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寧安如夢(77)
綜影視:從美過白月光的替身開始 作者:什錦果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邊關與金陵同時起兵的消息迅速傳入了大乾的朝堂之上。
沈琅背靠龍椅虛弱的坐在那裏,深陷的眼眶證明他昨晚一定沒有睡個好覺,刑部尚書顧春芳也是獨木難支。
敢於直言的學生張遮被平南王給擄去,至今下落不明;
謝危雖然行事詭譎,讓人看不出他在想什麽,可他與薛遠一向不對付。
如今這些人不在,朝堂上一時間都是支持薛遠帶兵前去清剿叛逆的聲音。
可是看著薛遠對兵權虎視眈眈的樣子,沈琅拚命忍著才壓製住口中爆發出來的猛烈咳嗽。
“事已至此,為了盡快平息戰亂,那就由定國公薛遠率領一半的燕家軍去邊境,再讓勇毅侯世子燕臨帶著另一半軍隊迎戰平南王。”
“顧尚書去調動各地的守備軍,讓他們趕來勤王,絕不能讓那些叛逆打到京城裏來。”
薛遠低頭應是。
皇帝對他的防備如此深重,為了製衡薛家,寧願再次啟用已經被打壓下去的燕氏,他也該為自家的未來做好準備。
散朝之後,沈琅來到了這段時間經常駕臨的景玥殿,薛姝滿臉溫柔的伺候起皇帝喝藥。
隻是看著碗裏黑漆漆的苦藥,沈琅突然想起一件事來。
“現在為朕開藥的還是長公主身邊的那個醫女嗎?”
薛姝臉上飛快的閃過一抹不自然的笑容,“為皇上看病的太臣一直是皇上的心腹,臣妾也不知道有沒有換人呢?”
沈琅放下手中的藥碗,叫來貼身伺候的太監。
“去把太醫院的院正給叫過來,朕這段時間總覺得身體越來越不舒服,那個醫女是從民間來的,朕實在是不應該太信任她。”
薛姝坐在那裏沒有插話,隻是貼心的用手帕為他擦汗,對於皇帝突然要換太醫的事也能猜出幾分理由。
樂陽長公主在邊境起兵的消息已經傳得朝野盡知了,她安排的醫女,誰知道有沒有暗中謀害皇帝?
而且這樣一來就給了薛姝一個好機會,原來的大夫是皇帝用慣了的,難以收買,她也怕自己貿然動手、打草驚蛇。
可現在皇帝病得稀裏糊塗的,還要急著換人,不就是平白給人鑽空子的機會嗎?
等皇帝由太醫院院正重新把脈開藥,一番折騰之後就沉沉的睡了過去。
恰好此時,薛姝派去盯著寧安宮的人也匯報了一個消息:皇後請自己在宮外的娘家人偷偷的尋找接生嬤嬤和奶娘,對於宮中安排的人則是多有防備。
薛姝簡直開心的要笑出聲來。
外有叛軍,加上皇帝病重,皇後即將臨盆,自己又是協理六宮的賢妃娘娘。
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突然之間全都湊齊了,看來老天爺也站在了她這邊。
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她的肚子還是平平無奇,沒有一點懷孕的跡象。
虧得她在自己的寢殿裏點了暖香,勾的沈琅流連忘返。
奈何沈琅的身體似乎真的到達了極限,任誰都能看出他的虛弱,終究還是沒能讓薛姝懷上皇子。
宮外戰事膠著,皇帝心急卻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時間很快就到了皇後生產的日子,往日平靜的寧安宮突然就變得喧鬧起來。
宮人仆婦們進進出出的燒水備藥,幾個看起來經驗豐富的嬤嬤嚴陣以待。
隻聽到產房裏不時的傳出來痛苦的唿聲,還有宮女在鼓勵皇後用力。
沈琅坐在太監搬來的椅子上,一坐就是幾個時辰,隨著天色逐漸變得昏暗,皇後原本還算有力的聲音也開始變得微弱起來。
薛姝滿臉虔誠的向上天祈禱,“請求漫天神佛賜予大乾一位皇子,臣妾願去寺廟鑄金身為皇上和皇子祈福。”
看著她如此誠心的模樣,沈琅臉上總算有了些笑意。
一天一夜的時間過去之後,產房裏終於傳來了微不可聞的嬰兒啼哭之聲,抱著繈褓出來的接生嬤嬤臉上沒有皇帝期待的喜色。
她顫顫巍巍的說道:“啟稟皇上,皇後娘娘難產,以至於小皇子在胎中憋了很久,奴婢等已經盡力了。”
薛姝聽了,眼裏的歡喜幾乎快要藏不住,隻是沈琅的精力都放在眼前的小皇子身上,所以沒有看到。
產房裏還能聽到有宮人試圖讓皇後清醒過來,但是情況毫無起色。
沈琅懷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揭開了嬰兒的繈褓,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張青紫的麵孔。
即便是他這個不通醫術之人也能看出來,這個孩子先天不足,恐怕是很難養大了。
半晌沒有聽到皇帝的迴應,接生嬤嬤滿臉惶恐的跪了下來,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薛姝伸手去扶皇帝,想要勸說兩句,卻見沈琅額頭青筋暴起,一口鮮血噴出來就暈了過去。
這下沒人再追究接生嬤嬤辦事不力的問題,所有人都忙著去看皇帝。
幫著接生的太醫急急忙忙的被拽過來為皇帝把脈,剛搭上脈,汗水就從臉上流了下來,穩健的雙手也開始發抖。
“皇上氣急攻心,傷及肺腑,恐怕要不好啊!”
一番話說的在場之人都慌了,正在眾人都手足無措的時候,薛姝站了出來,有條不紊的發出指令。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將新生的小皇子抱到自己的寢宮照顧。
宮人們看著眼前這個地位最高的妃子,下意識的就聽她的話開始動作起來。
而幾隻鴿子趁著一片混亂飛上天空,在無人關注的時候向著不同的方向疾馳而去。
泰安殿裏,早已不似往日那般熱鬧,太後獨自一人坐在窗邊的榻上,目光遙遙的望向寧安宮的方向。
一個小太監疾步走了進來,“太後娘娘,皇後娘娘生了,是一個小皇子,但是皇後難產,皇上吐血昏迷了。”
在聽到最後一句話之前,太後雖然有點感慨,卻也還是高興的。
隻是在聽到皇帝昏迷不醒的消息之後,太後激動的從榻上站起身來,激動的連番追問皇帝情況如何。
小太監支支吾吾的,隻說自己不是近身伺候的人,所以很多消息打探不到。
沈琅背靠龍椅虛弱的坐在那裏,深陷的眼眶證明他昨晚一定沒有睡個好覺,刑部尚書顧春芳也是獨木難支。
敢於直言的學生張遮被平南王給擄去,至今下落不明;
謝危雖然行事詭譎,讓人看不出他在想什麽,可他與薛遠一向不對付。
如今這些人不在,朝堂上一時間都是支持薛遠帶兵前去清剿叛逆的聲音。
可是看著薛遠對兵權虎視眈眈的樣子,沈琅拚命忍著才壓製住口中爆發出來的猛烈咳嗽。
“事已至此,為了盡快平息戰亂,那就由定國公薛遠率領一半的燕家軍去邊境,再讓勇毅侯世子燕臨帶著另一半軍隊迎戰平南王。”
“顧尚書去調動各地的守備軍,讓他們趕來勤王,絕不能讓那些叛逆打到京城裏來。”
薛遠低頭應是。
皇帝對他的防備如此深重,為了製衡薛家,寧願再次啟用已經被打壓下去的燕氏,他也該為自家的未來做好準備。
散朝之後,沈琅來到了這段時間經常駕臨的景玥殿,薛姝滿臉溫柔的伺候起皇帝喝藥。
隻是看著碗裏黑漆漆的苦藥,沈琅突然想起一件事來。
“現在為朕開藥的還是長公主身邊的那個醫女嗎?”
薛姝臉上飛快的閃過一抹不自然的笑容,“為皇上看病的太臣一直是皇上的心腹,臣妾也不知道有沒有換人呢?”
沈琅放下手中的藥碗,叫來貼身伺候的太監。
“去把太醫院的院正給叫過來,朕這段時間總覺得身體越來越不舒服,那個醫女是從民間來的,朕實在是不應該太信任她。”
薛姝坐在那裏沒有插話,隻是貼心的用手帕為他擦汗,對於皇帝突然要換太醫的事也能猜出幾分理由。
樂陽長公主在邊境起兵的消息已經傳得朝野盡知了,她安排的醫女,誰知道有沒有暗中謀害皇帝?
而且這樣一來就給了薛姝一個好機會,原來的大夫是皇帝用慣了的,難以收買,她也怕自己貿然動手、打草驚蛇。
可現在皇帝病得稀裏糊塗的,還要急著換人,不就是平白給人鑽空子的機會嗎?
等皇帝由太醫院院正重新把脈開藥,一番折騰之後就沉沉的睡了過去。
恰好此時,薛姝派去盯著寧安宮的人也匯報了一個消息:皇後請自己在宮外的娘家人偷偷的尋找接生嬤嬤和奶娘,對於宮中安排的人則是多有防備。
薛姝簡直開心的要笑出聲來。
外有叛軍,加上皇帝病重,皇後即將臨盆,自己又是協理六宮的賢妃娘娘。
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突然之間全都湊齊了,看來老天爺也站在了她這邊。
唯一有點可惜的是:她的肚子還是平平無奇,沒有一點懷孕的跡象。
虧得她在自己的寢殿裏點了暖香,勾的沈琅流連忘返。
奈何沈琅的身體似乎真的到達了極限,任誰都能看出他的虛弱,終究還是沒能讓薛姝懷上皇子。
宮外戰事膠著,皇帝心急卻沒有什麽更好的辦法。
時間很快就到了皇後生產的日子,往日平靜的寧安宮突然就變得喧鬧起來。
宮人仆婦們進進出出的燒水備藥,幾個看起來經驗豐富的嬤嬤嚴陣以待。
隻聽到產房裏不時的傳出來痛苦的唿聲,還有宮女在鼓勵皇後用力。
沈琅坐在太監搬來的椅子上,一坐就是幾個時辰,隨著天色逐漸變得昏暗,皇後原本還算有力的聲音也開始變得微弱起來。
薛姝滿臉虔誠的向上天祈禱,“請求漫天神佛賜予大乾一位皇子,臣妾願去寺廟鑄金身為皇上和皇子祈福。”
看著她如此誠心的模樣,沈琅臉上總算有了些笑意。
一天一夜的時間過去之後,產房裏終於傳來了微不可聞的嬰兒啼哭之聲,抱著繈褓出來的接生嬤嬤臉上沒有皇帝期待的喜色。
她顫顫巍巍的說道:“啟稟皇上,皇後娘娘難產,以至於小皇子在胎中憋了很久,奴婢等已經盡力了。”
薛姝聽了,眼裏的歡喜幾乎快要藏不住,隻是沈琅的精力都放在眼前的小皇子身上,所以沒有看到。
產房裏還能聽到有宮人試圖讓皇後清醒過來,但是情況毫無起色。
沈琅懷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揭開了嬰兒的繈褓,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張青紫的麵孔。
即便是他這個不通醫術之人也能看出來,這個孩子先天不足,恐怕是很難養大了。
半晌沒有聽到皇帝的迴應,接生嬤嬤滿臉惶恐的跪了下來,等待著命運的審判。
薛姝伸手去扶皇帝,想要勸說兩句,卻見沈琅額頭青筋暴起,一口鮮血噴出來就暈了過去。
這下沒人再追究接生嬤嬤辦事不力的問題,所有人都忙著去看皇帝。
幫著接生的太醫急急忙忙的被拽過來為皇帝把脈,剛搭上脈,汗水就從臉上流了下來,穩健的雙手也開始發抖。
“皇上氣急攻心,傷及肺腑,恐怕要不好啊!”
一番話說的在場之人都慌了,正在眾人都手足無措的時候,薛姝站了出來,有條不紊的發出指令。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將新生的小皇子抱到自己的寢宮照顧。
宮人們看著眼前這個地位最高的妃子,下意識的就聽她的話開始動作起來。
而幾隻鴿子趁著一片混亂飛上天空,在無人關注的時候向著不同的方向疾馳而去。
泰安殿裏,早已不似往日那般熱鬧,太後獨自一人坐在窗邊的榻上,目光遙遙的望向寧安宮的方向。
一個小太監疾步走了進來,“太後娘娘,皇後娘娘生了,是一個小皇子,但是皇後難產,皇上吐血昏迷了。”
在聽到最後一句話之前,太後雖然有點感慨,卻也還是高興的。
隻是在聽到皇帝昏迷不醒的消息之後,太後激動的從榻上站起身來,激動的連番追問皇帝情況如何。
小太監支支吾吾的,隻說自己不是近身伺候的人,所以很多消息打探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