩下兩成存在家裏,雖然謝鬆柏他們都會收糧食上來,但是交完稅以後也不知道能剩下多少,目前趁著糧價還沒有飛漲,暫時先囤一些總是沒錯的。
永州蝗災的事情他沒有告訴其他幾個兄弟,畢竟這是趙老爺子嚴加交代不可讓太多的人知道,他不是信不過幾個兄弟,但是沈老太住的那邊都是有鄰裏的,隔牆有耳,難保不會讓其他有心人聽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