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明鈔豐作江,有個叫劉承節的人,多年了,一直在贛州當著稅官。因為工作時間長,就把家也安在了贛州,娶了親生了子,隻當自己一輩子都會在贛州不挪動了。
然而,某天,劉承節收到一個消息。上頭有意動一動他,但在這之前,他得先迴臨安一趟,述述職,然後再做安排。
都說人挪活樹挪死。但劉承節卻不這樣想。自己在贛州也算是經營多年了,現在年紀大了,也不想動了。
哪怕是把自己調迴老家明鈔,自己也離家這麽多年了,很多東西都得重新去打理。再說,自己的兒子又小,這麽挪來挪去,小家夥的教育也是個難纏的事情。
因此,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劉承節就收拾了些東西。去臨安述職是必須的,但是,關係的打點更重要,自己能不能不挪動,著力點還在關係的維護上。
往日裏自己的那些老朋友,也得拜會拜會。在給妻子交代好一切之後,劉承節就帶著自己的兒子,牽著匹馬和一個老仆出發了,一路往東邊走。
連續數日奔波之後,劉承節主仆三人不緊不慢地走到貴溪。
進貴溪城的時候已是大中午。頂著太陽一路趕路,對劉承節和家裏的老仆來說,並不算什麽,但劉承節兒子,可就遭罪了。
看著兒子怏怏地樣子,劉承節就合計著,是不是在貴溪的驛館裏歇歇腳調整一下。畢竟皇帝疼長子百歲愛幺兒嘛。
可惜天不遂願,驛館裏早已客滿,並沒有多餘的房間可以提供給劉承節主仆三人。望著一臉倦容的幼子和氣喘籲籲的老仆,劉承節心中一陣不忍。
不過好在官辦的驛館雖然客滿,但因為實際的需要,在官營的驛館附近,常常有著許多民營的客棧,與官驛對比,這些民營的客棧通常稱為逆旅。
從驛館門口離開沒多遠距離,劉承節就尋到了一家逆旅。雖然沒有官方的招牌,但好歹能讓大家暫時歇歇腳、恢複一下。
主仆三人進店以後,劉承節忙不迭地向店家唿喊:“快給我們上些吃食來!”說話間,他還順手將馬拴在了院子裏。
不多時,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飯菜便被店家一一端上桌來。恰在此時,又有一群行色匆匆的商人魚貫而入,進入店內準備用餐。
然而由於店裏比較窄,空餘座位已是寥寥無幾。無奈之下,其中幾位商人隻好略顯局促地擠坐在了劉承節主仆所在的桌旁。
都是趕路人嘛,相互招唿了幾句之後,對這幾個商人和自己擠在一起,劉承節也不是很在意。
不過,大家埋頭用飯的時候,那幾位緊挨著劉承節而坐的商人卻漸漸打開了話匣子,興致勃勃地談論起各自此次所攜帶的貨物究竟能夠賣出怎樣一個價錢。
起初隻是低聲細語,但慢慢地,幾個人就相互吹噓起來,這個說自己帶的什麽什麽,那個說他又帶的什麽什麽。
你來我往之間,有一個商人就說話了。“我這迴帶的廣香,可是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弄來的。你們那些東西,就不要和我比了。“”
……
常言道:“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開始的時候,劉承節主仆還是吃著自己的飯,不操他人的心。
但現在,聽到他們說起廣香,劉承節不由地豎起了耳朵。
這東西,不僅僅是藥材,同時也可以作為上等的香料。雖不如麝香那麽名貴,但質地好的廣香,在臨安城裏可是流行得很。
要是眼前這些人口中的廣香,當真具備如他們所描述般的卓越品質,倒不妨購置些許。待到抵達臨安後,將此等好物送人,也是一樁雅事。
有這層想法之後,劉承節就放下了筷子,麵向同桌那個自稱帶著廣香的商人。“不知閣下的廣香售價幾何?其品質又究竟怎樣?可否詳細道來?”
眼見有人對自家的廣香表現出濃厚興趣並主動詢問相關事宜,那人頓時喜笑顏開,忙不迭地將自己所攜帶的這批貨物誇讚得天花亂墜。
對於商人的說辭,已經擔任多年稅官的劉承節心中自然跟明鏡兒似的,他毫不客氣地催促道:“別光耍嘴皮子,趕緊把東西拿出來瞧瞧!”
等那商人把廣香拿出來以後,劉承節隻是搖頭,一臉的不屑。
“就憑這等低劣品質的廣香,居然還要如此之高的價錢?難道真以為某家沒有見過世麵不成?”劉承節的聲音不大不小,卻字字清晰地傳入在場每個人的耳中。
聽到劉承節這般貶低自家的貨物,拿出廣香的那個商人也有些惱怒了,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客官,我這廣香,可是從嶺南那邊弄來的,花了我好多工夫。現在,你說它品質不行,那我這雙多年的招子,不是中招了嗎?”
同桌的另一個商人也插話了,“兄台,話可不能亂說哦,那你倒是給大夥說說,你究竟見過什麽樣的好貨?莫不是在此信口胡謅、睜著眼睛說瞎話吧!”
這話一出來,原本一同進店的那些商人也陰陽怪氣起來,“嘿喲,這位兄弟,瞧這家夥的模樣,哪裏像是能買得起廣香的人呐!分明就是來搗亂的嘛。”
“就是就是,說不定就是個窮酸書生,跑來這裏充大頭蒜呢!”
聽著這群商人的話,劉承節心裏的火一下子就起來了。自己堂堂一名稅官,平日裏隻有別人對他畢恭畢敬的份兒,何時曾受過這些鳥氣?
於是,劉承節就吩咐老仆:“去,把我的箱子拿來!今日非要讓這幫家夥開開眼。”
等箱子拿來以後,劉承節把手按在箱子上,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笑。
“睜大你們的狗眼看清楚了,什麽才叫真正的廣香!不要說我瞧不起你們這群土鱉。我帶的東西不多,比起你們這些不入流的貨色,不知道要強上多少!”
隨後,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劉承節毫不猶豫地打開了自己的箱子。小心翼翼地取出自己的廣香,與那商人拿出的廣香擺在一起。
當劉承節當真把自己的廣香取出來時,那群原本還吵吵嚷嚷、振振有詞的商人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人比人,氣死人。劉承節拿出的廣香,的確比那商人的廣香品質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過了好一會兒,這些商人才如夢初醒般迴過神來,開始紛紛對劉承節阿諛奉承起來,口中不停地誇讚著劉承節的東西好。
但是,在劉承節打開箱子拿出廣香的時候,箱子裏藏著的數百兩銀子也無意中露了出來,被這夥商人看見了。
因為和這群商人有了爭執,花費了大量時間,等到那群商人一個個向劉承節認錯的時候,天色已經不知不覺的晚了。
先前原本打算帶著兒子和老仆歇歇腳,然後繼續趕路的劉承節,也隻能無奈地改變計劃,選擇在這家逆旅暫且歇息一晚。
因為耽誤了時間,那群商人也決定在這家逆旅留宿。
但是,劉承節不知道的是,這群和他有著爭執的商人,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客商,而是一夥窮兇極惡的盜賊。
平日裏假扮成商人,不過是為了暗中打探各種消息,尋找合適的作案目標罷了。如今,劉承節打開箱子時露出的財物已經成為了他們眼中的一塊肥肉。
當天夜裏,子時過後,那群偽裝成商人的盜賊手持棍棒,躡手躡腳地潛入了劉承節所住的房間,企圖趁夜黑風高之時搶走劉承節的財物。
然而,讓他們意外的是,這個看上去像是個文弱書生的劉承節,警惕性居然很高。在他們撥弄門栓的時候,劉承節已經把隨身帶著的樸刀緊緊的握住了手裏。
而且,早年間,劉承節還從過軍,跟著前線撤下來的老兵過過招,很有一把氣力。
這大半夜的,有人持著棍棒不告而入,劉承節當然知道是怎麽迴事。早就守在了門窗邊候著。
麵對擠進來的盜賊,劉承節話不多說,幾番搏鬥之後,手起刀落,一刀就砍掉了一名賊人的手臂。
眼見劉承節如此淩厲,盜賊們趕緊扯唿,紛紛落荒而逃。
房間裏的打鬥聲自然驚醒了逆旅裏的人。這時,店主也走到了劉承節這裏,看著地上火把的亮光照出的血跡。
店家假惺惺的對劉承節說,“客官啊,這幫盜賊吃了這麽大的虧,想來必不甘心。估計他們還會邀來更加厲害的同黨,找您報複。”
“以我看來,為今之計,你也莫再睡下了。幹脆趁著天色還未亮明。早早動身。那些盜賊肯定也想不到你會提前走,這樣就可以避開他們。”
聽到店主的話,再加上旁邊也有人附和,劉承節想了一下,是啊,店主的話也有幾分道理。萬一這些人不肯吃虧,埋伏在東邊的路上,豈不是白白遭罪。
想到這一節之後,劉承節還抱拳對店主行了一禮,讓店家準備些吃食,然後叫過兒子和老仆,收拾好行李,胡亂用了些食物果腹之後,便匆匆離開了這家逆旅。
但這家逆旅的店主,和那些盜賊卻是一夥的,專門盯著路過的外鄉人下手。不知道有多少路人在這家店吃了悶虧。
看著劉承節主仆三人出了門,店主還千叮萬囑劉承節路上小心,但背地裏卻對自家的小二使了個眼色。
夜色依舊濃重,劉承節主仆牽著馬摸黑前行。不知走了多久,當主仆三人走到一處高崗下的轉彎處。
隨著一陣嘈雜的腳步聲,火把也亮起來了。劉承節驚恐的發現,自己正好被那夥逃走的盜賊給圍在了這裏。為首的,正是那個說是賣廣香的商人。
原來,劉承節主仆前腳出了逆旅,後腳店小二就跟了出去。這夥盜賊又是本地人,抄小路把劉承節主仆給堵在了這裏。
財帛動人心。這時,劉承節也是後悔,自己不該把行李裏的廣香拿出來,更不曾想到,自己在拿出廣香的時候,被這夥盜賊瞧見了自己藏在箱子裏的那些白花花的銀子。
但事已至此,肯定不能善了了。劉承節深深地吸了口氣,奮起反抗,可惜寡不敵眾。激烈的廝殺中,漸漸體力不支,最終連同自己的兒子以及仆從一起,慘死於賊人之手。
也算是湊巧吧,那些盜賊在往路坎下扔劉承節主仆的屍體時,有個趕路的急腳,剛好撞見這些盜賊往路坎下扔屍體。驚得他失聲尖叫,卻不幸引起了那夥盜賊的注意。
眼瞅著行徑敗露,那些盜賊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追上前去把那個急腳也趕著殺害了,屍首也扔在了路坎下。
草草處理完路上殘留的斑斑血跡後,這群盜賊便開始匆忙瓜分他們所搶奪到的財物。隨後,他們作鳥獸散,各自尋找隱蔽之處藏匿起來。
至於劉承節的馬,因為目標太大,加上是個牲畜,一番權衡後,被盜賊們放棄了。
盜賊們四散離去,那匹失去主人的駿馬孤零零地留在原地。它仿佛知曉發生了什麽,在逆旅與劉承節遇害之地的道路上來迴徘徊踱步,時而昂首嘶鳴,時而低頭垂首。
天色大亮之後,貴溪主簿恰好途經此處。那匹來迴踱步的馬,遠遠望見主簿的車駕,一下子就跑過來攔下了主簿的車駕。
先是屈膝跪地,然後又站起來往後退,似是在哀求救助。這樣的動作,那匹馬重複了六七次。
看著那匹馬的動作,主簿覺得又驚又奇。於是,他就對隨行的人說,“這匹馬看樣子是有冤情。”然後就派了好幾個衙役跟著馬走,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等那馬走到劉承節和盜賊們搏鬥的地方,那馬站住了,不住地用蹄子刨土。
隨著它的努力,原本被泥土掩蓋的血點逐漸顯露了出來。空中頓時彌漫起一股濃烈刺鼻的血腥味道,讓人聞之作嘔。
緊接著,那馬抬起頭來,高昂著脖頸,朝著路邊的一處路坎下方發出一陣長長的嘶鳴聲。聲音悲愴而淒涼,仿佛在唿喚著什麽。
跟在馬後的衙役們見狀,互相對視一眼後,紛紛沿著陡峭的路坎小心翼翼地爬了下去。
當他們終於抵達路坎底部時,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都大驚失色。隻見在那處淺淺的洞穴之中,橫七豎八地躺著四具屍體。
這些屍體身上的血跡尚未幹涸,散發出溫熱的氣息,顯然死亡時間並不久遠,肢體也還沒有完全變得僵硬。
如此大的案子,很快就驚動了貴溪衙門。整個貴溪都立即行動了起來,還不等到中午,那些盜賊全部被捉拿歸案。層級上報之後,隻待秋後問斬。
劉承節的那匹馬,也被貴溪衙門一層層報了上去,最後安置在臨安的某個馬場裏,直至老死。
都說財不露白,可憐劉承節主仆三人,卻因一時疏忽死於非命。若不是劉承節的那匹馬有靈,豈不是白白枉死,實在令人惋惜。
然而,某天,劉承節收到一個消息。上頭有意動一動他,但在這之前,他得先迴臨安一趟,述述職,然後再做安排。
都說人挪活樹挪死。但劉承節卻不這樣想。自己在贛州也算是經營多年了,現在年紀大了,也不想動了。
哪怕是把自己調迴老家明鈔,自己也離家這麽多年了,很多東西都得重新去打理。再說,自己的兒子又小,這麽挪來挪去,小家夥的教育也是個難纏的事情。
因此,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劉承節就收拾了些東西。去臨安述職是必須的,但是,關係的打點更重要,自己能不能不挪動,著力點還在關係的維護上。
往日裏自己的那些老朋友,也得拜會拜會。在給妻子交代好一切之後,劉承節就帶著自己的兒子,牽著匹馬和一個老仆出發了,一路往東邊走。
連續數日奔波之後,劉承節主仆三人不緊不慢地走到貴溪。
進貴溪城的時候已是大中午。頂著太陽一路趕路,對劉承節和家裏的老仆來說,並不算什麽,但劉承節兒子,可就遭罪了。
看著兒子怏怏地樣子,劉承節就合計著,是不是在貴溪的驛館裏歇歇腳調整一下。畢竟皇帝疼長子百歲愛幺兒嘛。
可惜天不遂願,驛館裏早已客滿,並沒有多餘的房間可以提供給劉承節主仆三人。望著一臉倦容的幼子和氣喘籲籲的老仆,劉承節心中一陣不忍。
不過好在官辦的驛館雖然客滿,但因為實際的需要,在官營的驛館附近,常常有著許多民營的客棧,與官驛對比,這些民營的客棧通常稱為逆旅。
從驛館門口離開沒多遠距離,劉承節就尋到了一家逆旅。雖然沒有官方的招牌,但好歹能讓大家暫時歇歇腳、恢複一下。
主仆三人進店以後,劉承節忙不迭地向店家唿喊:“快給我們上些吃食來!”說話間,他還順手將馬拴在了院子裏。
不多時,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飯菜便被店家一一端上桌來。恰在此時,又有一群行色匆匆的商人魚貫而入,進入店內準備用餐。
然而由於店裏比較窄,空餘座位已是寥寥無幾。無奈之下,其中幾位商人隻好略顯局促地擠坐在了劉承節主仆所在的桌旁。
都是趕路人嘛,相互招唿了幾句之後,對這幾個商人和自己擠在一起,劉承節也不是很在意。
不過,大家埋頭用飯的時候,那幾位緊挨著劉承節而坐的商人卻漸漸打開了話匣子,興致勃勃地談論起各自此次所攜帶的貨物究竟能夠賣出怎樣一個價錢。
起初隻是低聲細語,但慢慢地,幾個人就相互吹噓起來,這個說自己帶的什麽什麽,那個說他又帶的什麽什麽。
你來我往之間,有一個商人就說話了。“我這迴帶的廣香,可是費了好大的勁兒才弄來的。你們那些東西,就不要和我比了。“”
……
常言道:“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開始的時候,劉承節主仆還是吃著自己的飯,不操他人的心。
但現在,聽到他們說起廣香,劉承節不由地豎起了耳朵。
這東西,不僅僅是藥材,同時也可以作為上等的香料。雖不如麝香那麽名貴,但質地好的廣香,在臨安城裏可是流行得很。
要是眼前這些人口中的廣香,當真具備如他們所描述般的卓越品質,倒不妨購置些許。待到抵達臨安後,將此等好物送人,也是一樁雅事。
有這層想法之後,劉承節就放下了筷子,麵向同桌那個自稱帶著廣香的商人。“不知閣下的廣香售價幾何?其品質又究竟怎樣?可否詳細道來?”
眼見有人對自家的廣香表現出濃厚興趣並主動詢問相關事宜,那人頓時喜笑顏開,忙不迭地將自己所攜帶的這批貨物誇讚得天花亂墜。
對於商人的說辭,已經擔任多年稅官的劉承節心中自然跟明鏡兒似的,他毫不客氣地催促道:“別光耍嘴皮子,趕緊把東西拿出來瞧瞧!”
等那商人把廣香拿出來以後,劉承節隻是搖頭,一臉的不屑。
“就憑這等低劣品質的廣香,居然還要如此之高的價錢?難道真以為某家沒有見過世麵不成?”劉承節的聲音不大不小,卻字字清晰地傳入在場每個人的耳中。
聽到劉承節這般貶低自家的貨物,拿出廣香的那個商人也有些惱怒了,指了指自己的眼睛。
“客官,我這廣香,可是從嶺南那邊弄來的,花了我好多工夫。現在,你說它品質不行,那我這雙多年的招子,不是中招了嗎?”
同桌的另一個商人也插話了,“兄台,話可不能亂說哦,那你倒是給大夥說說,你究竟見過什麽樣的好貨?莫不是在此信口胡謅、睜著眼睛說瞎話吧!”
這話一出來,原本一同進店的那些商人也陰陽怪氣起來,“嘿喲,這位兄弟,瞧這家夥的模樣,哪裏像是能買得起廣香的人呐!分明就是來搗亂的嘛。”
“就是就是,說不定就是個窮酸書生,跑來這裏充大頭蒜呢!”
聽著這群商人的話,劉承節心裏的火一下子就起來了。自己堂堂一名稅官,平日裏隻有別人對他畢恭畢敬的份兒,何時曾受過這些鳥氣?
於是,劉承節就吩咐老仆:“去,把我的箱子拿來!今日非要讓這幫家夥開開眼。”
等箱子拿來以後,劉承節把手按在箱子上,嘴角露出一絲輕蔑的笑。
“睜大你們的狗眼看清楚了,什麽才叫真正的廣香!不要說我瞧不起你們這群土鱉。我帶的東西不多,比起你們這些不入流的貨色,不知道要強上多少!”
隨後,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劉承節毫不猶豫地打開了自己的箱子。小心翼翼地取出自己的廣香,與那商人拿出的廣香擺在一起。
當劉承節當真把自己的廣香取出來時,那群原本還吵吵嚷嚷、振振有詞的商人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人比人,氣死人。劉承節拿出的廣香,的確比那商人的廣香品質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過了好一會兒,這些商人才如夢初醒般迴過神來,開始紛紛對劉承節阿諛奉承起來,口中不停地誇讚著劉承節的東西好。
但是,在劉承節打開箱子拿出廣香的時候,箱子裏藏著的數百兩銀子也無意中露了出來,被這夥商人看見了。
因為和這群商人有了爭執,花費了大量時間,等到那群商人一個個向劉承節認錯的時候,天色已經不知不覺的晚了。
先前原本打算帶著兒子和老仆歇歇腳,然後繼續趕路的劉承節,也隻能無奈地改變計劃,選擇在這家逆旅暫且歇息一晚。
因為耽誤了時間,那群商人也決定在這家逆旅留宿。
但是,劉承節不知道的是,這群和他有著爭執的商人,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客商,而是一夥窮兇極惡的盜賊。
平日裏假扮成商人,不過是為了暗中打探各種消息,尋找合適的作案目標罷了。如今,劉承節打開箱子時露出的財物已經成為了他們眼中的一塊肥肉。
當天夜裏,子時過後,那群偽裝成商人的盜賊手持棍棒,躡手躡腳地潛入了劉承節所住的房間,企圖趁夜黑風高之時搶走劉承節的財物。
然而,讓他們意外的是,這個看上去像是個文弱書生的劉承節,警惕性居然很高。在他們撥弄門栓的時候,劉承節已經把隨身帶著的樸刀緊緊的握住了手裏。
而且,早年間,劉承節還從過軍,跟著前線撤下來的老兵過過招,很有一把氣力。
這大半夜的,有人持著棍棒不告而入,劉承節當然知道是怎麽迴事。早就守在了門窗邊候著。
麵對擠進來的盜賊,劉承節話不多說,幾番搏鬥之後,手起刀落,一刀就砍掉了一名賊人的手臂。
眼見劉承節如此淩厲,盜賊們趕緊扯唿,紛紛落荒而逃。
房間裏的打鬥聲自然驚醒了逆旅裏的人。這時,店主也走到了劉承節這裏,看著地上火把的亮光照出的血跡。
店家假惺惺的對劉承節說,“客官啊,這幫盜賊吃了這麽大的虧,想來必不甘心。估計他們還會邀來更加厲害的同黨,找您報複。”
“以我看來,為今之計,你也莫再睡下了。幹脆趁著天色還未亮明。早早動身。那些盜賊肯定也想不到你會提前走,這樣就可以避開他們。”
聽到店主的話,再加上旁邊也有人附和,劉承節想了一下,是啊,店主的話也有幾分道理。萬一這些人不肯吃虧,埋伏在東邊的路上,豈不是白白遭罪。
想到這一節之後,劉承節還抱拳對店主行了一禮,讓店家準備些吃食,然後叫過兒子和老仆,收拾好行李,胡亂用了些食物果腹之後,便匆匆離開了這家逆旅。
但這家逆旅的店主,和那些盜賊卻是一夥的,專門盯著路過的外鄉人下手。不知道有多少路人在這家店吃了悶虧。
看著劉承節主仆三人出了門,店主還千叮萬囑劉承節路上小心,但背地裏卻對自家的小二使了個眼色。
夜色依舊濃重,劉承節主仆牽著馬摸黑前行。不知走了多久,當主仆三人走到一處高崗下的轉彎處。
隨著一陣嘈雜的腳步聲,火把也亮起來了。劉承節驚恐的發現,自己正好被那夥逃走的盜賊給圍在了這裏。為首的,正是那個說是賣廣香的商人。
原來,劉承節主仆前腳出了逆旅,後腳店小二就跟了出去。這夥盜賊又是本地人,抄小路把劉承節主仆給堵在了這裏。
財帛動人心。這時,劉承節也是後悔,自己不該把行李裏的廣香拿出來,更不曾想到,自己在拿出廣香的時候,被這夥盜賊瞧見了自己藏在箱子裏的那些白花花的銀子。
但事已至此,肯定不能善了了。劉承節深深地吸了口氣,奮起反抗,可惜寡不敵眾。激烈的廝殺中,漸漸體力不支,最終連同自己的兒子以及仆從一起,慘死於賊人之手。
也算是湊巧吧,那些盜賊在往路坎下扔劉承節主仆的屍體時,有個趕路的急腳,剛好撞見這些盜賊往路坎下扔屍體。驚得他失聲尖叫,卻不幸引起了那夥盜賊的注意。
眼瞅著行徑敗露,那些盜賊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追上前去把那個急腳也趕著殺害了,屍首也扔在了路坎下。
草草處理完路上殘留的斑斑血跡後,這群盜賊便開始匆忙瓜分他們所搶奪到的財物。隨後,他們作鳥獸散,各自尋找隱蔽之處藏匿起來。
至於劉承節的馬,因為目標太大,加上是個牲畜,一番權衡後,被盜賊們放棄了。
盜賊們四散離去,那匹失去主人的駿馬孤零零地留在原地。它仿佛知曉發生了什麽,在逆旅與劉承節遇害之地的道路上來迴徘徊踱步,時而昂首嘶鳴,時而低頭垂首。
天色大亮之後,貴溪主簿恰好途經此處。那匹來迴踱步的馬,遠遠望見主簿的車駕,一下子就跑過來攔下了主簿的車駕。
先是屈膝跪地,然後又站起來往後退,似是在哀求救助。這樣的動作,那匹馬重複了六七次。
看著那匹馬的動作,主簿覺得又驚又奇。於是,他就對隨行的人說,“這匹馬看樣子是有冤情。”然後就派了好幾個衙役跟著馬走,看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等那馬走到劉承節和盜賊們搏鬥的地方,那馬站住了,不住地用蹄子刨土。
隨著它的努力,原本被泥土掩蓋的血點逐漸顯露了出來。空中頓時彌漫起一股濃烈刺鼻的血腥味道,讓人聞之作嘔。
緊接著,那馬抬起頭來,高昂著脖頸,朝著路邊的一處路坎下方發出一陣長長的嘶鳴聲。聲音悲愴而淒涼,仿佛在唿喚著什麽。
跟在馬後的衙役們見狀,互相對視一眼後,紛紛沿著陡峭的路坎小心翼翼地爬了下去。
當他們終於抵達路坎底部時,眼前的景象令所有人都大驚失色。隻見在那處淺淺的洞穴之中,橫七豎八地躺著四具屍體。
這些屍體身上的血跡尚未幹涸,散發出溫熱的氣息,顯然死亡時間並不久遠,肢體也還沒有完全變得僵硬。
如此大的案子,很快就驚動了貴溪衙門。整個貴溪都立即行動了起來,還不等到中午,那些盜賊全部被捉拿歸案。層級上報之後,隻待秋後問斬。
劉承節的那匹馬,也被貴溪衙門一層層報了上去,最後安置在臨安的某個馬場裏,直至老死。
都說財不露白,可憐劉承節主仆三人,卻因一時疏忽死於非命。若不是劉承節的那匹馬有靈,豈不是白白枉死,實在令人惋惜。