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裴徽對世家門閥的謀劃
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 作者:九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凡有任何一人膽敢肆意招惹我不良府與本帥,那麽本帥定然不會有絲毫猶豫或忌憚,必將傾盡全力,不顧一切後果地掀起一場堪稱瘋狂到極致的報複風暴!哪怕因此引發軒然大波,甚至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嚴重後果,本帥也在所不惜!”
“而如今,本帥早已深思熟慮,精心謀劃好了一切應對之策。天工美食樓所發行的報紙之上,將此次事件的來龍去脈毫無保留地披露給所有人知曉。”
“天工美食樓如今已如同雨後春筍般遍布了大唐的各個州、郡以及各縣。”
“其生意可謂是紅紅火火,每日裏賓客盈門,川流不息。”
“而其所發行的報紙,更是深受民眾喜愛,已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無論是街頭巷尾的販夫走卒,還是深宅大院中的達官貴人,都會時不時翻閱這份報紙,了解天下大事小情。”
“所以,可以想見,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則關於京兆杜氏挑釁我不良府並致使我方遭受重大損失的驚人消息,便會如以風馳電掣之勢迅速蔓延至大唐各地。”
“待到那時,整個天下的權貴階層、那些位高權重的朝廷大臣,還有那些曆史悠久、底蘊深厚的世家大族門閥,都將會對這件事情的真實情況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他們定會深知,正是那京兆杜氏不知天高地厚,率先挑起這場爭端,公然向我們不良府發起挑釁,完全不把本帥放在眼裏,導致我們不良府折損了將近五百名不良人!此等血海深仇,本帥豈能不報。”
“我不良府此次所遭受的損失可謂極其慘重,這對於本帥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因此,本帥此番已經不顧一切,甚至可以說是近乎瘋狂地展開了這場針對杜氏一族的報複行動。想必這樣的舉動,並不會讓其他權貴以及那些世家門閥感到太過突兀或是難以理解吧?”
“畢竟啊,世人皆知本帥乃是自小就被貴妃小姨和娘親寵溺著長大的,如今也不過才區區十六七歲罷了,妥妥的一個紈絝少年。像本帥這般年紀輕輕又備受寵愛之人,脾氣自然會比常人更大一些,做起事情來往往也不會去過多考慮後果,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
“總而言之呢,起碼在短期內,那些個世家門閥和權貴們應該還不至於一窩蜂似的聯合起來攻擊咱們不良府,從而與咱們結下深仇大恨。他們多少還是會有所顧忌的,畢竟誰都不想平白無故給自己招惹這麽一個強敵不是?”
“當然,本帥之所以如此果斷決絕地下定決心采取這次報複行動,其深層次的目的可遠遠不止於此!”
“首先一點,便是要通過此舉樹立起我不良府的絕對威望!要讓所有的權貴、世家門閥從今往後對我不良府心懷敬畏和忌憚之心,哪怕隻是動一動想要冒犯我們的念頭都不敢有,更別提敢對本帥有絲毫的不敬之意了。隻有做到這樣,才好方便本帥做一些大事。”
“其次,則是本帥有意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探查一下那些所謂的頂級世家門閥究竟有著怎樣強大的實力,以及他們一貫以來的行事作風和慣用手段到底如何。”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唯有摸清楚了對手的底細,日後咱們不良府世家門閥時方能更加遊刃有餘,立於不敗之地!”
“沒有人可以確切地知曉,經過太宗皇帝、武則天還有當今聖上一輪接一輪的沉重打擊和不斷削弱後,這些傳承久遠、底蘊深厚的世家門閥如今所保留下來的實力到底還剩下多少?”
“尤其是當他們遭遇到如此關乎整個家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那京兆聲名赫赫的杜氏一族最終將會做出何種應對之策。”
“本帥已經下定決心要借著這次難得一遇的絕佳時機,親自動手去揭開隱藏在背後的神秘麵紗,探尋出事情的真相!”
“畢竟,本帥日後想要推行實施的各項計劃,必然會與世世代代盤踞在各地、根基穩固如山的那些世家門閥產生正麵交鋒。”
“而且,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處於頂尖位置、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門閥世家。這樣的碰撞很可能會迅速升級,演變成為一場激烈無比的衝突對抗。”
裴徽一臉肅然,麵色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一般,他緩緩說完之後,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整理思緒,然後才接著解釋道:“所以,本帥必須要未雨綢繆,提前深入了解這些世家門閥背後真正隱藏著的深厚底蘊以及強大實力。”
裴徽微微眯起雙眼,目光中透露出一股睿智與堅毅,繼續言道:“除開上述兩個重要原因之外,本帥其實還有第三個目的。”
他略作沉吟,接著說道:“那便是借助此次行動所帶來的契機,成功收服兩人。”
一旁的李太白豎著耳朵傾聽了許久,內心深處已然被裴徽那宏大的布局、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深深震撼,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此時他見裴徽驟然收口,心中那份被勾起來的強烈好奇心按捺不住,連忙開口追問道:“不知大帥想要收服哪兩位大才之士?”
問完之後,他想起此前裴徽與楊南寧之間交談的那個場景,心中頓時有了答案,恍然大悟般又緊接著說道:“莫非大帥想要收服的其中一人,便是那位聲名在外的旅賁軍中郎將——楊南寧不成?”
聽到這話,裴徽嘴角微揚,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輕輕點頭道:“沒錯,其中一人正是楊南寧。”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李太白也跟著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原來如此。”
“說起來,我多年前曾經西行遊曆至河西一帶,倒是有幸聽聞過不少有關楊南寧在王忠嗣將軍麾下所立下的赫赫戰功之事。”
說起這些往事,李太白的眼中閃爍著欽佩之色。
他深知楊南寧絕非等閑之輩,此人或許不會做官,但在戰場上卻是勇猛善戰,堪稱戰場上的一把利劍。
接著,他又感慨萬分地繼續說道:“此子的確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將才,大帥若是能夠將這樣的人才招攬到麾下,想必定能為本帥的宏圖偉業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到此處,李太白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複雜的神情。
他一邊微笑著望向裴徽,一邊不吝讚美之詞地稱讚道:“想必以大帥的深謀遠慮和非凡魅力,想要收服這楊南寧應該並非難事吧。”
言語之中,滿是對裴徽的敬仰和信任。
裴徽微微一笑,那笑容之中帶著幾分謙遜之意,他擺了擺手,輕聲迴應道:“太白兄實在是過獎啦。”
接著,他微微眯起雙眼,目光變得深邃起來,緩聲道:“實際上,以太白兄之聰慧,想必早已洞察到,本帥現今正全力以赴、絞盡腦汁地思索著各種方法,以求不斷擴大自己所能夠掌控的軍隊規模與實力。”
……
……
“而如今,本帥早已深思熟慮,精心謀劃好了一切應對之策。天工美食樓所發行的報紙之上,將此次事件的來龍去脈毫無保留地披露給所有人知曉。”
“天工美食樓如今已如同雨後春筍般遍布了大唐的各個州、郡以及各縣。”
“其生意可謂是紅紅火火,每日裏賓客盈門,川流不息。”
“而其所發行的報紙,更是深受民眾喜愛,已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無論是街頭巷尾的販夫走卒,還是深宅大院中的達官貴人,都會時不時翻閱這份報紙,了解天下大事小情。”
“所以,可以想見,用不了多長時間,這則關於京兆杜氏挑釁我不良府並致使我方遭受重大損失的驚人消息,便會如以風馳電掣之勢迅速蔓延至大唐各地。”
“待到那時,整個天下的權貴階層、那些位高權重的朝廷大臣,還有那些曆史悠久、底蘊深厚的世家大族門閥,都將會對這件事情的真實情況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他們定會深知,正是那京兆杜氏不知天高地厚,率先挑起這場爭端,公然向我們不良府發起挑釁,完全不把本帥放在眼裏,導致我們不良府折損了將近五百名不良人!此等血海深仇,本帥豈能不報。”
“我不良府此次所遭受的損失可謂極其慘重,這對於本帥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因此,本帥此番已經不顧一切,甚至可以說是近乎瘋狂地展開了這場針對杜氏一族的報複行動。想必這樣的舉動,並不會讓其他權貴以及那些世家門閥感到太過突兀或是難以理解吧?”
“畢竟啊,世人皆知本帥乃是自小就被貴妃小姨和娘親寵溺著長大的,如今也不過才區區十六七歲罷了,妥妥的一個紈絝少年。像本帥這般年紀輕輕又備受寵愛之人,脾氣自然會比常人更大一些,做起事情來往往也不會去過多考慮後果,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
“總而言之呢,起碼在短期內,那些個世家門閥和權貴們應該還不至於一窩蜂似的聯合起來攻擊咱們不良府,從而與咱們結下深仇大恨。他們多少還是會有所顧忌的,畢竟誰都不想平白無故給自己招惹這麽一個強敵不是?”
“當然,本帥之所以如此果斷決絕地下定決心采取這次報複行動,其深層次的目的可遠遠不止於此!”
“首先一點,便是要通過此舉樹立起我不良府的絕對威望!要讓所有的權貴、世家門閥從今往後對我不良府心懷敬畏和忌憚之心,哪怕隻是動一動想要冒犯我們的念頭都不敢有,更別提敢對本帥有絲毫的不敬之意了。隻有做到這樣,才好方便本帥做一些大事。”
“其次,則是本帥有意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探查一下那些所謂的頂級世家門閥究竟有著怎樣強大的實力,以及他們一貫以來的行事作風和慣用手段到底如何。”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唯有摸清楚了對手的底細,日後咱們不良府世家門閥時方能更加遊刃有餘,立於不敗之地!”
“沒有人可以確切地知曉,經過太宗皇帝、武則天還有當今聖上一輪接一輪的沉重打擊和不斷削弱後,這些傳承久遠、底蘊深厚的世家門閥如今所保留下來的實力到底還剩下多少?”
“尤其是當他們遭遇到如此關乎整個家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那京兆聲名赫赫的杜氏一族最終將會做出何種應對之策。”
“本帥已經下定決心要借著這次難得一遇的絕佳時機,親自動手去揭開隱藏在背後的神秘麵紗,探尋出事情的真相!”
“畢竟,本帥日後想要推行實施的各項計劃,必然會與世世代代盤踞在各地、根基穩固如山的那些世家門閥產生正麵交鋒。”
“而且,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處於頂尖位置、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門閥世家。這樣的碰撞很可能會迅速升級,演變成為一場激烈無比的衝突對抗。”
裴徽一臉肅然,麵色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一般,他緩緩說完之後,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整理思緒,然後才接著解釋道:“所以,本帥必須要未雨綢繆,提前深入了解這些世家門閥背後真正隱藏著的深厚底蘊以及強大實力。”
裴徽微微眯起雙眼,目光中透露出一股睿智與堅毅,繼續言道:“除開上述兩個重要原因之外,本帥其實還有第三個目的。”
他略作沉吟,接著說道:“那便是借助此次行動所帶來的契機,成功收服兩人。”
一旁的李太白豎著耳朵傾聽了許久,內心深處已然被裴徽那宏大的布局、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深深震撼,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此時他見裴徽驟然收口,心中那份被勾起來的強烈好奇心按捺不住,連忙開口追問道:“不知大帥想要收服哪兩位大才之士?”
問完之後,他想起此前裴徽與楊南寧之間交談的那個場景,心中頓時有了答案,恍然大悟般又緊接著說道:“莫非大帥想要收服的其中一人,便是那位聲名在外的旅賁軍中郎將——楊南寧不成?”
聽到這話,裴徽嘴角微揚,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輕輕點頭道:“沒錯,其中一人正是楊南寧。”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李太白也跟著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原來如此。”
“說起來,我多年前曾經西行遊曆至河西一帶,倒是有幸聽聞過不少有關楊南寧在王忠嗣將軍麾下所立下的赫赫戰功之事。”
說起這些往事,李太白的眼中閃爍著欽佩之色。
他深知楊南寧絕非等閑之輩,此人或許不會做官,但在戰場上卻是勇猛善戰,堪稱戰場上的一把利劍。
接著,他又感慨萬分地繼續說道:“此子的確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將才,大帥若是能夠將這樣的人才招攬到麾下,想必定能為本帥的宏圖偉業再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到此處,李太白的臉上浮現出一絲複雜的神情。
他一邊微笑著望向裴徽,一邊不吝讚美之詞地稱讚道:“想必以大帥的深謀遠慮和非凡魅力,想要收服這楊南寧應該並非難事吧。”
言語之中,滿是對裴徽的敬仰和信任。
裴徽微微一笑,那笑容之中帶著幾分謙遜之意,他擺了擺手,輕聲迴應道:“太白兄實在是過獎啦。”
接著,他微微眯起雙眼,目光變得深邃起來,緩聲道:“實際上,以太白兄之聰慧,想必早已洞察到,本帥現今正全力以赴、絞盡腦汁地思索著各種方法,以求不斷擴大自己所能夠掌控的軍隊規模與實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