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場上的兩人正在較勁。


    袁靈惠一個箭步上前,雙掌直逼平安麵門,平安身形一閃,側身避開,身子半蹲,提腳來了一個掃堂腿,袁靈惠輕盈地躍起,跳出圈外。嬌聲道:“你掃不到我!哈哈!”


    兩人你來我往,兩邊的拉拉隊不停地呐喊,為二人加油。


    “這孩子,”舜華低聲責備道,“也不知道謙讓謙讓,她是在與皇帝過招呢。”


    張薔撇撇嘴,傲嬌地說:“我兒子不用!”


    說話間,平安瞅準時機,一個擒拿將袁靈惠製住,兩人扭在一起,如兩頭頂在一起的小牛犢,袁靈惠提腳去拌平安,卻因為重心不穩,差點摔倒,平安一把拉起她,扶她站好,然後跳出圈外,拱手說道:“袁小姐,你贏了!”


    袁靈惠撅起小嘴,不滿地說:“你沒盡力!我不要你讓,再來……”


    說著,擺開架式,還要重新來過,她表姐王瑾忙上前拉著她,低聲道:“他是皇帝,意思意思就得了,你得給他留點麵子。”


    平安這邊,張世澤四人不服氣,張世澤挽起袖子就要上前,平安拉住他:“她是客人,你跟一個女孩子爭什麽輸贏?”


    平安朝懷寧公主點點頭,懷寧上前,一手拉著王瑾,一手拉著袁靈惠,對二人道:“看這一頭的汗,去廊簷下歇歇,讓她們打打扇。”


    拉著姐妹兩人的手,走到廊下來,給張薔和舜華行過禮,就被宮女們簇擁著,到旁邊飲茶去了。


    三人在廊下坐定,宮女太監們上茶的上茶,打扇的打扇,爭相上前,在兩位太後麵前掙個表現。


    平安衝王子義招招手:“王三公子,咱們聽你講南洋見聞去!”


    要不是母後讓他招待客人,他才不願意跟女孩子動手呢,他最感興趣的,是聽王三公子講南洋的各種見聞,聽那些與大明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孩子們散場,舜華才上前拜見張嫣和幾位太妃,她進宮之時,已經往各宮送過重禮,有南洋公司生產的,一人高的穿衣鏡,照得人纖毫畢現;有鑲嵌著貝殼的沉香木梳妝盒,裏麵裝滿了珍珠、寶石打造的精美飾品。


    亮瞎了太後、太妃們的眼睛。


    此時見到這位大方的王夫人,太妃們都熱情得不得了,懿安太後張嫣,還特意賜座,讓她坐在客位。


    懷寧公主的生母李太妃,熱情地說:“王夫人送我們懷寧的那個水晶簾子,孩子喜歡得不得了,當天就掛上了,還說要當麵向夫人道謝呢……這孩子,又貪玩去了……”


    所謂水晶簾子,就是彩色玻璃珠子穿成的門簾,南洋公司出口歐洲的產品,在大明頂級富豪圈子裏,賣得極貴。


    大明災害連連,張薔不讓南洋公司的奢侈品進來。


    “今年隻給公主帶了一件迴來,太妃要是喜歡,下次給大家都帶一件。”舜華大方地說。


    “哎喲,”李太妃誇張地拍手道,“不成不成,這豈不成了本宮張口,向王夫人要東西了麽?”


    舜華笑得大眼彎彎:“隻要太妃喜歡就好。”


    一向不愛出風頭的段太妃,拿眼睛瞟向廊簷下,正在與平安幾人聊得火熱的王子義,若有所指地道:“喜歡喜歡,南洋來的我們都喜歡,懷寧公主最喜歡了。”


    張薔聽了,也不由得望向懷寧公主,愰然問道:“懷寧快及笄了吧?”


    張嫣道:“她比平安大八個月,明年正月十五就成人了,到時候,給咱們懷寧辦一個熱熱鬧鬧的及笄禮。”


    段太妃道:“兩位太後啊,及笄禮倒是其次,為懷寧選一位稱心如意的駙馬,才是最最緊要的事……”


    張薔明白了,李太妃今日挑起話頭,是在提醒她,要給選婿了,於是道:“這有何難?明春的會試,咱們到榜下捉婿去,懷寧看上哪個,就選哪個做附馬!”


    雖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朱元璋為了防止外戚專權,所選的妃嬪和駙馬,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特別是附馬,與公主成親以後,不能做官,如果是讀書人的話,一輩子就那樣了,最可笑的是,附馬要與公主親熱,還得經過管事嬤嬤的同意,百姓人家,誰家夫妻親熱,還要打報告啊?


    朱元璋這個奇葩規定,不知是在保護公主還是在傷害公主……所以,一般有誌於仕途的有為青年,是不屑於做皇家女婿的。


    聽段太妃的口氣,李太妃這是看上王家小子王子義了?張薔望了舜華一眼,見她正一臉微笑地聽著大家的發言,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


    李太妃笑著對張薔道:“裕安太後,您瞧這袁姑娘,活潑伶俐,更難得與懷寧聊得來,不如留在宮中,與懷寧做個伴吧。”


    張嫣也附和道:“本宮看王瑾姑娘,端莊嫻靜,也是難得的好姑娘,一同留下吧。”


    要是給平安選後,李太妃看中袁靈惠心思單純,張嫣卻喜歡端莊嫻靜的王瑾。


    張薔心中無奈,隻得笑著迴應:“本宮也喜歡這仨孩子,要留人在宮裏玩,也要他們答應才行啊,誰家孩子不是爹娘的心頭肉?離開久了,誰舍得?”


    懿安太後張嫣卻接過話茬:“妹妹說得有理,平安明年十五了,也到了考慮終身大事的時候了。可憐他爹就他一根獨苗,早日成親,也好早日為皇家開枝散葉。”


    張薔微微皺眉:“姐姐,平安才多大?這立後之事,著實太早了些。”


    張嫣輕輕搖頭,語重心長地說:“妹妹,皇家子嗣關乎國本,早做打算,才能避免日後諸多麻煩。再者,挑選一位賢良淑德的皇後,也能助平安一臂之力。”


    舜華在一旁聽著,心裏跟明鏡似,她帶著三個孩子迴來,是希望他們與平安保持良好的朋友關係,讓南洋諸島,與大明內地保持良好的關係,南洋的外貿,需要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藥品。


    大明內地,需要用外貿拉動南方的經濟,需要商業稅來彌補農業稅的損失,需要南洋的糧食來度過目前的危機。


    但她不願意讓自家女兒或是侄女兒,成為紫禁城這座籠子裏的金絲雀,更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女人共侍一夫。


    懿安太後和太妃們,顯然想多了。


    這時,懷寧公主走了過來,笑著對張薔說:“母後,靈惠妹妹和瑾妹妹都很好呢,懷寧想留她們在宮裏多住些日子,還望母後成全。”


    張薔看著懷寧公主,心中明白,這孩子是得了李太妃的叮囑,在一旁幫腔呢,她溫和地笑道:“懷寧問過兩位妹妹了麽?要她們同意才好。”


    舜華趕忙婉拒道:“孩子們不懂規矩,恐衝撞了貴人,還是跟民婦迴阜財坊住吧,公主若是想她們了,民婦再帶她們來找公主玩,可好?”


    張薔立即就明白了舜華的態度,她若有所思地轉了話題:“本宮記得,你是萬曆爺親封的瑞昌縣主,怎麽自稱起‘民婦’來了?”


    張嫣和幾位太妃的注意力,果然被轉移,張嫣瞪著美麗的杏眼,驚訝地問:“哎呀,真的?”


    張薔說:“可不是真的?她向朝廷進獻了一種飛梭織布機,一個時辰能織兩匹布,所以萬曆爺特封她為瑞昌縣主,而且是有食邑的。”


    眾人的話題,果然轉到了飛梭織布機上來,張薔思慮:太妃們待在宮裏太閑,紅薯騰也吃膩了,是時候給她們找點其他事做,讓她們去織布行不行呢?


    當天下午,舜華還是帶著三個孩子出宮去了。


    晚上,張嫣難得地請張薔到慈慶宮飲茶,正正經經地與她聊起平安的婚事來:“平安也不小了,明年春天開始采選秀女,到最後選定,前後也得花上一年的功夫,本宮看,那王家小姐就不錯,一雙大眼睛,跟她娘一樣靈動,是個聰明靈秀的孩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