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朝廷裏的下凡天神多的是!
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 作者:一眼萬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大名府的駐守軍士卸甲去兵漸次出城,禦營大軍也派遣軍士進入城中,占據了府庫、糧倉、軍械庫等重地,接收整座大名府。
坦白說,能夠以這種招降的方式接收整個大名府,讓宗相公實實在在的鬆了一口氣,這是最好的結果。
東京中樞重新建製還不到半年,底子是非常薄的。要是這大名府上下五萬士卒和那麽多的青壯一心想耗下去,真是一個大麻煩。
這畢竟是大宋的北京城,一座京都府的底蘊用得著多說?哪怕禦營大軍能硬攻下此城,也會耗去不知道多少元氣。
現在在沒有什麽內耗的情況下接收,對於光複整個河北都具備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甚至於更直接的一點,原本東京中樞包括趙恆在內的主要戰略計劃就是要收複大名府的。
至於能不能去打真定或者太原,得看大名府收的是不是利索。
要是耗費太多力氣,那打真定也隻是想想罷了。
而現在,幾乎完整的無損消化了整個大名府的資源的話,是真的可以去打真定的!!
接收軍士,分而化之,挑選其中的一些精銳來建構了幾個統製部,大部分沒什麽修為或者一看就是濫竽充數的則造冊登記,進行軍屯安置。
還要送一部分軍士去東京,同時,東京城那邊也一直在源源不斷的接收從南京應天府逃散而來的軍士,也該派一批來大名府,作為攻略河北的重點。
而韓世忠一直想要帶兵去河東,乃至於從河中府開始北上光複河東的計劃也真正可以討論並且實現了,因為現在的兵力已經很充裕了。
另外對於明教如何處置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不過這種事情也是有先例的……道君皇帝趙佶不就是道教教主嗎?
所以要把明教給正規化,同時也要對明教的整個教眾、教規、製度來進行更改,讓其化為道教或者佛教那樣正經的教派。
要摘除一些權力,賦予額外的功能。這方麵也是有先例可言的。
唐時佛門宗教勢力達到頂點,後來武宗滅佛,宣宗又重新敬佛,這一來一去就把佛門的各項規章給變得明確起來。
趙宋皇室尊崇道教,自宋真宗封禪之後,道教幾乎成了皇家私產,也是汲取了一些佛門的教訓,讓宗教隻是宗教,不再能夠對朝廷統治格局造成什麽影響。
當然,明教有其存在的特殊性,也是要特事特辦的。
大名府上空趙恆硬接三道天刑神雷,不僅沒有受傷,反而修為大漲,這個場麵是大名府上下都看在眼裏的!
而對於大名府的明教教眾來說,對於趙恆這位光明神主兼明教教主的身份絕對是非常虔誠……還用得著懷疑嗎?天上的神仙都承認了!
這方麵,隻要趙恆願意配合,明教的正規化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隻不過需要花點兒時間而已。
而這方麵,趙恆也沒有什麽拒絕的理由,他總不能再培養一個造反集團跟自己領著的朝堂對著幹吧?
……
事情很多,乃至於粗略的進行了一個大體的框架建構,再進行一場參謀部會議的話,已經是深夜四更天了……沒辦法,連趙恆都忙的腳不沾地。
不過明教聖女白蓮以及新確立的幾個統製官都額外加了“參知軍事”的頭銜……也就是可以作為參謀來軍議了,這也算是對於大名府義軍以及明教的一種承認。
不過這一次參謀部會議卻顯得有些沉悶,沒辦法,老實說白天大名府上空的那一幕確實太過於驚人,乃至於不少人看著趙恆的目光都多了許多的敬畏。
幾名統製官看著嶽飛的目光也很是驚奇!
而嶽飛自己則是一臉懵逼,他素來嚴謹,此時卻真的是對於這種目光感覺不適……他真不知道自己是勞什子金翅大鵬啊!
沒辦法,這個世界是真的有神仙的,而宗教、天神、降世之類的東西,也是真的會影響軍心民心的東西。
“嶽鵬舉真的是金翅大鵬降世?”連宗相公都忍不住問出了這個問題。
“當然,要不然我為啥來了東京後就去找他了,知道他是個有根腳的。”
趙恆喝了一杯酒,神色淡然,張口就來,“韓良臣本是監兵神君,宗相公你是東嶽大帝,解元、酈瓊、王善、辛奇道……則是九曜星君。”
“本座既然降世,氣運激發之下,中樞自然眾神匯聚,藏龍臥虎。天神降世多的是。”
“……”
聽到這話之後,眾人齊齊一呆,宗相公很快意識到這話恐怕是為了安定人心的……也就明白過來。
至於嶽飛、酈瓊這種文武雙全的,也稍稍明白了一些,至少白天天幕後方出現的那個黑影,其行為怎麽著都不像是個友善的。
不過是這位攝政王手段了得,扭轉局麵,乃至於收拾了人心而已。
至於韓世忠則有些半信半疑起來……他是監兵神君?話說迴來,監兵神君在天庭是個什麽官兒?
他對於這個還真不太了解!
當然,有不信的,有半信半疑的,自然也有真信了的。
像王善這個原本的河東巨盜聽到這話就眼前一亮,乃至於整張臉似乎都在發光!
原來俺王三郎也是個有根腳的?就是說嘛!不然怎麽能闖下一番局麵?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
金鱗本非池中物,一遭風雲即化龍嘛!
光明神主領攝政王這話一說出來,明顯讓眾多參謀及統製官們紛紛振奮,也少了那種莫名其妙的局促之意。
這話,至少是真的安了軍心的。
而氣氛恢複了振奮,那麽軍議自然能持續下去。有了大名府這麽一座京都府作為據點,便要對河北大地各處亂軍進行一波清理。
同時也要與東京方麵進行全麵的接駁,輸送一批官員過來,收攏周邊的民政軍事,讓河北盡快複原,乃至於讓大名府成為繼續北伐的根據地。
當然,大名府入手,也少不了對大軍來一波論功行賞和論罪刑罰。畢竟收大名府的時候雖然沒有經曆大戰,但是自從北上出兵之後,小戰也不少了。
自古以來,想要掌軍,最核心最重要的一條就要賞罰公正。軍隊對於賞罰的反應也是最現實最敏感的。
立了功要是沒有賞賜,誰特麽還願意立功?要知道,軍功可都是要拚命的!想讓士卒拚命,必須要給予相應的東西。
必須要讓每一個底層士卒都能夠最直觀的明白,敢拚命是真的會有迴報,而違背軍紀是真的要付出代價,這方麵經不得糊弄。
你糊弄士卒,士卒就會糊弄軍事。糊弄到最後,就是大宋一兩百萬軍兵被金國二十萬大軍給勢如破竹的輕易打崩打潰。
而占據了大名府後,下一步作戰計劃就是要將禦營大軍各個統製官們撒向河北北部,去清理那多如牛毛的義軍和亂軍。
招降、打壓、收攏,總歸要梳理一遍。甚至於,有可能直麵真定府金國駐軍的威脅,那就是真正的硬仗了。
這種時候,來一波賞罰也是能振奮軍心的。畢竟這個年頭,大家當兵是為了什麽?
還不是為了升官發財!用自己的一身武藝來搏個出身,最起碼可以多換點銅錢,讓家裏的日子過好點兒!
……
坦白說,能夠以這種招降的方式接收整個大名府,讓宗相公實實在在的鬆了一口氣,這是最好的結果。
東京中樞重新建製還不到半年,底子是非常薄的。要是這大名府上下五萬士卒和那麽多的青壯一心想耗下去,真是一個大麻煩。
這畢竟是大宋的北京城,一座京都府的底蘊用得著多說?哪怕禦營大軍能硬攻下此城,也會耗去不知道多少元氣。
現在在沒有什麽內耗的情況下接收,對於光複整個河北都具備著無比重要的意義。
甚至於更直接的一點,原本東京中樞包括趙恆在內的主要戰略計劃就是要收複大名府的。
至於能不能去打真定或者太原,得看大名府收的是不是利索。
要是耗費太多力氣,那打真定也隻是想想罷了。
而現在,幾乎完整的無損消化了整個大名府的資源的話,是真的可以去打真定的!!
接收軍士,分而化之,挑選其中的一些精銳來建構了幾個統製部,大部分沒什麽修為或者一看就是濫竽充數的則造冊登記,進行軍屯安置。
還要送一部分軍士去東京,同時,東京城那邊也一直在源源不斷的接收從南京應天府逃散而來的軍士,也該派一批來大名府,作為攻略河北的重點。
而韓世忠一直想要帶兵去河東,乃至於從河中府開始北上光複河東的計劃也真正可以討論並且實現了,因為現在的兵力已經很充裕了。
另外對於明教如何處置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事情,不過這種事情也是有先例的……道君皇帝趙佶不就是道教教主嗎?
所以要把明教給正規化,同時也要對明教的整個教眾、教規、製度來進行更改,讓其化為道教或者佛教那樣正經的教派。
要摘除一些權力,賦予額外的功能。這方麵也是有先例可言的。
唐時佛門宗教勢力達到頂點,後來武宗滅佛,宣宗又重新敬佛,這一來一去就把佛門的各項規章給變得明確起來。
趙宋皇室尊崇道教,自宋真宗封禪之後,道教幾乎成了皇家私產,也是汲取了一些佛門的教訓,讓宗教隻是宗教,不再能夠對朝廷統治格局造成什麽影響。
當然,明教有其存在的特殊性,也是要特事特辦的。
大名府上空趙恆硬接三道天刑神雷,不僅沒有受傷,反而修為大漲,這個場麵是大名府上下都看在眼裏的!
而對於大名府的明教教眾來說,對於趙恆這位光明神主兼明教教主的身份絕對是非常虔誠……還用得著懷疑嗎?天上的神仙都承認了!
這方麵,隻要趙恆願意配合,明教的正規化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隻不過需要花點兒時間而已。
而這方麵,趙恆也沒有什麽拒絕的理由,他總不能再培養一個造反集團跟自己領著的朝堂對著幹吧?
……
事情很多,乃至於粗略的進行了一個大體的框架建構,再進行一場參謀部會議的話,已經是深夜四更天了……沒辦法,連趙恆都忙的腳不沾地。
不過明教聖女白蓮以及新確立的幾個統製官都額外加了“參知軍事”的頭銜……也就是可以作為參謀來軍議了,這也算是對於大名府義軍以及明教的一種承認。
不過這一次參謀部會議卻顯得有些沉悶,沒辦法,老實說白天大名府上空的那一幕確實太過於驚人,乃至於不少人看著趙恆的目光都多了許多的敬畏。
幾名統製官看著嶽飛的目光也很是驚奇!
而嶽飛自己則是一臉懵逼,他素來嚴謹,此時卻真的是對於這種目光感覺不適……他真不知道自己是勞什子金翅大鵬啊!
沒辦法,這個世界是真的有神仙的,而宗教、天神、降世之類的東西,也是真的會影響軍心民心的東西。
“嶽鵬舉真的是金翅大鵬降世?”連宗相公都忍不住問出了這個問題。
“當然,要不然我為啥來了東京後就去找他了,知道他是個有根腳的。”
趙恆喝了一杯酒,神色淡然,張口就來,“韓良臣本是監兵神君,宗相公你是東嶽大帝,解元、酈瓊、王善、辛奇道……則是九曜星君。”
“本座既然降世,氣運激發之下,中樞自然眾神匯聚,藏龍臥虎。天神降世多的是。”
“……”
聽到這話之後,眾人齊齊一呆,宗相公很快意識到這話恐怕是為了安定人心的……也就明白過來。
至於嶽飛、酈瓊這種文武雙全的,也稍稍明白了一些,至少白天天幕後方出現的那個黑影,其行為怎麽著都不像是個友善的。
不過是這位攝政王手段了得,扭轉局麵,乃至於收拾了人心而已。
至於韓世忠則有些半信半疑起來……他是監兵神君?話說迴來,監兵神君在天庭是個什麽官兒?
他對於這個還真不太了解!
當然,有不信的,有半信半疑的,自然也有真信了的。
像王善這個原本的河東巨盜聽到這話就眼前一亮,乃至於整張臉似乎都在發光!
原來俺王三郎也是個有根腳的?就是說嘛!不然怎麽能闖下一番局麵?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
金鱗本非池中物,一遭風雲即化龍嘛!
光明神主領攝政王這話一說出來,明顯讓眾多參謀及統製官們紛紛振奮,也少了那種莫名其妙的局促之意。
這話,至少是真的安了軍心的。
而氣氛恢複了振奮,那麽軍議自然能持續下去。有了大名府這麽一座京都府作為據點,便要對河北大地各處亂軍進行一波清理。
同時也要與東京方麵進行全麵的接駁,輸送一批官員過來,收攏周邊的民政軍事,讓河北盡快複原,乃至於讓大名府成為繼續北伐的根據地。
當然,大名府入手,也少不了對大軍來一波論功行賞和論罪刑罰。畢竟收大名府的時候雖然沒有經曆大戰,但是自從北上出兵之後,小戰也不少了。
自古以來,想要掌軍,最核心最重要的一條就要賞罰公正。軍隊對於賞罰的反應也是最現實最敏感的。
立了功要是沒有賞賜,誰特麽還願意立功?要知道,軍功可都是要拚命的!想讓士卒拚命,必須要給予相應的東西。
必須要讓每一個底層士卒都能夠最直觀的明白,敢拚命是真的會有迴報,而違背軍紀是真的要付出代價,這方麵經不得糊弄。
你糊弄士卒,士卒就會糊弄軍事。糊弄到最後,就是大宋一兩百萬軍兵被金國二十萬大軍給勢如破竹的輕易打崩打潰。
而占據了大名府後,下一步作戰計劃就是要將禦營大軍各個統製官們撒向河北北部,去清理那多如牛毛的義軍和亂軍。
招降、打壓、收攏,總歸要梳理一遍。甚至於,有可能直麵真定府金國駐軍的威脅,那就是真正的硬仗了。
這種時候,來一波賞罰也是能振奮軍心的。畢竟這個年頭,大家當兵是為了什麽?
還不是為了升官發財!用自己的一身武藝來搏個出身,最起碼可以多換點銅錢,讓家裏的日子過好點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