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郡王叫你去貪墨朝廷撥給旱情州郡的銀子?”
“沒有,四哥沒有讓本王貪那的銀子,”楚承簡抬起頭道,“但也·····大差不差。”
“他怎麽跟你說的?”李瑩貞問。
“四哥說,他每年都有官員孝敬的銀子,特別是歲年前後,”楚承簡道,“他還說,本王的其他兄弟都有得。”
“嗯,”李瑩貞平淡的應著,此事她也知曉一二,隨即問,“王爺這些年開府後,沒有得到過孝敬銀子嗎?”
“沒有,本王有多少銀子,不是全都在你這?”楚承簡嘀咕道,“你管得那麽嚴,本王能有私銀嗎?”
“王爺說什麽?聲兒太小,妾身未聽清,”李瑩貞盯著楚承簡。
“沒什麽,”楚承簡尷尬道,“貞兒,你知曉本王為何沒收那些官員的孝敬銀子嗎?”
“為何?”李瑩貞順著問。
“之前未成婚時,母妃總教導本王,別和那些官員走太近,和他們玩有失本王的身份,還易惹事。”
李瑩貞沒忍住笑出聲來,“母妃的說辭,王爺就信了?”
“當時是信了,從小到大,母妃就不會誆本王”楚承簡激動道。
“那時本王還覺得母妃怎麽那麽勢利眼,心中很不認同她的話呢,就與她爭辯一番。”
“後來呢?”
“後來母妃被罵勢利眼,生氣了,責令讓本王聽她的話,要銀子就直接問母妃要,”楚承簡道,“但母妃這話就騙我了,問了幾次她要麽不給了,要麽就給的少。”
“是王爺花錢太厲害了,母妃可承擔不起你這個敗家子,”李瑩貞毫不留情道。
“貞兒,這你就不懂了,母妃可有銀子了,她就是舍不得給親兒子花,”楚承簡想起前陣子的事,繼續道。
“這下可好了,母妃舍不得給本王花,她的私庫都被父皇坑走去賑災了,母妃如今都不知道多麽心疼呢,她早點將銀子給本王豈不是更好。”
李瑩貞心虛的移開了目光,其實母妃偷偷的給了她許多銀子,楚承簡不知曉。
慧妃與她道,楚承簡是有多少花多少的性子,銀子到他那留不住,他適合過緊巴巴的日子,這樣會少惹麻煩。
“還有父皇,父皇也特別摳門,私庫裏一大把銀票,他也舍不得拿出來,將手伸到世家官員的口袋裏,父皇要不是陛下,在府上都會被人打死。”
李瑩貞:“······”
“王爺從何時知曉母妃不讓你與那些官員接觸的真實目的?”
楚承簡想了會,“本王能出宮後,有一些官員給本王送禮,當時本王不接,他們硬給我,本王看他們那麽熱情,就接了。”
“因著此事,母妃還罵本王了呢,就與本王說清楚厲害,那時本王還不聽母妃的話,沒多久,那送禮的官員就求本王辦事,嚇得本王立馬將禮還迴去了。”
“是嗎?”李瑩貞調侃道,“稀奇,進了王爺褲腰的東西,還會主動還迴去。”
“是他們不要臉,拿著一文的銀子求本王一兩銀子的事,本王傻嗎?”楚承簡睨著眼看向李瑩貞,“貪小便宜可吃大虧的。”
“嗬,原來王爺知曉啊,也不知四哥打得可還疼?”
“本王····四哥那是兄弟,和那些官員不一樣的,”楚承簡辯解道。
“看來四哥打得輕了,還沒打疼,”李瑩貞諷道。
“此事可提了,”楚承簡不高興了。
李瑩貞見其不高興了,問,“既然王爺知曉其他王爺怎麽得的銀子,你怎麽還去問他們的生財之道?”
“本王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本王不信,他們就隻靠貪官員的銀子過活?”
“結果呢?王爺可問出什麽法子沒?”
“沒有,他們除了由生母補貼,大進項還真是去拿他們的孝敬銀子,”楚承簡拍拍胸口。
“還好本王未參與,否則遲早有一日,咱們都得去與四哥做伴。”
“王爺知曉就好,咱們一家人日子過得差些,但也算得上自由自在,這樣就很好。”
楚承簡內疚了,“可是,就苦了貞兒了,嫁給本王,跟著本王過苦日子。”
“不苦,”李瑩貞笑道,“還可以揭得起鍋,等真揭不起了,就去母妃那哭去,所以王爺可不能糊塗。”
“好,不會糊塗,”楚承簡想起慧妃,“母妃不會看著本王府上揭不開鍋的。”
慧妃:“······”
乾清宮
永安帝自從將楚承宇幽禁後就一直心情不暢,想起這些兒子,懊惱他們怎麽如此不安分。
“太子,你四哥如今怎樣了?”永安帝害怕再次遭受喪子之痛。
不過又覺得自己多慮了,他僅是將楚承宇給幽禁了,並未有過多的懲罰。
況且,楚承宇的性子不似三郎五郎那般剛烈,應當不會想不開。
永安帝還將他的妻妾一同關進去了,想來也能排解一下心中的不滿。
“父皇,剛開始四哥想要求見父皇的,但父皇沒見,近來平和了不少,”楚承時迴憶了一下楚承宇的近況。
除了有些頹廢外,並無其他問題,想來沒多大事。
“嗯嗯,讓看守的官兵看嚴點,別出事了,”永安帝吩咐道。
“是,”楚承時覺得父皇是多想了,四哥可惜命了。
沉寂一刻,永安帝又道,“包提司刑通報的事,你知曉嗎?”
楚承時看向永安裏,“父皇,兒臣知曉。”
“他審問的穆笠父子一直道,他們隻貪了五萬兩銀子,太子你覺得他們會是說的假供嗎?”永安帝問。
“父皇,”楚承時沉思片刻,“兒臣不認為他們會提假供,穆笠等人的為人,兒臣知曉一點,他們的骨頭·····軟得很。”
“是呢,的確太軟了,刑罰都沒上,就招了,也不知為何有膽子,去貪這筆銀錢,”永安帝為有這樣的外家感到丟人。
過了一會,永安帝又道,“如果他們隻貪了五萬兩,那其他的一大筆銀子,總不會是底下的芝麻官層層貪沒的吧?”
“要說是底下的小官貪沒的,兒臣還是不信的,兒臣鬥膽猜想,貪這筆銀子的不止是定國公府,還另有他人,權勢還不低。”
“太子覺得這方勢力會是誰?”
“沒有,四哥沒有讓本王貪那的銀子,”楚承簡抬起頭道,“但也·····大差不差。”
“他怎麽跟你說的?”李瑩貞問。
“四哥說,他每年都有官員孝敬的銀子,特別是歲年前後,”楚承簡道,“他還說,本王的其他兄弟都有得。”
“嗯,”李瑩貞平淡的應著,此事她也知曉一二,隨即問,“王爺這些年開府後,沒有得到過孝敬銀子嗎?”
“沒有,本王有多少銀子,不是全都在你這?”楚承簡嘀咕道,“你管得那麽嚴,本王能有私銀嗎?”
“王爺說什麽?聲兒太小,妾身未聽清,”李瑩貞盯著楚承簡。
“沒什麽,”楚承簡尷尬道,“貞兒,你知曉本王為何沒收那些官員的孝敬銀子嗎?”
“為何?”李瑩貞順著問。
“之前未成婚時,母妃總教導本王,別和那些官員走太近,和他們玩有失本王的身份,還易惹事。”
李瑩貞沒忍住笑出聲來,“母妃的說辭,王爺就信了?”
“當時是信了,從小到大,母妃就不會誆本王”楚承簡激動道。
“那時本王還覺得母妃怎麽那麽勢利眼,心中很不認同她的話呢,就與她爭辯一番。”
“後來呢?”
“後來母妃被罵勢利眼,生氣了,責令讓本王聽她的話,要銀子就直接問母妃要,”楚承簡道,“但母妃這話就騙我了,問了幾次她要麽不給了,要麽就給的少。”
“是王爺花錢太厲害了,母妃可承擔不起你這個敗家子,”李瑩貞毫不留情道。
“貞兒,這你就不懂了,母妃可有銀子了,她就是舍不得給親兒子花,”楚承簡想起前陣子的事,繼續道。
“這下可好了,母妃舍不得給本王花,她的私庫都被父皇坑走去賑災了,母妃如今都不知道多麽心疼呢,她早點將銀子給本王豈不是更好。”
李瑩貞心虛的移開了目光,其實母妃偷偷的給了她許多銀子,楚承簡不知曉。
慧妃與她道,楚承簡是有多少花多少的性子,銀子到他那留不住,他適合過緊巴巴的日子,這樣會少惹麻煩。
“還有父皇,父皇也特別摳門,私庫裏一大把銀票,他也舍不得拿出來,將手伸到世家官員的口袋裏,父皇要不是陛下,在府上都會被人打死。”
李瑩貞:“······”
“王爺從何時知曉母妃不讓你與那些官員接觸的真實目的?”
楚承簡想了會,“本王能出宮後,有一些官員給本王送禮,當時本王不接,他們硬給我,本王看他們那麽熱情,就接了。”
“因著此事,母妃還罵本王了呢,就與本王說清楚厲害,那時本王還不聽母妃的話,沒多久,那送禮的官員就求本王辦事,嚇得本王立馬將禮還迴去了。”
“是嗎?”李瑩貞調侃道,“稀奇,進了王爺褲腰的東西,還會主動還迴去。”
“是他們不要臉,拿著一文的銀子求本王一兩銀子的事,本王傻嗎?”楚承簡睨著眼看向李瑩貞,“貪小便宜可吃大虧的。”
“嗬,原來王爺知曉啊,也不知四哥打得可還疼?”
“本王····四哥那是兄弟,和那些官員不一樣的,”楚承簡辯解道。
“看來四哥打得輕了,還沒打疼,”李瑩貞諷道。
“此事可提了,”楚承簡不高興了。
李瑩貞見其不高興了,問,“既然王爺知曉其他王爺怎麽得的銀子,你怎麽還去問他們的生財之道?”
“本王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本王不信,他們就隻靠貪官員的銀子過活?”
“結果呢?王爺可問出什麽法子沒?”
“沒有,他們除了由生母補貼,大進項還真是去拿他們的孝敬銀子,”楚承簡拍拍胸口。
“還好本王未參與,否則遲早有一日,咱們都得去與四哥做伴。”
“王爺知曉就好,咱們一家人日子過得差些,但也算得上自由自在,這樣就很好。”
楚承簡內疚了,“可是,就苦了貞兒了,嫁給本王,跟著本王過苦日子。”
“不苦,”李瑩貞笑道,“還可以揭得起鍋,等真揭不起了,就去母妃那哭去,所以王爺可不能糊塗。”
“好,不會糊塗,”楚承簡想起慧妃,“母妃不會看著本王府上揭不開鍋的。”
慧妃:“······”
乾清宮
永安帝自從將楚承宇幽禁後就一直心情不暢,想起這些兒子,懊惱他們怎麽如此不安分。
“太子,你四哥如今怎樣了?”永安帝害怕再次遭受喪子之痛。
不過又覺得自己多慮了,他僅是將楚承宇給幽禁了,並未有過多的懲罰。
況且,楚承宇的性子不似三郎五郎那般剛烈,應當不會想不開。
永安帝還將他的妻妾一同關進去了,想來也能排解一下心中的不滿。
“父皇,剛開始四哥想要求見父皇的,但父皇沒見,近來平和了不少,”楚承時迴憶了一下楚承宇的近況。
除了有些頹廢外,並無其他問題,想來沒多大事。
“嗯嗯,讓看守的官兵看嚴點,別出事了,”永安帝吩咐道。
“是,”楚承時覺得父皇是多想了,四哥可惜命了。
沉寂一刻,永安帝又道,“包提司刑通報的事,你知曉嗎?”
楚承時看向永安裏,“父皇,兒臣知曉。”
“他審問的穆笠父子一直道,他們隻貪了五萬兩銀子,太子你覺得他們會是說的假供嗎?”永安帝問。
“父皇,”楚承時沉思片刻,“兒臣不認為他們會提假供,穆笠等人的為人,兒臣知曉一點,他們的骨頭·····軟得很。”
“是呢,的確太軟了,刑罰都沒上,就招了,也不知為何有膽子,去貪這筆銀錢,”永安帝為有這樣的外家感到丟人。
過了一會,永安帝又道,“如果他們隻貪了五萬兩,那其他的一大筆銀子,總不會是底下的芝麻官層層貪沒的吧?”
“要說是底下的小官貪沒的,兒臣還是不信的,兒臣鬥膽猜想,貪這筆銀子的不止是定國公府,還另有他人,權勢還不低。”
“太子覺得這方勢力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