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來的真巧!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 作者:一眼萬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靖康元年金國兵分兩路攻宋,最遠的甚至於已經打下了陝州,幾乎要威逼西京洛陽了。
隻不過有著東京城開封府那麽一條肥魚,所以沒有進行細致的梳理,倒是將京西南路、利州路、永興軍路交接這一片弄的一地稀碎。
也就沒進川蜀。
官僚體係徹底癱瘓,義軍蜂蛹而起,但凡是有點本事的都能扯個旗子。聰明點的還知道打個勤王的名號,蠢貨就直接自稱大王了。
當然,哪怕是打著勤王名號的,也不去東京抗金,卻隻知道在本地州府之間作威作福,也不知道勤的哪門子王。
而對於官員們來說,有點兒本事和能耐的,好歹能聚攏府兵護住州城,最起碼維持著最基本的官府體係運轉。
沒本事的直接就跑了,甚至於平日裏威福自享失了人心的,被義軍衝入州府直接給砍了,跑都來不及跑。
禦營大軍既然來了,自然要對這一片進行梳理。各個義軍集團該殺的殺,該收拾的收拾。
不過坦白說,京西這一片的義軍跟河東或者河北的義軍沒法比的,因為總體上來說官府還是有著一定的能力。
畢竟金人沒來得及對這裏進行更深入的破壞,秩序還在運轉。
所以這裏基本上沒有那種可以一下子聚攏幾萬人的大型義軍集團。最多隻有幾千人的那種,有的甚至於隻帶著一千多人便四處流竄。
說是義軍,大部分其實都隻是盜匪。而且稱不上巨盜,隻能說是中小型的山賊勢力。
禦營對於這些山賊類的義軍處置的也很簡單,輕易擊潰了這些連鐵甲都沒幾副的義軍之後,先來一波清理,把那些首領之類的先給砍了。
然後篩選其中有戰鬥力的或者修行者進入軍中,歸各位統製官管轄,也算是填充禦營左軍的實力。
然後那些明顯被養野了的家夥作為輔兵和民夫。禦營左軍西行的時候根本就沒帶什麽輔兵和民夫,就是要準備收攏這夥子人的。
畢竟安營紮寨、燒火做飯、打造軍械、修車補甲之類的活計總要有人做才成。
而那些隻是老老實實抱團、隻想在亂世尋個活路的百姓,便在各州府就近安置。以仿軍屯的形式分配土地,準備春耕,安家落戶。
東京中樞已經整理了一整套的流程,而這些人拾掇起來也很簡單。
不過在處置盤踞在陝州邊緣的這些義軍首領的時候,倒是有一些軍中的將領似乎跟這些義軍首領有舊,所以前來求情,希望能讓他們從軍,來將功補過。
這年頭大家都是滿世界亂跑,從京東來的禦營軍中將領跟京西這邊的義軍首領認識,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兒。
畢竟像王德苗傅他們原本有不少也是去支援過太原的,被打崩了之後聚攏殘兵再去應天府追隨康王,真就是走遍了大半個大宋。
當然,大宋自太祖皇帝開始就實行的更戎製也是一個原因。
為了防止軍頭坐大,軍士和軍官在一個地方駐守時間不能太長,三五年就得換個地方,還得換將領,免得衍生出盤根錯節的勢力。
這就扯遠了。
話說迴來,軍中將領跟義軍首領有舊,這不是什麽壞事,最起碼收攏的時候能更利索一點。能少殺人還是少殺人的好。
金兵兩次攻宋,又有群妖作亂,死的人已經夠多了。
但是攝政王不會隻聽一麵之詞,在聽到軍中將領們敘說某些人是如何的豪氣如何的勇武之外,也會聽從當地明教教眾,乃至於直接問詢當地百姓那些義軍首領的德性。
明教教眾遍布天下,哪裏亂,哪裏就有明教教眾。從這方麵來說,這一教派是真的生命力頑強。
結果問了之後,趙恆頓時暴怒!
這些義軍首領是真的不幹人事,有不少人在京西之地真的是作惡多端,乃至於有人喜歡活剝人皮、虐殺姬妾!
什麽英雄豪傑?英雄豪傑是靠著虐殺百姓和女人這種事兒彰顯自己的勇武的嗎?
還以為是五代十國那會兒呢?武夫亂世,無法無天,什麽沒底線的事情都能幹得出來,甚至於有人腆著臉去稱讚!
大宋文華百年,世道再亂也不允許有這種人的生存之地!
……
三十二個義軍頭領,有一半是宗師,也算是收割了一波寶箱。
處置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大軍拔營,正式向著陝州腹地而去。
陝州城裏有金兵駐守,而且勢力還不弱。足足有五千人,半個萬戶的精銳在這裏。
因為陝州太重要了,此地東連中原腹地,西接潼關,扼守關中門戶,又是黃河漕運的樞紐。
金兵圍攻開封府的時候,派遣重兵鎖住了潼關,讓西軍無法勤王,彼時便占據陝州這一片。
後來金兵北歸,駐守在這裏的大軍分了四個萬戶前往太原和真定坐鎮,這裏也依舊留下了五千精銳。
而這一支兵馬同樣是渤海人,乃是渤海王族中的大氏一族。
這沒什麽毛病,金兵北歸,女真人都迴到北國享福去了,留下渤海人、奚人、燕雲漢人在這裏固守。
真要是被宋軍反撲給殺了,其實也不心疼,還省得那些渤海人在朝堂上叫喚。
距離陝州州城還有不短的距離呢,遠遠的就有妖皇空軍迴來匯報軍情:陝州城有義軍在打金兵!
好家夥,這麽猛?來的這麽巧?
隨後前去探查的沂水璿帶著三十位妖女王們迴來,更是明確了趙恆的猜想。
果然是李彥仙!
趙恆當即就命統製官劉正彥抽調軍中三千騎兵先行,大軍按照正常行軍速度趕路。而他自己則舒展金龍翼當先一步飛了過去。
……
實際上當趙恆飛到的時候,陝州城上的戰鬥已經到了後期。金兵構築的真氣軍陣已經被轟破,義軍也已經無法維持大型軍陣,而是在瘋狂的蟻附攀城。
義軍數量要比金兵多的多,足足有三萬,卻是將金兵分切成了十多個戰團,並且已經在城牆上立足。
到了這個份上,戰爭就進入了最為艱苦的階段。兩方士卒中的修行者真氣基本上都消耗的差不多了,真氣大陣無法凝聚。
隻有一些氣場或者宗師境的強者彼此之間構築小型的真氣軍陣作為支點,然後大量的士卒蜂擁圍攻。
而傷亡也會大量出現,乃至於極限度的挑戰士卒的戰鬥意誌和耐力。
戰場上刀槍無眼,哪怕是宗師在這種亂戰的情況下也不敢說能有多妥當。一旦被耗盡真氣,一根鐵矛也能將其捅個對穿。
當然,金兵耐苦戰,而且裝備精良,至少一大半都身披鐵甲。乃至於鐵甲不齊全的也至少能披個鐵裲襠和鐵盔,被數倍於己的義軍圍攻也依舊可以維持陣型。
義軍的戰鬥意誌也格外強悍,乃至於有三四個義軍圍攻一名渾身鐵甲的金兵,對方防禦力實在太強。
兇性一旦激起來,合夥衝上去抱著那金兵就一把從城牆上跳下,用自己的身體當錘子給予金兵重擊。
這些義軍應該都是陝州本地人,所謂的鄉兵。為了奪迴家鄉,是真的敢搏命的。
趙恆瞬移到城牆之上,身後一名名妖女王鋪展開來,全都舉起了被金夫人她們附魔過的狙擊步槍。
赤煞機甲上的武器架上也裝備了兩把狙擊步槍。現在金兵與義軍絞在一起,沒法使用大規模武器。
所以隻能采用點射的手段先擊殺金兵中的宗師和氣場級強者。
真氣湧動,子彈在真氣的加持下威力暴增,在一名名鐵甲金兵身上轟出一道道血洞。一輪齊射下去,戰場上超過五十名金兵中的高手就轟然炸開。
來迴幾輪齊射之後,金兵陣列中就沒人能再亮起真氣光芒了。
沒有了強者作為戰場支撐節點,義軍蜂擁而上,往往五六根長矛一齊向著一名金兵捅去,卻是很快就摧毀了金兵的抵抗陣列。
這一次來的是真巧,即收割了金兵中質量最高最好的一批寶箱,又緩解了義軍的戰場壓力,徹底奠定了這場勝局!
……
隻不過有著東京城開封府那麽一條肥魚,所以沒有進行細致的梳理,倒是將京西南路、利州路、永興軍路交接這一片弄的一地稀碎。
也就沒進川蜀。
官僚體係徹底癱瘓,義軍蜂蛹而起,但凡是有點本事的都能扯個旗子。聰明點的還知道打個勤王的名號,蠢貨就直接自稱大王了。
當然,哪怕是打著勤王名號的,也不去東京抗金,卻隻知道在本地州府之間作威作福,也不知道勤的哪門子王。
而對於官員們來說,有點兒本事和能耐的,好歹能聚攏府兵護住州城,最起碼維持著最基本的官府體係運轉。
沒本事的直接就跑了,甚至於平日裏威福自享失了人心的,被義軍衝入州府直接給砍了,跑都來不及跑。
禦營大軍既然來了,自然要對這一片進行梳理。各個義軍集團該殺的殺,該收拾的收拾。
不過坦白說,京西這一片的義軍跟河東或者河北的義軍沒法比的,因為總體上來說官府還是有著一定的能力。
畢竟金人沒來得及對這裏進行更深入的破壞,秩序還在運轉。
所以這裏基本上沒有那種可以一下子聚攏幾萬人的大型義軍集團。最多隻有幾千人的那種,有的甚至於隻帶著一千多人便四處流竄。
說是義軍,大部分其實都隻是盜匪。而且稱不上巨盜,隻能說是中小型的山賊勢力。
禦營對於這些山賊類的義軍處置的也很簡單,輕易擊潰了這些連鐵甲都沒幾副的義軍之後,先來一波清理,把那些首領之類的先給砍了。
然後篩選其中有戰鬥力的或者修行者進入軍中,歸各位統製官管轄,也算是填充禦營左軍的實力。
然後那些明顯被養野了的家夥作為輔兵和民夫。禦營左軍西行的時候根本就沒帶什麽輔兵和民夫,就是要準備收攏這夥子人的。
畢竟安營紮寨、燒火做飯、打造軍械、修車補甲之類的活計總要有人做才成。
而那些隻是老老實實抱團、隻想在亂世尋個活路的百姓,便在各州府就近安置。以仿軍屯的形式分配土地,準備春耕,安家落戶。
東京中樞已經整理了一整套的流程,而這些人拾掇起來也很簡單。
不過在處置盤踞在陝州邊緣的這些義軍首領的時候,倒是有一些軍中的將領似乎跟這些義軍首領有舊,所以前來求情,希望能讓他們從軍,來將功補過。
這年頭大家都是滿世界亂跑,從京東來的禦營軍中將領跟京西這邊的義軍首領認識,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兒。
畢竟像王德苗傅他們原本有不少也是去支援過太原的,被打崩了之後聚攏殘兵再去應天府追隨康王,真就是走遍了大半個大宋。
當然,大宋自太祖皇帝開始就實行的更戎製也是一個原因。
為了防止軍頭坐大,軍士和軍官在一個地方駐守時間不能太長,三五年就得換個地方,還得換將領,免得衍生出盤根錯節的勢力。
這就扯遠了。
話說迴來,軍中將領跟義軍首領有舊,這不是什麽壞事,最起碼收攏的時候能更利索一點。能少殺人還是少殺人的好。
金兵兩次攻宋,又有群妖作亂,死的人已經夠多了。
但是攝政王不會隻聽一麵之詞,在聽到軍中將領們敘說某些人是如何的豪氣如何的勇武之外,也會聽從當地明教教眾,乃至於直接問詢當地百姓那些義軍首領的德性。
明教教眾遍布天下,哪裏亂,哪裏就有明教教眾。從這方麵來說,這一教派是真的生命力頑強。
結果問了之後,趙恆頓時暴怒!
這些義軍首領是真的不幹人事,有不少人在京西之地真的是作惡多端,乃至於有人喜歡活剝人皮、虐殺姬妾!
什麽英雄豪傑?英雄豪傑是靠著虐殺百姓和女人這種事兒彰顯自己的勇武的嗎?
還以為是五代十國那會兒呢?武夫亂世,無法無天,什麽沒底線的事情都能幹得出來,甚至於有人腆著臉去稱讚!
大宋文華百年,世道再亂也不允許有這種人的生存之地!
……
三十二個義軍頭領,有一半是宗師,也算是收割了一波寶箱。
處置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大軍拔營,正式向著陝州腹地而去。
陝州城裏有金兵駐守,而且勢力還不弱。足足有五千人,半個萬戶的精銳在這裏。
因為陝州太重要了,此地東連中原腹地,西接潼關,扼守關中門戶,又是黃河漕運的樞紐。
金兵圍攻開封府的時候,派遣重兵鎖住了潼關,讓西軍無法勤王,彼時便占據陝州這一片。
後來金兵北歸,駐守在這裏的大軍分了四個萬戶前往太原和真定坐鎮,這裏也依舊留下了五千精銳。
而這一支兵馬同樣是渤海人,乃是渤海王族中的大氏一族。
這沒什麽毛病,金兵北歸,女真人都迴到北國享福去了,留下渤海人、奚人、燕雲漢人在這裏固守。
真要是被宋軍反撲給殺了,其實也不心疼,還省得那些渤海人在朝堂上叫喚。
距離陝州州城還有不短的距離呢,遠遠的就有妖皇空軍迴來匯報軍情:陝州城有義軍在打金兵!
好家夥,這麽猛?來的這麽巧?
隨後前去探查的沂水璿帶著三十位妖女王們迴來,更是明確了趙恆的猜想。
果然是李彥仙!
趙恆當即就命統製官劉正彥抽調軍中三千騎兵先行,大軍按照正常行軍速度趕路。而他自己則舒展金龍翼當先一步飛了過去。
……
實際上當趙恆飛到的時候,陝州城上的戰鬥已經到了後期。金兵構築的真氣軍陣已經被轟破,義軍也已經無法維持大型軍陣,而是在瘋狂的蟻附攀城。
義軍數量要比金兵多的多,足足有三萬,卻是將金兵分切成了十多個戰團,並且已經在城牆上立足。
到了這個份上,戰爭就進入了最為艱苦的階段。兩方士卒中的修行者真氣基本上都消耗的差不多了,真氣大陣無法凝聚。
隻有一些氣場或者宗師境的強者彼此之間構築小型的真氣軍陣作為支點,然後大量的士卒蜂擁圍攻。
而傷亡也會大量出現,乃至於極限度的挑戰士卒的戰鬥意誌和耐力。
戰場上刀槍無眼,哪怕是宗師在這種亂戰的情況下也不敢說能有多妥當。一旦被耗盡真氣,一根鐵矛也能將其捅個對穿。
當然,金兵耐苦戰,而且裝備精良,至少一大半都身披鐵甲。乃至於鐵甲不齊全的也至少能披個鐵裲襠和鐵盔,被數倍於己的義軍圍攻也依舊可以維持陣型。
義軍的戰鬥意誌也格外強悍,乃至於有三四個義軍圍攻一名渾身鐵甲的金兵,對方防禦力實在太強。
兇性一旦激起來,合夥衝上去抱著那金兵就一把從城牆上跳下,用自己的身體當錘子給予金兵重擊。
這些義軍應該都是陝州本地人,所謂的鄉兵。為了奪迴家鄉,是真的敢搏命的。
趙恆瞬移到城牆之上,身後一名名妖女王鋪展開來,全都舉起了被金夫人她們附魔過的狙擊步槍。
赤煞機甲上的武器架上也裝備了兩把狙擊步槍。現在金兵與義軍絞在一起,沒法使用大規模武器。
所以隻能采用點射的手段先擊殺金兵中的宗師和氣場級強者。
真氣湧動,子彈在真氣的加持下威力暴增,在一名名鐵甲金兵身上轟出一道道血洞。一輪齊射下去,戰場上超過五十名金兵中的高手就轟然炸開。
來迴幾輪齊射之後,金兵陣列中就沒人能再亮起真氣光芒了。
沒有了強者作為戰場支撐節點,義軍蜂擁而上,往往五六根長矛一齊向著一名金兵捅去,卻是很快就摧毀了金兵的抵抗陣列。
這一次來的是真巧,即收割了金兵中質量最高最好的一批寶箱,又緩解了義軍的戰場壓力,徹底奠定了這場勝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