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深知金牛道多的是夾在層巒疊嶂間的山道,兩側是壁立千仞的山峽,多的是天然的伏擊絕地。
自己有屬性保命和殺敵,可以進軍,但是楊正威冒等人輕敵冒進,若率部輕進,無異於將大軍送入絞肉機。
尤其是張獻忠那老賊,此刻雖做出倉皇退走的架勢,營帳物資裝車的動靜鬧得震天響。
但是。
以他縱橫沙場十餘年的狡詐,豈會真把屁股留給追兵蹂躪?
崇禎眸光一凝,望向金牛道入口處翻湧的塵霧,心道:
“那裏定然伏著賊兵精銳,隻等將士們踏入峽穀便要斷喉飲血。”
想到這,他看向獻賊中軍大旗的方向,動用了一次【洞察】屬性。
係統立刻給出了答案。
崇禎嘴角一勾:
“嘿,原來是這樣!那就不怕了。
無論決戰還是伏擊戰,朕都有屬性克製,殺就是了。”
……
金牛道山口。
張獻忠、張定國、張可望等人登高迴望,看著營地的揚塵,又遙望沔縣,臉色都很凝重。
“老二,你說妖帝會上當嗎?”
張獻忠的聲音有點焦灼。
這是他生命中的又一次賭博,如果失敗,他又得落荒而逃,被官軍追著跑了。
如果成功,他將斬殺妖帝,名揚天下,然後在漢中收攏十幾萬流民,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張定國望著父親焦躁的臉色,應道:
“達達,妖帝近期一直在勝,額們逃了他是一定會追擊的,也會與額們決戰,唯一的問題是……是……”
“妖法……”張獻忠替他說了。
他頓了頓,繼續道:
“這個朕已經考慮到了,朕已經命禦營的人刨開了尼姑們的屍體,取了其下身內髒,充作至陰之物。
你讓前鋒營每人揣一捧,衝陣時撒出去,定能破了那狗皇帝的邪術!”
張定國微感不適,但他知道這個是不得已的辦法,轉了話鋒,安慰道:
“如此一來,又提高了破除妖法的概率。”
張獻忠點點頭:
“朕的年號是大順……朕就是大順帝!
哼!
遇順則止!遇順則止!遇順則止!”
他嘶聲大吼,給自己打氣。
張定國等人忙一起高喊,以壯聲威。
張獻忠沉吟片刻,又道:
“老二,朕封你為‘順王’,你要替朕好好克一克崇禎。”
張定國聞言即刻撩袍跪地,聲音裏滿是恭謹:
\"謝陛下隆恩!兒臣定當鞠躬盡瘁,不負聖望!\"
他話音尚未落盡,山間忽然卷起一陣狂風,裹挾著細碎的石礫狠狠拍打在眾人的甲葉上,發出密集的叮當聲響。
這聲響不僅敲碎了山林的寂靜,更如同一把亂錘,將張可望的心緒砸得七零八落。
他瞳孔驟縮,隻覺一股寒氣從後心直竄頭頂,驚得他幾乎踉蹌:
“順王?達達是大順帝,老二是順王,這豈不是在為冊封太子鋪路?”
他迴想了這幾天張獻忠看張定國的眼神,又迴想對待自己的言辭。
樁樁件件此刻都化作鋒利的針,紮得他心驚肉跳。惶急之下,他悄悄看向身旁的汪兆麟,眼神裏滿是驚濤駭浪。
汪兆麟何等精明,早已從 \"順王\" 的封號中品出了暗藏的機鋒,眼神裏的訊息銳利如刀:
“不能等了,即便兵敗流竄,也要動手啦!”
張可望喉頭滾動,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二人的目光在風中短暫交匯,傳遞出決絕的信號:
\"待老二領兵出征後,便是動手的時機!\"
……
沔縣城頭。
崇禎勘破了張獻忠的計劃,對楊正威道:
“獻賊不是要逃,而是金牛道山口的兩側,和金牛道的深處都布置了伏兵,要在金牛道山口和我們決戰。
若是不敵,獻賊就會就近退入金牛道,撤往四川。我們若是追擊,便會被他之前埋伏了精銳伏擊,保他全身而退。
你和王相堯速去整頓全軍,等會跟著朕出擊,一舉破了獻賊主力,進軍四川!”
楊正威早已經深信崇禎,沒有要問為何明知有伏兵還要主動靠上去,他眼神一亮,抱拳而去。
張煌言暗自思忖:
“早就聽聞張獻忠以行事大膽、敢於冒險著稱,他早年鋌而走險參與私鹽貿易,性格中的冒險特質在那時已顯露。
24歲時就敢召集十八寨農民起義,自封“八大王”,直接造反。
崇禎十四年,他趁湖北兵力薄弱之機,千裏突襲攻占襄陽,大肆劫掠補給軍需壯大己身。
去年,他忽然放棄已穩定的湖南、江西,率主力冒險西進四川。可稱為孤注一擲、舍近求遠的極端冒險。
又在四川未穩的情況下,率主力北上漢中,隻為了與陛下決一死戰,更佐證其喜冒險的性格。
如今他在大敗之際,詐退布置伏兵,妄圖在野戰中反敗為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正想著,張煌言叫道:“陛下,城外的賊兵退了。”
崇禎點頭:
“他們在故意製造潰敗的假象,誘導我們追擊,嘿,那就讓他們高興高興!
去告訴楊正威,立刻打開城門。隨朕一起出擊吧!”
……
金牛道山口。
張定國看著遠處興奮道:
“達達,妖帝已經出城,往這邊衝過來啦!這麽短的時間,他肯定沒有去山裏探查,應該完全不知道伏兵的存在,此戰,我們的勝算很大!”
張獻忠喜道:
“好,你去前線指揮吧!”
張定國疾行下山。
張可望看著他遠去的背影,盯著向他抵達了前軍的陣地,這才給身邊的親衛和汪兆麟一個眼神。
“啊!看那邊!”
汪兆麟會意,忽然指向南方的山頭,大叫一聲,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張可望身邊五個親衛迅速飛身撲向張獻忠。
自己有屬性保命和殺敵,可以進軍,但是楊正威冒等人輕敵冒進,若率部輕進,無異於將大軍送入絞肉機。
尤其是張獻忠那老賊,此刻雖做出倉皇退走的架勢,營帳物資裝車的動靜鬧得震天響。
但是。
以他縱橫沙場十餘年的狡詐,豈會真把屁股留給追兵蹂躪?
崇禎眸光一凝,望向金牛道入口處翻湧的塵霧,心道:
“那裏定然伏著賊兵精銳,隻等將士們踏入峽穀便要斷喉飲血。”
想到這,他看向獻賊中軍大旗的方向,動用了一次【洞察】屬性。
係統立刻給出了答案。
崇禎嘴角一勾:
“嘿,原來是這樣!那就不怕了。
無論決戰還是伏擊戰,朕都有屬性克製,殺就是了。”
……
金牛道山口。
張獻忠、張定國、張可望等人登高迴望,看著營地的揚塵,又遙望沔縣,臉色都很凝重。
“老二,你說妖帝會上當嗎?”
張獻忠的聲音有點焦灼。
這是他生命中的又一次賭博,如果失敗,他又得落荒而逃,被官軍追著跑了。
如果成功,他將斬殺妖帝,名揚天下,然後在漢中收攏十幾萬流民,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張定國望著父親焦躁的臉色,應道:
“達達,妖帝近期一直在勝,額們逃了他是一定會追擊的,也會與額們決戰,唯一的問題是……是……”
“妖法……”張獻忠替他說了。
他頓了頓,繼續道:
“這個朕已經考慮到了,朕已經命禦營的人刨開了尼姑們的屍體,取了其下身內髒,充作至陰之物。
你讓前鋒營每人揣一捧,衝陣時撒出去,定能破了那狗皇帝的邪術!”
張定國微感不適,但他知道這個是不得已的辦法,轉了話鋒,安慰道:
“如此一來,又提高了破除妖法的概率。”
張獻忠點點頭:
“朕的年號是大順……朕就是大順帝!
哼!
遇順則止!遇順則止!遇順則止!”
他嘶聲大吼,給自己打氣。
張定國等人忙一起高喊,以壯聲威。
張獻忠沉吟片刻,又道:
“老二,朕封你為‘順王’,你要替朕好好克一克崇禎。”
張定國聞言即刻撩袍跪地,聲音裏滿是恭謹:
\"謝陛下隆恩!兒臣定當鞠躬盡瘁,不負聖望!\"
他話音尚未落盡,山間忽然卷起一陣狂風,裹挾著細碎的石礫狠狠拍打在眾人的甲葉上,發出密集的叮當聲響。
這聲響不僅敲碎了山林的寂靜,更如同一把亂錘,將張可望的心緒砸得七零八落。
他瞳孔驟縮,隻覺一股寒氣從後心直竄頭頂,驚得他幾乎踉蹌:
“順王?達達是大順帝,老二是順王,這豈不是在為冊封太子鋪路?”
他迴想了這幾天張獻忠看張定國的眼神,又迴想對待自己的言辭。
樁樁件件此刻都化作鋒利的針,紮得他心驚肉跳。惶急之下,他悄悄看向身旁的汪兆麟,眼神裏滿是驚濤駭浪。
汪兆麟何等精明,早已從 \"順王\" 的封號中品出了暗藏的機鋒,眼神裏的訊息銳利如刀:
“不能等了,即便兵敗流竄,也要動手啦!”
張可望喉頭滾動,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二人的目光在風中短暫交匯,傳遞出決絕的信號:
\"待老二領兵出征後,便是動手的時機!\"
……
沔縣城頭。
崇禎勘破了張獻忠的計劃,對楊正威道:
“獻賊不是要逃,而是金牛道山口的兩側,和金牛道的深處都布置了伏兵,要在金牛道山口和我們決戰。
若是不敵,獻賊就會就近退入金牛道,撤往四川。我們若是追擊,便會被他之前埋伏了精銳伏擊,保他全身而退。
你和王相堯速去整頓全軍,等會跟著朕出擊,一舉破了獻賊主力,進軍四川!”
楊正威早已經深信崇禎,沒有要問為何明知有伏兵還要主動靠上去,他眼神一亮,抱拳而去。
張煌言暗自思忖:
“早就聽聞張獻忠以行事大膽、敢於冒險著稱,他早年鋌而走險參與私鹽貿易,性格中的冒險特質在那時已顯露。
24歲時就敢召集十八寨農民起義,自封“八大王”,直接造反。
崇禎十四年,他趁湖北兵力薄弱之機,千裏突襲攻占襄陽,大肆劫掠補給軍需壯大己身。
去年,他忽然放棄已穩定的湖南、江西,率主力冒險西進四川。可稱為孤注一擲、舍近求遠的極端冒險。
又在四川未穩的情況下,率主力北上漢中,隻為了與陛下決一死戰,更佐證其喜冒險的性格。
如今他在大敗之際,詐退布置伏兵,妄圖在野戰中反敗為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正想著,張煌言叫道:“陛下,城外的賊兵退了。”
崇禎點頭:
“他們在故意製造潰敗的假象,誘導我們追擊,嘿,那就讓他們高興高興!
去告訴楊正威,立刻打開城門。隨朕一起出擊吧!”
……
金牛道山口。
張定國看著遠處興奮道:
“達達,妖帝已經出城,往這邊衝過來啦!這麽短的時間,他肯定沒有去山裏探查,應該完全不知道伏兵的存在,此戰,我們的勝算很大!”
張獻忠喜道:
“好,你去前線指揮吧!”
張定國疾行下山。
張可望看著他遠去的背影,盯著向他抵達了前軍的陣地,這才給身邊的親衛和汪兆麟一個眼神。
“啊!看那邊!”
汪兆麟會意,忽然指向南方的山頭,大叫一聲,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張可望身邊五個親衛迅速飛身撲向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