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兵發關陝!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 作者:一眼萬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靖康三年二月初,沂水君正式進駐真定府,煉化滹沱河水脈。這給駐守在真定府的韓世忠、嶽飛、酈瓊三位節帥帶來了巨大的安全感。
禦營九萬大軍,三位節度使,再加一位護國真龍,就是要應付來年金國的再次南下進攻。
與此同時,中樞果然進行了一次內外置換。呂頤浩呂相公前往真定府坐鎮,開始攻略河北北方及燕雲之事。
宗澤宗相公則迴到了大名府,主持東京、大名、真定這一條河北線上的行政、軍事、後勤等諸多事宜。
兩位執政相公進駐河北,完全彰顯了東京中樞對於河北之地的重視。光複了河北,就要牢牢的把河北守住。
與此同時,在汴河大營裏的新的一批士卒大概兩萬人,在統製官王德、唿延通、苗傅等人的帶領下西行河中府,要以河中府為據點,開始攻略河東,並且嚐試連接關西。
而攝政王領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趙恆趙法海,也隨著這一支部隊西行。
關西的情況一直混沌未明,連去探查的妖皇軍空軍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總得去看看。
高天之上,兩千翼龍軍、兩千狂鷲軍在四位翼王的帶領下為大軍前驅 。更有皇城司和明教的暗探諜子與遊騎兵互相配合,一路收攏各處義軍不停。
禦史張浚、中書舍人呂本中、翰林院行走李若樸、兵部員外郎劉子羽、翰林學士林景默也隨軍西行。
話說自從禦史中丞陳東親身前往河北前線坐鎮過一段時間之後,禦史台的禦史從軍就成為了一項新的規製。
禦史台素來是清流。不過陳中丞明顯感覺到東京城的一些清流名士之類的官員有些過於不接地氣了,連他自己都說自己雖然身負盛名,也過的不接地氣。
所以中樞的一些清流類的官員得前往軍中好好鍛煉鍛煉……國戰之時,不知兵事可不行!
誰都不想再來一次東京被圍!
而這一群人倒是可以好好說道說道的,武將方麵,王德、唿延通、苗傅、劉正彥這些統製官幾乎全都是從南京應天府那邊逃過來的。
其中的王德見到趙恆後更是目露驚色,乃至於一時震動,倒是惹的趙恆發笑起來。
沒錯,這位王德王子華便是當初趙恆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那位拆了墨雲君金身的軍士。
兩人倒是著實有一番緣分。
而在另外一個時空,趙構建製稱帝後,王德便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劉光世麾下的第一大將。
實際上劉光世那廝完全是個草包,仗著父親劉延慶平了方臘之禍的功勳成為了大將,然後與金兵打仗後就隻知道一路逃跑,乃至於被人譏諷為“長腿太尉”。
劉光世的名將名聲,基本上全是王德掙來的。他負責跑,王德負責斷後。遇到大戰,隻要跑的比王德快,那就妥了。
不過在這個時空,完顏構在南京的表現太離譜,而康履為了懾服軍心,壓住這群驕兵悍將,當眾讓大將洗腳這種行為也實在是觸怒了眾將。
劉光世那廝還真的能洗的下去,而王德、唿延通、苗傅、劉正彥這種鐵骨錚錚的漢子就實在是忍受不了,直接棄了南京。
王德來的時候,他手底下甚至於是有一支刺龍軍的,正是當初拆了墨雲君的金身後打造的裝備武裝起來的精銳。
如今再次相遇,倒是讓人頗為感歎。
至於文官層麵,張浚在離開南京之時其實就成了這夥子人的主心骨,他是真的有才能的。
呂本中是那位在南京應天府撞柱而亡的呂好問呂相公之子。呂家世代忠良,完全可以說是大宋士大夫這個層次最為典型的代表。
呂好問那一撞,也徹底將士大夫這個階層與南京那邊的聯係給撞斷了。以傳統士大夫為代表的官僚體係也徹底因此放棄了完顏構,迅速的與南京應天府體係做出了切割。
大宋與士大夫共天下!
那些支持完顏構的舊貴族舊地主能夠被那麽迅速的收拾利索,跟這個絕對有著極大的關係。
哪怕隻是為了天下人心,東京中樞這邊也必須要對呂家有所表示的。
不管呂相公在金國那邊是怎麽表現的,迴來之後,其人風骨總歸是無可挑剔。
在還沒被金兵擄走之前,靖康元年,呂好問也曾被任命為禦史中丞,前後上疏數十道要求懲治“六賊”,而且也曾主戰!
而完顏構視其如無物,黃潛善一句言語刺激的其以死明誌,也徹底斷送了天下人心。
東京中樞追封呂好問為東萊郡王,恩蔭其子呂本中為中書舍人,算是對呂家以及天下人心有個交代。把完顏構棄置的人心給收拾起來。
而李若樸、劉子羽、林景默等人也都類似,俱都是在金國兩次攻宋中為國家死節的大臣後人,以恩蔭入官,繼承父誌。
國家正值用人之際,甭管有沒有本事,總能為國家做點實事的。
……
“功是功,過是過。有功該賞,有錯就該罰。而有些過錯,功勞再大也抵消不了!”
趙恆將沾滿了血水的斧頭拎了起來,雷火真氣一動,頓時將血水蒸幹,隨手丟給了王德,麵無表情道,
“亂世之際,仗著一身武力,你要是貪點財、占點地,吃點好的喝點好的,多娶幾房小妾。真能護住一方安寧,便是折了些功勳,到底也算能交代得了。”
“但是活剝人皮是人幹的事兒?這種畜生還有人求情?世道再亂,大宋百年文華教養,到底誰能忍這種事?”
“老子自從成了妖皇,便是深山中的真孽畜也不敢造次。這種批了一身人皮的孽畜,見一個殺一個,誰來說情都不好使!!”
滿地血水之中,幾名文官清流麵色蒼白。而禦營左軍九名統製官也是麵色肅然。乃至於幾名統領官聞聽此言,雙腿一軟,直接跪倒在地。
毫無疑問,攝政王在立威。大軍陣前,軍士眾目睽睽之下,足足三十二名義軍首領被他拎著一把尋常鐵斧挨個兒砍了,血濺當場,也著實震撼人心。
時值靖康三年二月初十,大軍在西京河南府洛陽城得到一番糧草補給之後,來到了洛水、渭水交匯之處,陝州在望。
下一步計劃,一是北上河中府,開始收攏河東兩路。韓世忠已經帶著親兵輕身而來,光複河北後,收拾河東就是他的執念了。
另一方麵則是要進入陝州這個關中門戶,然後入潼關,與已經失聯了半年的西軍進行接洽。
而大軍一路西行,沿途也在不停的收攏各路義軍。同時隨軍的文官們也在與官府進行聯絡溝通,傳達中樞旨意,與東京方麵恢複聯係。
這年頭,真就是到處都是義軍。
……
禦營九萬大軍,三位節度使,再加一位護國真龍,就是要應付來年金國的再次南下進攻。
與此同時,中樞果然進行了一次內外置換。呂頤浩呂相公前往真定府坐鎮,開始攻略河北北方及燕雲之事。
宗澤宗相公則迴到了大名府,主持東京、大名、真定這一條河北線上的行政、軍事、後勤等諸多事宜。
兩位執政相公進駐河北,完全彰顯了東京中樞對於河北之地的重視。光複了河北,就要牢牢的把河北守住。
與此同時,在汴河大營裏的新的一批士卒大概兩萬人,在統製官王德、唿延通、苗傅等人的帶領下西行河中府,要以河中府為據點,開始攻略河東,並且嚐試連接關西。
而攝政王領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趙恆趙法海,也隨著這一支部隊西行。
關西的情況一直混沌未明,連去探查的妖皇軍空軍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總得去看看。
高天之上,兩千翼龍軍、兩千狂鷲軍在四位翼王的帶領下為大軍前驅 。更有皇城司和明教的暗探諜子與遊騎兵互相配合,一路收攏各處義軍不停。
禦史張浚、中書舍人呂本中、翰林院行走李若樸、兵部員外郎劉子羽、翰林學士林景默也隨軍西行。
話說自從禦史中丞陳東親身前往河北前線坐鎮過一段時間之後,禦史台的禦史從軍就成為了一項新的規製。
禦史台素來是清流。不過陳中丞明顯感覺到東京城的一些清流名士之類的官員有些過於不接地氣了,連他自己都說自己雖然身負盛名,也過的不接地氣。
所以中樞的一些清流類的官員得前往軍中好好鍛煉鍛煉……國戰之時,不知兵事可不行!
誰都不想再來一次東京被圍!
而這一群人倒是可以好好說道說道的,武將方麵,王德、唿延通、苗傅、劉正彥這些統製官幾乎全都是從南京應天府那邊逃過來的。
其中的王德見到趙恆後更是目露驚色,乃至於一時震動,倒是惹的趙恆發笑起來。
沒錯,這位王德王子華便是當初趙恆剛剛穿越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那位拆了墨雲君金身的軍士。
兩人倒是著實有一番緣分。
而在另外一個時空,趙構建製稱帝後,王德便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劉光世麾下的第一大將。
實際上劉光世那廝完全是個草包,仗著父親劉延慶平了方臘之禍的功勳成為了大將,然後與金兵打仗後就隻知道一路逃跑,乃至於被人譏諷為“長腿太尉”。
劉光世的名將名聲,基本上全是王德掙來的。他負責跑,王德負責斷後。遇到大戰,隻要跑的比王德快,那就妥了。
不過在這個時空,完顏構在南京的表現太離譜,而康履為了懾服軍心,壓住這群驕兵悍將,當眾讓大將洗腳這種行為也實在是觸怒了眾將。
劉光世那廝還真的能洗的下去,而王德、唿延通、苗傅、劉正彥這種鐵骨錚錚的漢子就實在是忍受不了,直接棄了南京。
王德來的時候,他手底下甚至於是有一支刺龍軍的,正是當初拆了墨雲君的金身後打造的裝備武裝起來的精銳。
如今再次相遇,倒是讓人頗為感歎。
至於文官層麵,張浚在離開南京之時其實就成了這夥子人的主心骨,他是真的有才能的。
呂本中是那位在南京應天府撞柱而亡的呂好問呂相公之子。呂家世代忠良,完全可以說是大宋士大夫這個層次最為典型的代表。
呂好問那一撞,也徹底將士大夫這個階層與南京那邊的聯係給撞斷了。以傳統士大夫為代表的官僚體係也徹底因此放棄了完顏構,迅速的與南京應天府體係做出了切割。
大宋與士大夫共天下!
那些支持完顏構的舊貴族舊地主能夠被那麽迅速的收拾利索,跟這個絕對有著極大的關係。
哪怕隻是為了天下人心,東京中樞這邊也必須要對呂家有所表示的。
不管呂相公在金國那邊是怎麽表現的,迴來之後,其人風骨總歸是無可挑剔。
在還沒被金兵擄走之前,靖康元年,呂好問也曾被任命為禦史中丞,前後上疏數十道要求懲治“六賊”,而且也曾主戰!
而完顏構視其如無物,黃潛善一句言語刺激的其以死明誌,也徹底斷送了天下人心。
東京中樞追封呂好問為東萊郡王,恩蔭其子呂本中為中書舍人,算是對呂家以及天下人心有個交代。把完顏構棄置的人心給收拾起來。
而李若樸、劉子羽、林景默等人也都類似,俱都是在金國兩次攻宋中為國家死節的大臣後人,以恩蔭入官,繼承父誌。
國家正值用人之際,甭管有沒有本事,總能為國家做點實事的。
……
“功是功,過是過。有功該賞,有錯就該罰。而有些過錯,功勞再大也抵消不了!”
趙恆將沾滿了血水的斧頭拎了起來,雷火真氣一動,頓時將血水蒸幹,隨手丟給了王德,麵無表情道,
“亂世之際,仗著一身武力,你要是貪點財、占點地,吃點好的喝點好的,多娶幾房小妾。真能護住一方安寧,便是折了些功勳,到底也算能交代得了。”
“但是活剝人皮是人幹的事兒?這種畜生還有人求情?世道再亂,大宋百年文華教養,到底誰能忍這種事?”
“老子自從成了妖皇,便是深山中的真孽畜也不敢造次。這種批了一身人皮的孽畜,見一個殺一個,誰來說情都不好使!!”
滿地血水之中,幾名文官清流麵色蒼白。而禦營左軍九名統製官也是麵色肅然。乃至於幾名統領官聞聽此言,雙腿一軟,直接跪倒在地。
毫無疑問,攝政王在立威。大軍陣前,軍士眾目睽睽之下,足足三十二名義軍首領被他拎著一把尋常鐵斧挨個兒砍了,血濺當場,也著實震撼人心。
時值靖康三年二月初十,大軍在西京河南府洛陽城得到一番糧草補給之後,來到了洛水、渭水交匯之處,陝州在望。
下一步計劃,一是北上河中府,開始收攏河東兩路。韓世忠已經帶著親兵輕身而來,光複河北後,收拾河東就是他的執念了。
另一方麵則是要進入陝州這個關中門戶,然後入潼關,與已經失聯了半年的西軍進行接洽。
而大軍一路西行,沿途也在不停的收攏各路義軍。同時隨軍的文官們也在與官府進行聯絡溝通,傳達中樞旨意,與東京方麵恢複聯係。
這年頭,真就是到處都是義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