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徐光啟故地重遊
半個月後,劉真帶著資料和人員,迴到北京,一同帶迴來的,還有一批石棉繩。
張薔知道製造蒸汽機的瓶頸,是密封材料後,就決定先用石棉繩,工部立即在全國懸賞,尋找石棉礦和能提煉石棉紗的工匠。
最後,在四川行都司越巂(越西)衛邛部州,一個大山裏找到這種礦石,張薔一看這個地方,忍不住拍了拍腦袋,這不就是後世的石棉縣?沒想到石棉縣名是這樣來的。
此時的石棉縣,還是一片荒山野嶺,有夷人(彝族)在高山上居住,工部立即派人趕赴四川,去與夷人首領交涉,準備將他們遷移到其他地方去。
誰知夷人根本不聽,誓死扞衛自己的家園,持刀與官軍對抗。
奢這之亂的首領奢崇明和安邦彥,都是彝族首領,四川地方三司,不願意再激起民亂,上書朝廷,要求暫停對石棉礦的開采,等地方地府與夷人溝通好後,采礦隊再進駐。
張薔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激化民族矛盾,隻好暫停項目,等待四川那邊的消息。
所以,袁秉良送迴來的這些石棉繩,幫了張薔的大忙。
當即就將石棉繩和十三名技術人員,送到兵工廠,讓他們參與蒸汽機的製造。
還有六大箱資料,她打開箱子,見都是分類整理好,而且按時間順序,從萬曆二十八年,到萬曆四十七的原始資料,標注得清清楚楚,萬曆四十八年到開平七年這十五六年的資料,卻是缺失的。
南洋公司對大明,到底還是有所保留,幸好舜華與她來自同一個時空,幸好舜華是她閨蜜,否則,她連這些資料也得不到。
果然求人不如求己,張薔決定重建皇家科學院,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大明缺失的十五年,她要追迴來。
七月初九這日,張薔帶著天子平安,巡視西山的皇家科學院舊址,燕京大學山長徐光啟,城投集團總經理劉鳴謙,還有剛從河南孟津渡迴京的方以智,也陪同前來。
乾清宮大總管張泉,管理著太後和天子名下的皇家資產,也隨同前來。他騎在馬上,不停地擦著腦門上的汗,在他的資產列表上,根本沒有這一處溫泉皇莊!
太後突然通知他,他連查資料的功夫也沒有,隻得跟著來現場查看情況。
隨從中,最百感交集的,是徐光啟,他想起了在山腳下的田地裏,試種紅薯的場景,那時候他很年輕,萬曆皇帝在地頭,還品嚐過他種的紅薯。那時他還是一位舉人,就已經簡在帝心。
他想起了他的師弟,那位少年進士,皇家科學院的小院長,是何等的驚才絕豔,隻可惜被迫流亡海外。
這些年為了不拖累他,竟是連一封信也沒給他寫過,現在舊地重遊,觸景生情,教他如何不激動?
隻是,來到山腳下,情形卻完全不同,山下的莊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有的地塊種著莊稼,有的地塊栽著花草,還有的地塊種植果樹,還有的,索性丟了荒……
這是什麽情況?餘光啟不敢出聲,他望向大總管張泉,用眼神詢問道:什麽情況?
張泉搖頭:咱家不知啊……
張薔望著零亂的田地,皺了皺眉頭,她也不記得皇家有這樣一處別院,定是哪裏出了岔子,她決定看看再說。
徐光啟看到,原來高大雄偉的山門,被撤得連影子都不見,那山門上,鑲嵌著一塊萬曆帝親書的“大明皇家科學院”的匾額,現在也不知去向。
上山的山路,意是三合土路,三合土是僅次於水泥的一種粘合劑,沒想到皇家科學院早就用來鋪路了。
山上的各處院子,被建了圍牆圍起來,各自為政,風格不同,一看就不是一家人的,院子都關著門,估計是被當做度假的別院,平日裏少有人居住。
張薔的臉色越來越黑,小皇帝的臉色卻越來越冷,他對張泉道:“張伴伴,迴去查一查,這些院子裏住的,都是些什麽人?”
張泉趕忙躬身答應,他解釋道:“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皇家資產裏,竟沒有這處別院的資料,咱家迴去就查!”
見太後和天子都不高興,劉鳴謙和方以智,都嚇得不敢出聲,也不知道太後今日叫他們前來,是什麽意思,隻好默不作聲地跟在後麵。
徐光啟為了緩和氣氛,上前提議道:“太後、陛下,山那邊有一個湖,是為水力紡織廠修建的,太後和陛下可以去那邊看看……”
“水力紡織廠?”張薔卻沒聽舜華提起過,她好奇地問,“這何建在這裏?”
徐光啟也不知道具體情況,隻知道:“水力大紡車和水力織布機,是袁小姐獻給萬曆帝的,她因此功,被封瑞昌縣主,她弟弟——就是皇家科學院的院長袁秉辰,就在山那邊建了一座紡織廠,用來研究毛紡織工藝。”
舜華有這麽大方?張薔表示懷疑,能將聚寶盆一樣的紡織機械,獻給朝廷?異地而處,自己也未必做得到。
而且,舜華這次迴來,也沒有跟她談到水力大紡車和水力織布機,也許南洋公司已經用上了蒸汽紡織機械,水力機械顯得就沒那麽重要發?
說話間轉過山坡,卻見一道山門攔在路中間,門額上寫著“淩波別院”幾個大字。
“咦,連湖麵也被占去了?”徐光啟驚訝地嘀咕道,不明所以。
山路雖然被堵,山下的人工湖卻出現在眾人眼前,上千畝寬闊的湖麵,波光閃閃,有水鳥在湖麵上遊弋,湖邊長滿了蘆葦,鬱鬱蔥蔥地隨風搖擺。
見眾人停在路上,從山門裏衝出兩個下人,氣勢洶洶地嗬斥道:“這裏是私家別院,不接待外人,請速速離開!”
張泉還沒有出聲,跟在眾人身後的禦林軍統領郭培民,一個箭步跨過去,大聲斥責道:“瞎了你的狗眼,這是……”
方正化連忙上前扯了扯他的衣袖,他立即迴過意來,不能暴露太後和天子的行蹤,於是他指著徐光啟道:“這是大明禮部侍郎,燕京大學山長徐光啟徐大人,就是你家主人見了,也得躬身行禮,爾等豈敢無禮?”
誰知那下人絲毫不懼,冷笑道:“哼,誰先行禮還說不定呢,趕快走吧,這裏這接待外人,既是官府的人,咱們也不計較了。”
徐光啟也毛了,上前質問道:“爾等準備如何計較?”
那人還要頂嘴,另一人拉住他,對著徐光啟陪笑道:“大人息怒,實在是今日主人不在,不能接待大人,小的們職責所在,還請大人放過小人……”
“走吧。”張薔冷冷地說完,拉著平安的手,轉身向山下走去。
張泉緊跟其後,心中忐忑不安,他從未想過,自己管理的皇家資產中,竟會有如此大的遺漏。他決定迴去就查,到底是誰將這麽大一座皇家別院,給瓜分成這樣的?
半個月後,劉真帶著資料和人員,迴到北京,一同帶迴來的,還有一批石棉繩。
張薔知道製造蒸汽機的瓶頸,是密封材料後,就決定先用石棉繩,工部立即在全國懸賞,尋找石棉礦和能提煉石棉紗的工匠。
最後,在四川行都司越巂(越西)衛邛部州,一個大山裏找到這種礦石,張薔一看這個地方,忍不住拍了拍腦袋,這不就是後世的石棉縣?沒想到石棉縣名是這樣來的。
此時的石棉縣,還是一片荒山野嶺,有夷人(彝族)在高山上居住,工部立即派人趕赴四川,去與夷人首領交涉,準備將他們遷移到其他地方去。
誰知夷人根本不聽,誓死扞衛自己的家園,持刀與官軍對抗。
奢這之亂的首領奢崇明和安邦彥,都是彝族首領,四川地方三司,不願意再激起民亂,上書朝廷,要求暫停對石棉礦的開采,等地方地府與夷人溝通好後,采礦隊再進駐。
張薔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激化民族矛盾,隻好暫停項目,等待四川那邊的消息。
所以,袁秉良送迴來的這些石棉繩,幫了張薔的大忙。
當即就將石棉繩和十三名技術人員,送到兵工廠,讓他們參與蒸汽機的製造。
還有六大箱資料,她打開箱子,見都是分類整理好,而且按時間順序,從萬曆二十八年,到萬曆四十七的原始資料,標注得清清楚楚,萬曆四十八年到開平七年這十五六年的資料,卻是缺失的。
南洋公司對大明,到底還是有所保留,幸好舜華與她來自同一個時空,幸好舜華是她閨蜜,否則,她連這些資料也得不到。
果然求人不如求己,張薔決定重建皇家科學院,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大明缺失的十五年,她要追迴來。
七月初九這日,張薔帶著天子平安,巡視西山的皇家科學院舊址,燕京大學山長徐光啟,城投集團總經理劉鳴謙,還有剛從河南孟津渡迴京的方以智,也陪同前來。
乾清宮大總管張泉,管理著太後和天子名下的皇家資產,也隨同前來。他騎在馬上,不停地擦著腦門上的汗,在他的資產列表上,根本沒有這一處溫泉皇莊!
太後突然通知他,他連查資料的功夫也沒有,隻得跟著來現場查看情況。
隨從中,最百感交集的,是徐光啟,他想起了在山腳下的田地裏,試種紅薯的場景,那時候他很年輕,萬曆皇帝在地頭,還品嚐過他種的紅薯。那時他還是一位舉人,就已經簡在帝心。
他想起了他的師弟,那位少年進士,皇家科學院的小院長,是何等的驚才絕豔,隻可惜被迫流亡海外。
這些年為了不拖累他,竟是連一封信也沒給他寫過,現在舊地重遊,觸景生情,教他如何不激動?
隻是,來到山腳下,情形卻完全不同,山下的莊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有的地塊種著莊稼,有的地塊栽著花草,還有的地塊種植果樹,還有的,索性丟了荒……
這是什麽情況?餘光啟不敢出聲,他望向大總管張泉,用眼神詢問道:什麽情況?
張泉搖頭:咱家不知啊……
張薔望著零亂的田地,皺了皺眉頭,她也不記得皇家有這樣一處別院,定是哪裏出了岔子,她決定看看再說。
徐光啟看到,原來高大雄偉的山門,被撤得連影子都不見,那山門上,鑲嵌著一塊萬曆帝親書的“大明皇家科學院”的匾額,現在也不知去向。
上山的山路,意是三合土路,三合土是僅次於水泥的一種粘合劑,沒想到皇家科學院早就用來鋪路了。
山上的各處院子,被建了圍牆圍起來,各自為政,風格不同,一看就不是一家人的,院子都關著門,估計是被當做度假的別院,平日裏少有人居住。
張薔的臉色越來越黑,小皇帝的臉色卻越來越冷,他對張泉道:“張伴伴,迴去查一查,這些院子裏住的,都是些什麽人?”
張泉趕忙躬身答應,他解釋道:“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皇家資產裏,竟沒有這處別院的資料,咱家迴去就查!”
見太後和天子都不高興,劉鳴謙和方以智,都嚇得不敢出聲,也不知道太後今日叫他們前來,是什麽意思,隻好默不作聲地跟在後麵。
徐光啟為了緩和氣氛,上前提議道:“太後、陛下,山那邊有一個湖,是為水力紡織廠修建的,太後和陛下可以去那邊看看……”
“水力紡織廠?”張薔卻沒聽舜華提起過,她好奇地問,“這何建在這裏?”
徐光啟也不知道具體情況,隻知道:“水力大紡車和水力織布機,是袁小姐獻給萬曆帝的,她因此功,被封瑞昌縣主,她弟弟——就是皇家科學院的院長袁秉辰,就在山那邊建了一座紡織廠,用來研究毛紡織工藝。”
舜華有這麽大方?張薔表示懷疑,能將聚寶盆一樣的紡織機械,獻給朝廷?異地而處,自己也未必做得到。
而且,舜華這次迴來,也沒有跟她談到水力大紡車和水力織布機,也許南洋公司已經用上了蒸汽紡織機械,水力機械顯得就沒那麽重要發?
說話間轉過山坡,卻見一道山門攔在路中間,門額上寫著“淩波別院”幾個大字。
“咦,連湖麵也被占去了?”徐光啟驚訝地嘀咕道,不明所以。
山路雖然被堵,山下的人工湖卻出現在眾人眼前,上千畝寬闊的湖麵,波光閃閃,有水鳥在湖麵上遊弋,湖邊長滿了蘆葦,鬱鬱蔥蔥地隨風搖擺。
見眾人停在路上,從山門裏衝出兩個下人,氣勢洶洶地嗬斥道:“這裏是私家別院,不接待外人,請速速離開!”
張泉還沒有出聲,跟在眾人身後的禦林軍統領郭培民,一個箭步跨過去,大聲斥責道:“瞎了你的狗眼,這是……”
方正化連忙上前扯了扯他的衣袖,他立即迴過意來,不能暴露太後和天子的行蹤,於是他指著徐光啟道:“這是大明禮部侍郎,燕京大學山長徐光啟徐大人,就是你家主人見了,也得躬身行禮,爾等豈敢無禮?”
誰知那下人絲毫不懼,冷笑道:“哼,誰先行禮還說不定呢,趕快走吧,這裏這接待外人,既是官府的人,咱們也不計較了。”
徐光啟也毛了,上前質問道:“爾等準備如何計較?”
那人還要頂嘴,另一人拉住他,對著徐光啟陪笑道:“大人息怒,實在是今日主人不在,不能接待大人,小的們職責所在,還請大人放過小人……”
“走吧。”張薔冷冷地說完,拉著平安的手,轉身向山下走去。
張泉緊跟其後,心中忐忑不安,他從未想過,自己管理的皇家資產中,竟會有如此大的遺漏。他決定迴去就查,到底是誰將這麽大一座皇家別院,給瓜分成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